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歷史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功能和影響力助推著茶業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三國以前的茶文化啟蒙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東漢華佗《食經》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記錄了茶的醫學價值。西漢已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國魏代《廣雅》中已最早記載了餅茶的製法和飲用: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
晉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走人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
唐宋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陸羽著《茶經》,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標誌。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人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以後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興盛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有官員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幹人社"等。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廷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繪國外使節。至於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徒,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同房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製烹點的一系列變化。
現代茶文化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茶葉從1949年產的7500四噸發展到1998年的60餘萬噸。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弘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華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抗州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西湖鄉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屆,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臺地區紛紛參加。各省各市及主產茶縣紛紛舉辦"茶葉節",如福建武夷山的巖茶節、雲南的普洱茶節,浙江新昌,泰順、湖北英山、河南信陽的茶葉節不勝列舉。都以茶為載體,促進全面的經濟貿易發展。
現代茶文化的介紹
中國是茶葉的發源地,也是最早開始飲茶的國家。茶是中國的國飲,飲茶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國與國間隔絕狀態的打破,經濟與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強,茶葉傳到了世界各地,各國人民競相飲茶,雖然飲茶方式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飲茶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茶葉在當今國際經濟一體化中對全世界人民的日常生活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茶葉也成為了當今世界三大飲料之一。當今世界主要產茶國是中國、印度、斯里蘭卡、印尼、肯亞、土耳其等國,這幾個國家茶園面積之和就佔了世界茶園面積80%以上,而每年世界產茶量的80%又在亞洲,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產茶國。
事實上,茶經濟發展到相當程度之後,才有茶文化的形成。唐宋時期是中國茶業史上第一個興盛期,茶業經濟興旺繁榮,茶文化迅速形成、發展、成熟,唐宋時期茶文化奠定了我國茶文化的基礎。近些年來,中國重新掀起了茶文化熱。人們認識到,中國茶文化不僅內涵豐富,具有精神薰陶、禮儀社交、藝術欣賞等價值,而且承載了中國悠久歷史,是兩千年來中國茶業發展的積澱。當今中國,對茶文化的關注達到空前高度,各地也都在紛紛挖掘中國古代茶文化的深刻內涵,特別是產茶區將本地茶業發展與茶文化緊密聯絡起來,從而增加產品文化價值,增強產品競爭力。王玲先生在《中國茶文化》一書中提出:“茶不僅是以其歷史悠久,文人愛好,詩人吟詠而與文化‘結親’,而且它本身就存在從形式到內容,從物態到精神,從人與物的直接關係到茶為人際關係的媒介,這樣一整套道道地地的‘文化’。”因此,中國茶文化,可以界定為以茶業經濟活動為基礎,又與美學、哲學、宗教、文學、藝術、民俗、養生等純精神領域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博大精深的特殊文化。
中國茶文化包括茶專著、茶詩、茶詞、茶歌、茶賦、茶字畫、茶文學、茶藝、茶道、茶禮、茶俗、茶業***包括茶經濟與文化***與社會不同階層經濟文化生活相碰撞而出現的茶館文化等內容,除此之外,風靡當今現代社會的各種各樣新式茶飲品也為傳統茶文化增添了新的內容。茶文化本身就具有經濟與文化兩方面的內容,因此,茶文化的發展過程不僅是茶文化自身內涵與外延不斷擴充與完善的體現,而且是茶經濟活動在社會各個階層中不斷推廣,在社會生活各個層面相結合,不斷促進茶經濟發展的過程。
關於入職一年心得體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