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的民間習俗
七夕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越來越被廣大年輕人所追捧,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七姐會
姑娘們湊錢集資組成“七姐會”,七夕前三四個月,“七姐會”就開始籌備過節所需要的用品。姑娘們用彩紙、米粒、芝麻、瓜籽等材料製作成微型花朵、器皿、人物等各種精美細緻的小工藝品。到了農曆六月,還將谷種、綠豆放入瓷碗浸泡發芽,製作成作“拜仙禾”和“拜神菜”,供“擺七娘”用。
擺七娘
七月初六晚上,姑娘們各自在家門前或廳堂中擺設八仙桌,插上香燭,點起最好的檀香,將親手製作的手工藝品配上古董珍玩、鮮花時果和胭脂紅粉一起擺設陳列,供人蔘觀欣賞,這就是“擺七娘”。
睇七娘
從七月初六開始一連三晚,本地或四鄉群眾便前往姑娘們家裡參觀姑娘們的手藝,名曰:“睇七娘”。哪家“睇七娘”的人越多,哪家的姑娘就越體面。香霧繚繞中,男士們認真窺視各位姑娘的一舉一動,有中意的便在日後託媒人去說親。
拜仙
初六至初七一連兩晚,姑娘們靚妝豔服,焚香點燭,遙對星空跪拜,這便是“迎仙”。自三至五更,連拜七次,向織女祈求幸福美滿,稱為“拜仙”。
乞巧
拜仙后,姑娘們手執綵線登上繡樓,對著月光將絲線穿過針孔,名曰:“乞巧”。連穿七枚孔者叫得巧,否則叫輸巧。少女們在稀星朗月下,穿針引線暗卜未來。
七夕節的來源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晒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節的別稱有哪些
七夕節也叫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雙七,也稱重七。
七夕節也叫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七夕節也叫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七夕節也叫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巧夕。
七夕節也叫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七夕節也叫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七夕節也叫小兒節——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
七夕節也叫穿針節——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穿針節。
七夕節傳統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