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攻堅實施方案
貧困自古以來就是客觀存在並且讓各國十分棘手的一個問題。所以扶貧工作是國家和人民很重視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分享。
一
寧縣位於慶陽市的南部,是甘肅省東南邊境縣份之一。東與正寧縣和陝西黃陵縣毗鄰,南與陝西咸陽市為界,西與平涼市涇川縣接壤,北與西峰區和合水縣相連。扼甘、陝、寧三省之要衝,是三省結合部人流、物流、資訊流、資金流的視窗,具有顯著的區位優勢。轄18個鄉鎮,257個行政村。總面積2653平方千米,耕地面積96萬畝,人口54萬。縣委、政府所在地的新寧鎮,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寧縣境內電網現有良平330千伏變電站一座,35千伏變電站7座,主變14臺,容量65200千伏安,35千伏線路12條長度162.5千米,10千伏線路長度1958千米,0.4千伏線路2604.2千米。
一、總體思路
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按照省、市《關於深入推進“1236”扶貧攻堅行動的意見》、《關於編制扶貧攻堅實施意見及方案的緊急通知》要求,堅持“區域發展帶動扶貧開發、扶貧開發促進區域發展”的“大扶貧”工作思路,按照“三年攻堅、一年完善”的總體部署,結合《寧縣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xx-20xx年***》,根據寧縣電網實際現狀,制定《寧縣農村電力》。
二、目標任務
以保障農村生產生活用電為總目標,消除農村電網低電壓、網架供電瓶頸、配變過載執行等問題,改變村組單電源、提高主網架結構建設標準,打破鄉域供電界限,縮短農網供電半徑,提高供電能力和電壓質量。
按照交通、水利、產業建設規劃,積極爭取電力設施配套專案。規劃建設長慶橋330千伏變電站一座,新建寧縣縣城110千伏變電站一座,新建寧縣35千伏湘樂輸變電工程,新建寧縣35千伏南義輸變電工程,新建寧縣35千伏政平輸變電工程,新建盤克至金村35千伏線路22千米。
按照政府需求計劃逐年解決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的用電問題,到20xx年實現三相動力電到所有貧困村,到20xx年實現三相動力電到所有村組,到20xx年徹底解決農村低電壓問題。
三、專案規劃
隨著長慶橋工業園區的建設,為解決園區配網需求,預計20xx-20xx年規劃建設330千伏長慶橋變電站一座,建設規模2×240兆伏安主變。新建330千伏豐樂變—長慶橋變送電線路34千米,配套建設110千伏線路29千米。
按照慶陽市電網滾動規劃方案,預計20xx-20xx年在寧縣新建110千伏變電站一座。110千伏寧縣縣城送變電工程,建設規模為主變兩臺2×20000千伏安,新建豐樂變至寧縣縣城線路16千米,導線型號為LGJ-300。
新建寧縣35千伏湘樂輸變電工程:新建35千伏湘樂變電站一座,主變容量2×10000千伏安。新建盤克至湘樂35千伏線路15千米,導線採用LGJ-240型鋼芯鋁絞線。
新建寧縣35千伏南義輸變電工程:新建35千伏南義變電站一座,主變容量2×10000千伏安。新建寧縣至南義35千伏線路20千米,導線採用LGJ-150型鋼芯鋁絞線。
新建寧縣35千伏政平輸變電工程:新建35千伏政平變電站一座,主變容量2×10000千伏安。新建中村至政平35千伏線路12千米,導線採用LGJ-240型鋼芯鋁絞線。
新建35千伏盤克至金村35千伏線路19千米,導線採用LGJ-240型鋼芯鋁絞線。解決金村變電源單一現狀,實現環網供電,提高供電質量。
按照專案逐年推進計劃,預計20xx-20xx年共投資9259.88萬元。新建10千伏線路294.83千米,0.4千伏線路134.38千米,配變190臺,戶表改造7048戶。其中:解決三相動力使用者3186戶,累計涉及60個自然村;解決低電壓使用者3862戶,累計涉及59個自然村。
20xx年規劃在焦村、湘樂、春榮等鄉鎮新建10千伏線路82.83千米,0.4千伏線路134.38千米,新建配變60臺,農戶2638戶。解決偏遠山區至今未改造的農村電網和農戶,併為這些鄉鎮的新農村建設、扶貧搬遷提供電力配套。解決三相動力使用者897戶,涉及17個自然村;解決低電壓使用者1741戶,涉及29個自然村。
20xx年規劃在盤克、和盛、九峴等鄉鎮新建10千伏線路84千米,0.4千伏線路120千米,新建配變50臺,農戶1800戶。解決偏遠山區至今未改造的農村電網和農戶,併為這些鄉鎮的新農村建設、扶貧搬遷提供電力配套。解決三相動力使用者901戶,涉及12個自然村;解決低電壓使用者899戶,涉及14個自然村。
20xx年規劃在米橋、早勝、焦村等鄉鎮新建10千伏線路78千米,0.4千伏線路85千米,新建配變50臺;戶表工程1600戶。解決偏遠山區至今未改造的農村電網和農戶,併為這些鄉鎮的新農村建設、扶貧搬遷提供電力配套。解決三相動力使用者865戶,涉及13個自然村;解決低電壓使用者735戶,涉及9個自然村。
20xx年規劃在新寧、南義、瓦斜等鄉鎮新建10千伏線路50千米,0.4千伏線路46千米,新建配變30臺,戶表工程1010戶。解決偏遠山區至今未改造的農村電網和農戶,提高部分村組低電壓,同時為該區域農戶的種植、養殖提供充足的電力保障,併為這些鄉鎮的新農村建設、扶貧搬遷提供電力配套。解決三相動力使用者523戶,涉及17個自然村,解決低電壓使用者487戶,涉及8個自然村。
四、規劃佈局與建設標準
1、導線選用10千伏導線採用JKLGYJ-10/70、JKLGYJ-10/95型交聯架空絕緣鋁線,0.4千伏導線採用JKLGYJ-1/50、JKLGYJ-10/70型交聯架空絕緣鋁線。***導線引數詳見下表***
2、配電線路的檔距導線的適用檔距是指導線可以使用到的最大檔距,其適用檔距不超過80米。導線的適用檔距,安全係數及允許最大直線轉角角度***見下表***。
10千伏線路導線採用三角排列,特殊地形的檔距採用水平排列。0.4千伏及以下配電線路的導線採用水平排列。零線應靠近電杆和靠近建築物側。同一迴路的零線,不應高於相線。
3、配電線路線間距離的確定配電線路導線的線間距離參見下表所列數值:***m***
五、投資估算
330千伏變電站造價1400萬元/座,110千伏變電站造價1200萬元/座,35千伏變電站造價600萬元/座,330千伏線路造價70萬元/千米,110千伏線路造價50萬元/千米,35千伏線路造價30萬元/千米。共計投資9592萬元。其中20xx年計劃投資702萬元;20xx年計劃投資5680萬元;20xx年計劃投資960萬元;20xx年計劃投資2250萬元。
10千伏線路造價12萬元/千米,0.4千伏線路造價12萬元/千米,配變造價6萬元/臺。共計投資9259.88萬元。其中:20xx年計劃投資3312.88萬元;20xx年計劃投資3136萬元;20xx年計劃投資1767萬元;20xx年計劃投資1044萬元。
六、技術經濟評價
該工程實施後,將使這些鄉鎮、村組供電設施進一步改善,供電能力、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質量進一步提高,損耗進一步下降,徹底解決“低電壓”、“卡脖子”及村組三相動力用電問題,完成寧縣農村電力扶貧攻堅目標,全面保障養殖小區和養殖大戶的生產用電,預計每年可節約電量29.8萬度,為農民減負15.18萬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
1、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和諧發展。農村電網改善,供電得到保障,必將促進農副產品加工、鄉鎮飲食、娛樂、大棚蔬菜種植、農村禽畜養殖以及旅遊業、服務業等富民措施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加快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發展。
2、促進農村消費,提高農民生活質量。電費負擔減輕,供電質量保證,電能方便清潔安全的優點,加上家用電器的普及,可改變農民生活習慣,使農民生活質量提高,同時改變消費觀念,逐步養成使用電能習慣,節約社會能源。
3、形成示範效應,帶動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速度。配合政府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工程,建成一批新農村電氣化村,必將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產生良好的示範效應,促進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步伐。
4、提高供電企業運營效益,使企業社會均從中受益。配電網路完善和裝置技術水平提高,使電網執行各項經濟技術指標提高,加上售電量增長,使供電企業運營效益改善,經濟實力增強,管理服務能力提升,企業、社會都將從中受益。
二
為實現新時期扶貧攻堅的目標任務,根據中省市有關扶貧開發方針政策精神,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扶貧攻堅工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近期目標:20xx—20xx年,實現3.49萬貧困人口解決溫飽和脫貧。計劃投入資金1.2億。遠期目標:20xx—20xx年,完成新一輪扶貧任務,解決80%以上低收入人口的脫貧問題,達到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目標,使貧困村基礎設施條件全面改善,貧困群眾居住環境有效改觀,貧困群眾生活水平穩步提高,農民增收主導產業基本形成,貧困村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二、工作重點
根據新時期農村扶貧工作的新特點,重點抓好扶貧開發重點村建設、扶貧移民搬遷、貧困家庭技能培訓、小額信貸資金投放、貧困村互助資金穩步推進,積極實施產業扶貧,加快貧困農民脫貧致富,20xx—20xx年,全縣計劃啟動建設扶貧重點村41個,全面完成新時期扶貧攻堅的目標任務。
1、抓好扶貧開發重點村工作:20xx至20xx年,全面完成新階175個扶貧開發重點村規劃的建設任務,20xx年啟動新階段扶貧開發摸底調查中未被列入《規劃》的88個重點村。
2、擴大扶貧移民搬遷規模:努力爭取資金支援,繼續實施扶貧移民搬遷工程,20xx—20xx年,扶貧移民搬遷分別達到202戶854人、200戶800人和210戶860人,通過移民搬遷使貧困家庭脫貧致富。
3、管好用好信貸扶貧資金:每年投入信貸扶貧資金1000萬元,小額信貸專案每年扶持貧困人口0.4萬人,三年實施貧困村互助資金計劃30個村,每年扶持扶貧龍頭企業1至2家,龍頭企業每年帶動貧困戶500戶。三年共解決全縣剩餘3萬貧困人口溫飽和脫貧。積極實施“貧困戶增收工程”,三年間每年扶持貧困戶1500戶。20xx年—20xx年再爭取信貸扶貧資金1億元,積極實施“1萬貧困戶增收工程”。
4、加大扶貧技能培訓力度:繼續對全市農村貧困家庭中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青少年進行脫貧致富知識技能培訓,積極實施“雨露計劃”,每年培訓210人。加大對農村貧困家庭農民進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每年培訓1.6萬人次。20xx—20xx年,全縣“雨露計劃”培訓2000人;農村實用技術培訓12萬人。
三、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夯實工作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以扶貧開發總纜農村工作全域性,用大扶貧的理念統一思想,繼續落實扶貧開發工作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制度,切實加強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領導。縣上成立以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分管副書記、副縣長任副組長,有關涉農部門為成員單位的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強化扶貧機構和扶貧幹部隊伍建設,加強對扶貧工作的組織領導。充分發揮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職能作用,加強工作協調,加強扶貧工作目標責任考核,全力推動工作落實。
2、加強資源整合,加大資金投入。積極做好扶貧開發專案資金的爭取工作,認真落實縣新增財力5%用於扶貧開發的政策,強化扶貧資源整合措施,堅持“用途不變、渠道不亂、各盡其力、各記其功”的原則,按照“資金整合、縣為平臺、明年計劃、今年研究、政府協調、部門上報”的要求,整合資源,確保每個新啟動扶貧重點村資金投入不低於150萬元。同時要加強資金管理,提升扶持效益。
3、加強基礎建設,增強發展活力。以完善提高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農村社會公益事業,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大力實施扶貧重點村建設。堅持“連片開發、整體推進”的原則,因地制宜、科學規劃,集中投入,進一步提高扶貧重點村專案建設整體質量,全面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條件落後的面貌,不斷擴大貧困人口受益面,為貧困地區不斷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奠定基礎。
4、加快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積極實施“貧困戶增收工程”,全面建立貧困村發展“互助資金”機制,充分發揮信貸扶貧資金作用,大力扶持能夠促進貧困地區產業發展、輻射帶動農民增收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和種養業大戶。鼓勵龍頭企業與貧困戶建立緊密型利益聯動機制,帶動引導貧困戶發展,確保貧困戶的經濟收入穩步增長。
5、實施“安居工程”,改善生存環境。以“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為目標,認真落實“安居工程”有關政策,加大扶貧移民政策宣傳力度,堅持移民開發與新農村建設、扶貧重點村建設、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產業開發、退耕還林、小集鎮建設、防病救災等相結合。鼓勵有致富門路的貧困戶向城鎮轉移,努力減少農村貧困人口數量。
6、堅持社會參與,形成扶貧開發合力。加強社會扶貧工作的組織協調,加大扶貧開發工作的宣傳力度,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扶貧開發,進一步完善並堅持領導幹部和縣級部門單位包村扶貧工作制度,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扶貧的局面,為貧困村爭取更多的專案資金和物資扶持。同時,加大對包村扶貧工作的考核力度,繼續實行不脫貧不脫鉤的工作責任制,全面推進社會扶貧工作深入開展,加速貧困鄉***鎮***、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程序,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三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市扶貧攻堅戰略部署,全力做好我縣新一輪扶貧攻堅,依據《燕山—太行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實施扶貧攻堅的意義
實施新一輪扶貧攻堅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的歷史時期,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統籌城鄉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體體現。我縣地處陰山北麓風蝕沙化地帶,是一個典型的高寒乾旱水資源嚴重匱乏區,也是全市貧困程度最深、貧困面最大、面臨困難最多的旗縣之一。實施新一輪扶貧攻堅,就是要把扶貧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和頭號民生工程,通過集中攻堅,著力解決好睏難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讓他們儘快脫貧致富,過上幸福生活。
二、總體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國農村扶貧發展綱要***20xx—20xx年***實施意見》,把改善人居環境、增加貧困人口收入作為首要任務,按照“,堅持以現代企業經營理念發展農業、以城鄉統籌發展農村、以減少農民富裕農
民,全面實施“三增三減”戰略, 按照“532”扶貧人口分流規劃***即:全縣50%的農村人口轉移進城、30%從事農牧業產業化開發和高效種養業生產、20%就地集中養老***,夯實“三農”基礎,強化惠農措施,增強科技支撐,推進產業化程序,努力實現生產經營方式與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保持農牧業和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三、目標任務
1、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到20xx年,人均純收入翻一番,達到5200元以上;
2、建設38箇中心村,撤併整合空心村、老齡村144個;
3、建設扶貧移民樓6800套,轉移貧困人口2萬人;
4、建設村級養老互助幸福院55所,集中養老6648戶、1.1萬人;
5、培育種養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建設高效種植基地28.6萬畝、高效養殖企業20-50個,全面提升農牧業產業體系建設,產業吸附1萬人;
6、生態環境有效改善,森林覆蓋率達到22%以上,草場植被覆蓋率保持在53%以上。
四、扶貧現狀及分割槽規劃原則和重點區域規劃
依據自治區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600元的新扶貧標準,全縣現有貧困人口5.6萬人,佔農村人口的46.6%。為統籌做好扶貧攻堅工作,按照分割槽規劃的原則,將全縣農村分為“限制開發區”和“優化開發區”兩大重點區域。
***一***分割槽規劃原則
堅持統籌兼顧、科學發展,圍繞經濟、社會、生態、文化全面發展,綜合考慮發展現狀***包括基礎設施建設、農牧業產業化基地和體系建設、新農村建設等***,結合自然、氣候因素***水資源、土地資源、生態環境、生產力分佈狀況、人文發展現狀及生態屏障功能體現***,編制重點區域規劃。
1、堅持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2、堅持統籌城鄉發展,促進“三化”互動的原則。
3、堅持加快發展與生態保護相結合的原則。
4、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原則
5、堅持“收縮轉移,流轉集中,集約發展”的原則。
6、堅持自然和諧發展的原則。
***二***重點區域規劃
1、限制開發區:即西起長順鎮向陽村,沿省際大通道,東至七號安業村一線以北風蝕沙化地區和西起***村,沿****、****、****,東至七號****一線以南荒漠化丘陵地區。該限制區域內水資源缺乏,生態環境差,不利於農民生產生活。主要包括****鄉、***鄉、***鎮大部分風蝕沙化地區,區域面積15.8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5.2萬公頃,三荒草場面積7.4萬公頃。包括51個行政村、274個自然村,涉及10665戶、2.9萬人。
2、優化開發區:即為限制開發區兩條線之間立地條件優越的地區,主要以*****間寬谷區、****盆地、****河谷一帶以及省際大通道路邊村莊為主。區域面積9.6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2.3萬公頃,三荒草場面積5.9萬公頃。包括34個行政村、84個自然村,涉及9723戶、2.7萬人。
五、扶貧攻堅的主要方式
***一***轉移式扶貧。在限制開發區,通過實施易地移民搬遷扶貧,將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農民轉移進城,依託重化工、服裝產業以及城鎮服務業,變為產業工人。“十二五”期間,全縣計劃在長順鎮規劃建設佔地20萬平方米的移民小區,分四期建設移民樓6800套,有組織地就地轉移貧困人口2萬人。20xx年,計劃新建扶貧移民樓22棟,轉移貧困人口1300戶、4290人。通過限制區人口收縮轉移,有計劃地實施撤點並村,及時對撤併村落進行生態恢復,發展草原旅遊業和限量性高效畜牧業,達到“遷出區綠起來、遷入區富起來”的目標。20xx-20xx年全縣撤併自然村144個,其中20xx年撤併“空心村”、老齡村40個。
***二***開發式扶貧。在優化開發區,按照“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原則,整合扶貧、農牧業等專案資金,培育主導產業,完善基礎建設,全力打造中心村,推動人口和產業向生產條件較好的中心村集中。一是抓好中心村產業支撐。重點抓好以***盆地、***河谷、***丘間寬谷區為主的高效種
養產業基地建設,涉及***、***等24個行政村48個自然村。圍繞發展馬鈴薯、冷涼蔬菜和高效畜牧業幾大主導產業,吸附周邊勞動技能和種養積極性高的人員,到農牧業生產條件好的區域,從事高效農牧業生產。大力發展以省際大通道為平臺的路域經濟,涉及長***、****等15個自然村。二是加強中心村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突出抓好林、水、電、路、氣、文化、教育、衛生、通訊等綜合配套服務體系建設。
依據集中連片扶貧規劃,在優化開發區堅持以現代的物質條件裝備農牧業,以現代的科學技術改造農牧業,以現代的產業體系提升農牧業,以龍頭企業帶動發展農牧業,以現代的發展理念引領農業,以培養創新型農民發展農牧業的理念,按照“扶貧開發帶動產業發展,扶貧開發促進區域發展,工商企業領軍農牧業發展,”整合專案,捆綁資金,集中投入,連片實施,組裝配套,整體推進。20xx-20xx年全縣扶貧開發涉及整村推進專案的中心村有33個,其中20xx年重點建設****等中心村9個。
***三***保障式養老。繼續把幸福互助院建設與調整優化村鎮佈局、建設新農村、盤活閒臵集體資產相結合,整合專案資金,按照“四三三”發展思路,爭取利用三年時間讓全縣60週歲以上、傷病殘及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員全部入住幸福院,並納入低保、新農保、扶貧直補等社會保障體系範圍。20xx年重點在*****、朝陽****、****等村建設幸福院22所,保障貧困人口1584戶、3600人就地集中養老。
六、政策支撐
繼續加大政策支援力度,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形成政府引導、群眾主動、鄉村主抓、部門配合、社會幫扶的“大扶貧”格局。
***一***嚴格兌現各項惠農政策,增加農民政策性收入。把農民從土地束縛中解放出來,無論是轉移進城,還是進入中心村,就地保障養老,原先在農村享受的各類權益和各項惠農政策保留不變。
***二***引導土地經營權流轉,增加農民收入。鼓勵農民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土地,明確所有權、流轉經營權,確保收益權,流轉形成規模化經營,提升產業化水平,促使農村土地、林草地資源成為固定資產,增加農民的資本性“租金”收益。
***三***加快林草確權到戶,夯實流轉基礎工作。積極推進林草權制度改革,確立林權、草權,落實草牧場獎補資金,建立政策引導、補償治約機制,激發農民主體的積極性。鼓勵草牧場、土地經營權流轉,為實施高效產業化經營,奠定清晰的產權基礎。
***四***加大扶貧直補力度。將60歲以上、未享受低保和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一次性納入直補範圍,從20xx年開始每人給予定額生活補助,以後逐年增加,到20xx年人均現金收入達到2000元。
***五***繼續提高社會保障水平。20xx年,要實現農村養老保險全覆蓋,使農村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每年人均領取養老金900元。對已享受農村低保的貧困人口,加大提標幅度,保持逐年遞增。同時,對五保、優撫、“三民”等其他保障物件,根據物價上漲情況和經濟發展狀況,每年適當提高補助標準。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縣委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政府縣長為第一副組長的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各鄉鎮、各部門也要把扶貧攻堅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成立相應組織機構,採取有力措施,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要層層建立工作責任制,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幾大班子領導全力抓,各部門承擔任務直接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負總責,形成各負其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扶貧工作格局。
***二***整合資金、確保投入。建立完善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的扶貧攻堅投入體制,大幅增加財政資金投入。一是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各有關部門要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聯絡,及時捕捉資訊,千方百計爭資金、跑專案。20xx年,全縣爭取上級相關資金不低於1億元。二是加大本級財政投入力度。今後縣財政將逐年增加扶貧和各項惠農資金投入。同時,將涉及扶貧工作的全部專案進行組裝配套,堅持扶貧專案集中,專案資金集中,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組裝配套、整村推進、各司其責、各計其功”的做法,合理整合農牧業、交通、水利、民政、建設、文廣、衛生等各類專項資金,並將資金捆綁起來,集中投向重點貧困鄉村,努力實現扶貧資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三是擴大社會籌資渠道。建立健全“企業帶、群眾投、社會籌、單位幫、銀行貸”的多元投資機制,多方式、多渠道聚集資金。金融部門加大信貸支援力度,繼續完善小額信貸和聯保貸款制度,適當放寬扶貧貼息貸款條件,擴大扶貧貼息貸款規模,為扶貧物件發展生產提供資金需求,確保扶貧攻堅資金足額投入。要加強扶貧資金監管使用,確保資金規範運作,使用透明,堅決杜絕違規違紀行為。
***三***強化協作,形成合力。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齊抓共管、協作聯動的工作機制,形成扶貧攻堅的強大合力。一是各部門各負其責,形成立體大扶貧格局。農牧業部門要認真落實國家和自治區的各項惠農惠牧政策,涉農專案向貧困地區傾斜;水利、電業、交通、通訊等部門盡最大努力幫助貧困村解決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滯後問題。二是動員引導企業、團體組織、愛心人士、機關幹部等社會各界,開展獻愛心活動,建立扶貧資助專帳、專戶,幫助貧困地區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三是要建立健全單位包村、幹部包戶的結對子幫扶機制。整村推進的中心村要實現“四有三帶動”***即:每個中心村有一名縣級領導幹部聯絡,有一個黨政機關、單位定點幫扶,有一名駐村幹部包扶,有一名大學生村官,通過企業帶動、能人帶動、黨員帶動的方式***, 扶持貧困村整體脫貧,確保整村推進工程取得實效。
***四***提高認識,加大宣傳。各鄉鎮、各部門要從講政治和關注民生的高度來認識新時期扶貧攻堅的重要性,把思想高度統一到縣委、政府的決策和部署上來,增強做好扶貧攻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利用《***報》和電視臺等媒體,大力宣傳扶貧攻堅政策方針,充分展示扶貧攻堅成就和經驗,及時報道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扶貧攻堅的情況,全面反映我縣艱苦奮鬥、自強不息、奮發有為、創新發展的精神面貌,加強對扶貧先進典型的宣傳,增強全縣廣大幹部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創業熱情,為我縣的扶貧攻堅建功立業。
世界最大的大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