華爾街金融危機論文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I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週期的惡化。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華爾街金融危機與國際貨幣體系
摘要:華爾街金融危機的產生根源在於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它也使目前持有鉅額美元儲備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為這次危機“買單”。危機過後,國際貨幣體系有可能會形成“一主多元”格局,中國應未雨綢繆,採取相應措施積極應對。
關鍵詞:金融危機;國際貨幣體系;應對措施
由最初的次貸危機到2008年9月全面爆發的華爾街金融危機目前已席捲全球,其速度之快,破壞力之大,出乎許多人的預料。關於華爾街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有人歸因於人性的貪婪,有人歸因於金融衍生品的過度氾濫和金融監管的缺失,還有人歸因於美國過度舉債的消費模式。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以上原因共同促使了華爾街金融危機的產生,但這些僅僅是表面原因,華爾街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源是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
一、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是華爾街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源
國際貨幣體系是為了使貨幣在國際範圍內發揮世界貨幣的職能,各國政府共同遵守的有關國際慣例、協議、規章和組織形式。其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國際貨幣本位的確定、國際匯率制度的安排和國際收支的調節方式。歷史上曾經實行金本位制和佈雷頓森林體系,現行的牙買加貨幣體系是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延續,與佈雷頓森林體系比較起來,更加不公平和不對等,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歷次金融危機埋下了伏筆。
早期的國際貨幣制度建立在貴金屬充當世界貨幣的基礎上,實行以黃金和白銀為國際貨幣的複本位制。19世紀開始由複本位制向金本位制過渡,在國際金本位之下。黃金自由鑄造、自由輸出輸入、自由兌換,匯率圍繞鑄幣平價在黃金輸送點之間自由波動,國際收支自發進行調節。由於黃金的開採量滿足不了國際之間支付手段的需要,在1929~1933年的大蕭條期間國際金本位崩潰,國際貨幣關係一片混亂。
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之時,英美兩國為了改變混亂的國際經濟局面,積極籌劃建立一種新的國際貨幣體系。經過長時間的爭辯和妥協,1944年7月經過國際金融會議協商形成“佈雷頓森林體系”。由於戰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黃金儲備佔世界3/5,GDP佔世界1/2。佈雷頓森林體系主要內容是“雙掛鉤”機制,即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使美元成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雙掛鉤”機制和貨幣儲備機制為日後美元的霸權地位打下基礎。
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後,國際貨幣體系穩定了近三十年,與此同時它的內在矛盾也逐漸暴露。佈雷頓森林體系存在不可解決的內在矛盾――“特里芬難題”:如果美國國際收支保持順差,則國際儲備資產不敷國際貿易發展的需要,形成“美元荒”;如美國國際收支逆差,則易引起美元貶值,發生美元危機,形成“美元災”。事實上,美國從20世紀50年代起國際收支開始出現逆差,國際市場上美元大量過剩,從60年代到70年代曾發生多次美元危機,1971年美國政府宣佈停止美元兌換黃金,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主要西方國家貨幣開始自由浮動。
1976年IMF通過《牙買加協定》,確認了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浮動匯率的合法性,宣佈黃金非貨幣化,開始了被人們戲稱為“不成體系的體系”的牙買加體系時代。儘管美元不再承擔兌換黃金的義務,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核心地位並沒有改變,並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產生新的不公平和不平等。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作為儲備貨幣的美元,其發行不受任何限制,實際上是一種“信用”本位,美國幾乎可以無約束地向世界傾銷其貨幣,但其償還卻因為匯率的“浮動”而得不到保障。美元霸權地位確立後,為了促進經濟增長,美國政府採取“雙赤字”政策並大量發行貨幣。1971~2007年,美國經常收支逆差累計為67841億美元,而其中2001~2007年為47748億美元,佔70.4%。與此同時,“9・11”後,美國為了軍事擴張而不斷增加財政支出,導致財政赤字急劇上升,2004、2005年財政赤字連續兩年超過4000億美元。美國政府一方面通過這種支付貿易逆差的方式,越來越大規模地向世界輸出美元,獲取鑄幣稅收益,另一方面又通過財政赤字的方式源源不斷地向國內輸入美元。同時,美國通過促進金融機構提供高度衍生化的金融產品推動了全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氾濫並導致了資產價格泡沫的急劇膨脹,促成了此次金融危機的爆發。
第二,為了防範危機,各國在沒有其他國際貨幣可供選擇的情況下,只能大量持有美元,以購買美國政府和公司債券的形式,使資金流回美國。也就是說,美國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舉債,但其償還卻是不對等的。美國還可以通過美元貶值,在減輕外債負擔的同時刺激出口,實現國際收支狀況的改善。此外,大量美元的流入也使其利率下降,彌補財政赤字的成本得到壓縮。這等於引誘美國實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二、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使發展中國家為金融危機“買單”
***一***現行國際貨幣體系迫使發展中國家積聚大量的外匯儲備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開放度迅速提高,他們不僅實現了經常賬戶的自由兌換,而且在相當程度上開放了其資本賬戶,使其經濟發展對來自外部的衝擊更加敏感。由於儲備貨幣發行國發行貨幣缺乏約束,國際投機性資本規模迅速增大,而與此同時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主要貨幣的匯率經常性的大幅度波動。這兩個方面的相互作用,對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安全構成巨大的衝擊。在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下,發展中國家為其國際收支逆差進行融資的渠道少,成本高。自從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後,IMF的融資功能弱化,國際金融市場的私人資本成為世界各國應付國際支付困難的主要融資渠道。
但發展中國家由於其經濟實力弱,信用等級低,他們難於進入國際金融市場,即使進入國際金融市場,其融資成本也遠遠高於發達國家。而且,通過國際資本市場融資還可能面臨資本在短期內大規模逆流的風險。在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下,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在經歷了一系列的貨幣金融危機以後,加強了國際儲備,其規模逐年上升。
由於發展中國家資本相對稀缺,其投資的邊際生產率往往很高,其高儲備的機會成本就已經十分高昂,此次金融危機勢必造成儲備貨幣匯率的大幅度貶值,其外匯資產必將大幅度縮水。另外,美國救市所需資金必定要通過發行國債籌集,而發展中國家所持有的鉅額美元儲備其最佳投資途徑也是購買美國國債。結果是美國發生金融危機,而持有大量美元儲備的發展中國家為其“買單”。
***二***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使發展中國家的貨幣難以擺脫美元的影響
美國經濟學家麥金農提出了“小國貨幣的原罪”說:如果小國經常專案不斷逆差,它就要靠借外債來彌補其貿易逆差,這會導致其貨幣不斷貶值,積累的
債務負擔越來越重,直到破產邊緣;如果經常專案順差,就會不斷積累外匯儲備,本幣不斷升值,外匯儲備不斷縮水,國內流動性充斥,資產價格高企,直到發生泡沫經濟。只有保持經常專案收支平衡,且與大國貨幣匯率保持穩定,才能避免損失。即使是美元濫發引起美元貶值趨勢,也是一樣,小國必須調整以跟上美元貶值的步伐,不然自己貨幣升值過大或過小,都會引致大量對本幣的投機活動,直至發生金融危機引起本國經濟衰退。但目前美國採用的是“弱勢美元”政策,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的貨幣相對於美元來說在升值,再加上金融危機造成美國居民的消費需求不足,這些國家向美國的出口難度可想而知。
***三***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存在“濫幣陷阱”,使發展中國家無法對外匯儲備進行保值
歐元誕生之後美元霸主地位受到挑戰,目前的國際貨幣體系是兩大貨幣並存。在這種兩大貨幣同時存在的體系中,存在著一個“濫幣拉良幣”的“濫幣陷阱”。當美國國內長期財政赤字和居民長期低儲蓄造成美國經常專案持續逆差的時候,美元大量流往美國***,刺激了美國境內外美元資產的膨脹和積累。美元資產在***的泛濫導致美元匯率持續下跌,也使得剛剛誕生的歐元不斷升值。如果美元不斷貶值,歐元不斷升值,歐洲的出口就會受到抑制直至衰退;與此同時,在歐元堅挺的時候,企業和金融機構以歐元計價發行債券容易取得成功,經紀商也更容易賺錢。
於是,歐元國際債券從2003年起就迅速膨脹。到2004年9月份,歐元取代美元成為國際債券和票據市場發行量最大的幣種。截至2007年底,歐元在國際債券和票據市場中餘額高達11萬億美元,佔比為49%,歐元佔世界官方外匯總儲備的比例也從1999年的18%迅速上升到2007年的26.5%。在兩大國際本位貨幣共存的情況下,一個主要貨幣的濫發一定會迫使另一個貨幣跟著濫發,且美元匯率下跌終究會拉歐元跟著一起下跌,而其他國家貨幣又必須跟進,反過來。如果歐元因過度發行而貶值,最終也會拉著美元和其他國家貨幣跟著貶值。顯然,目前國際貨幣體系已經掉進了一個“濫幣拉良幣”的陷阱,這樣發展中國家無論持有哪種外匯資產作為外匯儲備都面臨縮水風險,通過轉換幣種來保值不可行也不可能。
三、針對危機後的國際貨幣體系中國應採取的應對措施
***一***危機後國際貨幣體系的走向
此次金融危機後,有可能會形成以美元為主,其他貨幣為輔的“一主多元”格局,這是因為:第一,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美元的霸權地位將受到挑戰;第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經濟迅速發展,國際地位日益提升;第三,此次金融危機的深刻教訓讓世界各國認識到貨幣地位的重要性,世界各國尤其是經濟實力上升的大國都會力爭本國貨幣的國際地位與權力。
另外,此次金融危機後,國際貨幣體系中以美元為主的地位一時還難以撼動,一是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國;二是此次金融危機使歐盟各國損失慘重。且歐元誕生後的短短9年裡,其擴張勢頭已超過美元,具有內在的貶值趨勢,難以挑戰美元的國際地位;三是日本政府債務總額佔GDP的比重達160%,已不堪重負,經濟發展亦步履維艱,日元也很難得到青睞;四是英國政府債務總額佔GDP比重已達387%,遠遠超過美國的70%,英鎊也無法取代美元的地位;五是新興市場國家,由於經濟實力的懸殊目前也無法挑戰美元的國際地位。
***二***針對危機後的國際貨幣體系應採取的應對措施
1 多方協調,增強我國在國際貨幣體系改造中的話語權。由於當前的國際貨幣體系對發展中國家極為不利,所以廣大發展中國家急切要求變革國際貨幣體系。在國際政治格局多極化的今天,象二戰之後單純依靠一個超級大國的霸主地位來建立一個全新的國際貨幣制度是不可能的,而只能依靠國際社會的多邊協商與外交力量的制衡。目前,中國在新的貨幣體系建立之前可能作出的選擇是:一方面促進IMF的決策機制更加透明化,避免暗箱操作;另一方面要進行多方協調,增強我國在國際貨幣體系改造中的話語權。一是可借鑑歐盟的做法,先在區域內協調,在東亞範圍內用同一聲音說話,二是要協調廣大發展中國家,憑藉其整體實力與西方發達國家抗衡,這樣就有可能使歐美接受中國為代表提出的某些方案,並在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造中發揮較大的作用。
2 增加黃金和資源性物質儲備。
儘管近年來黃金價格波動幅度劇烈,但黃金的保值功能毋庸置疑:1944年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時規定35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到如今黃金的市場價格為800多美元一盎司。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接近2萬億美元,黃金儲備只有600噸,佔我國的國際儲備不足2%,而美國的黃金儲備則高達8000多噸,即使應對危機需要鉅額資金,美國仍然沒有以黃金換資金的打算,而是進一步發行國債,進一步擴大財政赤字。
目前為刺激經濟,各個國家相繼放鬆銀根,採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基礎貨幣的投放規模在逐步加大。全球經濟之所以由2008年上半年的流動性過剩轉變到下半年之後的流動性不足,是因為危機發生之後,出現持續性的恐慌,許多國家已經陷入或即將接近“流動性陷阱”。危機過後,貨幣需求走出“流動性陷阱”之時,由於基礎貨幣的大量投放,新一輪的通貨膨脹必將出現,外匯儲備必將進一步縮水。
另外,短期內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不會發生根本的改變,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源不可能根除,國際社會大量拋售儲備貨幣的可能性一直存在,黃金仍然是國際間支付的最後手段,是維持市場信心的基礎,所以無論從保值角度還是從國家金融安全的角度都應該減少外匯儲備增加黃金儲備。目前,國際上石油等資源性物資都處在較低的價位,國家和企業應當適當增加此類物資的儲備。
3 加快人民幣自由兌換的程序。
針對危機過後,有可能出現的“一主多元”格局,中國應積極採取措施成為“多元”中的“一元”,即爭取讓人民幣成為其他國家儲備貨幣中的一種。一國貨幣要想成為儲備貨幣,除該國的經濟實力必須強大之外,其另外的必備條件就是要完全可自由兌換,只有這樣,持有國在需要的時候才可能自由兌換成其他儲備貨幣或資產,才能自由地對外支付。我國應該加快人民幣自由兌換的程序,完善國內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早日實現資本專案下的完全可自由兌換。
鑑於人民幣在周邊國家比較受歡迎的現狀,可以把用人民幣計價支付的範圍從邊境貿易擴大到與這些國家的整個貿易,為人民幣的全面國際化做必要的鋪墊。
篇2
華爾街金融危機帶給我們的理性思考
摘要:發端於美國次貸危機的華爾街金融風暴席捲全球,已經和必將繼續對全球產生重大影響。崛起的中國面對當前嚴峻形勢,為保持國民經濟又好足快地發展,應該多一些理性的思考。
關鍵詞:金融危機 理性思考
一、金融危機及其特徵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I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週期的惡化。其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時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動盪。金融危機可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型別。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
二,華爾街金融危機及深層原因
1、華爾街金融危機的爆發。
美國一向是提倡提前消費、貸款消費的國家,當傳統的金融方式及領域已經沒有賺大錢的可能時,人們就要考慮新的方式,開闢新的領域,又加上美國遇到了9 11,經濟急劇下挫;為了刺激經濟發展和消費,政府幾次降低利率,受益最大的行業中,房地產是最為消費者夢寐的,於是金融業和房地產業聯手提出了讓過去那些沒有固定收人或者低收人人們不敢想的事情――買房子。在美國,個人貸款者是向抵押貸款公司而不是直接向銀行申請抵押貸款。抵押貸款公司將抵押貸款出售給商業銀行或者投資銀行。銀行將抵押貸款重新打包成抵押貸款證券後出售給再購買抵押貸款證券的投資者,轉移風險。同時,銀行會與抵押貸款公司簽署協議,要求抵押貸款公司在個人貸款者拖欠還貸的情況下,回購抵押貸款。銀行還會購買一些信用違約互換合約,相當於購買一種對抗抵押貸款違約率上升的“保險”,來進一步分散自己的風險。這樣,就產生了好多金融衍生品。買房子要貸款,貸款要有抵押,要對申請貸款人進行還款信譽評級:過去只貸給A級――標準貸款的申請人,現在降低了,設定了次級標準。沒有固定收入和低收入的人,也可以貸款買房子。次貸問題引發了支付危機,從而導致金融危機。
2、華爾街金融危機的深層原因
***1]美國的過度消費和亞洲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過度儲蓄。
長期以來,美國國內儲蓄一直處於低位,對外經濟表現為長期貿易逆差,平均每年逆差佔GDP總額達到6%的水平,且這些逆差主要靠印刷美元“埋單”。而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和石油生產國居民則是儲蓄過度,長期貿易順差,積累起大量的美元儲備。這些美國經濟體外的美元儲備需要尋找對應的金融資產來投資,這就為華爾街金融衍生品創造、美國本土資產價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礎。
***2***華爾街金融資產的供應沒有堅實的實體經濟發展作為支撐。
上世紀90年代後期,充裕的全球資金湧八美國,金融業在美國的發展越來越旺盛,金融產業演變成一個大產業,可以吸納大量的就業,產生大量的產值。有關資料顯示,美國金融產業所創造的增加值竟達到GDP的40%。華爾街的從業人員可以獲得天文數字的薪酬和獎金。但虛擬經濟一旦脫離實體經濟,必定演變成一種虛幻經濟。如果將華爾街的金融產業視作一臺巨大的晝夜不停運作的“機器”,它一方面吸納全球金融資源,同時通過其“生產”變成全球各地一個個投融資專案,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用資本在生產中獲得的收益回報給全球投資者。
如此迴圈,華爾街的金融產業是沒有問題的。或者,這些金融產品的創造立足美國本土的實體經濟,能促使美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那麼危機出現的概率也可以大大下降。然而,由於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週期已經進入lT週期波段的末尾,缺乏投資機會,而且美國已經將大量的製造業轉移到國外。通過製造業資訊化而提升勞動生產率的機會也失去,近期又不可能有大量的科技創新專案吸納融資。在這種情況下,華爾街金融資產的供應沒有堅實的實體經濟發展作為支攆。
***3***這次金融危機的本質是“次貸”引發的金融危機。
近年來,美國房地產投資異軍突起。這應該算是實體經濟的一部分,但是這些房地產的銷售物件主要是美國中下收入階層。在美國製造業轉移的情況下,中下階層的收入難以提高,在金融資產泡沫推動下的房地產價格的不斷上升,最終把他們逼到破產的地步,引發了世界性債務危機。因此,這次金融危機的本質是”次貸”引發的金融危機,而金融衍生產品的創新只是放大卻是了“次貸”危機,將美國“次貸”危機演變成全球性金融風暴。
***4***全球總有效需求的不足和全球生產能力供給的過剩。
這次危機的表面原因是泡沫經濟的破滅。泡沫起因於全球流動性過剩,流動性過剩背後的深層原因卻是全球總有效需求的不足和全球生產能力供給的過剩,總的表現形態為全球儲蓄過度。換一句話說,全球經濟實際上處於一種動態無效的狀態:充裕的儲蓄資金找不到與之匹配的投資專案。
三、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啟示
首先耍堅定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信念。中國曾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把計劃看成是絕對的,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這場金融危機使我們看到,市場也不是萬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勢必引起經濟秩序的混亂和社會分配的不公,最終受到懲罰。真正的市場化改革,決不會把市場機制與國家巨集觀調控對立起來。既要發揮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又要發揮政府和社會監管這隻看得見的手的作用。
其次耍調整巨集觀政策。
政府對內要積極改變前一階段過緊的貨幣政策,將賃幣政策的目標從控制通脹轉到保持經濟增長和促進就業方面,短期內特別要關注人民幣匯率貶值而導致資本外流加速的情況,加速的熱錢外流會根本改變流動性過剩局面,使經濟中流動性極為短缺。嚴重影響實體經濟,再加上貨幣政策有滯後效應,更應該採取積極主動和寬鬆的貨幣政策。另外,我們需要將貨幣政策與金融政策分離,單用貨幣政策是不能解決熱錢問題的。
前段時期熱錢過多,我們只是單一地用緊縮性貨幣政策來對付,其結果是中小企業融資發生困難,影響實體經濟。此外,我們還需要用積極的財政政策來配合寬鬆的貨幣政策。如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減負企業稅收,刺激內需。
再次耍加速改革金融產業。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內外結構的非均衡和金融改革的滯後,在危機發展中也起了一定作用。一方面中國投資於美國的國債和其他金融資產,目前投資數額已達9000多億美元,另一方面中國近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從本質上講是中國居民的儲蓄存款在國內找不到好的投資專案。
因此,中國外匯儲備的積累,是與銀行的存貸差,即存款大於貸款的數額基本相等。綜合美國經濟和中國經濟的情況,我們發現,目前中國金融的發展嚴重滯後於實體經濟的發展。正因為如此,一個13億人口大國會出現鉅額的儲蓄過度,並且存貸利率大大低於經濟增長率,儲蓄過度使中國經濟實際處於動態無效狀態。多餘的資金需要在美國這樣一個增長緩慢且資產泡沫明顯的國家尋找投資機會。與此同時,我們每年還要引進500億-600億美元資金的國外直接投資專案,支付高額資本報酬給外國投資者。
最後要建立較為嚴密的金融風險防範體系。這次金融危機的爆發給人類留下極為深刻的教訓,大家一定會認真總結危機的原因以及危機的防範,未來金融產品的供給和需求將更為理性,全球金融體系的建設會進一步彌補舊體系的缺失,使其相對完善,各國協調機制也將有可能被逐步建立起來,全球治理結構在金融領域將有一個基本雛形出現。中國完全可以根據這些教訓和防範的總結,建立較為嚴密的金融風險防範體系。
後金融危機時代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