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者迷的成語典故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8日

  當局者迷的意思是指當事人反而糊塗。那你們知道當局者迷的典故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唐朝的大臣羹光上書唐玄宗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徵整理修訂過的《類禮》***即《禮記》***列為經書,也就是作為儒家的經典著作。玄宗當即表示同意,並命元澹等仔細校閱一下,再加上註解。不料,右丞相張說***yue***對此提出不同看法。他說,現在的《禮記》,是西漢戴聖編篡的本子,使用到現在近千年;再說東漢的鄭玄也已加了註解,已經成為經書,有什麼必要改用魏徵整理修訂的本子呢?玄宗覺得他說得也有道理,便改變了主意。但是元澹認為,本子應該改換一下。為此,他寫了一篇題為《釋疑》的文章表明自己的觀點。《釋疑》是採用主客對話的形式寫成的。先是客人問:《禮記》這部經典著作,戴聖編篡、鄭玄加註的本子與魏徵修訂的本子相比,究竟哪個好?”主人口答說:“戴聖編篡的本子從西漢起到現在經過了許多人的修訂、註解、互相矛盾之處很多,魏徵正是考慮到這些因素而重新整理,誰會想到那些墨守成規的人會反對!”,客人聽後點點頭,說:“是啊,就像下棋一樣,下的人反倒糊塗,旁觀者卻看得很清楚。”

  當局者迷的成語解析

  當局者迷dāng jú zhě mí

  [釋義] 迷:糊塗,迷惑。指當事人反而糊塗

  [語出] 宋·辛棄疾《戀繡衾·無題》:“我自是笑別人的,卻元來當局者迷。”

  [用法] 主謂式;作主語、賓語;指當事人糊塗

  當局者迷的成語造句

  1.胡力是當局者迷,他們兩個是旁觀者清。

  2.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吧!“那我該怎麼辦?”。

  3.說完王家的反應,再說說別人的反應,特別是旁觀者的反應,有道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旁觀者的想法和行為其實會從各方面影響到當局者的行為,想法和判斷。

  4.沒有預兆的華麗舞場悄悄拉開序幕,這場終結派對在有預謀地進行著,只是當局者迷!暗沉的天空,閃電明明滅滅,劃過蒼穹,無聲消逝。

  5.趙霄先生是想說,這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吧。

  6.他很聰明,再加上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應該徵求他的意見。

  7.何傑表示贊同,畢竟這種事情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能夠受到校隊隊長的青睞,也難免會意亂情迷。

  8.您能勸我放下怨恨,為我解開心結,為什麼您就解不開自己的心結呢?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

  9.雖然我們可以質疑卡比的判斷力,但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不是硬道理麼。

  10.司徒鷹笑得莫測高深,不是有句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嗎?“好啊!如果本王贏了,就要你當本王的手下。

  11.第一條,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第二條,人棄我取,人取我棄!

  12.張穎在不知不覺中曝露了一些無奈,她是當局者迷,可旁觀者清,顏雪就是旁觀者。

  13.須知有些時候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或許他真的有什麼好主意也不一定。

  14.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寫的書怎麼樣還是讀者最清楚。

  15.只不過,葉天當局者迷,而且時日太短了,沒有感覺而已。

  16.其他人出來後看,便知道發生了什麼,所謂傍觀者清,當局者迷就是如此吧,只有丁勉出不知道是為什麼,所以問了出來。

  17.哈哈,哪裡啊!我這是旁觀者清,你是當局者迷。

  18.不過這些東西,從來都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

  19.其他年輕人都同樣勸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們腦中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這是一個針對血修羅的殺局。

  20.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到底是什麼心思,我怎麼會看不出來。
 

有眼不識泰山的典故
對症下藥的歷史典故
相關知識
當局者迷的成語典故
當局者迷的成語故事
當局者迷的成語故事
紙醉金迷的成語典故
成語當局者迷的故事
始作俑者的成語典故
有關當局者迷的散文
當局者迷的對對子
以一當十的成語典故是什麼
當局者迷的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