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的節日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農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華南,是七月十四日,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在漢字文化圈不少地區都有相關的節日活動,“先數日,市井賣冥器靴鞋、襆頭帽子、金犀假帶、五彩衣服。以紙糊架子盤遊出賣。”。

  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開啟,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有子孫、後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養;無主孤魂就到處遊蕩,徘徊於任何人跡可至的地方找東西吃。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舉行設食祭祀、誦經作法等“普渡”、“施孤”佈施活動,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防止它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某些地區在這一天會有普渡的習俗,稱為“中元普渡”,後來更發展為盛大的祭典,稱為“盂蘭盛會”、“盂蘭勝會” 。

  中國歲時節令有所謂"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除了中元和盂蘭盆節之外,民間還稱七月十五為鬼節,與清明、十月一合為三鬼節。民間的鬼節與佛教的中元節、盂蘭盆節有著密切的關係,又有自己獨特的色彩。就這樣,僧、道、俗三流合一,構成了農曆七月十五豐富的節俗活動。

  清代文人王凱泰的詩《中元節有感》便描寫了福建一帶過中元節的習俗。

  中元節的歷史發展

  中元節是本土文化的產物。清乾隆《普寧縣誌》言:“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饌以薦,雖貧無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盡,須更衣防寒,與人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在20世紀20-40年代,中元節遠比“七夕”、“清明”熱鬧。人們傳承著以家為單位的祭祖習俗,祭祖先、薦時食的古老習俗直至民國時期仍然是鄉村中元節俗的首要內容。抗戰勝利後,各寺廟還增加祈請佛力普渡“抗戰陣亡將士”英靈。

  20世紀50年代,中元節依然熱鬧。但後被認為是宣揚封建迷信,逐漸邊緣化。傳統中元節都是商辦官助,可到20世紀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已被改造,無力承辦,又無官助,自然銷聲匿跡。60年代中期,北海公園還辦了最後一次中元節,瓊海中到處都是茄子做成的河燈,非常壯觀。“***”時期,除了清明節,所有的傳統節日都被取締,中元節也沒能倖免。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傳統節日逐步迴歸,但中元節卻被冷落了。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佈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專案名單***新入選專案***。香港特別行政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民俗專案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元節佛教典故

  依照佛家的說法,陰曆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眾生,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據《佛說盂蘭盆經》的記載,“盂蘭盆***ullambana***”是梵語उल्लम्बन,“盂蘭”意思是“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救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出來的意思是: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

  釋迦牟尼佛有一重要弟子名喚目犍連***簡稱目連***,修持甚深,以神通著稱,相傳目連的母親做了很多壞事,死後變成了餓鬼,目連以神通看到後,十分傷心,就運用法力將飯菜拿給母親食用,可是飯一到母親口邊就化為焰灰,目連大聲向釋迦牟尼佛哭救。佛陀告訴他,必須集合眾僧的力量,於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濟度。目連依佛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

  這種儀式最早從南北朝時代目連救母的作功德法會中開始流行,據《佛祖統紀》記載,梁武帝即開始設壇舉行盂蘭盆法會。自此往後,歷代帝王人民多遵佛制,興盂蘭盆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

  中元節的道教說法

  道教全年的盛會分三次***合稱為“三元”***,認為“三元”就是天官大帝、地官大帝及水官大帝“三官大帝”的別稱,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為三官大帝的誕辰。

  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天官生日,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

  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

  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水官生日,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

  相傳七月地獄大門開放一個月,所有的無主孤魂全從陰間出來,到陽間接受人民的供養,因此各地方都紛紛在這一個月舉行“普度”佈施的祭祀儀式。

  從前,各地輪流進行普度,把七月的每一天安排得滿滿的,據說引起孤魂野鬼的酗酒、毆鬥事件;後來有些地方普渡便統一在中元正日七月十五舉行。

  不過香港、閩南、臺灣、潮汕並不從此風俗,在七月的每一日皆有人舉行祭典。但後來由於時代變遷,目前在臺灣的中元節,機關行號多在中元七月十五日祭祀,而一般住家則多在接近七月十五日的週末假日舉辦。

  中元節的相關傳說

  有關中元節的傳說很多,最主要的有—閻羅王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開啟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 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關鬼門之前,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所以七月又稱鬼月。 目蓮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著吃不飽的生活。目犍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嚥。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說:“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這便是臺灣普渡拜“好兄弟”的由來。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也稱“中元節”有些地方又州俗稱“鬼節”,“施孤”。本是印度一種佛教儀式。佛教徒為了追薦祖先舉行“盂蘭盆會”;佛經中《盂蘭盆經》以修孝順勵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國追先悼遠的俗信,於是益加普及。

  民間普遍流傳目蓮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蓮僧者,法力巨集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目蓮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

  中國從樑代開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節。不過後來除設齋供僧外,還增加了拜懺、放焰口等活動。

  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臺。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施孤臺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臺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鍾,帶領座下眾僧誦唸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後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覆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還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徵著五穀豐登,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燈的活動;所謂水燈,就是一塊小木板上扎一盞燈,大多數都用彩紙做成荷花狀,叫做"水旱燈"。按傳統的說法,水燈是為了給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燈滅了,水燈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過奈何橋的任務。那天店鋪也都關門,把街道讓給鬼。街道的正中,每過百步就擺一張香案,香案上供著新鮮瓜果和一種"鬼包子"。桌後有道士唱人們都聽不懂的祭鬼歌。這種儀式叫"施歌兒"。

  上元節是人間的元宵節,人們張燈結綵慶元宵。"中元"由上元而來。人們認為,中元節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祕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裡沉淪。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裡。

小學生清明節見聞作文
七夕節的節日來歷
相關知識
二十四節氣中雨水的故事簡介
二十四節氣中雨水的故事簡介
中國國慶節的由來簡介
中國國慶節的由來簡介
父親節的由來簡介_父親節是怎麼來的
六一兒童節的來歷_六一兒童節的由來簡介
端午節的傳說簡介
關於教師節的由來簡介
七夕節的英文簡介
七夕節的名稱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