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良好人際關係的培養途徑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只有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礎上,才能喚起學生的交往意識,只有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才能培養學生人際交往的興趣。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小學生良好人際關係的培養途徑。

  小學生良好人際關係的培養途徑

  一、教給學生有效的交際方式和技巧。

  班主任在學生交往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指導小學生進行人際交往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交給孩子們與同學相處的一些基本方法。利用晨會、班會以及各種機會教育好每個孩子待人處事要熱情誠懇,謙虛友善;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要表裡如一,光明磊落;要實事求是,不要捕風捉影;要尊重別人、注意禮貌,學習禮節;要虛心向他人學習,樂於助人。教育學生應該尊重別人,有時,還得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切莫自以為是。交往時,多使用禮貌語言,注意自己的舉止,給別人儘量留下好印象;無粗魯行為,不禮貌的行為儘量減少或者沒有。

  當然班主任除了以上純理性的實實在在的教育外,還需非常感性地處理好每件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不可偏聽、偏信,要全面地去看待每個孩子的想法與行為,真正去體會孩子們在人際交往中的點滴經歷,讓孩子們在交往中懂得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長處與短處,沒有絕對的“好生”和“差生”,大家應該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小學生只有掌握好了有效的交際方式和技巧,才能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從而避免走入人際交往的誤區。

  二、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滿足學生交往需求,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

  在課堂教學中,我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合作學習小組,每小組4人,以小組捆綁式展開數學學習。讓他們在共同完成一項學習任務的過程中結成合作關係,對學生來說,是較理想的學習方式和交往方式。首先我優化組合學習小組,儘量使小組成員在性格、才能傾向、個性特徵、學業成績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同時要選一些思想品德好,學習成績較好,具有專長,口齒清楚,說話流利的同學當小組長,並進行有意培養。進行合作學習的關鍵就是交流技能的培養,要求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質疑;樂於陳述自己的想法;勇於接受他人的意見並修正自己的想法;學會組織、主持小組學習。有時在小組競賽中,肯定有一個或幾個小組生龍活虎,生機勃勃,連續獲得好成績,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就是因為這些小組的成員形成了優勢互補、協同爭先的表現。在這一過程中,儘量鼓勵人際交往差的學生多參與,為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培養孩子自信,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善於一分為二地看待自己,找到自信、學會同伴合作交流,體驗成功的快樂。

  三、創設寬鬆環境,保障交往氛圍。

  活潑生動、寬鬆和諧的教育氛圍是培養學生交往能力的溫床,是學生交往的保障。

  ***一***讚美十分鐘。

  如果說嘗試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和別人交往是解開人際關係不和諧的第一祕訣的話,那麼,嘗試讚美別人的長處,嘗試去愛和欣賞每一個人是解開此結的第二處方,這一良方會使你保持平和、滿足和自豪的心態。我經常利用晨會十分鐘,開展“讚美十分鐘”活動。讓學生最近一段時間值得讚美的人和事。讓孩子在這十分鐘裡發現美,欣賞美,追求美,從而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去與人打交道。

  ***二***組織系列班會,提供交往氛圍。

  這學期,我組織學生開展一組主題為“與人交往”的主題班會,這組班會分“讓愛做主”、“學會欣賞和讚美別人”、“紅葉傳友誼”三部分,通過這一系列主題班會,使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需要被愛,被欣賞。每個人都需要友誼。學會愛,善於欣賞,是擁有良好人際關係,尋覓知心朋友的一個重要條件。在以後的一段日子裡,我們班同學之間的矛盾少了,笑聲多了。

  小學生良好人際關係的培養方法

  兒童的行為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情感性和不穩定性,他們的行為隨興趣而轉移,還不懂得所有的行為應遵循一定的規範和要求,更不懂得形成良好的習慣對於自己意味著什麼。這就需要老師對學生加以引導,喚起學生的習慣養意識,使他們將自己的行為自覺地納入到《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小學生守則》等要求上來,逐漸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衛生習慣、勞動習慣、心理習慣等。

  1.說理教育。

  知、情、意、行是道德教育界的四個重要層次,而"知"是最基本的。任何一種道德現象,只有當學生對它產生了正確的認識後,才有可能內化為情感和思想,外化為行為和習慣。

  因此,當對學生提出一種行為習慣的要求時教應採用直觀、形象的方法向學生闡述,使他們有感性的認識。如今,小學生身邊的零用錢較多,有此學生不知道如何正確合理地使用這些錢,教師要適當加以引導。如有同學花錢大手大腳,每天吃許多零食。教師可幫助他統計一下一天或一個星期吃零食所花的錢,並建議他用同等的錢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書或學習用品。通過對比,學生就能形象、直觀地感受到不亂吃零食的意義,從而很樂意地、主動地節約用錢,多買書、多看書,形成良好地習慣。

  2.分層教育。

  行為規範教育要根據不同段兒童的年齡特徵,有重點地分層次進行。如一、二年級學生可通過兒歌、講故事等形式,瞭解小學生行為規範。中年級通過編故事、行為規範知識競賽、達標等形式強化一日常規制度。高年級可以通過出黑板報、演講會等鞏固常規制度。

  3.儀式教育。

  小學低年級學生情感體驗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當引起學生產生某種情感體會的事物出現在眼前的時候,就會產生某種情感體驗。如小學生剛入隊時,站在隊旗宣誓,那莊嚴隆重的入隊議式,會令每一個兒童回味無窮。這時教師適當點撥引導:"我們已是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了,我們應怎樣做?"每週的升旗儀式也是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教育的良好契機。

  結合"小學生行為規範"進行的各項競賽活動,都能促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團結協助、刻苦拼搏精神。
 

病人感謝捐助的感謝信
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八條建議
相關知識
小學生良好人際關係的培養途徑有哪些
大學生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方法有哪些
影響大學生寢室人際關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中學生處理人際關係的五個原則有哪些
形成中學生良好人際關係的途徑
高中生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大學生人際關係的主要型別有哪些
人際關係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影響人際關係的風水因素有哪些
影響人際關係的基本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