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歷史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飯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日本弘仁茶風

  公元805年,留學僧將茶葉傳入日本,此後在日本貴族階層中漸漸掀起“飲茶風”。

  這一時期的飲茶文化,以嵯峨天皇***公元809—823年在位***為主體,以弘仁年間***810—824年***為中心而展開。在嵯峨天皇的影響下,弘仁年間是唐文化盛行的時代,飲茶被當作一種高雅的先進文化形式而接受和推崇。弘仁年間可以說是古代日本飲茶文化的黃金時代,史稱“弘仁茶風”。

  據《日吉神社祕密記》記載,公元805年,赴唐留學僧最澄***762—822年***回國,攜帶了茶籽贈送給京都比睿山的日吉神社栽種。這是日本最早栽種茶樹的記載。至今比睿山東麓還立有“日吉茶園之碑”,成為日本栽種茶樹之始的標誌。另一留學僧空海***774—735年***,公元806年回國時也攜帶茶籽,獻給嵯峨天皇,並於奈良佛隆寺栽種。至今佛隆寺還儲存著由空海帶回的茶碾和茶園遺蹟。

  最澄留學中國浙江天台山,於日本比睿山修建延歷寺,創立日本天台宗。另一留學僧空海與最澄公元804年同期留唐,空海留學長安,後於和歌山縣高野山修建金剛峰寺,創立日本真言密宗。真言密宗同天臺宗並稱“平安二宗”,對當時的文化和宗教產生很大影響。最澄和空海與嵯峨天皇交遊,向天皇介紹大陸的文化,風俗習慣。其中他們同天皇一起飲茶的情景多次在日本古代漢詩集中出現。

  在古代日本的飲茶文化中,飲茶的風俗只限於皇室周圍。嵯峨天皇在宮廷內東北角,開闢茶園,設立造茶所,一直到平安末期。這裡產的茶只供宮廷和貴族飲用。飲茶的方法同中國陸羽《茶經》中記述的唐代餅茶煮飲法完全一樣。所用的茶也從中國帶來,只在個別寺院和宮廷中有極少量種植。儘管當時嵯峨天皇命令種茶貢茶,但當時的文獻中完全沒有貢茶的記錄,也沒有茶葉貿易的記載。隨著嵯峨天皇去世,唐風文化的黃金時代過去,日本古代飲茶文化進入沉寂期。除文人對飲茶活動繼續關注外,不再見到關於茶葉詳細描述。

  儘管弘仁茶風衰落,但仍可找到許多平安前期關於茶的零星記錄。茶的藥用價值漸漸被人們發現。日本學問之神菅原道真在流放筑紫時寫下“煩懣結胸腸,起飲茶一盞”的詩句日本茶文化歷史發展日本茶文化歷史發展。

  日本茶國風文化

  平安時代中後期,日本停派遣唐使,外戚藤原氏掌握國政,對當時北宋^***採取了消極交往的態度。日本進入文化相對獨立發展的時期,史稱國風文化。

  北宋時,中國茶業繼續發展。宮廷主要飲用建安貢焙生產的龍鳳團茶,精微奢華。民間飲用則延用唐朝製法的餅茶和新發展起來的散茶。茶葉生產以從唐代沿襲下來的餅茶為主。同時散茶生產也獲得發展。從沈括《本朝茶法》嘉祐六年***1062年***對榷茶的統計,幾乎在所有的茶區都同時生產餅茶和散茶。浙江自顧渚貢茶苑取消後,茶葉生產即以散茶為主,製作方法為採、蒸、烘乾,飲用方法多取煎飲。部分細嫩高檔散茶,可烘乾研抹點飲,稱末茶。歐陽修《歸田錄》對當時茶葉生產有所描述。

  蠟茶出於劍、建,草茶盛於兩浙。兩浙之品,日注為第一。自景祐以後,洪州雙井白芽漸盛,近歲製作尤精,……其品遠出日註上,遂為草茶第一。

  這一時期,中國的飲茶文化沒有及時通過正式的渠道傳達到日本。平安中後期的飲茶活動在平安前期的基礎上繼續發展,以文人茶、寺院茶和儀典茶作為主要特點。飲茶停留在貴族、文人、僧侶的生活中,飲茶者會少量自植。

  除皇宮中的茶園外,在關西還有一些零散的屬於私人或寺院的茶園。日本漢學家、詩人島田忠臣***823—891年***就有“見我銚中失蟹眼,聞君園裡成茗茶”的詩句。慶滋保胤***?—1002年***在遊記《藥王寺訪問記》中記載:

  參河州碧海郡有一道場曰藥王寺,為行基菩薩昔日建立之所。聖所雖舊,風物惟新。前有碧琉璃之水,後有黃綊纈之林,有草堂、有茅屋、有藏經、有鐘樓、有茶園、有藥圃。

  公元11世紀,小茶園擴大到關西以外的地區日本茶文化歷史發展文章日本茶文化歷史發展!。《總國風土記》記載:“後三條天皇***1068—1072年在位***時,全國著名的茶產地有甲斐國***現山梨縣***的八代郡、參河國***現愛知縣***的八名郡、但馬國***現兵庫縣***。”

功夫茶道表演視訊
中國日本韓國茶道的核心
相關知識
日本茶歷史簡介
袋泡茶歷史簡介
日本溫泉的歷史簡介
日本鐵壺歷史簡介
日本歷史***簡介
日本豐田歷史簡介
日本右翼的歷史簡介
日本電影歷史簡介
日本電影歷史簡介
成本會計發展歷史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