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畢業論文優秀範文
21世紀是數字化的時代、資訊的時代、也是設計的時代。設計是當今企業乃至國家尋求發展的重要因素。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以人為本的工業設計認知觀
一、工業設計初體驗
印象中的工業設計,可以設計汽車,可以設計飛船,總是感覺這個專業非常強大,無所不能,只要你說得出來,它都可以參與進去。在學習工業設計的時候,很多男生心裡都有一個夢想,希望自己在畢業之後能夠成為一名汽車設計師,我也一樣。於是對於工業設計的理解就是不停地畫草圖,努力地學軟體。理想很豐富,很美滿,等我們走進了工業設計這個專業,才發現它和自己想象中的設計有太多的不同,才真正體會到說設計就好比“戴著鐐銬跳舞”這句名言的真諦。汽車設計師,準確說應該叫概念汽車造型設計師,這是現在的我對於當時那個夢想的定義。這個夢想破滅的同時,意味著我對工業設計的理解多了一點認識。我們在學生年代對於工業設計的認知,關注更多的是在產品的造型層面,純粹在產品的形態和色彩上花心思,再賦予產品一些自以為是的材料和工藝,這個時期所提出的一些方案,現在想來都不敢稱為設計,頂多也就是帶著一絲想法的幼稚的草圖,而且都只能停留在紙上。畢業之後,在企業裡任職期間才接觸了設計,發現自己對於這個專業有太多的不足,需要學習很多實踐性的專業知識。我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專業技能的提升上,以及對於產品材料構造、工藝結構知識的實踐上,對於產品的製造與生產有了初步的瞭解。同時也學習了市場與設計的一些關係,市場需要什麼,企業就會生產什麼,哪個產品好賣,客戶就會讓我們“設計”什麼樣的產品。
在從學生到參加工作的這段時間,之前一些天真稚嫩的想法都不再有了,而是多了一些實際的考慮,懂得思考把作品變成產品的可能性因素,偶爾也會思考設計的過程合理性,在這個過程中才發現客戶主導了設計的方向。這時候,我才懂得去思考關於工業設計的認知問題,有了想法掌握了技能懂得了生產,做出了方案滿足了老闆完成了任務,這就叫工業設計嗎?在這個過程中,產品是主體,客戶是最終目標,也就是說只要搞定了老闆就意味著專案的成功。這種描述好像和標準的工業設計定義有太大的區別。產品、客戶、消費者,我們的工業設計到底要搞定誰呢?誰是重點?顯然,如果工業設計關注的重點是客戶的話,我覺得是不可取的,這樣的話我感覺自己不像個設計師,因為老闆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那還需要我幹什麼呢?他需要的只是一個繪圖員而已,頂多稱為產品外觀設計師。
二、從手機談工業設計
工業設計的目標是不是產品呢?我們都知道工業設計有狹義和廣義之分,而狹義上的工業設計把重點放在了有形的實體產品上,即產品設計。在這裡,我想以自己對工業設計的理解從設計的角度去說說手機這個實體產品。第一臺手機是由摩托羅拉生產的,大哥大的手機造型直到現在都深入人心。手機通訊技術的發展經歷了模擬手機時代、GSM時代、2G/3G時代以及現在即將普及的4G時代。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手機的樣式也是千變萬化,從笨重的大哥大到今天輕薄的蘋果6,工業設計在手機這個產品上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2G時代,上百個品牌上千種手機造型,讓你眼花繚亂。諾基亞品牌是2G時代手機市場中的大哥大,一年甚至可以推出一百多款手機造型,摩托羅拉、索尼品牌手機緊隨其後,這些品牌的工業設計做得非常成功,直到現在都能讓人記得那一款款經典機型。但是到了3G/4G時代,這些品牌風光不再,諾基亞被微軟收購,MOTO被谷歌吞併,索尼退出手機市場,在激烈的手機市場份額競爭中,這些曾經的手機品牌王者退出了歷史舞臺。
在這個過程中,競爭雖然激烈,但是蘋果手機卻能夠獨樹一幟,生存並發展壯大到今天王者的地位。我們可以研究一下蘋果的工業設計,從第一代手機到現在的6S,每年推出的產品屈指可數,但是它的品牌生命力和產品競爭力不是其他品牌所能夠比擬的。手機工業設計已從2G時代的機海戰術,變成了現在3G、4G時代的機皇戰術。然而,3G、4G時代各個品牌的手機造型,卻都是大同小異,大螢幕、輕薄化。如果說磚頭一樣的大哥大是屬於MOTO的經典之作,那麼現在瓦片一樣的大屏手機又能夠代表哪個品牌呢?顯然工業設計在手機的2G時代是最火熱的,因為手機造型的需求量非常大。
反之,3G、4G時代手機的工業設計是難的,但絕對不是因為需求量變小,有技術成分的因素,也有設計方向的轉變問題。如果手機繼續發展下去,它還會需要工業設計嗎?我認為手機品牌的激烈競爭,成也工業設計敗也工業設計,關鍵在於看這些品牌怎樣來理解工業設計的概念。同樣,電視機產品的工業設計也面臨這個問題,發展到今天,電視機已經連邊框都沒有了,我們還能設計什麼呢?設計電視的底座和支架嗎?如果我們還只是把工業設計理解成產品造型設計,那手機和電視機的發展無疑會告訴你,以這樣的觀念來選擇工業設計那是沒有前途的。特別是當前的3D列印技術的猛烈發展,也進一步地驗證了這一點,想法人人都可以有,再加上萬能的3D列印,可以想象,當人人都是設計師的時候,就不存在設計師的說法了。所以,如果我們把工業設計的重點定位在產品上,手機、電視機、3D印表機的發展都能夠說明這個發展方向的侷限性。那麼,工業設計的重點只能是放在“人”身上,我們必須從狹義的工業設計概念中跳出來。廣義的工業設計概念,把工業設計理解成一個以人為本的設計服務過程,要求我們不能再用傳統的眼光、方法來對待工業設計,要走出傳統的工業設計定義範疇。
三、工業設計中的造型與結構
之前談過學生時代有成為汽車設計師的夢想,這個夢想也只是建立在狹義的工業設計概念認知基礎上,關注的只是產品的造型色彩,甚至連產品的結構設計都忽略了。這個階段自然不會考慮造型設計與結構設計之間的關係,也可以說是結構設計無意識地服從了造型設計。在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之後,發現在設計過程中存在這樣那樣條條框框的限制,特別是在結構設計這個環節,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困擾和壓力,更多的專案只是要求在現有產品結構的基礎上進行外觀的設計,這時候的造型設計必須服務結構設計,這也可以稱為我們設計的初體驗。在積累了比較紮實的設計經驗之後,我們就得反思這個設計過程,真正產品的創新絕不是停留在造型上,絕不是被限制在結構上,相反,它對於結構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開始慢慢意識到產品的創新,應該包括但不限於產品的造型創新及結構創新。在反思的過程中,我們開始學會以廣義的工業設計去思考設計問題,把工業設計的重點從產品、客戶身上轉移到人的因素上,從消費者的角度去尋找產品創新機會的突破口。此時此刻才能體會到,成熟的工業設計師在產品創新的過程中,更多的是關注人的需求,以人的需求為導向來主導設計過程,有意識地讓結構設計來配合造型設計。
四、關於工業設計的改良與創新
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創新,創新的方法中包括了改良型設計和創新型設計。直到現在,我認為我所經歷過的設計,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屬於改良型設計,還剩的百分之一,其實也只是自己一相情願的想法而已。深圳山寨機,莆田高仿鞋,它們為什麼會存在並廣為人知,我認為不僅僅是因為它們具有市場。山寨、高仿也是屬於產品改良型設計,因為我們的設計需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借鑑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之後,很多廠商從山寨、高仿得到好處之後卻不懂得創新,一味地改良,導致產品沒有了競爭力,企業喪失了發展的機會而被淘汰。工業設計更多的是需要創新性設計,而不是改良型。所以山寨、高仿不是有效的可持續的創新途徑,從2008年溫家寶給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寫了要高度重視工業設計開始,就註定了山寨機、高仿鞋的滅亡。企業對於工業設計的認識不能停留在單一的改良設計來進行產品創新,應該將創新的重點從產品設計過程轉移到設計的研究過程,從產品的生產製造過程轉移到人與產品相互關係的研究,進行以人為本的創新性產品設計開發。
五、工業設計的廣與精
隨著這幾年工業設計市場的不斷成熟,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怎樣保證工業設計的競爭力,成為我們不得不去思考的一個問題。俗話說術業有專攻,工業設計想做得好,就必須得把它做精,通過去細分市場來實現。一方面,我們可以專注於某個行業的工業設計,在這個產品領域內積累出雄厚的設計力量,形成行業內的拳頭產品保持競爭力。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專注於工業設計內的某個環節,比如戰略諮詢、產品規劃等工業設計前期內容,也可以是產品設計、製造、生產等後期環節。工業設計是一項高度綜合性的交叉學科,美學、經濟學、心理學力學等學科知識都有涉及,它是一門系統性的綜合學科,所以我認為每一個成功工業設計案例的背後,都站著一群人,而不是某一個人的功勞。
工業設計強調個人分工的同時更注重團隊協作來完成專案。我所理解的工業設計,不再像以前那樣,通過理想化的個人英雄主義形式來完成設計救贖,這種形式的設計對於當前形勢下的工業設計不科學不合理,不可取,不利於工業設計未來的發展。既然是團隊合作、個人分工,那麼我們在選擇工業設計的時候,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習和鍛鍊工業設計的某個環節或者方向,這樣就可以實現工業設計的深耕細作,這樣才能夠讓工業設計的生命力更加旺盛,讓自己具有核心的競爭力。隨著工業設計理念的不斷髮展和完善,設計已經從對產品、對物的關注轉向了對人的關注,對人的生活和情感的關注,轉向了對人類生存環境的關注,出現了很多新的設計理念:體驗式設計、互動式設計、服務設計等,所以我們也應該拋棄傳統的工業設計觀念,走進以人為本的廣義工業設計概念中,與時俱進。
篇2
試談實用主義工業設計
1當前我國的消費文化以及設計道德狀況探討
實用主義為了達到效用與利益的目標可以摒棄原則與假定必需的東西,無疑這會帶來很多社會問題:為了衛生與方便,我們每天都在製造一次性餐具垃圾,每個嬰兒都會用尿不溼,每次購物都會有一個甚至一堆塑料袋,每次喝飲料都會製造一個塑料瓶廢品等等,這直接導致了資源的大量浪費以及城市周邊堆積如上的垃圾堆,我們不禁反思實用和主義、工業化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工業設計價值觀作為社會價值觀的一部分,也具有社會整體價值觀的一般的特徵。工業設計的目標是服務工業生產,輔助實現工業產品效益並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由於人們無休止的私慾激發了工業的生產,從而使設計不由自主的捲入其中,成了工業化的傀儡而不能自拔。
2我國設計應具有的道德及文化
在設計方面,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徵鮮明並且積極的設計文化與道德,同樣,我國有著深厚的民族底蘊與傳統美德,有著豐富的關於造物的文化與道德觀。關於器物道德的記載,最早見於《道德經》,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意思是說,器成,需要有事物的規律與生產方法,其次是器物的文化與德行,再加上物質條件賦予其外形。可見,先秦時期的造物道德放之今日依然有其現實意義,我們現在的工業生產何嘗不是如此呢?每個行業需要具備生產工藝、行業規範、行業文化等,再加上具體產品,才能達到“器成”的要求。宋明時期,理學倡導“存天理,滅人慾”,主張抑制私人慾望,將倫理道德推向極致,這種思想也直接影響了當時的器物文化。雖然沒有直接說明當時的器物思想,但是通過當時的社會價值觀可以窺見當時的器物文化,畢竟器物文化來源於社會文化。
例如,宋代的瓷器,釉色樸素,形態不事雕琢;明代傢俱,無論造型、材料還是其中的人文思想,都是古今設計的典範。通過這種禁慾與推崇倫理道德的思想可以看出,我國古代的正統思想重視事物的自然規律,重視人的修養及德行的提高,以禁慾來維護世間道德,可以說,體現出了我國傳統文化主張樸素、維護自然及社會道德的特徵。在今日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顯然這種思想是行不通的,因為實用主義生活哲學佔據了社會主流地位,每個人都在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都在實現自我的最大發展,也因此使社會出現很多重效益不計後果、重指標不計投入的社會現象,但是,這不是我們當今社會的本質要求。針對以往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及生活方式,我國提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經濟發展新方針,強調“可持續發展”目標,不再以指標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經濟增長由粗放型改為集約型,這些都體現出當前我國充分考量了資源、環境與人的關係,更加註重系統的和諧發展。試問,這些現象不正是“天人合一”的體現嗎?可見,我們並不是沒有工業設計的文化與道德,只是人們忙於實現自身的利益、貪圖方便與效率,從而導致了上述問題的發生。
3設計道德迴歸的可能性分析
工業設計道德的迴歸首先需要社會生活道德、生活哲學的迴歸,畢竟有什麼樣的生活道德與哲學,就有什麼樣的消費哲學與設計哲學。我國傳統哲學是以儒家哲學為主導,儒、道、釋三教相融合而發展,形成我國傳統哲學的基本特徵,而當代我們面臨的是西方哲學思想的衝擊,能否形成中西哲學的融合與發展是當代我國當代哲學發展的新挑戰。牟宗三先生的說過,“中國未來的哲學特質,在於中國傳統主流哲學與當代西方哲學的融合,從而形成新時代特徵的中國哲學。”[3]我國正處在傳統文化與西方價值觀激烈碰撞的時代,受西方哲學、價值觀、生活方式影響很大。
但可喜的是,近年來我國逐漸重視傳統文化與傳統哲學,逐漸對當代不良的、實用主義特徵的重指標、重眼前效益的價值觀進行了糾正,開始迴歸“可持續發展”觀,“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等,既重視效益又協調整體協調的全面發展觀,頗有“存天理”“致良知”“天人合一”的哲學意味。同時,主流媒體加大了工藝公告的投放力度,對社會節約、環保、和諧等思想進行了大力弘揚,這些都是我國傳統哲學思想與優秀傳統發揚的典型例子。通過這些現象可以看出,我們在中西方道德文化激烈碰撞中並沒有迷失自己,而是把握住了自己文化的前進方向,從而對弘揚具有我國傳統哲學特徵的價值觀、器物觀有著積極的建設意義,社會哲學、價值觀問題的解決,工業道德、設計道德問題也會水到渠成。實用主義的社會哲學,是以個人、民主、進化的觀念為基礎。
4結語
工業設計道德的迴歸需要工業文化的迴歸,更需要社會大眾生活態度的轉變與價值觀的轉變,而這些又是與社會時代哲學密不可分的。通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們既從實用主義哲學中收到巨大的建設成果,也在享受成果的同時忍受了種種社會苦果,現在我們終於慢慢意識到一味追求傳統哲學不可取,一味崇拜實用目標也不可取,只有將二者結合,發揮各自的優勢,才能均衡社會哲學文化的體系,從而產生具有符合我國當代哲學觀的設計。
篇3
淺析混合現實技術在工業設計的作用
虛擬現實技術
虛擬現實是以可計算資訊為基礎的一種沉浸式互動環境,此現代高科技的核心為計算機技術,進而形成以味覺、觸覺、視覺、嗅覺和聽覺為主導的感官世界和虛擬環境,使用者可通過各項感測裝置實現與虛擬環境的互動,進而產生相互影響和身臨其境的作用。虛擬現實技術具有構想性、互動性和沉浸性的基本特徵,是綜合人工智慧技術、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網路技術、多媒體技術和模擬技術的一種計算機高階人機介面,通過多感測技術和並行處理技術,向用戶提供良好的觸覺、聽覺和視覺等感官功能,使用者可沉浸於該虛擬境界,通過手勢和語言等方式與其建立起實時互動,為使用者建立起適應使用者需求的多維資訊空間。
混和現實技術
混合現實技術是基於虛擬現實技術發展起來的一種增強現實技術,通過視覺化技術和計算機圖形技術實現現實環境中沒有的虛擬物件,在感測技術的幫助下在真實環境中準確“放置”虛擬物件,使虛擬物件和真實環境同時疊加至一個空間。使用者可通過頭盔顯示器等顯示裝置觀察現實環境與虛擬物件融合的新環境,從而產生一個全新的感官世界。混合現實技術為使用者提供了不同於日常生活的感知資訊,人們在接觸真實世界的同時,也可接觸到虛擬的資訊內容,通過疊加和補充兩種資訊,使使用者獲得良好的使用體驗。混合現實技術的核心是通過附加資訊增強使用者對現實環境的感知和觀察,而非將現實世界轉換為虛擬世界。
混合現實技術在工業設計中的應用
混合現實技術是基於虛擬現實而發展和普及的,故和虛擬現實系統的硬體結構有一定的一致性和繼承性。計算機課可通過混合現實系統將虛擬的影象、文字和物體生成相關資訊,並將這些資訊疊加在使用者可視範圍內,使使用者可感官真實物體上的虛擬資訊。這些與現實相關的虛擬輔助資訊可有效增加使用者的使用體驗,而註冊和顯示是混合現實中的關鍵技術,該系統中不可或缺的外部裝置為方位跟蹤器和頭盔顯示器。
1.產品的外形設計
混合現實技術可被運用於產品外形設計,可根據對產品的研發要求,多次評測和修改產品的外形,此類修改方式對產品方案修改效率的提高具有積極意義,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產品研發風險,有利於建模資料的構建,而衝壓模具的基礎設計和模擬加工等環節也可直接運用系統生成的建模資料。
2.產品的佈局設計
混合現實技術也可用於研發佈局較為繁雜的產品,可對產品佈局進行相應的整合和設計。該技術的應用可有效顯示出產品佈局,使設計者直觀全面的觀察產品設計,避免不合理的設計問題出現,最大化的提升產品結構和佈局的設計,使產品佈局具有較高的準確性。本文來自於《設計藝術》雜誌。《設計藝術》雜誌簡介詳見.
3.產品的運動和動力學模擬
運動物件類產品設計需注重工作時產品的運動協調關係,針對產品運動時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重點核實,例如動力學效能、產品強度和運動干涉檢查。現階段的企業生產線均由各個環節組合而成,各個環節間的配合度和協排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生產質量。混合現實技術可在產品生產環節的基礎上設計出模擬技術,該模擬技術可有效設計和配置生產工作流程,具有直觀性的特點。
3D技術和混合現實技術是廣告設計中的主力軍,兩者的合理組合可有效實現逼真的廣告效果。混合現實技術和三維動畫技術可將產品外形直觀的置入廣告中,且將產品內部結構通過模型向受眾展現出來。此外,這兩項技術的運用還可詳細介紹該產品的生產過程,例如產品的維修、裝配、工作和使用等過程,在網路技術發達的21世紀,產品廣告和產品推廣活動的核心就是直觀、生動,在傳播方位方面較為廣泛。現階段的網路漫遊技術是擴寬廣告範圍的關鍵,對產品廣告的詳細程度和推廣範圍具有積極影響,例如工廠、城市、車間、設計圖紙和機器結構,使使用者可快速準確的獲取廣告資訊。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混合現實技術已經被日漸運用在社會的各個領域,而混合現實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對產品設計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直接導致產品設計和生成手段的改變。混合現實技術促進了產品設計思維的活躍,雖然混合現實技術被運用於各領域的時間較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但其自身所具有的優勢確定了其成為人機介面的重要方式。產品通過運用混合現實技術,實現產品生產過程的數字化,而虛擬產品的設計不論從資訊儲存還是功能上均與現實計算機模型接近,高度相似的虛擬產品促進了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也使其成為產品設計中的主要方式。
關於工業設計專科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