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由來
端午節少不了的就是吃粽子,端午節又為什麼一定要吃粽子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們整理的關於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的相關內容,希望你們會喜歡!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吃粽子的傳統由來已久。粽子花樣品種也多種多樣。從粽子的製作與食用看,粽子是我國南方民族的傳統食品,也是南方傳統的祭品,以“集”祭神的習俗,在杯南稻作區源遠流長,粽即集類食品。荊楚地區很早就有了裹飯祭水神的風習,據南北朝的《拾遺記》記載,周昭王溺死於漢水後,人們在水邊立祠祭祀,暮春上祀之日,“楔集祠間,或以時鮮甘味,採蘭杜包裹,以沉水中,或結五色紗囊盛食”。
東漢末年,人們就已經用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為水中含有鹼的成分,用煎葉黍米包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在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I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唉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雜粽,就是人們在包粽子的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多種輔料,品種增加了很多。當時,粽子還被人們用作交往的禮品互相贈送。
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代時,粽子品種豐富,《歲時雜記》說,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錐粽、筒粽、丸子粽等,還有“蜜餞粽”,即把果品加進粽子裡。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改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粽子不僅自吃,還要貝曾送給親戚朋友。
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泡糯米、浸粽葉、包粽子。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以北京棗粽為代表;南方則有豆沙、火腿、鮮肉、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九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梁實秋先生曾經這樣描寫過吃粽子的節俗:
據說粽子本來是為屈原先生吃的。皆因這位三間大夫當初在楚國做官,頗想做一些真正福國利民的事業,竟因不善投機,得罪了人,不能得志,急得形容枯搞,又黑又瘦。有一天到江邊散步,一時想不開,抱起一塊大石頭來就跳下水了。如其只有屈原先生才配吃棕子,恐怕這些年來粽子的銷路不會甚暢罷。今天雖然是粽子節,但是我們也不能厚著臉吃兩個粽子就算完事。《鍾馗捉鬼圖》還是不妨懸掛懸掛,尤其是在上海這個多鬼的地方。我們自已沒有實力驅鬼,把一紙圖畫高高懸起,雖然鬼卒未必因此引退,我們總算盡了心,慰情聊勝於無了。
端午節要吃粽子的原因
實際上,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粽的民間風俗。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端午節各地的習俗有哪些大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