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的心情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3日

  在我家鄉有一句民諺,“臘八臘八,凍掉下巴”,意思是臘八這天非常冷。雖說不至於把下巴的凍掉,但是臘八這天冷卻是真的;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臘八節的那些記憶

  臘八,臘八,給娃凍個冰瓜。再有10天就是一年一度的臘八節了,這勾起了我許多關於臘八節的記憶。

  臘八節是我孩提時代最嚮往的一個節日,每到臘八節的先一天晚上,母親會早早地把燒開的水放涼,用一個老碗盛上多半碗涼開水,然後拿出一根事先準備好的胡蘿蔔,切一個圓坨放入碗中當月亮,再把紅蘿蔔片切碎放入水中就成了漫天的星星。條件好的時候,還會放些糖精、白糖、冰糖之類的甜物。

  我看著母親做完這些,然後跟隨母親把碗端出放在窯洞外面的窗臺上。這一夜,我會帶著對我的冰瓜的嚮往和對臘八節的期待進入甜夢。

  第二天一早,我是在母親的鍋臺上飄過來的臊子湯的香味中睜開眼睛的,顧不上穿好衣服,就趕著去看我的冰瓜。母親會一把抓住我,幫我穿好衣服,親我一口後笑著告訴我冰瓜已經在灶臺上暖上了,讓我先洗臉吃飯。

  那時候生活物資極度貧乏,但父親母親為了讓我們幾個年齡還小的孩子在臘八節吃上一頓臊子面,會想方設法弄來一些麥子面。當習慣了高粱面團團、包穀面窩窩的我吃到第一口臊子面時,才知道天底下最香的食物就是母親做的臊子面。我一吃就是幾碗,直吃到小肚子滾圓滾圓才罷。父親是看著我吃飽之後才開始動筷子的,然後大哥、三姐、二哥和母親才開始吃,他們最多一人能吃上一碗臊子面,然後再用高粱面團團墊補墊補。

  臘八節吃臊子面前,母親會讓我端上面碗去門道里潑灑潑灑,一般是挑一筷子面放在門墩上,然後再澆點臊子湯。這時候人才可以開吃。本意是為了敬拜天地,確保來年風調雨順,祭祀先祖,確保全家平安健康。但現在想想,這個風俗習慣實際上是給那些飢餓的飛禽或家禽提供了一頓美餐。這對於嚴冬中游走大自然的鳥雀們不失是一個善舉。

  對於冰瓜凍得瓷實程度,父親在詳細觀察之後會做出不同的判斷:凍得不結實,說明那個冬天是個暖冬,來年會大旱;如果凍得結實,說明來年肯定豐收;如果冰面上凍出了突出的疙瘩,則說明那個冬天是寒凍,父親擔心的是種在地裡的冬麥會不會凍死。父親就是憑這些先祖們傳授下來的經驗,提前做他的家庭的生活準備。

  吃完早飯,外面還是很冷,我只有坐在炕頭上聽父親、母親給我們講一些親戚朋友的事,做一些那年那年過臘八的回憶,直到天氣變得暖和母親才允許我跑出去玩。

  出門時肯定是提著我的冰瓜的。用自己的舌頭舔一舔,感覺一股透心的涼滲入心扉,透心涼中又帶著一份甜,而且胡蘿蔔做的星星月亮將冰瓜佈置得格外美麗,就像那群星璀璨的明月之夜。

  走到村頭,玩伴們早已等候在那裡,十幾個提著冰瓜的孩童,臉凍得通紅通紅,但還是忘不了要彼此比一比嘗一嘗,看誰的冰瓜好看,看誰的冰瓜甜。品嚐中發現有用紅糖水做的,舔起來有一股藥味,還有的玩伴手中提的冰瓜既不放糖也不放胡蘿蔔,全是用白水凍的,我們會主動地把自己的冰瓜讓給他提一提或者舔一舔,那時候,我們這些山區的孩子,或許以為這就是幫助,這就是友好,這就是善舉。

  快有四十年的光景過去了,但我無論身在故鄉還是遊走遠方,依然能記起孩提時過臘八的情景,憶起父親母親曾經給予我的疼愛和溫暖。

  :臘八情

  在我家鄉有一句民諺,“臘八臘八,凍掉下巴”,意思是臘八這天非常冷。雖說不至於把下巴的凍掉,但是臘八這天冷卻是真的。這一天俗稱“臘八節”,從這天開始民間就開始準備年貨,殺豬、宰羊、蒸饃、做新衣、買鞭炮就開始了,年味也就一天比一天濃烈。

  臘八節這天,都要喝臘八粥。記得小時候,一到這天母親要起得很早熬臘八粥,我們還躺在暖暖的炕上睡覺,依稀聽見母親拉風箱的聲音和鍋碗瓢盆碰撞的聲響。我也不知又睡了多久,就聽母親喊叫,“快,都起來吧,喝臘八粥啦”!我們趕快告別暖呼呼的被窩兒,疊好被子,放好飯桌。母親就把一盆熱騰騰的臘八粥端了上來,給我們每個孩子盛上一碗。那粥是用黃米和豆子熬製的,吃到嘴裡粘粘的,有一種獨特的糧食的香味。那年月家家都很窮,能吃上一頓臘八粥不亞於過年,這粥也就不可能熬的很多,每個孩子只能分到一碗,吃完了只能眼巴巴地看著空盆,於是就把碗舔的比洗過的還乾淨。吃過飯我們就都揹著書包上學去了,喝過熱乎乎的臘八粥,走在冰冷的路上全身都暖暖的,嘴裡還不時回味著粥的餘香。

  如今,居住在城市裡,偶爾的臘八節也象徵性地喝臘八粥、吃臘八蒜,但總覺得很刻意、很勉強,再也吃不出小時候在老家時的那種氣氛和味道。自從考學走出家鄉,就再也沒有吃過母親熬的臘八粥。上學時臘八還沒放寒假,工作後臘八也無法趕回家裡。現在想來有二十多年了,那臘八粥的香氣再也沒有感受到,母親熬臘八粥時拉風箱的聲音和刀鏟碰擊大鐵鍋的聲響也彷彿成了記憶。

  現在母親已經老了,已是滿頭白髮,她也隨著自己的幾個孩子離開了故鄉,在我們所居住的城市間來回遊蕩。尤其是她也從過去生活的主角,演變成現在生活的配角,生活上的事情時常聽從我們的安排。每年的臘八節,每每被淹沒在我們工作的忙忙碌碌之中,臘八的主題,再也沒有我們童年時那麼鮮明,再也沒有母親作為生活主角時安排的那樣細緻、周到。今天正值臘八節,天氣比往年寒冷,我家晚飯吃了臘八粥。端起飯碗,我想起了母親,不知她在離我遙遠的地方有沒有喝上一碗香噴噴、熱呼呼的臘八粥。

  :臘八節

  一大早就看到媽媽在廚房裡,用食醋在醃製大蒜。鍋裡還煮著粥。媽媽還唸唸有詞的說;

  臘八節開運習俗,祈福、辟邪保平安······

  十二月作為一年的歲終之月,之所以稱做“臘月”,其原因有三:一、“臘者,接也”,新舊交替,寓意此月後即將開始下一年;二、“臘者同獵”,獵取獵物祭祖祭神;三、“臘者,逐疫迎春”。 所以,臘八節又稱做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

  古人在這一年的歲終之月,農閒之時,為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舉辦祭祀儀式。 據載:“冬至後三戍日臘祭百神。”說的是冬日祭神本來不在臘八這日,而是在冬至後第三個戍日。後來隨著佛教的傳入,為了紀念釋迦牟尼成佛的日子,才將這兩個日子融合,方成“臘八節”、 “佛成道節”。 臘八節開運習俗 祭祀 祭祀的物件凡八:先嗇神神農 、司嗇神后稷 、農神田官之神 、郵表畦神始創田間廬舍、開路、劃疆界之人 、貓虎神、坊神堤防 、水庸神水溝 、昆蟲神。先秦的臘祭日在冬至後第三個戌日,南北朝以後逐漸固定在臘月初八。到了唐宋,此節又被蒙上神佛色彩。

  相傳釋伽牟尼成佛之前,絕欲苦行,餓昏倒地。一牧羊女以雜糧摻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將其救醒。釋伽牟尼在菩提樹下苦思,終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 從此佛門定此日為“佛成道日”,誦經紀念,相沿成節。 用幹物祭祀神靈叫臘祭,臘祭之月叫臘月。這裡的臘字是幹物的意思,並不是月份名稱。在《說文》所說的:“冬至後三戍,臘祭百神”的年代,臘祭的日子有時是在年終的十二月,有時是在下一年的一月裡。即臘祭之月的臘月,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月份。有時十二月為臘月,有時下一年的一月為臘月。這裡的臘月是指臘祭之月的意思,也不是指月份名稱。後來將臘祭的日子定在農曆每年十二月初八日。於是,臘祭之月就固定在每年的十二月。在此情況下,臘祭之月的臘月,就固定在農曆每年的十二月了。這裡的臘月雖然是固定在農曆每年的十二月,但還是臘祭之月的意思,並不是月份名稱。

  我國古代十二月祭名,稱為臘祭。臘八粥 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由來已久。普通民眾用“臘八粥”祭祀五穀之神、祖先;佛教徒用臘八粥供佛、紀念;不少寺院則在臘八節施臘八粥給信眾、窮人,說吃此粥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臘八粥的成因 臘八粥起源於我國古代的天子大蜡八。天子大蜡八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二是進行禱祝和祈求。關於合聚萬物而索饗之。萬者,極言其多也,並不是真的合聚一萬種物品,也不是隻限於八種蔬果。蠟八的“八”字是指祀八谷星、八農神,農業的八個方面,並不是說用八種蔬果來祭祀。索者,絞合也,蠟即索的意思。饗者,敬獻也。即將許多種蔬果穀物攪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獻神靈,然後食用,叫做臘八粥。 傳說,西晉時有個青年人很懶,遊手好閒,坐吃山空,等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裡沒糧了。飢餓難熬的年輕人,遍搜家裡的罈罈罐罐,將殘餘的五穀顆粒連同可食的殘碎物,一起煮了一碗粥喝下。從此下定決心痛改前非,勤勞過日。人們藉此教育子女,臘八喝粥,牢記祖先勤儉美德。

  臘八蒜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裡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晒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晒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臘八面 我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看過的人還:

臘八情思散文
快樂心情散文
相關知識
臘八節的心情散文
描寫臘八節的抒情散文閱讀
描述鄉村生活的心情散文
描述盼望的心情散文作品
有關下雪的心情散文優美的
關於老照片的心情散文
傷感的心情散文詩
臘八節的作文如何寫_關於臘八節的參考作文
感謝冬日陽光的心情散文美文
關於平淡的心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