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歷史趣味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10月05日

  你知道多少關於呢?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歷史趣味題資料,歡迎閱讀!

  

  三姑六婆是些甚麼人?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販賣人口的女人***,媒婆,師婆***女巫***,虔婆***鴇母***,藥婆,穩婆***接生婆***關於“三姑六婆”的來歷,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明代有為叫陶宗儀的學者,在他的筆記中便記載了三姑六婆的身分。清代李汝珍在他的小說《鏡花緣》中也曾寫過:“吾聞貴地有三姑六婆,一經招引入門,婦女無知,往往為其所害,或哄騙銀錢,或拐帶衣物。”這就是三姑六婆的原意。

  三長兩短又有何來歷?

  “三長兩短”是和棺木有關的。棺木是由六片木材拼湊而成,棺蓋及棺底分別俗稱天與地,左右兩片叫日月,這四片是長木材,前後兩塊分別叫彩頭彩尾,是四方形的短料所以合共是四長兩短。但棺蓋是人死後才蓋上的,所以只稱“三長兩短”作為死的別稱,後來再加入意外、災禍等意思。

  誰是第一個焚書的人?

  談起焚書,必然想到秦始皇。其實,歷史上首創焚書的是比秦始皇早一百多年的商鞅。根據韓非在《和氏》所載,商鞅教秦孝公設告坐之過***即是叫鄰居們互相監視告密,否則一戶犯法,五戶坐罪***,和焚燒詩書,以利統一教化,秦孝公都照做了。根據《商君書》,商鞅認為以“儒術”為首的諸種文化典籍是“六蝨”,國家有六蝨,將使人民不能專注於農務,盜賊必至,國力便受到削弱,人民也必跟著貧困,所以必須剷除。基於此,商鞅認為必須使用行政手段對文化破舊立新,於是向秦孝公提出了焚書。

  皇帝的說話叫作甚麼?皇后的說話又叫作甚麼?

  皇帝的說話、詔書、制令等,泛稱“綸音”。《禮記》說,若果把皇帝的說話比喻做細縷,則它的影響力便有如粗繩***原文稱為“綸”***;若果把皇帝的說話比喻做粗繩,則它的影響力便有如大繩纜。後來便用“綸音”以指皇帝的說話。至於皇后的命令,則稱“懿旨”,懿***粵音意***就是美的意思,代稱美麗的婦女,“懿旨”就是指皇太后或皇后的命令。

  我們稱始祖為鼻祖,稱遙遠的子孫做什麼?

  遙遠的子孫我們稱為“耳孫”。孫的兒子叫曾孫,曾孫的兒子叫玄孫,玄孫的兒子叫來孫,來孫的兒子叫晜***粵音君***孫,晜孫的兒子叫仍孫,仍孫的兒子叫雲孫,雲孫的兒子叫耳孫!因為耳孫離開高曾祖父***即祖父的祖父***很遠,只能耳聞而已,故此我們稱遠孫為耳孫。現代已很少人用耳孫這個詞語了,不過在閱讀古文時,此乃基本常識也。

  黃帝的帽子前垂下的珠子有什麼用?

  古代的皇帝在參加不同的典禮時,是須要穿上不同的服飾。在參加最隆重的典禮上所使用的皇冠,稱為“冕”,它的形狀就像我們今天見到的大學畢業帽,不過冕上的布板是長方形而非正方形,前後兩端各綴珍珠十二串。這種珍珠是一種很有趣的道具,它們會在皇帝的眼前腦後來回晃動,使他極不舒服,其目的就在於提醒他必須具有端莊的儀態,不能輕浮做次,影響皇帝應有的威儀。

  中國最早的醫書是哪一本?

  答案是《黃帝內經》,也可簡稱為《內經》。是最早一本醫學理論經典著作。書名有黃帝二字,可能是因為這本書的內容大部分以黃帝與歧伯等人問答的形式寫成。根據考證,這本書大約寫於戰國秦漢時期,冠以“黃帝”,乃是後人偽託。書的內容包括九卷的《素問》和九卷的《靈樞》,範圍包括了醫學基礎理論、鍼灸、方藥等。

  為什麼常常稱創始人為“鼻祖”?這跟鼻子有關係嗎?

  要解釋“鼻祖”的來歷,首先還得從“鼻”字說起。“鼻”的本字是“自”。在上古時代,“自”就是鼻子的意思。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自”的寫法都很像人的鼻子的模樣,那時候,“自”的讀音和“鼻”的讀音是一樣的,所以許慎在《說文解字》裡說:“自,讀若鼻。”應該說,“自”的本義就是鼻子,人們在說到自己的時候常常指著自己的鼻子,因此“自”又有了“自己”的意思,成了第一人稱代詞。 “自”的這個意思後來被廣泛運用,結果反而不方便指它的本義——鼻子了。因此人們另外造了一個形聲字:在“自”之下加了一個聲符“畀”,形成了一個新字 “鼻”,從此,“自”和“鼻”就有了分工,各指各的意思。因為“自”的引申義有“從”的意思,再引申為“開始”的意思,所以“鼻”也繼承了創始、開始的意思。《漢制考·說文》裡有“今以始生子為鼻子”的說法,意思是把第一個出生的兒子稱為“鼻子”,用的就是“初始”的意思。因此,最早的祖先、創始人就被稱為“鼻祖”。

  為什麼罵人時一般說“不要臉”而不說“不要面”?古代的“臉”與“面”是指人體的同一個部位嗎?

  為了宣洩對某人的憤怒不滿之情,常會罵“不要臉”,意思是說這人不顧顏面,不知羞恥。但卻不會罵“不要面”,這是為什麼呢?這主要是因為書面語和口語的不同。“面”屬於書面用語,多用於文學作品之中;相對而言,“臉”是口語,時常出現在口頭對話之中。比如我們在日常對話中會說洗臉、擦臉,卻很少說洗面、擦面。俗語說某人臉比城牆還厚,如果說成面比城牆還厚,便失去了口語生動活潑的效果。口語所要表達的意思,也可在書面中採用文學化的語言表達:比如不要臉在文學作品中,可以說成不顧顏面;洗臉亦可說成淨面等等。另外,“不要臉”在發音上擲地有聲,鏗鏘有力,比“不要面”硬朗得多。其實,臉最早並不完全是口頭用語。明代之前的“臉”和“面”都是書面用語,經常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如唐代詩人岑參有詩:“岸花仍自羞紅臉”,李清照詞雲:“香臉半開嬌旖旎”,白居易“猶抱琵琶半遮面”以及崔護“人面桃花相映紅”都將臉、面用進了文學詞句。後世才逐漸有了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

  臉和麵現在的意思差不多,但在以前的意思卻是有差異的。臉是晚出的字,大約是魏晉以後才產生的,最初的意思就是頰,常常指婦女目下頰上可以施粉的部位。如白居易的《昭君怨》“眉銷殘黛臉銷紅”,指的就是這個部位。除此之外,“臉”在古代還有“瞼”的意思,也就是眼皮。南朝梁武帝《代蘇屬國婦》詩:“帛上看未終,臉下淚如絲。”這裡的“臉”就指眼皮。而面的範圍要比臉大,包括整個頭的前部,臉只是面的一部分。隨著時間的演進,臉的語義逐漸擴大,跟面的意思基本一致了。

  勾手指表示對自己說的話負責,那麼勾手指是怎麼來的?

  小孩子喜歡勾手指發誓,他們常常勾著手指,同時一本正經地念道:“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許變!”鄭重其事地表示信守諾言,說話算數。情侶間耳鬢廝磨,浪漫之餘,也喜歡勾著手指說一番山盟海誓,以見證忠貞不渝的感情。這種勾手指發誓的來歷並沒有確切可信的資料,以至有人以為,勾手指是從西方引進的,源於西方一個男女雙方勾手指所引發的愛情傳說。這個說法看似確鑿,卻因為缺少事實依據而很難使人完全信服。

  推敲勾手指的來歷,可能與手指的作用有關。指,具有“旨”的含義,代表著個人的內心想法和意旨,手指相勾就有交流內心想法的意味。再加上國人有指天為誓的發誓形式,所以“指”便在盟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盟誓中,手指既要鄭重其事的簽名畫押,有時還要割破手指,歃血為盟。有鑑於此,人們便簡單地以勾手指表示約誓,同時藉手指溝通表達互相心意的印可,有時還將兩人的大拇指相摩擊當作蓋章簽名並以此為證。

  手的第二個指頭為什麼叫“食指”?

  大家都知道手的第二個指頭叫“食指”,這和拇指、小指、中指的命名似乎有些區別,與食指的大小、位置無關,卻從字面上看來與食物有關,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食指最早還真的和吃有關,但可不是吃手指的意思。古人習慣用這個指頭試探湯水、食物的冷熱、味道,然後放到嘴裡吮一下——古人這樣做並不奇怪,因為上古時代的人們可是用手直接抓起東西來吃的——因此,古人專門將這個手指稱作食指。之所以選擇食指來做這個工作,也許是因為相對於其他手指來說,食指較為靈活,嘗起食物來非常方便的緣故吧。

  說起食指,還有段有趣的故事。春秋時期,鄭國貴戚子公***公子宋的字***的食指每次若有跳動,第二天必嘗異味。他出使晉國,食指大動,便吃到了石花魚;出使楚國,食指大動,就吃到了天鵝肉;後來吃到合歡橘之前,也是食指大動,屢試不爽。依此看來,食指與食物之間還真是有著深厚的淵源。

  我們今天說荷包很鼓,就是很有錢的意思。古人隨身帶的荷包就是錢袋的意思嗎?

  常說某人荷包鼓了,是指錢袋滿了***發財***的意思,荷包的這種意思與其功能有關。荷包,是指佩於腰間的一些囊、帶或裝飾小品,原來是宮廷貴族佩戴的飾物。因其色澤鮮麗,加上刺繡精緻美麗,博得了人們的喜愛。一件精美的荷包,從形式、紋樣、繡工到配線、布色,都經過了精心構思、精心施藝,傾注了製作者的情感和心血。後來荷包還成為身份、榮耀的標誌,清代皇帝曾以繡荷包為獎品頒賜群臣、侍從,以示恩寵。隨著民間刺繡藝術的發展,荷包逐步向民間普及,主要功能是在喜慶之時作為禮品饋贈親朋好友,或是男女之間的定情信物,再者就是敬獻神佛以表虔誠之心。荷包不僅是藝術品,還具有實用功能。主要是盛儲隨身使用的小物件和香料。根據內盛物的不同,演變出了很多種荷包,如錢荷包、香荷包***又稱香囊或香筒子***、針線荷包、煙荷包、扇袋、眼鏡袋、搬指袋、鑰匙袋、手帕袋及其他刺繡佩飾等。錢荷包的功能跟現在的錢包很類似,因此用荷包很鼓來比喻有錢是很貼切的。

  為什麼公主的丈夫稱為“駙馬”?

  駙馬是稱號還是官職?駙馬是“駙馬都尉”的簡稱,駙馬都尉本是漢代官職,是皇帝的近衛侍從官之一。這個官職從漢武帝時開始設立,起初多由外戚和王公大臣的子弟擔任。駙馬也不算小官,年俸二千石,因此東漢的館陶公主就選了一個駙馬都尉做丈夫,這只是碰巧。  真正將公主的丈夫專稱為“駙馬”是魏晉以後才有的事。魏國的何晏因為與公主結婚,所以憑藉公主夫婿的身份加授了駙馬都尉一職。這以後,魏晉時代的皇帝就參照此例給自己的女婿加封這個官職,如杜預與晉宣帝***司馬懿***的女兒堂山公主結婚時,就加封了這個官職。此後遂成定例:凡“尚公主”***也稱“尚主”***者,都授駙馬都尉。魏晉以後,尚公主者大多授此官,但後世的駙馬已經沒有實職了,而是成了一種榮譽稱號,人們用“駙馬”來專門稱呼公主的丈夫。

  象棋是中國人自創的,國際象棋與中國象棋有關係嗎?

  《楚辭·招魂》有句雲:“菎蔽***用於六簙棋的竹製籌碼***象棋,有六簙些。”這大概是“象棋”一語最早的記載;但這裡的象棋是指用象牙做的六簙棋棋子,與現在所說的象棋並不是一回事。

  象棋的發明,可能是在南北朝。北周武帝宇文邕著有《象經》一書。他很得意自己的這部著作,因此招來百官,親自給他們講解,並命人作注。可惜這部書早已失傳。從時人和後人的記述中,我們可以約略窺知它是一部講棋道的書,《隋書·經籍志》它列於兵書類,和《棋勢》、《雜博戲》等書並列,也可以證明這點。明朝正德、嘉靖年間的學者楊慎在《丹鉛總錄》中說:“周武帝《象經》有日月星辰之象。”也就是說,“象戲”是取象於日月星辰的。那麼,它是如何演化成後世的象棋的呢?英國學者李約瑟認為,這是印度人加工的結果。他認為,北朝象戲有象徵日月的棋子,也有類似中國象棋“將”、“帥”的棋子;五代、北宋出現的“炮”,他認為最初是表示飄忽不定的彗星的棋子。這種棋戲傳入印度後,在約7世紀時***中國初唐時期***演變成戰爭遊戲;“象”、“馬”、“車”、“兵”四種棋子,是當時印度軍隊的組成部分。經過印度人改造的象棋一面傳回中國,一面經波斯、阿拉伯傳入歐洲,衍生出中國和西方兩大象棋體系。

  唐代象棋,已經接近現代象棋的形態;到了北宋,規制多變;南宋以後,逐漸定型,此時的象棋已離最初的日月星辰之象越來越遠。但是,印度、阿拉伯和歐洲人似乎沒有忘記它的天文學含義,都把象棋用於占星術。13世紀的一首拉丁詩,曾把星相符號賦予國際象棋的每一個子。雖然兩個象棋體系在後世的發展中有了很多差異,但其同出一源的標誌還是很明顯的:兵進不退、馬走日、象斜行、將帥或王一步一格等等都是它們的共同點。可以說,國際象棋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產物,它凝聚了人類共同的智慧。

  用筷子吃飯是中國人的傳統,古人一直都是用筷子吃飯的嗎?

  一雙筷子妙用無比,很能表現中國文化以簡御繁、以少御多的個性。但上古時人並不用它吃飯。《禮記·曲禮上》講到請客吃飯時,說:“共飯不澤手。”“澤手”,就是雙手摩擦發熱而出汗的意思。這怎麼講呢?唐代經學大師孔穎達的註解是:“古之禮,飯不用箸***筷子***,但***只***用手,既與人共飯,手宜絜***潔***淨,不得臨時始捼莎***兩手相搓***手乃食,恐為人穢也。”原來上古時的中國人和現代的阿拉伯人一樣,是吃“手抓飯”的,並不是使用筷子作為餐具的。吃手抓飯,使古人養成了飯前洗手的習慣。《管子·弟子職》說:“先生將食,弟子饌饋,攝衽***衣袖***盥***洗手***漱,跪坐而饋。”意思是:先生要吃飯了,弟子要準備好食物,然後洗手漱口,跪坐著吃。《左傳.昭公二十年》也記載說:“華亥***宋國大夫***與其妻,必盥而食。”

  阿諛奉承也叫做“拍馬屁”,這是為什麼?

  生活中,我們常常把某人對他人諂媚奉承的行為稱為“拍馬屁”。關於“拍馬屁”的來歷,還真有幾種有趣的說法,都與蒙古人的習俗有關。一是說蒙古人有個習慣,當兩人牽馬相遇時,應該在對方馬的屁股上輕拍一下,以表示尊敬。二是當蒙古族好騎手遇到難以馴服的烈性馬時,就會拍拍馬的屁股,這樣會使馬感到舒服,騎手即可乘機躍身上馬。三是蒙古人愛馬。如果馬肥壯結實,兩股必然隆起,所以見到駿馬,蒙古人總喜歡拍著馬屁股稱讚一番。由此可見,這個詞語本來並無貶義。然而,這些禮節和習俗成了趨炎附勢者諂媚奉承的方式。當他們看到權貴策馬而來時,不管其馬優劣如何,都會爭著拍馬屁股恭維一番。因此後世就視“拍馬屁”為巴結討好、阿諛奉承的同義詞,貶義色彩甚濃。

  為什麼第一次見面出難題叫下馬威?

  其實,下馬威原先並不是第一次見面就出難題的意思,而是指官吏初到任時,藉故嚴厲處分下屬,以顯示威風。下馬威一語出自《漢書.敘傳》,班固在為祖先作傳記時,記敘伯祖父班伯因定襄時局混亂,而自請擔任定襄太守,定襄豪門大戶“畏其下車作威,吏民竦息”。意思是說他們擔心班伯初到任時要對下屬顯示威風,所以有所收斂。這裡的下車,並非指從車上下來的動作,而是指官員初到任。古人有用下馬、下車表示官員到任的習慣,所以後來“下車作威”便被“下馬威”代替。加上下馬威讀來順口,意思簡約明白,便廣為流傳。隨著詞語意思的轉變,下馬威從初到任時要對下屬顯示威風,到泛指一開始就向對方顯示自己的威力。例如清代李漁《蜃中樓.抗姻》就說:“取家法過來,待我賞他個下馬威。”

  為什麼我們說“老虎”、“老鼠”,而不說“老獅”、“老兔”?

  如果非要說“老獅”、“老兔”的話,說話人恐怕指的是很長壽的獅子和兔子,這種“老”的用法跟“老虎”、“老鼠”中的用法是不一樣的。

  古時,人們對虎和鼠這兩種動物是相當畏懼的。虎性威猛無比,古人多用虎象徵威武勇猛。《風俗通義》中說:“虎者陽物,百獸之長,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如“虎將”,喻指英勇善戰的;“虎子”,喻指雄健而奮發有為的兒子;“虎步”,指威武雄壯的步伐;“虎踞”,形容威猛豪邁。但虎也經常傷人,而世上畢竟沒幾個武松。至於鼠,則什麼東西都咬,還會傳播鼠疫。“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句俗語就表明人們對老鼠的憎惡。

  古人對自己畏懼的東西普遍採取了“敬而遠之”的態度。於是,古人在這些事物之前冠以“老”字,以表示敬畏和不敢得罪的意思。有些地方因為迷信,在說到老虎和老鼠時,往往不敢直呼其名而呼之以“大蟲”、“耗子”等。也有人認為老鼠的“老”是指年老的意思,認為老鼠是指鼠類中最為長壽的,但這種說法未必可信,因為老鼠其實並不長壽。

  十二生肖中為何沒有“貓”這一屬相?

  十二生肖是代表地支的十二種動物,常用來記人的出生年。十二生肖中除了龍以外基本上都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動物,可是為什麼沒有貓這種動物呢?十二生肖的說法源於干支紀年法,傳說產生於夏,但沒有確鑿的證據。可以考證的是,至少在漢代,十二生肖與地支的相配體系已經固定下來了。在漢代以前,我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家貓,無論是《禮記》中所說的山貓,還是《詩經》中“有熊有羆,有貓有虎”的豹貓,都是生活在野外的野生貓。我們今天飼養的家貓的祖先,據說是印度的沙漠貓。印度貓進入中國的時間,大約是始於漢明帝,那正是中印交往通過佛教而頻繁起來的時期。因此,貓來到中國的時間,距離干支紀年法的產生,恐怕已相差千年了,所以來晚了的貓自然沒有被納入十二生肖中。

  人們常說的指桑罵槐,跟桑樹槐樹有關係嗎?

  “指桑罵槐”這個成語時常被人運用,它原本比喻明指甲而暗罵乙,也就是指著張三罵李四。有人要問了,這與桑、槐有關係嗎?實際上“桑”、“槐”二樹可真是背了千年的黑鍋,這事壓根兒和它們毫無瓜葛。“指桑罵槐”不同於“瓜田李下”,後者的確發生於瓜田間、李樹下,多少跟瓜、李有些關係。而“指桑罵槐”卻只是借用了桑、槐的名字元號罷了,本身與桑槐沒有什麼關係。和“指桑罵槐”意思相似的成語還有:指桑說槐、指東說西、指豬罵狗、指雞罵狗、捉雞說狗等。它們都是人們約定俗成的用法,結構也相似。可能是由於桑槐、東西、豬狗、雞狗等事物和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故而人們在表達指此說彼的意思時便自然用到了這些詞語,以達到生動形象的效果吧。“指桑罵槐”也是兵書《三十六計》中的一計。本意是指間接地訓誡部下,以使其敬服的謀略。此計還引申為運用各種政治和外交謀略,“指桑”而“罵槐”,向對手施加輿論壓力以配合軍事行動。對於弱小的對手,可以用警告和利誘的方法,不戰而勝;對於比較強大的對手,則可以旁敲側擊威懾他。

  形容很受女孩子歡迎,叫做走桃花運,為什麼是“桃花”而不是別的花?

  桃花自古就和女子頗有淵源。《詩經·桃夭》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的詩句,描寫的是女子出嫁的情景,並對新娘的美貌和品德給以讚美。唐代詩人崔護也有《題都城南莊》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據說“桃花運”一詞源自於紫薇斗數。紫薇斗數是中國傳統命理學的重要支派,它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時確定十二宮的位置,構成命盤,有兄弟宮、夫妻宮、子女宮、財帛宮、遷移宮、奴僕宮、官祿宮、田宅宮、福德宮、父母宮等十二宮,將結合各宮的星群與《周易》卦爻相結合,就可以預測人的命運。

  命理中的“桃花運”是根據“生辰八字”中五行所處“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的位置所言,如果大運和流年行運到“沐浴”的階段就叫“行桃花運”。古人認為,遇到“子午卯酉”是桃花運的徵兆,如果在八字裡就出現子午卯酉,那就叫“桃花入命”。桃花運還有“好桃花”和“爛桃花”之分,因此交桃花運的人也要理智和冷靜。

  為什麼是“不到黃河心不死”,而不是“不到長江心不死”呢?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孕育著華夏民族的智慧與文化。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便興起於黃河流域,之後的許多氏族都於此繁衍延續,而中華文化也賴此得以承載傳遞,所以黃河在古人及今人的心中都佔有重要的地位。漢語中有大量與黃河有關的俗語,如“不到黃河心不死”“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九曲黃河心較險”“黃河之水天上來”等等。甚至黃河水的清濁都關係著天下的興衰,所以古人說“黃河清,聖人出”。“不到黃河心不死”常比喻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也比喻不到絕路不肯死心。這個俗語的來歷據梁啟超先生考證,應與古詩《公無渡河》有關。傳說古時有個白髮狂夫執意渡河,不顧妻子的勸止,最終溺水而亡。於是有人感嘆此事,作詩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古代常把黃河簡稱為河,古人便認為這裡的河亦指黃河,於是便隱括這首古詩的意旨提煉出“不到黃河心不死”的俗語。後來還有人依此創作了相關的民間傳說,藉以解釋這句話的來歷。自此之後,“不到黃河心不死”便以其形象生動,廣泛流傳。

趣味歷史知識競賽
長篇歷史趣事
相關知識
中學歷史趣味題
中國歷史趣味智力題
歷史趣味知識競賽題
中學歷史教育隨筆
中學歷史教師年終工作總結
中學歷史教師個人工作總結精選範文
中學歷史論文範文
淺析中學歷史教師自我發展理論與途徑初探
中學歷史第二學期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中學歷史第二學期教學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