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館籌建請示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4日

  紀念館傳承文明,流傳幾千年的祭奠習俗本來就是因時而異。下文是,歡迎閱讀!

  一

  餘杭區人民政府:

  20XX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盧溝橋事變78週年、九一八事變84週年和南京大屠殺發生78週年,從今夏開始,中宣部決定開展“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紀念抗戰勝利等紀念日系列活動,表達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反對侵略、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家國情懷,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國夢凝聚人心、積聚力量。這是一個長期的使命和任務。

  我區現存有大量抗戰史料和史蹟,我們建議對此加以整合和利用,建立我區抗日戰爭歷史紀念館,今就其有利條件和可行性,報告如下。

  一、抗戰史實豐富。餘杭區作為抗戰淪陷區,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餘杭也是國共兩黨敵後政權重建的重要地區,是抗日救亡運動與戰時政工隊等抗日宣傳活動活躍之地,是敵人流竄騷擾、軍民聯手反制、新四軍等抗日武裝力量重要的活動地區,有大量抗戰史實。僅人物資料就有粟裕、肖鬆甫、高心泰、郭榮興、周憲富、周盛湧、徐德順、應志全、祝寶福、王克金等百餘名,已蒐集待出版的新四軍史蹟資料百餘萬字。

  二、現存遺址較多。我區的抗戰遺址相對集中的有茅塘新四軍被服廠、太平抗日牆標、太公堂餘杭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20XX年政府與村民動建的“忠烈祠”舊址、餘杭共青團歷史紀念館、雙溪抗日將士紀念碑、黃湖木魚嶺抗日將士紀念碑等,外圍的有喬司千人坑、餘杭寶塔山戊寅公墓等,這使籌建抗日戰爭歷史紀念館有一個現實基礎。

  三、抗日戰爭歷史紀念館的建立,能大大提升和助推地方文化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為我區實施“文化名區”戰略添作為,亮新招。

  四、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是關係到黨和國家未來的重大課題,以抗日戰爭歷史紀念館為中心的一系列革命史蹟,是我區開展紅色革命歷史教育與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幹部群眾銘記歷史,振奮鬥志的重要課堂,能發揮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

  五、鸕鳥鎮的旅遊發展已初顯規模和知名度,已擁有五塊國字招牌,分別是中國生物圈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4A級景區、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旅遊百強鄉鎮,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境內的紅色旅遊點也較多,包括第二點中提及的餘杭共青團歷史紀念館、新四軍被服廠舊址等,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參觀。抗日戰爭歷史紀念館的籌建,可與之總體完善和發展,使之強勢拓展,吸引杭嘉湖乃至華東地區遊客,進一步豐富完善我區旅遊業的格局。

  現鸕鳥鎮境內有一處原餘杭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地處太公堂村,建築風格為三幢式純木結構,佔地面積約1145平方米,被列為餘杭區不可移動文物修繕專案,20XX年初修繕完成並通過驗收。為提高該舊址的利用率和可看性,防止資源閒置和浪費,經多方商討,擬在此處建立餘杭區抗日戰爭歷史紀念館,設定四個展區,通過圖文展示、玻璃鋼浮雕、沙盤場景複製等形式***具體內容詳見附件***,初步估算投資金額約為770萬元,希望區政府能夠在資金上予以支援,懇請審議批准為盼。

  杭州市餘杭區鸕鳥鎮人民政府

  20XX年8月21日

  二

  韶關市文廣電新局:

  餘靖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學者、詩人,是北宋名臣。他的一生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宋仁宗皇帝御筆親題:“風采第一,廣南定亂,經略無雙。”餘靖,字安道,初名希古,號武溪。公元1000年3月出生於韶洲曲江***今韶關市區***。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餘靖回京述職,途經南京,偶染風寒,病重不起,卒於江寧府秦淮亭,享年65。英宗聞訊惻然,輟朝一日,追贈刑部尚書,諡曰“襄”,後人尊稱忠襄公。次年,襄公遺體還鄉韶關,安葬於韶關市武江區甘棠村成家山之源。餘靖在政治、文化、經濟、科技等方面留下寶貴遺產。

  餘靖墓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後峰巒競秀,兩側樹木蔥籠,墓前100米處有一口近千畝的山塘,水平如鏡,視野寬闊,極為壯觀。後來京珠高速公路建成,經過墓前穿越山塘,路面高出墓堂約10米,大大地改變了此地形地貌,影響了餘靖墓前原來寬闊美麗的自然景觀。導至不少過去熟悉餘靖墓地景觀的海內外餘氏族人和觀光遊客,如今到達此地卻變得非常陌生,甚至難以找到餘靖墓地。

  自從韶關建設國家優秀旅遊城市以來,風采樓、餘靖紀念館、餘靖墓園等聖地,均是來韶觀光旅遊客人喜愛參觀的景點之一。近幾年來,每年都有千餘人前往參觀或尋根祭祖。我們紀念館收到很多國內外餘氏後裔和遊客的建議和希望我們在美化環境的同時,要想到如何方便外地餘氏後裔來韶尋根問祖和旅遊客人能順利找到這一旅遊聖地。因此,我們考慮到為更好地弘揚嶺南歷史優秀文化,申張民族正氣,讓餘靖風采流方千古,啟迪後人,浩氣永存,發揚光大,激勵志士在新世紀再創新篇。經韶關餘靖紀念館常務委員會研究決定於去年冬成立了在餘靖墓園前建設《北宋名臣餘靖陵墓牌坊》的領導小組,同時向海內外各地餘氏宗親的組織和個人發出了建設牌坊“倡議書”,號召籌集建設牌坊資金。目前已得到不少餘氏宗親積極響應。

  牌坊的規格、規模,另見隨附件——工程設計圖。牌坊及支柱的結構全部用優質花崗岩石建成。經費由余氏宗親解決。

  以上請示,請批准為盼。

  韶關餘靖紀念館

  XXXX年XX月XX日

  三

  XXXXXX:

  石博韜烈士,男,生於20XX年農曆閏8月22日,新洲區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石寨村人。20XX年高中畢業,20XX年參軍,榮立三等功一次。20XX年入黨。歷任戰士、班長、排長等職。20XX年7月19日,他帶領全排戰士,在新疆天山海拔三千米至四千米的獨庫公路二號隧道施工,上午10點45分,因隧道塌方為搶救戰友餘志雄等而犧牲!***全排戰友獲救,唯獨博濤犧牲。***其忠骨安葬在新疆天山南麓新源縣烈士陵園。20XX年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授予革命烈士稱號。20XX年其英名鐫刻在天山獨庫公路紀念碑上***碑址:天山喀什河畔的喬爾瑪***。後載入新洲區志。

  20XX年烈士的父母及家人,為了教育後代,自己花了伍仟餘元,在家鄉石寨村為烈士建了衣冠冢。此後,每年清明節前後,都有一些來自新洲、黃岡等地的戰友和當地青少年學生去掃墓。其父母義務為他們講述烈士生前的事蹟,感人至深!20XX年7月27日至8月2日,中央電視臺10頻道特派記者劉芳等到新疆採訪石博韜烈士的英雄事蹟,20XX年7月18日至21日,劉芳等記者又特地到烈士家鄉石寨村採訪,採訪時正遇上石博韜生前搶救的四川城都戰友餘志雄等五位來新洲石寨村淚祭老排長。之後,於當年8月21日至22日以《最後的心願》為題,在中央電視臺10頻道作了專題報導。《中國武警報》、新疆電視臺天山網、《烏魯木齊晚報、》伊犁新文網、《湖北日報》、《楚天都市報》、《楚天金報》、《武漢晚報》等相繼都作了報導。特別是20XX年8月2日《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天山深處祭英魂》中對石博韜等烈士的精神作了高度評價:“把生留給戰友,把死留給自己”、“時代在變,但艱苦創業的精神不能變,即使在物質條件非常優厚的今天。面對守護天山路的英魂,這是人們最深切的感概和最真摯的心願。”20XX年3月,新疆地方民政局特致函新洲區民政局領導說:“現巳在喬爾瑪修建了烈士陵園,為使該地早日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黨員示範教育基地,更加直觀地再現英烈的英雄壯舉,修建英烈展廳,煩貴局幫助尋找石博韜同志的相關照片和遺物……”

  以上事實說明:我們必須充分挖掘道觀河的旅遊資源,特別是紅色旅遊資源***因為道觀是老蘇區***。並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題教育活動。為此,我們擬建以石博韜烈士為主的烈士紀念館 。特此請示,請領導審批。

  XX

  XXXX年XX月XX日
 

機關黨支部換屆選舉請示
文物保護經費請示
相關知識
紀念館籌建請示
紀念館開設請示
公司籌建請示
幼兒園籌建請示範文
食堂籌建請示範文
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簡介
紀念八一建軍節大會幹部發言稿
陝西西安事變紀念館導遊詞
山東戚繼光紀念館導遊詞
醫院舊址紀念館揭牌儀式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