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鹽腔是什麼
海鹽腔是一種傳統戲曲聲腔,因形成於明代成化年間的浙江海鹽而得名,與餘姚腔、弋陽腔、崑山腔並稱為明代南戲四大聲腔。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海鹽腔的相關知識吧!
海鹽腔的簡介
海鹽腔的音樂為曲牌聯套體結構,分生、旦、淨、末、醜諸行當。演唱時,以鼓、板及銅器等打擊樂器為伴奏,不用管絃。如若是清唱,則只用拍板或以手擊節伴之,腔調清柔、委婉。海鹽腔在發展過程中,對弋陽腔、崑山腔的演變起到了一定的影響,至明萬曆年以後日趨衰落而漸絕跡。
海鹽腔,腔調清柔、婉折,為官僚、士大夫所愛好。縉紳富家宴請賓客時,往往招海鹽子弟演唱。若系清唱則不用鑼鼓,只用拍板或以手拍板來代替。海鹽腔與弋陽腔盛行以後,逐步取代了北曲雜劇在戲曲舞臺上的地位,對漢族戲曲聲腔劇種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魏良輔等革新崑山腔,就繼承和吸收了海鹽腔和弋陽腔,故舊有變海鹽、弋陽故調為崑山腔之說。萬曆年間,新的崑山腔盛行,採用弦管伴奏,“流麗悠遠,出乎三腔海鹽、餘姚、弋陽之上,聽之最足蕩人。”徐渭《南詞敘錄》因此,“舊凡唱南調者,皆曰‘海鹽’,今‘海鹽’不振,而曰‘崑山’”王驥德《曲律》。
海鹽腔的發展淵源
海鹽腔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戲曲唱腔,因其形成於海鹽而得名。它是元代海鹽澉浦人楊梓受戲曲音樂家貫雲石啟發,對當時流行的南北歌調加工而成的。這種柔美婉轉的新唱腔由明代開始盛行,併成為南戲的四大聲腔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崑山腔之首,逐步取代了在南方流行的北曲雜劇在戲曲舞臺上的統治地位,海鹽少年“往往得其家法,以能歌名於浙右”而名聲大噪。據史料記載,當時“海鹽戲文弟子”盛行一時,該腔流佈地區後擴充套件到浙江乃至江西、山東和北京,對後來中國的崑山腔等各種聲腔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然而,由於歷史原因,“海鹽腔”300多年前在海鹽本地逐漸失傳。
海鹽腔的淵源,舊有二說:①明李日華《紫桃軒雜綴》稱,南宋時張鎡在海鹽“作園亭自恣。令歌兒衍曲,務為新聲,所謂‘海鹽腔’也”。這裡指的是張鎡家樂中歌童們所傳唱的曲調,其實當時所唱的只是“詞調”,還不能認為是南戲的一種聲腔。②清王士禎《香祖筆記》稱:“今世俗所謂海鹽腔者,實發於貫酸齋。”王的說法依據的是《樂郊私語》,此書記述了元末楊梓與貫雲石酸齋的交往,說貫是名歌手,並且擅場樂府、散套,楊梓得到他的傳授,後來海鹽楊家的歌童就以善南歌、北曲出了名。王士禎認為海鹽腔就是由此而來的。這一說法也待進一步考證。由於史料不足,學術界對海鹽腔的源流,說法不一,有待研究。
海鹽腔的衰落
談到海鹽腔的衰落,與崑曲的興盛應該有很大的關係。明萬曆末年,崑山腔繼承了“海鹽腔”的特色,又形成了委婉、細膩的曲調,人稱“水磨腔”。當時劇作家梁辰魚的創作為崑曲奠定了牢固的文學基礎。在伴奏方面,除了絃索之外,又加上了笙、簫、管、笛等樂器,形成管絃並舉,這比當時流行的其他聲腔有很大的進步,令人耳目一新。於是崑曲很快流傳開來,擴充套件到江、浙各地,成為壓倒其他南戲聲腔的劇種。“海鹽腔”由於較為樸素,所以也不可避免的被臻於完美的崑曲所取代,日益衰落。萬曆三十八年的《曲律》一書中寫道:“舊凡唱南調者,皆日‘海鹽’,今‘海鹽’不振,而曰‘崑山’”。甚至,到清康乾年間就已經在它的發源地浙江海鹽湮滅無聞了。
海鹽腔的衰落不僅是音樂形式不及崑曲豐富,更重要的是缺乏有代表性的傳世的經典作品。直到今天人們研究它的時候還會感到惋惜、感到遺憾的是海鹽腔沒有留下劇本、曲目等資料,也沒有留下物件道具,這樣對研究此劇的學者、專家帶來了更多的困難。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真正的海鹽腔已經絕跡。但認為在嘉興地區殘存的海寧皮影戲中、在海鹽騷子先生所唱文書的曲調中,可能都保留了海鹽腔遺響。其中的海鹽騷子戲,又名“燒紙”、“嗓子”皆諧音。是民間拜佛儀式歌謠。歌手稱騷子先生,自稱傳香人。舊時結婚、做壽、生病還願,或請財神、蠶花娘娘生日,在家裡設筵祭祀,就請歌手來“奉文書”唱騷子歌謠,迎神送佛,傳香上供,用來拜神和娛樂,祈福除災。現今知道的騷子書目有100多篇,分兩大類:一為“神書”,敘述儀式,歌頌神佛,如《玉皇》、《如來》、《觀音》、《關帝》、《財神》等;另為“湯書”,湯即茶水,意為餘興節目,有《澉浦城裡十稀希》、《遊曹王》等,內容比較活潑,可以即興創作。落湯時,現場群眾和歌幫唱,牌子樂隊幫助伴奏,氣氛活躍,群眾情緒高漲。
音樂能力的型別和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