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姓的歷史起源
汪姓起姓於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東以邑為姓的汪姓,是我國早期歷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帶。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內發展成了一大望族。
王姓歷史起源
源於姜姓,出自 夏王朝時期古諸侯 汪罔之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 汪罔,古國名,被後世訛為汪芒國,國君防風氏。據史籍《 通志·氏族略》、《 古今姓氏書辨證》及《國語·魯語下》等記載:夏、商王朝時期有一古汪罔國,為 神農氏的後裔所建之姜姓諸侯國,國君名 防風氏。後來防風氏被大禹所殺,國人遷居 湖州的深山裡,稱汪罔氏。汪罔國後為楚國滅之,國人避之於 安徽歙縣,改稱汪氏。防風氏,是遠古夏王朝前期古防風國的創始人,又名汪罔氏,是天下汪姓的始祖。據典籍《廣韻·唐》中記載:“汪,姓。汪罔氏之胤。”按典籍《說文解字》中的註釋:“胤,子孫相承續也。”
在典籍《國語·魯語》中記載:“客曰:‘防風氏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禺之山者也,為漆姓,在虞、夏、商為汪芒氏,於周為長狄,今為大人。’”這在史籍《 左氏春秋傳》中也記載:宋武公子司空之世,長狄伐宋國,班在宋地長邱打敗長狄,俘獲長翟緣斯。 魯桓公姬允***姬軌***十六年***公元前696年***長狄伐齊國,王子成父俘斬長翟僑如和其弟榮如,將榮如斬首,並將其頭埋在周之北門即濟北谷城。衛國人又捕獲其季弟簡如。 魯文公姬興十一年***公元前616年***,長狄由侵齊伐魯,魯國在東郡濮陽的成地戰敗長狄,富父終甥殺長翟僑如,埋其首於魯子駒之門,至魯宣公姬餒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榮如死時已有一百零三年,而其兄焚如尚存,至焚如長翟氏為長狄氏,此後長狄敗亡,並無子孫存活於魯國。孔子說:“在周為長翟,今為大人。”可見,防風氏、汪芒氏、汪罔氏之名,經多次更改,至孔子時已無“汪芒氏”,只有汪氏。
防風神話的被發現,是中國新石器時期四大神話之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汪姓遷徙傳播
汪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上名列第五十六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五百二十九萬兩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33%左右。
歷史上汪姓的分佈與遷徙
先秦時期,汪姓最初活動於浙江、河南、陝西、山西、山東地區。兩漢至唐朝,汪姓主要的活動地區在皖、贛、浙、蘇地區,已經發展為當地的望族。唐朝以後,汪姓主要從安徽和江西向河南、湖南、湖北、貴州、四川、合肥、安慶、兩廣和福建地區擴散。汪姓是我國南方的一個典型大姓。清初汪姓始入臺灣。
宋朝時期,形成了以安徽為中心的皖、贛、浙、豫的汪姓聚集地。分佈在安徽、江西,這兩省集中了汪姓總人口的77%。其次分佈於浙江、河南,這兩省又集中了13%的汪姓人口。
明朝時期,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安徽、浙江、江西,這三省大約佔汪姓總人口的75.7%。其次分佈於湖北、四川,這兩省的汪姓又集中了11%的汪姓人口。宋元明期間600餘年,汪姓人群主要向江南和西部遷移。全國仍保留以安徽為中心的皖、浙、贛汪姓人口聚集區。
延伸閱讀:
八言通用聯
在璞草堂,嘗留吟稿;雅安書屋,亦著詩篇:上聯典指清朝時期的仁和人汪新,字又新,號勺陂,乾隆年間進士,嘉慶初年官至湖北巡撫。其繼室方芷齋,著有《在璞草堂集》。下聯典指清朝時期的歙縣才子汪荌,字雅安,能詩,著有《雅安書屋詩集》。
集著浮溪,大展詞林學問;名魁金榜,遍灑狀元甘霖: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詩人 汪藻,字彥章,饒州德興人***今江西德興***。幼穎異,入太學。宋徽宗崇寧五年***公元1106年***進士,調婺州觀察推官。累遷著作佐郎。高宗朝,累官中書舍人,擢給事中,遷兵部待郎,拜翰林學士,詔令多出其手。宋高宗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知湖州,宋紹興八年,以顯謨閣學士知徽州,徙宣州。後以事奪職,居永州。工於詩,受蘇軾影響,以描寫自然景物見長,語言明快,格調清新。存詞四首,風格近柳永。著有《浮溪集》六十卷。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吏部尚書汪應辰,十八歲中狀元。出知平江府等職。好賢樂善,精於義理,學者稱玉山先生。有《文定集》。
為政十年心,經緯百方除太甚;臨岐一尊酒,綢繆萬語望重來:此聯為範肯堂贈汪星劍聯。
古代最開放的朝代是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