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婆是哪個朝代的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黃道婆,這名字聽起來倒像是某位媒婆的稱呼,可她卻是一位著名棉紡織家和改革家。那麼黃道婆是哪個朝代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黃道婆是哪個朝代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黃道婆資料簡介

  黃道婆,宋末元初著名名的棉紡織家。又名黃婆,黃母。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市徐彙區華涇鎮***人。出身貧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壓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島***,以道觀為家,勞動、生活在黎族姐妹中,並師從黎族人學會運用制棉工具和織崖州被的方法。

  元代元貞年間***1295mdash;1296***重返故鄉,在松江府以東的烏泥涇鎮,教人制棉,傳授和推廣?***攪車,即軋棉機***、彈***彈棉弓***、紡***紡車***、織***織機***之具和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織造技術。她所織的被褥巾帶,其上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粲然若寫。由於烏泥涇和松江一帶人民迅速掌握了先進的織造技術,一時烏泥涇被不脛而走,廣傳於大江南北。當時的太倉、上海等縣都加以仿效。棉紡織品色澤繁多,呈現出空前的盛況。黃道婆去世以後,松江府曾成為全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稱。

  1330年卒。松江人民感念她的恩德,在順帝至元二年***1336***,為她立祠,歲時享祀。後因戰亂,祠被毀。

  至正二十二年***1362***鄉人張守中重建並請王逢作詩紀念。

  明熹宗天啟六年***1626***張之象塑其像於寧國寺。清嘉慶年間,上海城內渡鶴樓西北小巷,立有小廟。黃道婆墓在上海縣華涇鎮北面的東灣村,於1957年重新修建並立有石碑。上海的南市區曾有先棉祠,建黃道婆禪院。上海豫院內,有清咸豐時作為布業公所的跋織亭,供奉黃道婆為始祖。在黃道婆的故鄉烏泥涇,還有上海,至今還傳頌著: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兩隻筒子兩匹布的民謠。

  黃道婆原名

  黃道婆,難道她姓黃,名道婆?其實不然,翻閱已有的資料,並沒有找到關於黃道婆原名的相關資料,只是人們又會叫她黃婆,或者是黃母。從這點看來,黃道婆的姓氏可以確定了,她姓黃。那麼道婆又是怎麼來的呢。

  據傳,年少的黃道婆,親人都在戰亂中相繼死去,丟下小黃道婆一個人孤苦無依,小黃道婆為了生活給人當童養媳,但面對非人的虐待,小黃道婆出逃了。跑到她夢寐的擁有先進紡織技術的海南一帶,跟熱情好客的黎族姐妹生活在一起,並學習她們的紡織技術。

  因為流落異鄉,也沒個落腳的地方,黎族的兄弟姐妹就讓她藉助在當地的道觀了,一住就是二三十年,所以才有道這個稱呼。那麼婆就更簡單了。黃道婆離開家鄉的時候一片戰亂,後來南宋覆滅,元朝改變了統治策略,黃道婆又一心想著家鄉落後的紡織技術,便不捨的離開了黎族姐妹,回到家鄉,為家鄉的紡織技術貢獻一份力,那個時候的黃道婆已年老,人們用婆來叫她剛好。黃道婆就是這麼來的。

  黃道婆傳奇

  黃道婆作為我國曆史上對後世影響深遠、貢獻極大的一位女性,以其為人物原型創作的文學、影視作品自然數不勝數,其中“黃道婆傳奇”不僅是一本書的名字,同時還是一部極受歡迎的京劇作品。

  《黃道婆傳奇》這本書是零九年時由中山大學出版的一本書籍,莊黎黎與陳端鴻兩人共同編寫,介紹了黃道婆的傳奇一生。全數一共三十一回,外加一個後記,從黃道婆的出逃開始講起,寫了她歷經戰亂、顛沛流離;多次絕處逢生、師徒情深、專心學織;後來學成技藝、為民謀福,一向歸家等等人生經歷。通讀全書,黃道婆的悲情卻頑強的一生躍然紙上,種種苦難令人驚心動魄,而她的善良、堅強、勇敢、自立、創新等等多個精神就在不知不覺中感染並影響著我們。

  而京劇黃道婆傳奇也與該書一般,將黃道婆的人生經歷分為五個階段,講述了這位發明家的一生,整個故事跨度為70多年,從她年幼時賣身葬母開始演繹,到50歲時回到故里,帶著先進的手藝造福鄉親。此外,京劇在黃道婆的生平主線之外,還開展了另外一條主線,即黃道婆的情感之路,以她與兩位男性之間纏綿悱惻的感情使整個故事更加飽滿、豐富,也更打動人心。這部京劇融傳統創作與現代審美於一體,在舞美、舞蹈、音樂等眾多方面別出心裁,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黃道婆生平簡介_黃道婆的貢獻有哪些
莊子是什麼地方的人_莊子為何如此長壽
相關知識
黃道婆是哪個朝代的人
馬祖道一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吳道子是哪個朝代的人
黃庭堅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發明家張衡是哪個朝代的人
司馬光是哪個朝代的人
華佗是哪個朝代的人
孔穎達是哪個朝代的人
李時珍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詩人葉紹翁是哪個朝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