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則中個人修養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裡面提到了很多關於自我修養的思想觀點。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問是什麼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把學習得到的知識和技能,在生活中實踐,養成習慣,不是很喜悅嗎?有同道好友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嗎?別人不知道我的才學,我也不生氣,不就是一位君子嗎?”
學問是什麼:
普通一般的說法,“讀書就是學問”,錯了。學問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學。文章好是這個人的文學好;知識淵博,是這個人的知識淵博;至於學問,哪怕不認識一個字,也可能有學問——做人好,做事對,這就是學問。
學問從哪裡來?
學問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識,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做人做事上去體會的。孔子說:“觀過而知仁”,我們看見人家犯了這個錯誤,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這個錯誤,這就是“學問”。
知己難求
孔子時代中國人口只有幾百萬人,在這個幾百萬人中,他有三千弟子,而且每一個都是國家的精英,那是一股不得了的力量。但是孔子沒有積極去求富貴,為什麼呢?他看到,即使一個***的社會,文化教育沒有完成,是不能解決其他問題的。
要解決問題是要靠思想的純正。因此他一生寧可窮苦,從事教育。雖然做學問可能一輩子都沒有人瞭解,但是孔子說只要有學問,自然有知己。任何一個人做了一輩子人,包括你的妻子、兒女、父母在內,可不一定是你的知己,所以人能得一知己,可以死而無憾。
怨天尤人
任何人碰到艱難困苦,遭遇了打擊,就罵別人對不起自己,不幫自己的忙,或者如何如何,這是一般人的心理。而“慍”就包括了“怨天尤人”。人能夠真正做到為學問而學問,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問自己,為什麼我站不起來?為什麼我沒有達到這個目的?是自己的學問、修養、做法種種的問題。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內心裡並不蘊藏怨天尤人的念頭。
:在這個信任危機的社會,怎樣才能被信任?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小孔子四十多歲。曾子後來嫡傳了孔門道統,他著《大學》,孔子的孫子子思著《中庸》,也是跟他學的。
現在一般人拿《大學》、《中庸》代表孔子思想,其實是不大妥當的,這僅是孔子思想的演變。孟子是子思的學生,孔子三傳的弟子,這時已經到了戰國時代了。
什麼是忠
古代與後世解釋的“忠”稍有不同,古代所謂的“忠”是指對事對人無不盡心的態度——對任何一件事要盡心的做。
曾子說,我這個人做學問很簡單,每天只用三件事情考察自己。“為人謀而不忠乎?”是我答應的事如果忘了,就是不忠,對人也不好,誤了人家的事情。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與朋友交是不是言而有信?講了話都兌現?都做得到?“傳不習乎?”老師教我如何去做人做事,我真正去實踐了沒有?
曾子說的這三句話,表面看很簡單,如果每一個人拿了這三點來做。要以做人做事體會出來,那就難了,這就是生活中的學問。
:孝順需要合理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說:“能孝敬父母、尊敬兄長,而會去冒犯長上的,必定是很少的。不會去冒犯長上,竟然喜好作亂的,那是不會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事情的根本處,根本建立好,仁道便由此產生。孝悌是行仁的根本,實在十分明顯。”
孝是什麼
中國人談孝字,“父慈子孝”是相對的,父親對兒子付出了慈愛,兒子回過頭來愛父親就是孝。“兄友弟恭”,哥哥對弟弟好,弟弟自然愛哥哥。
我們後來講孝道:“你該孝,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說法有問題,天下的確有些“不是的父母”,怎麼沒有“不是的父母呢?”這不是孔孟思想,是別人借用孔孟的帽子,孔家店被人打倒,這些冤枉罪受得大了。
五倫是什麼
中國的五倫有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五倫中四倫都講得通,為什麼加朋友這一倫呢?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特點。
朋友在五倫的思想上佔一席,為什麼呢?有時候有許多話,許多心情和苦痛,上不可以對父母,下不可以對妻兒講,只有找朋友講,所以朋友為五倫之一。朋友是一種感情的結合,這是中國文化的特殊處。
培養個人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