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有教無類思想_孔子有教無類思想的啟示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4日

  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提出了因材施教和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孔子的有教無類思想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孔子的有教無類思想

  孔子的“仁”論,是他提出“有教無類” 的理論基礎。“仁”字在《論語》中出現了110次。那麼,什麼是“仁”呢?關於“仁”的解釋有多種。在這裡我們只對其中幾種進行分析。《說文》中說:“仁親也,從仁從二。”這裡的“仁”指的是仁人,一是指己,一是指人,意思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怎樣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呢? 樊遲問仁, 子曰:“愛人”。如何“愛人”?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都說明了孔子愛人。“有教無類”也正是本著“愛人”這一思想原則出發的。

  另外,孔子“性相近,習相遠”的思想也是他提出“有教無類”思想的理論依據。從《論語》一書中可以看出,孔子不但闡述了教育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也闡述了教育對人的發展的影響,這就是他的“性善論”。孔子認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指出了人的天賦素質的相似性,也指出了人人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這裡他已經認識到先天因素是影響人格形成的一個因素,同時也考慮到後天環境教育的作用。

  孔子生活的時代是西周末期土地國有、宗法制度和學在官府三位一體系統勢力強大的時代。辦學形式上依然是“學在官府, 民間無學” 。當時社會動盪不安, 戰亂頻繁。孔子奔走各國之間, 希望統治者能放下屠刀, 以“仁”治國, 但多年的周遊列國, “仁政”思想終被當時的社會所遺棄。於是, 他退而從教, 創辦私學, 並提出“無類”教育。實行“有教無類” 本意是教育不分等級、種類。“春秋以前是王官之學, 有資格受教育的是王公貴族的胄子, 作為平民是沒有資格接受教育的。孔門弟子來自各個諸侯國和各個種族,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載有事蹟的學生, 除魯國外, 還有來自衛、齊、陳、晉、吳、宋、楚、秦等國。

  孔子有教無類思想的啟示

  ***一***轉變高等教育觀念,發展大眾化教育

  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顯著特徵。“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3〕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對教育地位的表述中增加了“社會進步”的字眼,更加突顯了教育的基礎性作用,這是對教育重要性認識的質的飛躍。孔子的“有教無類”思想,充分證明孔子非常重視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係,孔子“弟子三千, 賢者七十二”, 正是適應了當時社會政治發展的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提高,經濟發展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國目前正處於改革攻堅期,經濟轉型期,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將高等教育定位為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確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提出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的目標要求。要從一次性的學校教育向社會化的終身教育轉變,從只能滿足少數人的需要向滿足多數學生的教育需要轉變;正確處理高等教育的招生、規模與經濟社會發展、個體文化需求之間的關係;採取靈活多樣的辦學方式滿足不同層次的人對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積極推動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孔子曾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因此,也可以把“有教無類”理解為孔子大眾化教育的主張。

  ***二***調整中等教育結構,普及中等教育

  孔子提出的“有教無類”思想,雖然不能上升到“普及教育”的高度,但已有了這種思想的萌芽。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擴招,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和中等教育的結構問題,越來越為人們普遍關注。日益增長的對高等教育的需求量決定著中等教育的發展趨勢:重新調整中等教育結構,普通高中要得到相當的發展。這既有利於保證義務教育的普及率,又有利於滿足高等教育擴招的需要。而在21世紀資訊時代已經來到的今天,我國的中等教育過早的職業化或職業技術教育與普通高中的比例不合理,將很難滿足高等教育的需求,最終將影響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國民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對中等教育來說,職業技術教育要辦,普通高中的比例要回升,甚至在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的基礎上,有步驟分地區地普及高中教育也已成為必然,使中等教育逐步走向“職業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職業化”的良性發展的軌道。

試論孔子的教育思想內容
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貢獻是什麼
相關知識
孔子的有教無類思想_孔子有教無類思想的啟示
孔子的思想_孔子思想有哪些
蘇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匹諾曹的鼻子教後反思
家長正確教育孩子的感想具體有哪些
教育孩子反思和收穫有哪些
引起類風溼因子高的原因有哪些
孔子倫理道德思想對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啟示論文
孔子倫理道德思想對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啟示
經管類學生統計學教學的思考論文
富有詩意的思念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