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成語故事幻燈片素材
把成語故事運用到哲學教學中,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知識的鞏固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剛愎自用
“剛愎自用”成語由“剛愎不仁,未肯用命”變化來,意思是倔強固執,自以為是,聽不進別人的意見。語出《左傳·宣公十二年》。
公元前597年春***春秋時期***,楚國打進鄭國,鄭襄公裸體牽羊迎接楚莊王,並苦苦求饒,取得了楚王的同情。當年夏,晉國派軍隊救援鄭國。晉軍南下,兵臨黃河時,聽說鄭國已經同楚國媾和,晉軍中軍主帥荀林父想退兵,並提出等楚國軍隊回國後,再出兵攻打鄭國,討伐背叛者。荀林父的副手先縀表示反對,認為這樣“不行”,並說:“晉國之所以能夠稱霸諸侯,是因為軍隊勇敢、文臣武將盡力的關係。現在失去了諸侯***指鄭國背叛晉國親向楚國***,不奮勇當先,不能說是盡了力。有敵人不去攻打,不能說是勇敢。要是由於我們而失去霸主的地位,不如死了。”先縀還說道:“率軍出征,遇到強敵而退卻,這不是大丈夫的氣概;擔任軍隊統帥,而終非大丈夫,唯有你們能做得出,我辦不到”於是他率領所屬部隊渡過黃河,繼續前進。荀林父的部將根據這一形勢,分析進和退的得失利害關係,最後一致勸荀林父率兵渡河。
楚國軍隊想北上,到飲馬黃河時再回國。聽說晉軍已渡河,楚王想退兵返國。其寵臣伍參想戰,而令尹***官名***孫叔敖則不想戰,並說:“去年打陳國,今年攻鄭國,不是沒有戰爭。戰而不勝,您伍參的肉夠吃的嗎?”伍參說:“如果這次打勝了,就足見您孫叔敖沒有謀略了;不能戰勝,我的肉將在晉軍之手,還能吃得上嗎?”令尹轉車反旗,伍參對楚王說:“晉國現在從政的都是些新人,不能很好地執行命令;其副手先縀剛愎不仁,不肯聽從命令;他們的三個統帥***指中軍、上軍、下軍之首領***想統一行事也難以辦到,就是想聽從命令,也沒有統一的上級,大家聽誰的?這一仗,晉軍必敗。”楚莊王無奈只好命令令尹調轉戰車向北,駐紮於管地以待晉軍.
2:綱舉目張
呂不韋***曾在邯鄲經商***曾為秦朝的相國。他很注意研究治理國家的理論。他在“用民”一文中說道:“大凡使用人民,其上策是用義服人,其次是以賞罰治人。”
他接著寫道:如果“義”不足以讓人民為國家效力而死,“賞罰”不足以讓人民棄惡從善,那就不能真正使用自己的人民。
呂不韋說,在禹的時代,天下有成千上萬的諸侯國,到商湯時至少也有三千,這些諸侯國所以沒有存在下去,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處理人民的關係。
呂不韋又說,人民不聽君主的話,不受國家的使用,是因為賞罰不嚴。如果說商湯和武王能夠有效地治理國家,那是因為他們掌握了使用人民的方法。
呂不韋總結說,人民所以聽憑國家的使用,是有原因的,這就是:“用民有紀有綱,壹引起紀,萬民皆起;壹引起綱,萬目皆張。”這裡說的紀和綱,也就是調動人民積極性,治理國家的大政方針。
“綱舉目張”這個成語,便由呂不韋的這一論點演化而來。綱,指網上的大繩;目,即網眼。意思是說,提起網繩網眼就會全部張開。人們常用此典故比喻做事情要抓住它的關鍵。
3: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
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
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鬱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響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
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象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象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的人還:
1.成語故事大全幻燈片素材
2.成語故事ppt幻燈片素材
3.成語故事ppt素材
4.成語故事ppt課件素材
5.成語故事幻燈片素材
小學生成語故事教案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