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風險管理管理實施辦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8日

  稅務風險管理是企業風險管理的分支,因為企業的各項活動均會導致相應的會計核算,而會計核算的方法直接導致企業稅務核算,因此,稅務風險的管理,也就是企業內部控制中對於稅務一方面的管理。下文是小編收集的稅務風險管理,歡迎閱讀!

  全文

  一、提高認識,深刻領會稅收風險管理的基本內涵

  稅收風險管理是稅源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深化稅源專業化管理的內在要求。稅收風險管理一般是指各級稅務機關和稅務工作人員按照一定的規則,在對納稅人涉稅活動中存在的引發、增加稅收風險的各種風險資訊進行識別的基礎上,科學評定納稅人涉稅風險度,並根據不同風險度和風險形成的情形,採取相應的風險應對策略和應對措施,以實現稅收風險的有效防範、控制和化解;為後續稅源管理加工、傳遞稅收風險資訊,為其進行稅收風險的識別、評定、應對以及監督評價等稅收風險管理活動提供一系列支撐。

  稅收風險管理事項主要包括風險任務管理和風險應對管理。風險任務管理主要包括風險管理規劃、風險分析識別、風險等級排序、風險診斷書出具、風險應對任務下達、風險任務評價監督等。風險應對管理主要包括稅收風險提示、納稅評估、稅務稽查等。

  稅收風險管理的主要目標是提高稅法遵從度和納稅人滿意度,降低稅收流失率和徵納成本。

  二、上下聯動,明確稅收風險管理工作職責

  ***一***實行“統一分析、分類應對”管理

  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的稅源專業化管理方法,就是把風險管理貫穿稅收徵管的全過程,形成風險管理規劃、風險識別、等級排序、應對任務下達、應對處理和評價監督的閉環管理系統,對不同稅收風險的納稅人實施差異化和遞進式的風險管理策略。“統一分析”,就是由風險分析監控部門通過對涉稅資訊分析比對,識別可能存在稅收流失風險的納稅人,進行風險等級排序後推送至任務應對環節。“分類應對”就是由相關部門按照風險分析監控部門下達的應對任務進行分別應對,即:對一般風險納稅人,採取風險提示等服務手段督促其修正申報,消除風險;對較高風險納稅人,採取納稅評估和反避稅調查等手段進行處理;對高風險和納稅評估中發現涉嫌偷逃騙稅的納稅人實施稅務稽查。

  ***二***實行分級聯動管理

  1.省***市***局重點稅源風險管理

  ***1***稅務稽查應對任務由縣局稽查局負責接收並組織實施。對任務實施結果進行反饋,需反饋的資訊包括:任務實施過程、風險診斷書疑點排除情況、發現的主要稅收問題描述、稅收查補及處罰情況等。稅務稽查應對任務一般應在6個月內完成。

  ***2***納稅評估應對任務由縣局徵收管理科負責接收,並推送至稅源管理一科。稅源管理一科組織實施納稅評估,進行集中管理,採用團隊化應對。對任務實施結果進行反饋,需反饋的資訊包括:任務實施過程、風險診斷書疑點排除情況、發現的主要稅收問題描述、稅收查補情況、是否需要移送稽查或進行特別納稅調整立案調查等。納稅評估應對任務一般應在4個月內完成,其中特別納稅調整應對任務一般應在12個月內完成。

  ***3***風險提示應對任務由縣局納稅服務科負責接收,並組織實施。對任務實施結果進行反饋,需反饋的資訊包括:風險提示方式及內容、企業反饋情況等。風險提示應對任務一般應在2個月內完成。

  應對任務辦結後,各實施單位將應對任務實施情況錄入資訊系統。原則上應對任務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對超出規定時間仍未辦結任務的,需作出說明。

  2.縣局重點稅源風險管理

  縣局重點稅源稅收風險實行“統一分析、分類應對、上下聯動” 管理。

  ***1***徵收管理科

  負責開發、完善、應用縣局重點稅源風險管理資訊系統。對縣局重點稅源企業進行風險分析識別、風險等級排序、出具風險診斷書,並根據風險等級劃分為稅務稽查、納稅評估、風險提示應對任務,分別推送至縣局稽查局、稅源管理一科和納稅服務科組織實施。負責督促風險任務應對和評價反饋結果工作。

  ***2***稽查局

  負責稅務稽查應對任務的組織實施、結果反饋工作。對任務實施結果進行反饋,需反饋的資訊包括:任務實施過程、風險診斷書疑點排除情況、發現的主要稅收問題描述、稅收查補及處罰情況等。稅務稽查應對任務一般應在2個月內完成。

  ***3***稅源管理一科

  負責納稅評估應對任務的組織實施、結果反饋工作。納稅評估應對任務實行團隊化管理。對任務實施結果進行反饋,需反饋的資訊包括:任務實施過程、風險診斷書疑點排除情況、發現的主要稅收問題描述、稅收查補情況、是否需要移送稽查或進行特別納稅調整立案調查等。納稅評估應對任務一般應在1個月內完成,其中特別納稅調整應對任務一般應在12個月內完成。

  ***4***納稅服務科

  負責風險提示應對任務的組織實施、結果反饋工作。對任務實施結果進行反饋,需反饋的資訊包括:風險提示方式及內容、企業反饋情況等。風險提示應對任務一般應在1個月內完成。

  應對任務辦結後,各實施單位將應對任務實施情況錄入相關資訊系統。原則上應對任務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對超出規定時間仍未辦結任務的,需作出說明。

  3.一般稅源風險管理

  一般稅源稅收風險實行“統一分析、分類應對、上下聯動” 管理,主要包括分析監控和納稅評估。

  ***1***稅源管理部門——風險監控崗位

  對基礎管理類崗位提供的涉稅資訊進行彙總、整理,並根據需要進行補充採集,注重引入第三方資訊;根據風險管理需要建立、運用並持續改進風險預警指標體系、風險評估模型;通過風險分析監控平臺,按照納稅人規模、行業、稅種等對其申報納稅情況進行風險分析識別;對存在稅收流失風險的申報表和相應納稅人進行風險等級排序;低風險的,實行風險提示應對任務管理,報經本部門領導稽核同意後,推送至本部門風險應對崗位實施風險提示應對,並對風險實施情況進行復核與評價;對中、高風險的,經本部門領導合議後製定風險應對任務建議方案,並將風險分析依據、結果和建議方案報縣局徵收管理科審理。

  ***2***徵收管理科

  對稅源管理部門上報的一般稅源風險應對任務建議方案進行評價。對具有全域性普遍性的問題,組織各稅源管理部門進行進一步的統一分析和風險排查。結合稅源“一體化”管理的要求,整合各稅源管理部門的風險分析結果和建議方案,制定一般稅源風險應對任務方案,統籌安排、統一部署。在統一推送風險應對任務中,將中、高風險的任務推送給稅源管理一科組織實施納稅評估,將高風險任務中涉嫌偷逃騙稅的推送給稽查局進行稅務稽查,將涉及稅務機關內部風險的推送給縣局督查內審部門或監察室進行執法監察、監督。對風險實施情況進行督促與評價。

  ***3***稅源管理一科

  負責一般稅源納稅評估應對任務的組織實施、結果反饋工作。一般稅源納稅評估應打破區域和稅收戶籍資訊管理限制,根據評估實施物件的實際情況,以團隊化評估、聯合評估、異地評估、日常評估等形式組織實施。實行團隊化評估和聯合評估的,由稅源管理一科在重點稅源風險應對團隊中抽調合適人員組建專門的團隊實施。實行異地評估的,根據交叉應對方案推送給相應稅源管理部門組織實施。實行日常評估的,推送給所屬稅源管理部門組織實施。對推送的風險實施情況進行督促與評價。

  ***4***稅源管理部門——風險應對崗位

  負責縣局下達的風險應對任務的組織實施。利用獲取的涉稅資訊和風險提示,進行納稅評估。對納稅人***包括扣繳義務人***申報納稅情況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稽核評定,綜合判斷其納稅遵從風險程度,並作出相應的稅務處理。對任務實施結果進行反饋,需反饋的資訊包括:任務實施過程、風險診斷書疑點排除情況、發現的主要稅收問題描述、稅收查補情況、是否需要移送稽查或進行特別納稅調整立案調查等。納稅評估應對任務一般應在1個月內完成,其中特別納稅調整應對任務一般應在12個月內完成。

  三、規範流程,明確稅收風險管理的主要內容

  ***一***風險任務管理

  縣局負責縣局重點稅源和一般稅源的風險任務管理,並實行“分級管理、統一分析”,即:縣局重點稅源和根據需要帶有全域性普遍性的問題由徵收管理科統一分析,一般稅源由稅源管理部門風險監控崗位統一分析。

  1.稅源基礎資訊採集

  稅源管理部門戶籍管理崗位負責採集納稅人納稅申報、生產經營、稅務管理和第三方資訊,建立並維護好納稅人“一戶式”徵管基礎檔案。要加強基礎資訊質量管理,把好資料***關。在日常稅收戶籍資訊管理過程中做好申報資訊的合理性、有效性的基礎管理。對新入庫資料,注重疑點資料清理力度,對新採集的基礎資料進行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的初步分析和完善,做好日常一般性疑點資料的核實和修正工作。

  2.風險管理資訊採集和建庫

  依託國稅現有資訊系統,按照統一的資料口徑標準,合理採集納稅人資訊,拓展第三方涉稅資訊來源,形成風險管理資料倉庫。資料採集的準確性和全面性,是開展稅收風險管理的基礎,是資訊管稅的根基所在,是進行稅收分析的生命線。資料庫應涵蓋增值稅、消費稅、所得稅、出口退***免***稅、國稅徵管的基金***費***的申報基礎資料、網路發票使用資訊和財務申報資料以及相關聯的第三方拓展資訊資料。

  注重風險資訊資料質量管理。做好入庫資料的篩選、量化、歸集以及加工、分析、共享、傳遞、交換等工作,落實資料分析責任制。建立縣局和稅源管理部門兩級風險管理資料倉庫,縣局由徵收管理科負責,稅源管理部門由風險監控崗位負責。

  3.風險資訊管理

  逐步開發、完善、應用風險管理資訊系統,建立資料綜合分析利用平臺,以專業化團隊實施資料應用管理。

  ***1***建立和完善風險特徵指標體系。科學設定風險特徵指標體系是風險管理的核心和關鍵。逐步建立和完善以通用指標為主體、個性化指標為補充、以風險特徵事項和風險特徵指標為主要內容的風險特徵指標體系。根據稅源管理的變化和申報等資訊的延伸,不斷完善風險特徵指標體系,能較為全面準確地防範和查詢稅收風險。

  ***2***建立和完善風險特徵庫。以稅種、納稅人型別、徵收方式等為分類依據,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具有明顯分類特徵的風險特徵庫。以專項性風險特徵指標體系為基礎,實行分類管理,研究、開發風險分析資料模型、工具。積極探索稅收風險防控管理、行業專業化管理、個體稅收風險管理,逐步建立分析模型。對中小稅源,可以行業模型管理為主要抓手,按行業進行風險分析和應對,推進分行業專業化管理。對個體工商業戶,可實行自行申報繳稅或委託代徵的社會化管理。

  ***3***建立資料綜合分析利用平臺。建立以縣局全域性性、稅源管理部門區域性、出口退稅部門專業性的資料綜合分析利用平臺,以專業化資料風險分析為手段,結合出口退***免***稅預警評估體系,形成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風險防範體系。通過對風險特徵指標體系合理設定指標選取、指標引數、指標計分、指標權重、模型計分、風險等級和風險診斷書,為風險管理的有效實施奠定基礎。選擇科學、合適的分析方法是稅收風險分析的關鍵。建立專門的風險分析團隊,採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實施風險分析管理和結果反饋提煉。

  4.風險識別管理

  加強資料分析應用,綜合分析探索納稅人不同規模、行業***產品***、稅種等風險發生規律,應用資料綜合分析利用平臺,依託風險特徵指標體系和風險特徵庫,根據縣局稅源管理工作重點的統一部署,結合部門實際,分期分批分指標特徵對風險資料資訊進行掃描、分析和篩選,產生稅收風險易發生的領域、環節和納稅人群體。原則上,上半年對以增值稅、消費稅為主的納稅人進行風險掃描,下半年對以所得稅為主的納稅人進行風險掃描。通過分析、總結、提煉,對風險特徵指標體系進行完善,以增強風險識別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5.風險排序管理

  根據風險分析識別成果,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估值計算,綜合考慮徵管資源,評定納稅人風險等級,並出具風險診斷書。建立稅收風險應對機制,根據不同的風險等級,擬定風險提示、納稅評估、稅務稽查等不同的應對任務方案。

  6.風險應對任務下達

  應對任務方案經審批同意後,稅務稽查應對任務推送給縣局稽查局組織實施;納稅評估應對任務推送給稅源管理一科組織實施***其中:稅源管理部門產生的一般稅源納稅評估任務視不同情況,部分直接組織實施,部分推送給所屬稅源管理部門組織實施***;風險提示應對任務推送給納稅服務科組織實施;稅源管理部門產生的低風險提示應對任務,推送至本部門風險應對崗位實施風險提示應對。

  ***二***風險應對實施管理

  各應對任務實施單位須按照徵管法及其實施細則,以及總局、省市局規範性檔案要求,在規定時間內規範實施應對任務。對超出規定時間仍未辦結任務的,需作出說明。

  1.稽查應對任務實施

  稽查局應按照總局、省市局統一規定的稽查程式,實施稅務稽查應對工作。

  2.納稅評估應對任務實施

  對於納稅評估應對任務,實施單位應按照總局《納稅評估管理辦法***試行***》***國稅發〔2005〕43號***、**市國家稅務局《納稅評估工作規程***試行***》和省市局相關操作規程的統一規定開展工作。對其中利用關聯交易避稅類風險應對,應按照總局《特別納稅調整實施辦法***試行***》***國稅發〔2009〕2號***的規定實施特別納稅調整。

  規範納稅評估中止程式,在企業出現全面停產、進入破產程式以及正在稽查等不適宜繼續開展納稅評估工作的情況時,可以中止納稅評估,由實施單位在輔助徵管系統中填報《中止納稅評估申請審批表》。

  3.風險提示應對任務實施

  對於風險提示應對任務,由有關實施單位按照總局有關要求,以及省局《重點稅源風險提示應對管理辦法***試行***》和市縣局有關要求,向企業發出風險提示。

  ***三***風險管理績效評價

  各風險管理責任部門應根據各自工作職責切實做好過程督促和評價工作。

  1.結果反饋

  風險應對任務規定辦結時間截止後,各實施部門進行彙總、統計、分析,客觀反映風險應對情況,逐級上報給上一級部門。省市局重點稅源應對任務,由歸口部門按相關檔案要求將結果反饋給上級相應單位;縣局重點稅源和一般稅源風險應對任務結果逐級反饋結果至風險任務發起部門;風險任務發起部門將彙總結果反饋給徵收管理科。

  2.評估分析

  各實施部門在結果反饋中應注重對風險管理情況的總體評估分析,以促進風險管理的不斷完善。對風險管理情況的評定標準包括:

  選案准確情況,考量實施的稅務稽查和納稅評估應對任務的準確性等。

  風險應對情況,包括風險診斷書疑點排除情況、風險應對任務實施及時性、案卷資訊完整性、風險應對任務執法規範性、風險管理物件投訴情況、風險應對成果等。

  3.風險特徵指標體系修正

  根據風險管理情況,徵收管理科、稅源管理部門風險監控崗位完善指標體系和引數設定,提高風險識別針對性。

  4.成果轉化

  促進稅源管理的完善是稅收風險管理的目的之一。各風險管理責任部門對風險應對情況進行分類別彙總分析,提煉共性涉稅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完善管理措施,指導徵管實踐,強化後續徵管。對發現的較為重要的特殊問題,提請相關部門進一步研究提出具體意見。

  5.優秀案例評選

  充分發揮優秀案例的示範和借鑑作用,促進風險管理的規範高效和質量的持續提高,開展優秀案例評選。縣局徵收管理科負責納稅評估優秀案例評選。評選工作暫按《納稅評估優秀案例評選辦法》執行。稽查局負責稅務稽查優秀案例評選。評選工作暫按《優秀稅務稽查案件評選辦法***試行***》執行。

  6.績效考核

  科學劃分稅收風險管理事項和部門、崗位職責,縣局將稅收風險管理相關內容列入縣局崗位責任制考核,各風險管理責任部門也應將相關內容列入部門崗位責任制考核,實行稅收風險管理績效考核,落實稅收風險管理責任制。

  四、稅收風險管理相關注意事項

  ***一***注重統籌協調

  要充分發揮稅源一體化管理機制的作用,統籌安排各項工作事項,避免多頭、重複下達工作任務。要注重事權的相互制約,風險監控分析與風險應對管理實行有效分離。

  ***二***注重迴避責任

  風險管理人員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存在法律規定應迴避情形的,應當迴避。因工作需要,實行“一人多崗”的,原則上戶籍管理人員不得參與戶籍管轄範圍內的納稅人的納稅評估工作。

  ***三***注重保密責任

  風險管理人員應當依法保護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商業祕密和個人隱私,尊重和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四***注重監督制約

  履行下戶調查執行時,應堅持雙人上崗。

  ***五***注重納稅評估形式

  納稅評估應根據風險來源和任務的特性,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組織實施。根據風險來源特性可以分為重點稅源納稅評估、行業納稅評估、專項納稅評估和日常納稅評估。納稅評估應打破區域和稅收戶籍資訊管理限制,根據評估任務的特性,可以分為團隊化評估、異地評估、聯合評估等。

  ***六***注重納稅評估案頭分析

  充分認識案頭分析是納稅評估的主要環節,也是納稅評估與稅務稽查、稅務審計等其他稅務檢查方法的最大差別。

  ***七***注重納稅評估案件移交

  對納稅評估實施過程中,如發現納稅人有明顯偷逃稅嫌疑的,應移送稅務稽查處理;如發現納稅人有避稅嫌疑的,應移送國際稅務部門處理。

  ***八***注重納稅評估方式

  在案頭分析環節,如需瞭解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情況或需要企業提供一些資料來印證分析的,可以採用稅收調查的形式,避免使用稅務檢查方式。

  ***九***注重納稅評估檔案管理

  納稅評估任務辦結後評估人員按“一案一卷”的要求建立檔案,並移送本部門綜合崗位納入檔案管理。

  ***十***注重規定的時效性

  本意見如與新檔案規定相牴觸的,按新檔案規定執行。

  五、做好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幾點要求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稅收風險管理涉及多個部門。各風險管理責任部門要從服從、服務於全域性稅收管理工作的高度出發,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按照統一要求設定本部門風險管理崗位,明確崗位職責,進行人員的合理配備,明確分工合作,建立崗位責任制。

  ***二***部門配合,主動協調

  稅收風險管理是一項分工協作、相互聯動、相互滲透的綜合性工作。各風險管理責任部門要主動加強部門協調和溝通,實現資訊共享,建立有效聯動機制,使稅收風險管理工作通暢、有序開展。徵收管理科應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各風險管理責任部門應積極配合,共同做好工作。

  ***三***不斷總結,完善管理

  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不僅需要稅收專業業務知識,注重方式方法,更需要實踐經驗的總結積累。各風險管理責任部門要切實採取措施,及時掌握實施進展和完成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統計分析,根據不同時期、不同物件的風險變化特點和趨勢,研究風險管理執行機制,完善風險管理指標體系,探索有效的風險管理定性定量方法和手段,不斷提高稅收風險管理工作水平。
 

社會保險業務檔案管理規定
業務員管理新制度
相關知識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最新實施辦法全文
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保安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應收賬款管理制度實施辦法
國家年休假管理規定實施辦法是什麼
國家年休假管理規定實施辦法是什麼
日常維護管理制度實施辦法
代理記賬實施辦法
稅務風險管理怎麼做
稅務風險管理管理實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