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一種味道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7日
連續幾天的降雨,使得空氣格外的潮溼,就連房中的衣服被褥、甚至身上都是黏糊糊的,空氣發黴了,心情也開始黴變,陰涼的街道上散佈著一些低沉與空濛。急匆匆的人們撐著一柄雨傘,在密集的雨中穿行。
早晨,連綿的陰雨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我也撐一柄雨傘學著街上的人們急匆匆的趕向單位,在傘沿外的雨點不時的穿過傘遮護的這個空間,執著的打在我的衣衫上、鞋子上,潮溼的身軀這時候竟然和心情一樣,讓我感到有些無奈。偶爾馳過的車輛,濺起一陣水花,帶著一道白霧,滑向遠處。
快下班的時候,妻子驅車前來單位接我,並順便上街買了一些果蔬,在準備回來的時候,我看到一個鄉下老嫗在雨中買菜,雨中的老嫗,也撐了一柄花傘,正佝僂著身軀在過往行人的臉上打量著他們買菜的慾望和舉動。
就在這時,妻子看到老嫗的菜攤上有一些還未成熟的青蠶豆,說我們買一些回去煮了吃吧!好久沒吃過這種青豆子了。我原本打算阻止,因為像這些東西摘下來如果過了一夜就不新鮮了,味道當然也是大打折扣。但看到老嫗在這個街道邊顯得有些孑孓的身影,心中不覺產生了惻隱之心。就這樣,妻子和老嫗在討價還價之後,以每市斤一元的價格買了六斤。
關於蠶豆,我再熟悉不過了,那是我兒時農村的主糧,在遠去的艱難困苦的日子裡,好多人都用來維持生計。即便是現在,鄉親們還是種這種作物,不過它的用途變了,不再是主糧了,而是作為一種家畜的飼料播種。蠶豆青時可以煮了吃,成熟了可以炒了吃,還可以磨成麵粉來吃。雖然磨成麵粉之後潔白如雪,但那種味道確實難以下嚥,但是貧困的人們沒有更多的選擇。兒時那會兒,每每到了盛夏,青蠶豆長成,沒有更多食物變換的孩子們口味,放學之手丟下書包就偷偷地鑽進別人家的蠶豆地裡開始大吃特吃。當然我也不例外,那時的青蠶豆長得圓潤飽滿,剝一粒送進滿是口水的嘴裡,清香甜脆,細細的甜味一直滑過喉嚨,直抵胃部。先是解饞,而後的飽食,完了之後在衣服的各個口袋裡摘了塞滿方依依不捨的離開地裡,美美的飲一口山泉水,一不留神,飽嗝便從胃部彈出。那時候,心裡就想,過幾天時間就可以煮了吃了,於是又盼望日子過得快一些。青蠶豆在成熟之前,會經歷兩個階段,剛才所述是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是介於第一階段和成熟之間的階段,這時候的蠶豆顆粒開始變硬,味兒也變了,用當地農村的話說,叫雜腥了。其實就是長出了雜糧那種特有的味道。這時候要吃蠶豆,就不能生吃了,而要煮著吃,煮了的蠶豆柔軟、清香,略帶一絲甜味兒,要比青稞面等雜糧好吃多了。兒時那會兒,村子裡時常會有人偷別家地裡的蠶豆,時常引來一些沒有針對性的謾罵,當然是被偷的人在那裡叫罵,而偷了的人才不理會這些呢!滿滿地煮上一鍋,一家人就能地吃上一頓,也是啊!自己的肚子總要比別人的罵聲重要的多。
那時候,大家都飢餓著。而這個時節,正是青黃不接的日子。
和妻子回到家裡之後,我有些迫不及待地開啟裝有青蠶豆的袋子,揀幾個嫩的,剝開外皮,白白的青豆粒便跳了出來,塞進嘴裡用牙一咬,連忙“呸呸”地吐出,這哪是什麼青蠶豆啊?又苦又澀的,和兒時吃過的青蠶豆根本不是一回事兒,苦澀之餘,竟然還有一種類似化學肥料的氣味。我將自己的感受告訴了妻子,妻子也嚐了一下,確實如此。
還是剝皮之後煮了吃吧!我對妻子的話沒有異議。我開始一粒粒的從殼裡將白白的青蠶豆剝出來。白白的蠶豆一粒粒從青綠色的殼兒裡跳出來,也讓我的心思一下子回到過去,回到曾經度過童年和少年的農村。
不知道為什麼,就在這一刻,我突然特別懷念兒時的那段日子。曾記得,那時候家窮,沒有充足的白麵,沒有更多的蔬菜,一年四季甚至很難美美的吃一頓肉。青稞面、蠶豆以及馬鈴薯就是家裡的主糧。母親總能變戲法似地做一些改變口味的食物。她將青稞面烙成餅子,之後,在餅子的一面用筷子扎幾個小孔,在小孔裡滴幾滴生清油給我吃,吃過之後好幾天了,口腔中還留有餘香。有時候又將蠶豆麵烙成餅子,潔白的顏色讓我不聽的流口水,狠狠的咬下一口才發覺並不是想象中的那種美味。在那時候,我知道蠶豆只有炒了吃或煮了吃才很可口,如果磨成面再來吃,它改變的不僅僅是存在的形式,它的質也發生了變化。
艱苦的日子已經離我們原來越遠了,遠到讓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味覺。
我們的一生,總是在不停的嘗試各種味道,甜的、酸的、苦澀的、辛辣的等等,就是這這種各樣的味道,不斷的刺激著我們的味覺,就如同老子曾說:“五味令人口爽。”也許就是因為這些令人口爽的食物,讓我找不到兒時所體會到的那種味道。我們的生活豐裕了,我們每天都能嚐到各種美味,對於兒時那種單一純真的味覺已經慢慢淡忘了;還是眼下追求更大利益、變得越來越懶惰的人們不再使用農家肥而是將大量的化學肥料施與田間而改變了作物的本質。這也許是一個命題,需要科學的儀器來論證,但從那時不時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來看,我寧願相信第二種推斷。我們的味覺在各種美味的刺激下是在發生一些變化,也可以說是退還,但是回憶不變,兒時在飢餓中吃過的那些青蠶豆頭的那些充實的回憶一直都在,一直都陪伴著我。
終於剝完了那六斤青蠶豆,看著鍋子裡白白的豆粒,我突然舒心了,釋然了。
煮熟之後,一家三口開始狼食,味兒要比剛生嘗的那味道好一些,但還是有清淡的一絲苦味和澀味。
也許,我不是因為嘴饞而吃青蠶豆,也不是因為飢餓吃青蠶豆,我只是在尋找一種感覺,。儘管現實和原本的想象有了很大一段差距,儘管我沒有找到原本想要的那種感覺,但我還是有了一點滿足感,畢竟那些回憶還在。說明我的心,還不曾走遠。
此刻的窗外,雨也停了,空氣好像也變得不再陰霾了。
月亮是洗滌我的一粒露珠
及時清零人生傾聽心靈的召喚
早晨,連綿的陰雨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我也撐一柄雨傘學著街上的人們急匆匆的趕向單位,在傘沿外的雨點不時的穿過傘遮護的這個空間,執著的打在我的衣衫上、鞋子上,潮溼的身軀這時候竟然和心情一樣,讓我感到有些無奈。偶爾馳過的車輛,濺起一陣水花,帶著一道白霧,滑向遠處。
快下班的時候,妻子驅車前來單位接我,並順便上街買了一些果蔬,在準備回來的時候,我看到一個鄉下老嫗在雨中買菜,雨中的老嫗,也撐了一柄花傘,正佝僂著身軀在過往行人的臉上打量著他們買菜的慾望和舉動。
就在這時,妻子看到老嫗的菜攤上有一些還未成熟的青蠶豆,說我們買一些回去煮了吃吧!好久沒吃過這種青豆子了。我原本打算阻止,因為像這些東西摘下來如果過了一夜就不新鮮了,味道當然也是大打折扣。但看到老嫗在這個街道邊顯得有些孑孓的身影,心中不覺產生了惻隱之心。就這樣,妻子和老嫗在討價還價之後,以每市斤一元的價格買了六斤。
關於蠶豆,我再熟悉不過了,那是我兒時農村的主糧,在遠去的艱難困苦的日子裡,好多人都用來維持生計。即便是現在,鄉親們還是種這種作物,不過它的用途變了,不再是主糧了,而是作為一種家畜的飼料播種。蠶豆青時可以煮了吃,成熟了可以炒了吃,還可以磨成麵粉來吃。雖然磨成麵粉之後潔白如雪,但那種味道確實難以下嚥,但是貧困的人們沒有更多的選擇。兒時那會兒,每每到了盛夏,青蠶豆長成,沒有更多食物變換的孩子們口味,放學之手丟下書包就偷偷地鑽進別人家的蠶豆地裡開始大吃特吃。當然我也不例外,那時的青蠶豆長得圓潤飽滿,剝一粒送進滿是口水的嘴裡,清香甜脆,細細的甜味一直滑過喉嚨,直抵胃部。先是解饞,而後的飽食,完了之後在衣服的各個口袋裡摘了塞滿方依依不捨的離開地裡,美美的飲一口山泉水,一不留神,飽嗝便從胃部彈出。那時候,心裡就想,過幾天時間就可以煮了吃了,於是又盼望日子過得快一些。青蠶豆在成熟之前,會經歷兩個階段,剛才所述是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是介於第一階段和成熟之間的階段,這時候的蠶豆顆粒開始變硬,味兒也變了,用當地農村的話說,叫雜腥了。其實就是長出了雜糧那種特有的味道。這時候要吃蠶豆,就不能生吃了,而要煮著吃,煮了的蠶豆柔軟、清香,略帶一絲甜味兒,要比青稞面等雜糧好吃多了。兒時那會兒,村子裡時常會有人偷別家地裡的蠶豆,時常引來一些沒有針對性的謾罵,當然是被偷的人在那裡叫罵,而偷了的人才不理會這些呢!滿滿地煮上一鍋,一家人就能地吃上一頓,也是啊!自己的肚子總要比別人的罵聲重要的多。
那時候,大家都飢餓著。而這個時節,正是青黃不接的日子。
和妻子回到家裡之後,我有些迫不及待地開啟裝有青蠶豆的袋子,揀幾個嫩的,剝開外皮,白白的青豆粒便跳了出來,塞進嘴裡用牙一咬,連忙“呸呸”地吐出,這哪是什麼青蠶豆啊?又苦又澀的,和兒時吃過的青蠶豆根本不是一回事兒,苦澀之餘,竟然還有一種類似化學肥料的氣味。我將自己的感受告訴了妻子,妻子也嚐了一下,確實如此。
還是剝皮之後煮了吃吧!我對妻子的話沒有異議。我開始一粒粒的從殼裡將白白的青蠶豆剝出來。白白的蠶豆一粒粒從青綠色的殼兒裡跳出來,也讓我的心思一下子回到過去,回到曾經度過童年和少年的農村。
不知道為什麼,就在這一刻,我突然特別懷念兒時的那段日子。曾記得,那時候家窮,沒有充足的白麵,沒有更多的蔬菜,一年四季甚至很難美美的吃一頓肉。青稞面、蠶豆以及馬鈴薯就是家裡的主糧。母親總能變戲法似地做一些改變口味的食物。她將青稞面烙成餅子,之後,在餅子的一面用筷子扎幾個小孔,在小孔裡滴幾滴生清油給我吃,吃過之後好幾天了,口腔中還留有餘香。有時候又將蠶豆麵烙成餅子,潔白的顏色讓我不聽的流口水,狠狠的咬下一口才發覺並不是想象中的那種美味。在那時候,我知道蠶豆只有炒了吃或煮了吃才很可口,如果磨成面再來吃,它改變的不僅僅是存在的形式,它的質也發生了變化。
艱苦的日子已經離我們原來越遠了,遠到讓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味覺。
我們的一生,總是在不停的嘗試各種味道,甜的、酸的、苦澀的、辛辣的等等,就是這這種各樣的味道,不斷的刺激著我們的味覺,就如同老子曾說:“五味令人口爽。”也許就是因為這些令人口爽的食物,讓我找不到兒時所體會到的那種味道。我們的生活豐裕了,我們每天都能嚐到各種美味,對於兒時那種單一純真的味覺已經慢慢淡忘了;還是眼下追求更大利益、變得越來越懶惰的人們不再使用農家肥而是將大量的化學肥料施與田間而改變了作物的本質。這也許是一個命題,需要科學的儀器來論證,但從那時不時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來看,我寧願相信第二種推斷。我們的味覺在各種美味的刺激下是在發生一些變化,也可以說是退還,但是回憶不變,兒時在飢餓中吃過的那些青蠶豆頭的那些充實的回憶一直都在,一直都陪伴著我。
終於剝完了那六斤青蠶豆,看著鍋子裡白白的豆粒,我突然舒心了,釋然了。
煮熟之後,一家三口開始狼食,味兒要比剛生嘗的那味道好一些,但還是有清淡的一絲苦味和澀味。
也許,我不是因為嘴饞而吃青蠶豆,也不是因為飢餓吃青蠶豆,我只是在尋找一種感覺,。儘管現實和原本的想象有了很大一段差距,儘管我沒有找到原本想要的那種感覺,但我還是有了一點滿足感,畢竟那些回憶還在。說明我的心,還不曾走遠。
此刻的窗外,雨也停了,空氣好像也變得不再陰霾了。
及時清零人生傾聽心靈的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