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活的讀書筆記
每個人都脫離不了生活,關於生活的書很多,大家讀了寫了哪些心得?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生活在別處讀書筆記
看完《生活在別處》,我突然的不想去思考任何的問題,只是放鬆的去回憶書中的隻言片語,回憶那些片段帶給我的驚奇。那些毫無掩飾的文字,帶給我的僅僅是單純的思想,這才是我們所需要的。
戰火硝煙的年代,到處是被法律所迫害的人們。殘破的軀體,殘破的靈魂,在那些戰火裡灼燒,焚化。而文人作為那個時代的精神力量,也已經被塗抹了很重的時代墨彩,詩人在短暫的一生中,濃妝豔抹的扮演了各種角色,完全淪為了歷史的工具。雖然詩人在努力的挖掘自己的精神價值,燃燒著自己的激情,卻並不能掩飾濃重的政治色彩和大背景下的時代氣息。詩人的母親也同樣在戰火中激情、瘋狂、沉默、而後漸漸的麻木、失落,在悲劇中衰老,伴隨她的僅僅只有她不願被人看到的“褶皺的肚皮”和那垂死的激情。詩人的父親在戰火中死亡,而他和母親卻依然遭受著社會的精神壓迫,這種壓迫讓人瘋狂,讓人窒息,比那些刀槍子彈更讓人難以忍受。
儘管詩人成功的讓畫家和周圍的人刮目相看,卻已經失去了原本作為詩人的自由抒情,僅僅是在這個瘋狂的文學時期留下點不一樣的東西,而那是什麼,一點也不重要。
是麼?不重要?那詩人又為什麼想留下東西呢?終究是條不過那文化的長河,在河水中腫脹、腐爛、而後消失。
政治依然在繼續,那麼留下的東西有什麼用?沒用,但依然要留下,至少那些曾經令他發狂、出眾的東西。或者是一些沒有頭的女體畫像,或者是一些類似“石頭的腿,穿上了沙的長襪”的詩句。那些殘留著他瘋狂思想的東西,遺留。只有這些,才能讓他覺得自己有所為了,安心的倒在歷史的黃土裡。
那些如“在手術檯上邂逅一把雨傘和一臺縫紉機就是美。”以及“睡著了,一隻眼裡有月亮,一隻眼裡有太陽。”的晦澀語言,伴隨詩人深埋在黃土下,醞釀著更深的文化。
而我們一樣,在這個政治的背景下瘋狂,死亡,然後在黃土下醞釀著更深的文化。僅此而已。
篇2:心理學與生活讀書筆記
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書,是《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這本書是一本國外的譯本,是國外心理學的入門教程,寫得非常通俗易懂,書中用很多心理學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來解釋心理學的原理,看過這本書的人對心理學都有大概的瞭解,而且會對心理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心理學與生活》讓我印象最深刻有幾大點:首先,就如我介紹中提到的,它運用了很多心理學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來讓初學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學的一些原理,並且大大提升了對學習心理學的興趣;其次,這本書的作者並不會簡單的羅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終是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法對你進行啟發,或者用提問的方法,或者舉例,或者運用一些圖案,他能充分的從初學者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一個心理學專家的角度出發去編排這本書,這點讓我很敬佩;還有,這本書每章後都有一個總結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點列出來,在這點上,我國出的很多教材也有類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習題在後面,並沒有做一些總結性的歸納。
讀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