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理短文
在悠久的歷史當中,古代歷史上有很多經典的哲理文章或者故事,這些故事每一篇都讓人深省,我們需要多讀一讀這樣的短文,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豐富和哲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篇【1】:魏文侯的誠信
戰國時代,魏國的第一個國君叫魏文侯,由於他處處誠信待人,無論當官的還是普通百姓,都敬重他,魏國因此迅速強大起來。
魏文侯講誠信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約定,次日下午到郊外去打獵練兵。到了次日,下朝後舉行宴會,魏文侯準備在宴會一結束,就去打獵練兵。可是,宴會快結束的時候,天上忽然下起了瓢潑大雨,看看快到中午了,雨還是不停,而且越下越大,魏文侯起身對席間的眾臣說:“對不起,我要告辭了。趕快準備車馬,我要到郊外去打獵練兵,那裡已有人在等我了。”眾臣一見國君要冒雨出門,都走上來勸阻。這個說:“天下這麼大的雨,怎麼能出門呢?”那個說:“去了也無法打獵練兵!”魏文侯看看天色說:“打獵練兵是不成了,可是得告訴一下那位管理山林的人哪!”眾臣中有一位自告奮勇的人說:“那好,我馬上去告訴。”魏文侯把手一擺說:“慢,要告訴得我自己去。昨天是我親自跟人家約定的,如今失約,我要親自跟人家道歉才行。”說完大步跨出門外,頂著大雨往管理山林人的住處去。
篇【2】:劉備的成功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老師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陽城西,一說為湖北襄陽城西南***臥龍崗去請諸葛老師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老師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老師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老師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好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老師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段時間,劉備吃了三天素之後,準備再去請諸葛老師。關羽說諸葛老師也許是徒有虛名,未必有真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請諸葛老師。當他們到諸葛老師家前,已經是中午,諸葛老師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老師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老師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老師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老師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裡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
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老師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於南陽隆中,會見諸葛老師,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老師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的巨集偉藍圖,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
篇【3】:陳壽:“三不喜”
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三國志•魏書》
陳壽,字本仁,原籍江西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因其祖父戌衛遼東,遂入籍寧遠。歷任戶科給事中、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陝西巡撫、南京刑部尚書等職。
早在他少年時期,有一次拾到金子,但他分文未拿,坐守一個晚上,終於將金子交還給失主。1472年,他考中進士,授官戶科給事中,從此登上官路,他一生做官四十年,直做到尚書,他都始終堅持清正廉潔,他有三不喜:一是不喜隨意彈劾官吏;二是不喜為子弟親友爭功或謀取好處;三是不喜金錢財物。 他初為官時任給事中,給事中是言官,糾劾百官是其分內的事情,可是陳壽卻從不彈劾朝廷官吏,他的這種做法讓人感到奇怪,他為此解釋說:“吾父戒吾勿作刑官,易枉人。言官枉人尤甚,吾不敢妄言也。”
弘治年間,他到陝西做官,當時的陝西地區經常遭到邊地少數民族的騷擾,他到之後,整頓了軍務,使地方上***了下來,有一次,各部族首領率眾來戰,派出少數騎兵來誘敵,有些明朝將領不知道是計謀,準備出擊,陳壽卻不準,他獨自來到帳外,與數十名騎士坐在凳子上吃東西,敵軍見了,怕有埋伏,連忙退卻,陳壽乘機下令出擊,結果大獲全勝。當他向朝廷保捷報時,有人說讓他在捷報上寫下戰士的名字,他說:“吾子弟不事弓馬,安得以欺朝廷?”他的公正無私得到了將士們的擁護和愛戴。
陳壽從小便不愛財,至有守夜還金之舉,當官後不改初衷,清正廉潔到底,他當了右副都御史那樣的大官,因為得罪了專權的太監劉瑾,被命罰米二千三百石,布一千五百匹,陳壽平時清廉不取,除去俸祿外,一無所有,被命罰米布,貧苦不能償,只好上書自訴,劉瑾也知道他的清貧,只好免去了處罰。 陳壽自己從不愛財,同時他對貪汙的官吏也敢於嚴厲懲辦,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在他調任南京兵部侍郎時,在陝西要離開時,整整一天,車轎也沒能前進一步,史書上記載說,“軍民數千人,擁集撫臺,泣留公***指陳壽***。公曰:君命也。出城之日,號呼之聲震地。”
陳壽為官四十年,為官清廉,家無餘錢,以至於家貧無家可歸,只得流離失所,住所不蔽風雨,甚至在死後也無錢下葬。但他“三不喜”卻永遠的留在了後人的心中。
感人的愛情哲理短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