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材課本插圖怎麼應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在歷史教材中,還有一定數量的重大事件情節插圖,歷史插圖被充分應用,就一定能在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化繁為簡,變被動為主動,今天給大家帶來了初中歷史教材插圖怎麼應用,歡迎大家觀閱。

  初中歷史插圖的應用:以圖為路轉入正題

  一節課能否有個好的開頭,直接關係到這節課的教學效果。如果教師一上課就照本宣讀,平鋪直敘,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因此,必須講究引導藝術,儘可能一開始就引人入勝,把學生吸引到課文中心上來。

  利用插圖,精心設計導言,是眾多匯入法中的一種,而且實踐證明這種做法效果顯著。如教學《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一課,首先,引導學生看《秦始皇圖》:秦始皇頭戴冕流,身著龍袍,躊躇滿志,左手執劍,右手評點江山。

  從裝束到表情,可以看出他這位始皇帝的雄心、威嚴和膽識。對於秦始皇,同學們可能有一些瞭解,那麼,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物?他在中國歷史上起過什麼作用呢?學習本課,大家對他就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通過這一看一講一問,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到課文的學習上來,並在求知慾的作用下,積極思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順利地入門了。

  初中歷史插圖的應用:以圖開路突出重點

  教學實踐表明:刺激強度大、變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積極思維,加強學生對重要知識的無意注意,起到強化記憶的作用,進而達到深化主題、畫龍點睛的功效。一般來說,歷史課中的插圖是課本重要內容的體現。許多傑出的歷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遺存盡入畫幅,成為大腦興奮的催化劑,它可以啟用學生的思維。

  比如《共產黨堅持敵後抗戰》一課中,“保衛根據地的鬥爭”一目指出:為了打退敵人對根據地的反覆掃蕩,黨領導人民群眾在鬥爭中創造出了一整套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獨特方法――地道戰、地雷戰等。但掌握這些知識,並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這些內容體現黨領導的人民戰爭路線的特點。在此《地道戰剖面示意圖》和《民兵佈雷圖》就起到了開路作用。地道戰,是華北平原群眾與敵人鬥爭的形式。

  地道,原為鄉村幹部躲避敵人的搜捕而設,後來發展成為打擊敵人的堅固陣地,它還可以作為存放東西的倉庫、安置傷兵的醫院。為防止敵人的破壞,還有防毒、防水和通風的設施。原來僅限一家一戶,後來家家相通、村村相連,有的長達幾裡。

  鬼子進村後,還沒有摸清頭腦,就遭到冷槍的襲擊,深感頭痛。地雷戰,是根據地人民創造的另一種作戰方法。地雷的種類很多,有掛在門框上的“抬頭見喜雷”,吊在井裡的“蜻蜓點水雷”,互相連線起來的“遍地開花雷”,小雷套大雷的“子母雷”,埋在公路上炸汽車的“飛雷”等。這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地雷,炸得敵人滾的滾,爬的爬。

  在這場戰鬥中,人民群眾不分男女老幼,一齊上陣,發揮每一個人的聰明才智,機智靈活地打擊敵人,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通過這些內容,可使學生認識到“人民戰爭路線”的正確性,只要抓住這兩幅圖,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誘導,主題就會深化,重點就會突出,問題也就會迎刃而解了。

  初中歷史插圖的應用:以圖增趣激發熱情

  在教學中,由於插圖很多,限於課時, 教師不可能每圖都講,只能根據教材要求和講課需要選擇講解。有些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插圖如果沒有向學生講解,就會使學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經過教師講解,既引發了學生的興趣,又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了知識 。如第8課《戰國七雄》中的《商鞅舌戰圖》。因為“商鞅變法”是這一課的重點。

  戰國時期封建社會的形成 ,是通過以商鞅變法為代表的各國的變法或改革來實現的。講好《商鞅舌戰圖》,既可以使學生了解商鞅作為 改革家的氣魄和才華,又可讓學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當時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從而提高學生對商鞅變法帶來的歷史作用,即“秦國的封建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加強,逐步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的認識,也為以後理解秦滅六國,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打下基礎。在講述這個故事的過程中,學生全被吸引往了,達到了引發學生興趣的效果。

怎樣應用兒童插圖中的色彩
土特產品包裝設計中插圖的視覺化詮釋
相關知識
初中歷史教材課本插圖怎麼應用
初中歷史教材課文插圖圖片
初中歷史教材課文插圖圖片
初中歷史教材中插圖的運用
初中歷史教材插圖應如何運用
小學語文課本中插圖怎麼應用
初中歷史教學中的課本插圖應怎樣運用
課本插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淺談初中歷史教師如何設定課堂提問
教材插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