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馬克思新哲學的思維邏輯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9日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變革整個西方傳統哲學,尤其是變革整個近代西方哲學所實現的。而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能實現對舊哲學的革命性變革,其關鍵在於馬克思主義哲學進行了思維方式的轉變。實現思維方式轉變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顛覆了以往哲學家拘執於西方傳統哲學思維方式對相關哲學問題的思考限制。新思維方式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事物、現實、感性”不再“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從“抽象能動方面去理解”,而“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從主觀方面去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方式的轉變是變革整個西方傳統哲學的關鍵,更是源於思維方式所遵循的“道”或“理”,即思維邏輯的變革所決定。所以,從整個西方哲學思維邏輯發展的歷程,來透視馬克思是如何變革以往的哲學的思維邏輯,不僅有利於在深層次上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對西方傳統哲學的變革,而且更有利於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性。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邏輯的基本涵義以及研究的必要性

  從哲學的思維邏輯層次上透視馬克思是如何變革以往的傳統哲學,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界的研究中可謂少之又少。這是因為學者們把關注點集中在世界觀的相關領域,總是從世界觀上去理解馬克思是如何變革以往的傳統哲學;而對屬於方法論研究領域的思維邏輯卻很少涉足。即使有涉足也僅僅侷限於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形式邏輯即邏輯學的研究領域,而邏輯學領域的形式邏輯,是在承認形式邏輯的規律和規則的前提下,對形式邏輯自身規律和規則的應用和演繹。而形式邏輯這種對自身規律和規則的非批判性,恰恰無法從哲學思維邏輯層次上透視馬克思是如何變革以往傳統哲學的。在目前哲學界裡,除了有對形式邏輯的邏輯學專門研究的人外,真正從哲學思維方式,尤其是思維邏輯視角,透視馬克思是如何變革以往傳統哲學,這可謂是一個新的嘗試和開拓。

  而要從哲學的思維邏輯層次上透視馬克思如何變革以往傳統哲學,必須明確哲學的思維邏輯是什麼問題。這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第一方面在比較意義上:明確哲學的思維邏輯與哲學思維方式的關係,只有明確了這一方面,我們才能知道哲學思維邏輯在哲學中屬於什麼樣的領域,是世界觀還是方法論?這也就是哲學的思維邏輯在哲學中處於什麼樣的層次問題。第二方面:就是在明確了哲學的思維邏輯處於什麼樣的層次後,必須明確哲學的思維邏輯在這個層次中的具體涵義是什麼,即哲學的思維邏輯的具體內涵是什麼的問題。從比較意義上的第一方面來看:哲學思維方式是指一定哲學家對相關哲學問題的理解、把握和評價方式,即是指一定哲學家思考相關哲學問題的根本思維方式。而哲學思維邏輯是指一定哲學家思考相關哲學問題所遵循的“道”或“理”,即哲學思維方式的內在規律和規則性。換而言之,就是說一定哲學的思維邏輯是一定哲學的思維方式,哲學思維的內在規律性,即它所遵循的“道”或“理”。由此可見,哲學思維方式是說明一種哲學思維的“所然”,而哲學思維邏輯則是說明一種哲學思維的“所以然”。顯然,哲學思維方式是處於哲學方法論中的顯層表現,而哲學思維邏輯則是處於哲學方法論領域中的隱層規律和規則。因此,相對於世界觀領域,對於方法論領域的哲學思維邏輯的探討,也就進展到了一個更深入的層次上,透視馬克思是如何變革以往傳統哲學以及理解馬克主義哲學的內在本性。

  從具體意義上的第二方面來看:哲學思維邏輯,是指一定哲學思維方式和哲學思想的內在規律性和規則,即一定哲學思維方式所遵循的“道”或“理”。而這個“道”或“理”即哲學思維邏輯,就是哲學思維方式和哲學思想構成自己的根據和原則,即哲學思維方式和哲學思想構成自己的邏輯支點。這就意味著作為構成哲學思維方式和哲學思想的根據和原則即哲學思維邏輯,對於哲學思維方式和哲學思想來說,不可避免地就具有“隱匿性”和“強制性”。所謂“隱匿性”就是說,哲學的思維邏輯是哲學思維方式和哲學思想中的“一隻看不見的手”,是哲學思維方式和哲學思想構成自己的“幕後操縱者”,這就是它的“隱匿性”,即哲學家思考相關哲學問題的前提。所謂“強制性”就是說,隱匿於哲學思維方式和哲學思想中的思維邏輯,規範人的哲學思維方式和哲學思想內容,這就是它的“邏輯強制性”,也即是規範哲學家思考相關哲學問題的方式。

  而隱匿於哲學思維方式和哲學思想之中並規範和制約哲學家思考相關哲學問題的思維邏輯,其所具有的“邏輯強制性”,要求我們從思維邏輯層次上,透視馬克思是如何在批判性地反思和變革西方傳統哲學思維邏輯的“邏輯強制性”過程中,創立了實踐的邏輯。由此,在思維邏輯層次上,才能使我們深入地理解馬克思的實踐邏輯對“解除”以往哲學思想前提的“邏輯強制性”的變革意義;才能使我們更深入理解馬克思實踐邏輯在變革以往傳統哲學過程中,為自覺地建構哲學思維方式構成自己的邏輯和原則即思維邏輯,從而使哲學思維邏輯在重構與解構之間保持必要的張力,使哲學思維邏輯之間永遠保持著自我批判的空間,進而實現思維邏輯層次上的躍遷,促進哲學思維方式的轉變,所具有的方法論上的革命意義。所以,在哲學的邏輯層次上,從西方傳統哲學思維邏輯的變遷歷程,來透視馬克思是如何對其實現的變革,是我們更深層次地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本性所必須的。

  二、馬克思之前西方傳統哲學思維邏輯的變遷歷程

  正如馬克思所說:“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由於時代歷史的發展,表徵時代特點的哲學思維方式不同,相應地決定不同思維方式的思維邏輯也不同。馬克思之前西方哲學***除康德的先驗邏輯、費爾巴哈的人本邏輯外***主要有三大思維邏輯:***1***赫拉克利特的樸素辯證思維方式的經驗存在邏輯;***2***亞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形式邏輯或概念邏輯即內容與形式相分離;***3***黑格爾的思辨思維方式的思辨邏輯或概念邏輯即內容與形式相統一。這些馬克思以前的西方哲學的思維邏輯,後者均是對前者的揚棄,實現了邏輯層次的躍遷,從而形成由赫拉克利特哲學的存在邏輯***肯定***——亞里斯多德哲學的形式邏輯***否定***——黑格爾哲學的思辨邏輯***否定的否定***的合規律性發展。

  一是赫拉克利特的樸素辯證思維方式的存在邏輯。古希臘哲學的中心問題是“世界本原”問題。對世界萬物的多樣性、產生和變化,此時主要從樸素直觀的思維方式出發,按照有生必有死的常識,存在的東西一定會歸於虛無。然而,生死有序、四季交替、草木枯榮的自然景象卻告訴我們:萬物聚合而成的自然,沒有因為萬物的生死變化而毀滅,而是表現為一種永恆的迴圈。既然如此,這說明在生死變化的萬物之中,存在著某種始終不變的東西,他們稱它為萬物的本原。當時,哲學家們企圖用水、土、氣等具體元素作為本原來解釋萬物的多樣性及其變化,他們把世界萬物這些變體看成是由不變的本原所導致。但在這裡,哲學家面臨著一個困境:即哲學家無法很好地說明動變的變體與不變的本原之間的關係。值得思考的是,赫拉克利特立足於樸素辯證的存在邏輯,以動變的“火”即邏各斯為萬物的本原,提出宇宙是燃燒的活火,而不是把某種確定的存在物***“火”***作為萬物所由來和萬物所復歸的“始基”或“基質”,而是把動變的過程***“火”***本身視為本體。顯然,這種用來解釋世界萬物的“邏各斯”本體具有內在的否定性和矛盾,對於當時的哲人和世人來說,均難以理解和不敢苟同。而赫拉克利特在“感覺確定性”層次上,在表象意識的經驗事實中,對變動不居現象的經驗描述,只是一種經驗層次的、樸素辯證法的表達方式。但問題的關鍵是:在表象意識的經驗事實中,人們都可以承認“運動”。而表象意識只能“承認”運動的現象,而不能說明和把握運動的本質。這也正是芝諾對無法用經驗事實表達運動本質的“阿喀琉斯追不上烏龜”、“飛矢不動”所苦惱的真正原因之所在。而要說明運動的本質,就必須用人類所特有的表達方式即概念的邏輯,去表達和把握運動物件的本質。正因為沒有自覺到這個問題,所以,赫拉克利特的樸素辯證思維方式的存在邏輯,才被稱為樸素辯證的存在邏輯。針對樸素辯證存在邏輯的樸素性,列寧提出,“問題不在於有沒有運動,而在於如何用概念的邏輯來表達它”??[3]?。雖然如此,赫拉克利特的樸素辯證的存在邏輯,其合理性不在於合後來的主觀概念邏輯之理,而在於合客觀的事實邏輯之理,即存在邏輯。即在感性的、經驗的層面上,使邏輯的“真”與事實的“真”一致,從而自發地實現了思維與存在的統一。

  二是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形式邏輯。對於形式邏輯,人們通常稱為“普通邏輯”,即指為亞里斯多德的《工具論》所理論化、系統化的邏輯學,它是研究思維的形式、結構及其規律的思維科學。如目前邏輯學專業學習的邏輯,以及由形式邏輯所衍生的數理邏輯、符號邏輯等。這種形式邏輯的最大特點就是:研究的不是現實的存在物即世界萬物,而是思維物即作為思維邏輯的概念、判斷、推理及其規則、規律。而作為思維內容的世界萬物,則不在這種邏輯探究的視野內。形式邏輯有三種基本規律即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就其實質而言,都要求思維的確定性即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能同時承認既是又不是。在這個意義上,形式邏輯只要人的思維運演過程遵循一條規律——A就是A的同一律就行了,而其他邏輯規律只是這個規律的邏輯延伸和補充說明。顯然,這種脫離內容的形式邏輯,對兩類前提是不予討論的。第一個前提,對形式邏輯要推理的事物本身,即已知判斷和確定概念,採取“存而不論”或“置之不理”。就是說形式邏輯以承諾或設定推理事物本身的已知性、不矛盾性和確定性為前提,只要推理過程符合形式邏輯的規則就行。第二個前提,形式邏輯對自身的規律和規則是“存而不論”,不去追問為什麼要遵循形式邏輯的規律和規則,不去追問自身規則和規律何以能夠成立的根據問題。顯然,對這兩種前提存而不論的必然結果,就會使人的思維在把握處於運動、變化的存在物的過程中,使其靜態化、凝固化,把存在物肢解化、割裂化,把聯絡的存在物非連續化、片面化,把活生生的存在物僵硬化,由之去抽取存在物的這一個和那一個互不相關聯的、抽象同一的屬性,在形式邏輯上用概念來進行表達,進而進行判斷和推理即進行概念的邏輯思維。而在這樣的邏輯思維中,必然使思維所表達、反應的存在與外部的實際存在不符合、不統一的矛盾,由之會造成思維與存在的對立、思維脫離存在,犯用思維去推論存在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這就是形式邏輯的最大特點。但是,形式邏輯也有其必要性與合理性:***1***人的思維的確定性是具體科學的客觀要求。在具體科學中,從相對靜態、同一時間、同一關係對同一物件的本質和規律的把握來說,是必須的。***2***人的思維的確定性是人類交流思想的客觀要求。但形式邏輯自身所具有的不矛盾性、抽象同一性和非此即彼性,造成思維邏輯與存在邏輯相對立,就使思維無法把握實際的存在以及與存在實現對立面統一。

  三是黑格爾思辨思維方式的思辨邏輯。面對形式邏輯所造成的思維與存在對立的獨斷論,第一個對形式邏輯進行反思的是康德。但康德的先驗邏輯設定的物自體與思維的對立,實際上沒有實現思維邏輯與存在邏輯的真正統一,而是把思維與存在絕對地對立起來了。建立在通曉思維歷史基礎上的黑格爾,對思維邏輯與存在邏輯關係進行思辨的反思。黑格爾立足於“抽象的同一”與“具體的同一”的區別,批判形式邏輯遵循“抽象的同一”的同一律,這樣的同一律只是抽象理智的規律,而不是真正的思維規律。他提出:同一律被表述為“一切東西和它自身同一”或“A”是“A”,這就完全把思維的形式與內容割裂開來,一切思維所把握到的事物成了與自身無差別的、僵化的、無發展的抽象同一物。而與“抽象的同一”相區別,“具體的同一”是包含著差別的同一,是具有內在否定性的“差別的內在的發生”,由這種具有內在差別的思維把握存在實現同一所展開的思維運動的邏輯,是概念之間的自我否定的不斷揚棄過程,這個過程是思維遵循對立統一律、質量互變律、否定之否定律,在把握存在過程中所展開的概念運動過程。顯然,黑格爾概念辯證法的概念邏輯是對形式邏輯的“抽象的同一”的徹底揚棄,打破了思維把握存在所實現抽象的、無差別的統一,即概念處於僵死凝固的狀態。而在具體統一中,任何思維把握存在而形成的概念,都同時既是規定又是否定,都是作為環節和中介而存在的,存在就成了概念之間不斷把握的結果。這種概念的自我否定,既是對存在的虛無性的否定,又是對自身的固定性的否定,從而使思維處在以概念形式對存在的動態把握過程中。因此,黑格爾的概念邏輯在打破形式邏輯“抽象的同一”的同時,也實現了對形式邏輯所承諾存而不論的兩個前提的變革,這對思維概念地把握存在的邏輯的歷史發展和創新來說,具有解放思想和推動邏輯變革和創新的重大作用和意義,實現了人類思維邏輯層次上的躍遷。但同時我們看到,思辨邏輯採用客觀唯心主義的思辨方法,消解外部的客觀物件性的存在為內部的思維主觀物件性概念存在。這樣,所謂的思維與存在的統一,並不是主觀的思維與所反映的客觀的外部世界事物存在的同一,而被轉化為思維自己與自己的同一。在這個意義上,無異於取消了真正哲學的思維與存在的統一。

  三、馬克思實踐思維邏輯對傳統西方哲學思維邏輯的變革以及實踐思維邏輯的確立

  黑格爾在對形式邏輯的變革過程中,同時開闢了思辨思維邏輯的道路,這種思辨思維邏輯極大地影響著黑格爾以後的哲學家包括青年時期的馬克思。馬克思實現對黑格爾思辨思維邏輯的變革是經歷從剛開始的推崇思辨思維邏輯,到後來的接受費爾巴哈人本邏輯並展開對黑格爾思辨思維邏輯批判,再到最後完全確立實踐邏輯,進而實現對思辨思維邏輯和人本思維邏輯的徹底變革。

  ***一***馬克思思維邏輯的轉變

  馬克思在大學時代,尤其是在思辨思維盛行的柏林大學,由於結識了鮑威爾、科本等青年黑格爾派的中堅,並在其影響下,馬克思很快接受了黑格爾的思辨思維邏輯。馬克思立足於黑格爾的思辨思維邏輯,探討了哲學與宗教之間的關係,並具體指出宗教是把神看作道德的基礎,把上帝看作倖福的源泉等用思辨的“人性論”武器,揭示了宗教的弊端;而且也探討了哲學與現實之間的關係,指出了“哲學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學化”相統一的過程。這種思想最集中體現在馬克思的博士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與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別》。

  《萊茵報》時期的林木盜竊法的辯論、摩塞爾河沿岸農民的貧困問題等政治實踐所產生的思想苦惱,使馬克思意識到,思辨邏輯所論證到的作為國家的法,實際沒有維護農民的利益。這促使馬克思萌發了批判黑格爾法哲學的動因。隨後馬克思經過研究得出這樣一個結果:“法的關係正像國家的形式一樣,既不能從它們本身來理解,也不能從所謂人類精神的一般發展來理解,相反,它們根源於物質的生活關係。”不是黑格爾思辨邏輯所認為的國家決定市民社會,恰恰相反,是市民社會決定國家,馬克思立足於費爾巴哈的人本邏輯指出,市民社會才是人的本真存在狀態。在面對解放德國所依據的是什麼時,馬克思從“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質這個理論出發”;在分析處於異化狀態的問題上,馬克思立足於人的本質是有意識自由的類即人本邏輯。顯然,馬克思意識到黑格爾和青年黑格爾派思辨邏輯唯心主義的缺陷,並接受了費爾巴哈人本邏輯,進而展開了對黑格爾和青年黑格爾派的思辨邏輯思維的批判。由此可見,此時的馬克思是從黑格爾的思辨邏輯轉向了費爾巴哈的人本邏輯。這些思想集中體現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以及《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

  但同時我們應看到,馬克思在由黑格爾的思辨邏輯轉變為費爾巴哈的人本邏輯時,並不是完全立足於費爾巴哈的人本邏輯,而是用人本的邏輯進行思辨的思維、用思辨的思維進行人本的邏輯。在這種相互貫穿的邏輯中,既立足於人本邏輯分析人的“類”本質的異化問題,又立足於思辨邏輯通過思辨的揚棄道路,使異化了的人的本質迴歸人的真實存在狀態,從而引出了共產主義的結論。馬克思思想相互貫穿不同的邏輯支點蘊含著馬克思與費爾巴哈的內在矛盾,這就內在地促使馬克思在哲學思維邏輯上進一步否定費爾巴哈的人本邏輯思維。

  隨著馬克思批判現實實踐活動的深入,並通過對政治經濟學的深入研究,已經發現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歷史規律,從而促使馬克思突破傳統哲學的思維邏輯,尤其是突破費爾巴哈的人本邏輯,最終確立實踐的思維邏輯。這就是1845年春馬克思寫的“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檔案”,即馬克思為制定自己新哲學的觀點而寫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馬克思在這個具有高度濃縮、原則性的提綱中,突破了傳統哲學的思維邏輯限制,尤其是費爾巴哈的人本邏輯,確立了自己新哲學的實踐思維邏輯。立足於實踐思維邏輯的馬克思首先對費爾巴哈的人本邏輯展開了批判。馬克思指出,費爾巴哈仍然和從前的唯物主義一樣,“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在費爾巴哈的人本邏輯裡,人生活於其中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上只有“自然”和“人”這兩個實體。而在這個世界中,由於有了人這種物件性的存在,就使自然的、也包括人的一切事物,都成為一種對人來說的物件性的存在。在這個世界中,由於任何物件性都是人的物件性,因而應該從人本邏輯,去看待、理解作為與人處於物件性存在的一切事物。而作為物件性的人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物呢?顯然,費爾巴哈的回答只能是:人僅僅是脫離現實實踐的直觀的、感性存在的人。馬克思正是抓住費爾巴哈把人理解為內在的、無聲的抽象人的缺點,並突破其缺點確立了應“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的實踐思維邏輯的偉大變革。

  ***二***馬克思實踐思維邏輯的確立

  在《關於費爾巴哈提綱》中,馬克思不僅對費爾巴哈人本邏輯進行了徹底批判,而且對一切傳統哲學進行了徹底的批判。馬克思指出:傳統哲學離開“實踐的思維”,把思維邏輯與存在邏輯的統一,當成“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進行爭論。在這種爭論中,只會造成或脫離實踐所生成發展的存在而“抽象地發展思維的能動性”,或脫離物件化活動的人直觀地理解“存在”,這樣,最終無法實現思維邏輯與存在邏輯的真正統一。馬克思認為,離開思維的此岸性即實踐,便無法解決思維邏輯與存在邏輯的對立統一,要真正地實現思維邏輯與存在邏輯的對立統一,只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由此可見,馬克思立足於實踐邏輯,來解決整個傳統哲學所造成的思維邏輯與存在邏輯的對立。因此,實踐思維邏輯視野下的存在、思維以及思維把握存在所實現的思維與存在統一的思維邏輯,就和以前舊哲學所理解的發生了根本性的區別。第一,所謂的自然界、存在不再是“被抽象地理解的、自為的、被確定為與人分離開來的自然界”、“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的存在,而是由人的雙重物件化實踐活動所生成的、發展的、現實的、屬人世界中的存在,是在實踐中生成、發展的屬人世界的實踐存在。這個存在由於實踐規定項、基礎項和中介項的介入,在“本然”意義上已注入實踐的烙印,已經不是自然界自在的存在了。第二,立足於實踐邏輯的思維,是在雙重物件化實踐活動中、在人的歷史活動過程中生成、發展的思維。因此,不能脫離實踐、脫離人對屬人世界存在的實踐改造去理解、把握思維。而是“人的思維的最本質的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僅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樣的程度上學會改變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樣的程度上發展起來”的思維。第三,思維把握存在所實現的思維與存在統一的思維邏輯,就是符合在雙重物件化實踐活動中,由實踐所規定的屬人存在物自身生成、發展的那個樣的思維邏輯。這種思維邏輯符合實踐存在那樣的存在的邏輯,這就決定了哲學思維方式必須以實踐為基點,以實踐為視角、切入點、立足點和規定點,按實踐的內在本性和規律進行思維,進而從實踐的生成、發展中實現思維與存在的雙重物件化活動的對立統一。  因此,思維符合實踐規定屬人存在物自身生成、發展的思維邏輯,稱為實踐的思維邏輯即實踐邏輯。在實踐思維邏輯中,由於實踐的基礎項、規定項、中介項的注入,就使思維合於它的實踐存在那樣的存在的邏輯即實踐邏輯,相對於樸素辯證的事實存在邏輯、形式邏輯和思辨邏輯來說,就具有了自身獨特的基本規律。依據馬克思新哲學的實踐思維邏輯及其相關思想,可以把實踐邏輯的基本規律概括為:***1***實踐的思維和存在同一律,思維反應存在、達到與存在的統一,是在實踐中即人的歷史活動過程中生成、發展的,因而是表徵這種思維與存在同一的理論觀念、實踐觀念,均是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而不是形式邏輯的抽象的同一或思辨邏輯的思辨同一。***2***實踐的對立統一律,實踐邏輯的對立統一律是人對以實踐為中介的,通過實踐所造成自在世界與屬人世界、屬人世界中一切存在物對立統一的反思性概念把握的產物,而不是不屬人的自在存在的自發產物。***3***實踐的質量互變律:實踐邏輯的質量互變律是以實踐為中介的質量互變,即由實踐導致屬人世界中實踐存在物自為的、自覺的質量互變程序;而不是雖然是屬人世界的實踐存在物,但屬於具體科學研究的自發的、不自覺的質量互變的自然屬性,更不是自在世界中自在存在物自發的、不自覺的質量互變。***4***實踐的否定之否定律,實踐的否定之否定是在屬人世界中實踐存在物以實踐為中介的否定之否定,即由實踐導致的實踐存在物由肯定到否定,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發展;而不是雖然是屬人世界的實踐存在物,但屬於具體科學研究自然本性的否定之否定的運動,更不是自在世界中自在存在物自發的、不自覺的否定之否定。***5***實踐的歷史與邏輯統一律。由於現實的一切歷史都是在實踐的雙重物件化實踐活動所生成、發展而來的,因此,實踐邏輯的哲學思維就應該以人類實踐活動歷史的開始為出發點。實踐邏輯的概念的運動過程,應是對實踐的歷史過程反思性概念的把握和反映,並且須同實踐的歷史過程大體地相一致、相統一。這樣的歷史與邏輯的統一“不是人們的社會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

論從大白菜生長哲學看企業發展邏輯
論邏輯學與素質培養
相關知識
淺談馬克思新哲學的思維邏輯
淺談中國傳統哲學致思主題的後現代價值
淺談康德批判哲學的論文示例
淺談現代西方哲學的論文示例
淺談中國本土哲學中的神祕主義2
淺論哈貝馬斯政治哲學的焦點
淺談中國本土哲學中的神祕主義
教人思考哲學的故事
淺談如何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
語言哲學和語言邏輯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