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簡介
維也納古典樂派,是指1730年——1820年間的歐洲主流音樂,流派以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為傑出代表,由於他們都是在維也納度過自己的創作成熟時期,因此被人們稱作“維也納古典樂派”。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相關知識吧!
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概述
18世紀下半葉“交響樂之父”海頓、“音樂天才”莫扎特和“樂聖”貝多芬三位音樂大師,先後以維也納為生活、創作的中心而形成了一個群體,這個群體就是人們常說的“維也納古典樂派”。這一樂派的主要特徵是反映人類普遍的思想要求,他們追求美的觀念、強調風格的高雅,給予人們樂觀向上的進取精神。這三位作曲家既存在共同的藝術理想和藝術風格,同時又保持著傳承關係。
當時的維也納,貴族階層的音樂生活頗為活躍。每個宮廷都有自己的劇院、樂隊,並經常舉辦舞會、音樂會。一些貴族還熱衷於玩弄樂器或作曲,並以當藝術家的“保護者”為時髦。另一方面,維也納普通市民的音樂生活也十分活躍。有少量公開賣票的音樂會,城郊歌劇院還經常上演民間歌劇,晚間在街間巷尾也能聽到飄縈著的舞曲、小夜曲。此外,多民族的雜居,促使了歐洲各國的音樂滲入維也納。因此,維也納是當時一個歐洲的音樂中心。海頓、莫扎特、貝多芬三位大師進入維也納之後,維也納這個音樂中心就更為名副其實了。莫扎特在這裡開始了獨立的“自由藝術家”的生涯;海頓在這裡享受到“自由的甜蜜”,晚年煥發青春;貝多芬也選擇了這裡,度過他的曲折、奮鬥的一生。他們的音樂實踐對歐洲音樂史產生了久遠的影響,在音樂史上豎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維也納古典樂派的背景
產生於18世紀中後期,這個時期正值歐洲社會大變革,無論從經濟、政治還是思想文化方面,歐洲社會的變遷都對音樂藝術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促進作用。當時正值歐洲啟蒙運動的興盛時期,具有資產階級思維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博愛”、“平等”、“人權”、“理性”等新興口號,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維也納古典樂派的誕生也大大受到了這場思想運動的洗禮。
18世紀下半葉的歐洲,正處於科技發現和發明不斷湧現的時期。電、氧的發現,蒸汽機、紡紗機的發明,都為工業革命的來臨奠定了基礎,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也為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提供了物質支援。同時,新興資產階級代替了舊貴族,控制國家工業生產命脈,也為經濟發展進行的資源管理上提供保障。在社會經濟發展一片繁榮的歐洲,人們在享受物質生活的同時,更增強了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人們已經不滿足原有的藝術形式,而開始追求更高雅的藝術氛圍,這也就從客觀上促進了維也納古典樂派的誕生和發展。音樂家們利用較從前更有利的物質條件,得以創作出更加順應社會發展和聽眾思維需求的獨具特色的新音樂派別。
自18世紀下半葉開始,歐洲各國相繼進入了資產階級革命階段。資產階級取代貴族勢力,奪取政權,使資本主義逐步取代封建主義,成為新的政權形式。同時也將資產階級的思維方式和統治模式灌輸到社會的各個領域。當時的音樂創作中也不乏對資本主義社會生活狀態的體現。維也納古典樂派在這樣動盪的政治環境下,創作出與社會程序密切相關的音樂藝術,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其頑強和旺盛的生命力。
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風格
1、在音樂內容上,音樂作品受到當時啟蒙運動思潮的影響,以謳歌人的精神和反映自然界的美為主旨。
2、在音樂織體上,確立了主調音樂形式的主導地位,和聲織體清晰,曲式結構分明。
3、在音樂體裁上,奠定了交響曲、四重奏、協奏曲、奏鳴曲等體裁形式,使之更完善、更規範。
4、在旋律方面,樂句工整、對稱,強弱轉變豐富,在樂曲之中,漸強、漸弱經常被靈活地應用。
5、在節奏方面,樂曲整體的速度穩定,變化不多。音樂的效果注重平穩、平衡的質感。低音的伴奏部份,常出現固定的分解和絃的節奏型態。
6、在和聲方面,一個作品之中的基本和絃變化工整有序而合於理論,諧和、單純而嚴謹,數字低音已不復存在,呈現主調音樂風格。
7、在曲式方面,作曲家熱衷於主題貫穿手法,或對主題做各種發展、變形等手法,細緻地組織出具有主題交織特色的樂段。音樂很少有過度的描寫性的成分,樂曲多以奏鳴曲、交響曲、協奏、重奏等題材的名稱存在。
8、承襲了德奧音樂文化傳統,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高超的作曲技法,使古典主義音樂達到頂峰,對後世音樂產生了深遠影響。
單簧管五重奏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