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論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你參考!
篇1
接到要讀誦《論語》的指示,第三天就開始先看後讀,以下是通過學習後,以自己暫時有限的理解和認知,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有不到之處多多指正,感恩促進我成長的每位老師!謝謝了!
對《論語》乃至整個儒學的看法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孔子的確是了不起的聖人,同時也認識到儒學與佛法大有相通之處。以下就學習體會略談數端:
一、以前雖然對《論語》並不陌生,但過去的理解非常浮淺。主要原因是態度與方法不正確,讀《論語》,首先要把態度擺正。孔子是聖人,自己是凡夫,對聖人要有至誠的仰慕與崇敬。《論語》是傳道、修行之書,僅靠邏輯分析、考據論證之類的現代學術方法是不能得門而入的,要靠真誠心去感通聖人之志。聖人的心是純然天真之心,聖人所講、所傳,無非也是這顆真心,我們只有發起真誠心,超越糾纏我們心性的世俗心,才能與聖人感通。如果真的能這樣,則《論語》就能不讀自通,王鳳儀善人就是這樣的例子。其次,《論語》作為修行書,處處體現著實踐精神,君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學《論語》不是靠嘴巴,而是用行動,要把聖人的思想落實在實踐中,落實在工作與生活細節中,特別要落實到家庭生活。一位居士曾說過,有的人在工作單位上是君子,可一回到家裡就成了小人。修行人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家庭是修行的第一道場,要在家庭生活中化稟性,去習性,格物至知。這很不容易,學生在這方面做得很差。
二、先讀《論語》,都是為了學術研究。讀來讀去,總感到這本語錄體著作非常瑣碎,多是一些道德教訓,搞不清其主旨是什麼;對書的結構、層次也不清楚。聽了老師的課後,才明白了這些問題。儒家學問的根本是心性,此心性也稱為明德、天命之性、誠、明、天等,王陽明稱之為良知,“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論語》中則多稱之為仁,仁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是真正的主人,只是凡夫把它迷失了。夫子之學,就是一個仁字,此仁即夫子之道,夫子一生的工作,是使眾生復歸仁性。錢穆先生《孔子傳》說:“其生命,其年歲,其人,即全在志學好學志道樂道之無盡嚮往無盡追求中。其所憤,所樂,亦全在此。此以外則全可忘。……故孔子畢生……其實則只是一志學志道好學樂道之人而已。”***61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釋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這個“一”其實就是仁,曾子為什麼解釋為“忠恕”呢?仁是道之體,忠恕是道之用,道體難以言傳,故曾子從用上說;而且,忠恕也是進入仁體的門徑。只要弄明白了仁這個根本問題,《論語》就容易懂了,《論語》全篇,其實都在講這個仁字。
夫子之學是形而上的仁與形而下的倫理規範的合一,儒家的道德是德性與德相之合體,仁作為德性,是無私無我的,偉大的,具有浩然之氣,是道德之本體;而德相則是德性的具體表現,是各式各樣的規範,是道德之現象。作為本體,德性永恆不變,不論什麼時代,人的德性都是相同的;而德相則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孔子的仁學,體用一如,即事即理,體現了宇宙人生的中庸之道,為中華文明建立了根基。但近代西學傳入後,中國人的道德觀只涉及到德相,德性卻失落了,這樣,德相也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只剩下一個空殼。現在,這個空殼也不復存在了,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道德的時代,自古迄今,道德之淪喪無過於今日。而道德重建,也只有復歸德性,才能成功。
聽先生的課還有一大收穫,就是弄清了《論語》全書的結構與層次。先生認為《論語》是根據《周易》編排的。學生對此感到很新奇,通過先生的講解,深感此說確實很有道理。在此基礎上,學生從自己所研究的美學專業角度,把《論語》當作一部美學書,因為仁就是真善美慧的合一,當然也是美的本體。從這樣的角度理解,則第一篇為大道之美,道為乾、為體,第二篇為大德之美,德為坤、為用,第三篇為禮樂之美,禮樂以仁為體方美,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第四篇則為大仁之美,第五篇為涵養之美,第六篇為內省之美,第七篇為師道之美,第八、九兩篇為德行之美,第十篇是夫子的氣象風度之美。而每一篇,又分若干層次,如第二篇18至21章討論政治結構中君主、大臣、士、師各自的職分,說明諸方面結合起來,政治才能和諧。這些都在講課分析得很清楚,這樣,整篇《論語》的文脈就一目瞭然了。
三、先生在授課中還介紹了王鳳儀、劉友生、譚榮清的學問與德行,學生一些的資料,很受教育,得到很多的啟發。首先,王鳳儀是儒家血脈的傳承者,是儒家學說的大實踐家。近代以來,特別是新文化運動以後,隨著西學的傳入,知識界盡吹西風,儒家學說被歪曲並倍受打擊。然而,“禮失而求諸野”,在此危難之時,草根儒學家王鳳儀先生領導的道德運動異軍突起,並再傳至劉友生善人於當代,顯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形成了具大的社會影響。然而從那時至今,知識界對此一直盲然無知,毫無反應,這說明近代以來,知識界不曾有過真正的學問。王鳳儀先生是儒學發展史上重要的人物,他出現在西方思想傳入中國的近現代,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說明儒家思想家完全能夠適應於當代社會。其次,王鳳儀的實踐與理論,也說明包括儒家在內的中國心性之學是真理,是具有實證特點的真正學問。王鳳儀並沒有讀過書,他的學問,全從自己的天性***仁、明德、良知***中流現出來,此天性人人皆有,是真實的存在,不管體驗到與否、發現與否,它都“客觀地”、“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存在於我們的內心深處。只是一般人都被稟性與習性所控制,為恨怨惱怒煩所染汙,這種天性便不能顯現。只要我們老老實實做格物至知、誠意正心的修證功夫,就能得到真實的受用。最後,對王鳳儀的學問***包括整個儒家學問***與佛法的關係,也要有清醒的認識。王鳳儀、劉善人雖然也談到過佛法、成佛等問題,但其學說只是佛法中的人天乘***屬淨業三福中的第一福***,修到最高水平也只是命終後昇天,是不能出離三界的,更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其學說沒有達到緣起性空、能所雙遣、絕待圓融的層次。有的人說,你連人都沒有做好,修佛能成功嗎?若論通途法門,靠自力斷惑證真,則這種觀點是正確的。但這種說法並不適合唸佛法門,淨宗一法,以信願感通佛的願力,臨命終往生西方以出離三界,往生的基本條件是信願行三資糧,除此之外,再也沒有更高的要求。故《觀經》下三品往生者都是惡人,這正說明信願力、佛力的不可思議。但現在有人把儒家學說***甚至《弟子規》***當成往生的條件,這種知見是大有問題的。但另一方面,唸佛人也要認真學習儒家學說,實踐王鳳儀先生的學問,這能夠培養我們真誠心,格物至知以對治習氣,化稟性去習性以復天性,這都有利於增上我們的信願力,有利於增高往生品位。
四、通過學習《論語》,對孔子的形象有了新的認識。孔子本人的形象應當是什麼?二千多年來,夫子被不斷解釋、演繹,形成了各各不同、差別巨大的形象系列,曾被稱為至聖先師,也曾被稱為喪家犬。這是一個解釋學問題,佛法則稱之為唯識所現。孔子的形象是由解釋者心性境界水平決定的,人們所看到的孔子的形象其實是自我心象的外顯。通過學習《論語》,真切感受到孔子是一位超凡脫俗的聖者,也真切感到所有語言都不能完美地描述他,賢者顏淵倘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站得多高,就能看到孔子有多高。所有學問之中,只有佛法才是宇宙人生最究竟的真理,只有從佛法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儒家,正如張商英所說:“吾學佛,然後知儒。”同理,學佛然後才能識夫子面目。蓮池大師《竹窗隨筆》認為夫子是儒童菩薩,並說:“使夫子而生竺國,必演揚佛法以度眾生;使釋迦而現魯邦,必闡明儒道以教萬世。蓋易地則皆然。大聖人所作為,凡情固不識也。”大師道眼圓明,境界不可測度,我們當仰信祖師之言,不以凡情測度夫子。
學習《論語》的收穫是巨大的。
篇2
作為一名教師已不是第一次與《論語》打交道了,《論語》在我看來像是一位變幻莫測的朋友,每次接觸都使我有不同的感想,更有新的發現。這個假期在校領導的建議下,我再次走進《論語》,與它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它交給了我們很多處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它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應講原則,更應該把握原則裡的分寸。我們今天總是在說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事是好什麼事是壞,其實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的判斷不單單是好壞之分,只是看你什麼時間做這件事,或者把這件事做到什麼程度,只要把握好這個尺度,就不會出現問題的。孔子的一個學生曾經問過他,有一個人說:以德報怨何如。以德報怨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我們經常說生活裡頭有這樣的人,無論別人怎樣對不起他,他還是對別人那麼好,我們覺得這樣的人格應該在孔子那裡是得到讚賞的,可沒想到,孔子反問他了一句,“何以報德?”孔子的意思是說一個人他已經用德抱怨了,那他還留下什麼去報人家的恩德呢?
讀到這,我猶豫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認為以德報怨是大度是豁達的表現,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這裡孔子又教會了我一個做人的道理: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他有負於你,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對待他,去處理這件事,但是你要留著你的恩德和你的慈悲去回饋那些真正有恩於你的人!
孔子說:“天人合一”。于丹老師解釋說這種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諧。身為一名教師,那麼我的和諧是什麼?我想最根本的應該是教師與學生的和諧,教師和學生在我看來是相輔相成的一個組合,而不是對立的組合。
孔子教育學生時態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每天面對的是一張張稚嫩渴望知識的小臉,他們年齡還小,思想尚未成熟,接受知識的能力比較慢,這就要求我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能夠心態平和,而且要對他們有信心,能夠發自內心的肯定他們。 在我的職業道路上,我也會抱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態度與同事和平相處,做好我的本職工作。
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一個教師的心靈思想直接影響一批學生的思想觀念。于丹老師在“心靈之道”中這樣說道:“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而且要用內心的淡定與坦然彌補遺憾。”因此我在與學生接觸的時候即使有什麼不開心的事降臨,我也要儘量平靜自己煩躁的心情,不把自己不良的情緒傳染給學生。因為我堅信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儘快的過去,這樣我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我才會活得更有效率。 我想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一個好的心態,還要把這種好的心態傳播出去教育學生在今天這麼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是多麼的重要。要使他們明白在這個時代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一個坦蕩蕩的胸懷。
現在我們生活的環境是相對獨立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所以無論對朋友領導還是家人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掌握好親疏的分寸。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該保有最美的境界。
常言道:“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人活一世,毀與譽,從來都是如影隨形的。名氣越大,越是難以避免。今天把你捧上了天,明天又將你狠狠地踩在腳下。豈只是活著的人,即便是蓋棺之人,也難以定論。孔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別人的攻訐也好,吹捧也罷,全不必當回事的。假如有人捧你捧得太厲害了,其背後一定隱藏著某種目的。就拿孔子本人來說吧,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者們之所以如此推崇他,不過是利用他的學說,用以禁錮民眾思想,作為鞏固其階級統治的工具罷了。所以做人一定要腳踏實地,做事一定要問心無愧,不要被他人的花言巧語所迷惑,要認清糖衣裹著的往往是炮彈。贊也好,貶也罷,嘴巴是生在別人身上的,誰都有說話的權利,豈是誰能左右得了的?
孔子有這樣的名言:“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所不能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天乎!”意思是說別人不瞭解你,嫉妒你、攻擊你,你也不惱怒,而是時常反省自己,我還有哪些不足之處?與其浪費時間去反擊別人的指責,倒不如埋頭做自己的事,不怨天,不尤人,努力充實和完善自己。要堅信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孔子曾說過,看一個射箭手技術的高低主要是看他是否射中了靶心,而沒有必要非要到靶子後面去看看他是否射穿了靶子沒有。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其實向我們揭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對他人不能太苛刻,寬容別人其實更是寬容自己。
人生在世,總是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也總會產生各種不快與摩擦,在處理問題上,有的人會三思而後行,而有的人卻採取了極端的方式,害人又害己。有的時候我們寬容了別人,別人就會寬容我們,善待我們;而我們對別人苛刻,別人也會反過來以更加惡劣的態度來回擊我們。讓我們用寬容對待身邊的人吧,這不是消極或懦弱的表現,而是真正的君子之度,是大家之風。
是《論語》使我對人生有了新的看法,對工作燃起了新的激情,它教會我最多的就是寬容。人與人之間需要寬容、需要理解。寬容是催化劑,可以消除隔閡,化解矛盾;寬容是潤滑劑,可以調節關係,避免碰撞;寬容是清新劑,會令人感到舒適,感到溫馨,感到自信。寬容是一種豁達的風範,更是一種幸福。它是一盞綠燈,幫助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中通行。選擇了寬容,便選擇了財富!讀懂了《論語》,便讀懂了人生!
最新論語心得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