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惰的智慧讀書筆記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4日

  讀過《懶惰的智慧》,文章作者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懶惰與智慧間微妙和諧的關係,這又讓我們不得不聯想到家長老師們的口頭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我們從小就聽長輩們說起過懶漢,彷彿懶惰很不體面。實際上,沒有我們的這些懶漢,恐怕就沒有社會的進步;沒有我們的這些懶漢,勤勞的人面對的恐怕只會是單調乏味的勞作。比如晚飯後,露茜幫媽媽收拾餐具。她小心翼翼地把碗碟摞得高高的。這時媽媽冷言冷語地責備說:“真是懶漢幹活兒!”用不著經過幾番這樣的訓誡,這孩子就會養成濫用力氣的習慣,即:每次少拿一些碗碟,多跑幾趟路,把力氣花在不必要的往返上。等她長大了,就會總是忙忙碌碌,一副倦容。

  大多數勤勞的人都比懶惰的人容易衰老。本只需要走一兩步,他們卻不在乎走上十步。他們寧願循規蹈矩,落個疲憊不堪,也不肯運用心智去偷懶取巧。懶惰的飯店服務員往往是最令人滿意,最優秀的。他總是一次就把餐具都送到餐桌上,他討厭哪怕多走半步路。只有那些勤快的夥計才會端上咖啡不帶方糖和勺子,他們不在乎多往返幾趟,每趟只拿來一樣東西,結果咖啡都已經涼了。

  人類的一切進步想必都出自懶漢們想少走幾步路的良苦用心。我們的遠祖住在條件惡劣的山洞裡,每次喝水,都要走到溪水旁邊才行。於是他們發明了最初的水桶,這樣他們一次就可以把足夠喝一天的水提回家去。不過,倘若他們懶得連水桶也不願意提,不用說,他們下一步就會鋪設管道,這樣水便可以順著管道,從溪邊一直流進他們的屋子裡。為了避免挑著水翻山越嶺,水泵和水車就被髮明出來了,這些都是懶漢們後來的成就。同樣,我們的某個祖先想到湖對岸去,可他又不願沿著湖邊繞過去。這時第一條船就誕生了,它就是把一段樹幹掏空以後做成的。

  據說,一百多年前,有個叫漢弗萊?波特的少年,人家僱他整天坐在一臺討厭的蒸汽發動機旁邊,讓他每當操縱桿敲下來時,就把廢蒸汽放出來。他是個懶漢,覺得這活兒太累人,就在機器上裝了幾根鐵絲和幾個螺栓。這樣,閥門就可以靠著它們自動開關了。這麼一來,不但他可以脫身走人,玩個痛快,而且發動機的功率也提高了一倍。他就這樣懶洋洋地發現了往復式發動機活塞的原理。現代農業機械都帶有座位。起初想到安座位的絕不會是什麼勤快的農夫,他們才不在乎整天在地裡走路呢。這個主意最先肯定是由想坐著幹活的人想出來的。正是懶惰激勵了發明。

  最傑出的工程師——人類動機的研究者弗蘭克?B?吉爾布萊思,常常把各行各業優秀工人的勞動動作拍成影片,由此觀察某一工序最少可以用幾個動作完成。他發現,最優秀的工人毫無例外地都是懶漢,他們懶得連一個多餘的動作都不肯做。勤快一些的工人的效率要低得多,因為他們不在乎把力氣花在多餘的動作上。一個稱職的領導也同樣懶惰;凡是能吩咐別人為他乾的事,他絕不親躬。

  精神的懶惰也同樣促進了人類的進步。許多重要的規則和定理都是懶漢想出來的。這些人想在腦力勞動上尋找捷徑。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人準是懶漢。他們探究各種互不相關的現象的根源,他們討厭需要吃苦受累的事情。想想看,如果沒有發現自由落體定律,那麼,要確定蘋果從枝頭落到地上的時間,要確定貓從離地一英里的氣球上掉到地上的時間,該會多麼麻煩!想想看,如果某些懶漢不曾建立“2+2=4”的規則,我們的生活將會遇到多複雜的局面,將會碰到多少令人筋疲力盡的麻煩!

  其實,正是懶漢承擔了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重任。現在是認真看待我們的這些懶漢的時候了,因為我們的這些懶漢身上寄託著人類的希望。

  篇二

  讀過《懶惰的智慧》,文章作者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懶惰與智慧間微妙和諧的關係,這又讓我們不得不聯想到家長老師們的口頭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那麼這兩種看似矛盾的思想有著什麼關係呢?

  文章作者利用了多個論據向我們證明他的主觀思想,這些事實一次又一次證明了“懶漢”往往擁有比其他人結構更加嚴謹敏捷的邏輯性思維,因此能夠極快地適應並處理各種事務,在各種“偷懶”中不斷地增長著思想與智慧。但是從“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角度來議論這個觀點,就顯得促襟見肘了。試問,一個人只知道空想,但是沒有任何實踐,能辦成什麼事呢?答案是一事無成。就像孔子在學習方面的學思觀點上認為的“思而不學則殆”。因此,“懶漢”們往往被認定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可見想要辦成辦好事,“勤奮”必然也是“懶惰”不可或缺的其中之一。

  再拿幾個小故事講講吧。哈佛大學是眾所周知全世界最著名的學院之一,能夠去那裡深造一番的無不為出類拔萃的天驕之子。在哈佛有個有趣的現象,書籍在學院裡幾乎是隨處可見,每天凌晨四點半,學生們就已經早早聚在一起旁若無人地專心攻讀,後來也有了《哈佛凌晨四點半》的這麼一個節目。裡邊提起過一個哈佛新生開學時在功課上偷了些小懶,結果後來因跟不上教學進度而被迫退學的事例。因此在校的學生們也多出了一則潛意識,如果沒有付出百分之百的勤奮,那麼你便無緣哈佛。

  儒家創始人孔子晚年酷愛《易經》。雖然《易經》生澀難懂,學起來很吃力,但孔子不怕吃苦,反覆誦讀,一直到弄懂為止。由於他刻苦學習,勤展竹簡,次數多了,竟連皮筋斷了三次。這便是成語“韋編三絕”的由來。勤奮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品質,縱古觀今,不論是知識上還是思想上,勤奮極大程度上彌補了人們的各種不足,且能夠持久有效地鞏固下來,化為己用。

  “懶惰”與勤奮兩者相比較,客觀看來,前者更優於思想,後者更優於行動,相對而言卻又是缺一不可。那我們個人又該怎樣在兩者之間取捨呢?最好的方法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留下“懶漢”的迅速完美的思維,從小事中培養勤奮的好習慣,相互結合,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篇三

  在生活中,“懶惰”常常被人譏笑,“懶人”更是不受歡迎。而勸人勤奮的名言典故卻數不勝數,什麼“業精於勤荒於嬉”,“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更有“頭懸樑,錐刺股等等”,人們以勤為榮,以苦為樂。但當我讀完語文主題學習叢書後,其中《懶人的智慧》一文卻讓我對“懶惰”有了新的認識。??

  文章別出心裁的將“懶”和“智慧”連在了一起。文中的“懶惰”是指那些討厭吃苦受累,懶於無效勞動,不願因循守舊,但是卻積極開動腦筋,不斷創新,想出省時省力的懶辦法,他們是聰明的“懶人”。其實,“懶人”的身上常常閃爍著創造的火花:懶得扇扇子,發明了電風扇;懶得洗衣服,發明了洗衣機;懶得收割莊稼,發明了收割機;懶得爬樓,發明了電梯;懶得走路,發明了汽車、火車、飛機,買東西懶得出門、直接在網上淘??“懶惰”激勵了發明創造,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古人云: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懶人的智慧就在於懶得動手動腳,卻勤於動腦用心。他們不是傻懶,而是善於想出懶的辦法。反思自己,作為一名中學生,該怎樣學習“懶人”的智慧呢?有的同學看上去整天忙忙碌碌、埋頭苦讀,卻是事倍功半,成績平平;而有的同學看上去學的輕輕鬆鬆,成績卻總是遙遙領先。我想他們其實都有自己獨特的懶辦法。他們是學習的有心人,在平時的學習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方法,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效率大大提高。“磨刀不誤砍柴工”,偷懶有時可以找到更好地方法,當你遇到一道十分複雜難解的題目時,不要急於往下做,先不要用麻煩的方法做,花點時間想想有沒有更好地方法。這樣不僅節省時間,也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懶惰的智慧讀書筆記範文
狼道全集讀書筆記精選
相關知識
懶惰的智慧讀書筆記範文
懶惰的智慧讀書筆記
人生的智慧讀書筆記範文
一棵樹的智慧讀書筆記
懶惰的智慧讀後感範文
低頭是一種智慧讀書筆記
教師的智慧讀書心得3篇
炒股的智慧讀書心得
懶惰的智慧教學反思
父親的祕密讀書筆記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