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計算機基礎應用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4日

  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而言,學生只有具備紮實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基礎理論,並同課程的操作技能相結合,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計算機應用技能型人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分析 》

  摘要:該文主要對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探索有效的教學改革方法,促進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的完成,進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

  在21世紀,我國資訊科技在各行各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行業單位對中職畢業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提出了較高層次的要求。中職學校中,計算機應用基礎是其中的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程,該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目前,我國的中職教育中所追求的教學目標與職場的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所培養出來的人才不具備單位需要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因此,必須要對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不斷探索,促進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有效改革。

  1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存在問題分析

  在用人單位的反映中,中職學生缺乏計算機應用的實踐能力,學生在學習後依然不會做事,學生的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達不到實際工作的要求,進而說明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實際的職場工作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經調查分析,我國中職學校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1教學理念比較落後,忽視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在目前不少中職學校中,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過分強調對學生計算機知識以及經驗的灌輸,忽視了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中職教育本身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是一種獨特的職業教育,而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職業教育所具備的職業特徵,其教學要求與高等教育教學要求存在混淆[2]。同時,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中心,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是一種教師——學生的單向傳遞過程,忽略了學生的專業背景。部分教師的專業素養不達標,在教學過程中,多會以固定教材作為載體,進行照本宣科,忽略了對教材的個性化解讀,教學過程缺乏吸引力。

  1.2教學內容脫離實際,忽視了職業工作的需求

  在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和目前職場的現實需求之間存在嚴重的脫節現象,不少學生在學會知識以及技能後,不懂得如何在職場中進行應用,同時也不知道如何將學會的技能和學生的工作有效結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會從考試題庫中選擇模擬題進行任務佈置,沒有與現實生活中的職場需求結合在一起。因而,學生在教學結束後,學習到的只是做題的能力,不能解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的學習任務比較片面化,沒有與實際工作相結合。例如:學生打字能力的學習是利用打字軟體練習的,採用螢幕對照訓練方式,和實際工作的需求存在差異;學習常用和應用軟體案例與本專業職場需求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沒有與社會職場形成有機聯絡,最終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適應職場的需求。

  1.3採用單調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

  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師採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化,對於不同的教學內容,甚至不論學生的實際情況,單純使用教師講解演示,學生模仿操作的教學方法,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部分教師在對教學任務的認知上存在誤差,多會認為教師的任務是知識與經驗的傳遞,而能力則是由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訓練培養起來的,因而,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知識以及技能的傳遞,沒有對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進行培養,缺乏有效的“計劃——決策——評估”的培養策略的應用。在取證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單純強調對文字字型、字號設定等的訓練,對學生在專業中如何進行計算機應用的能力缺少強化,學生並沒有掌握在實踐生活中應用計算機技術的技能,無法做到學以致用。

  1.4考核評價缺乏效度,忽視了對教學過程的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單純通過取證應試,來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強調對教學結果的評價,忽視了教學過程的評價。學生在評價的影響下,多會選擇機械學習,死記硬背,以混得考試合格。無法培養應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偏離了職業教育的目標。

  2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的探索

  對於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有效改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

  2.1秉持職業教育目標的教育理念,突出職業教育特色

  教育改革是在教育理念革新的基礎上開始實施的,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有效改革,必須要首先對教育理念進行改革。中職院校應該塑造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目標,促進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不斷促進學生實際問題解決能力的提高。職業教育本身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了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同時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終身學習意識。在計算機基礎應用基礎教學的課程大綱中,指出必須要不斷促進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強調學以致用,不斷實現能力的有效培養,促進職業教育特色的提高。

  2.2實現教學的一體化,不斷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結合教、學、做三位一體,不斷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進而不斷促進教學做的一體化[3]。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應該以奠定學生專業學習能力為基礎,促進學生終身發展,實現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培養,獲得計算機的分析、獲取以及處理資訊的實踐綜合能力。

  2.3聯絡職場需要,強調教學內容的操作性,促進學生學以致用

  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保證教學內容與實際職業的有機結合,不斷促進教學過程中操作性以及應用性。為了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應該不斷提高學生的就業準備,不斷促進學習與實踐工作的有機結合。學習任務設計應該符合專業的特點,同時應該貼近職業,符合學生的未來職業方向,進而不斷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師應該在準確把握專業的特點的基礎上,有效應用專業知識以及需求,設計出能夠體現專業特色、操作性以及應用性的學習任務,促進學生計算機知識以及技能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王翠,李瑩.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實踐教學中行動學習的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8***12***:116-117.

  [2]古燕瑩.從“做題”向“做事”轉變——基於職場需求的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探索[J].工業和資訊化教育,2013,7***3***:31-37.

  [3]黃英.技能大賽背景下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資訊與電腦:理論版,2014,3***2***:244-245.138.

  篇二

  《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專案教學法研究 》

  【內容摘要】本文基於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現狀和高職院校學生客觀實際,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以專案任務貫穿整個課程教學,使學生在專案實施的過程中,掌握理論知識,並激發其應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提出具體思路,對推動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專案教學法;計算機應用;課程改革

  《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是高職院校所有專業新生入學所必需開設的課程之一。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學會基本的計算機基礎知識,並掌握利用相關應用軟體進行文書處理編排、表格資料處理、幻燈片製作等技能,使學生畢業之後能夠更快更好地勝任工作崗位。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以案例教學為主,由教師演示案例製作,學生被動學習,自己動手能力不足,學習效果明顯不理想。為改變這種消極的教學狀況,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根據教學實踐及不斷探索,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採用專案教學法能改變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

  一、《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實施專案教學法的必要性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與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已經完全融入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當中,培養具有一定素質的高技能型人才是高職院校的基本職責。通過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經驗總結,目前影響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的問題主要有:一是學生對計算機熟悉水平不高。當前多數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自農村,家庭條件總體相對較差,有許多學生平時生活中很少操作或使用計算機,這就為計算機的學習製造了難度。二是高職院校計算機教材與實際應用脫節。目前很少有專門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特點的教材,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職院校計算機的教學效果。三是傳統的教學模式與高職院校學生實際水平相矛盾。高職院校開展計算機基礎課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學生就業打牢基礎。但是,目前高職計算機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過程中多數還採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這既與計算機這門課程本身的要求不符,也與學生的實際水平相矛盾,不利於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提高。另外,由於高職院校的“生源”與普通高校不同,總體的素質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問題。大多數新生入學後存在學習目的不明確、基礎知識差、學習興趣不高。但學生思想活躍、喜歡集體活動、喜歡成果展示。瞭解了學生的興奮點,引導學生的興趣,通過專案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的實施,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感和喜悅感,建立自信心,才能逐步發揮自己的潛能,並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為將來勝任工作崗位打下基礎,這也是教育的目的。

  二、專案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實施

  所謂“專案教學法”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以生活情境或事件為題材,讓學生把自己納入一些專案場景角色,通過教學互動等方式展開的教學活動。其主要特點是“以專案來驅動學生學習,更加註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專案教學法從專案的解決入手,注重師生互動,有利於激起學生求知慾、調動學生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它教學方式靈活多樣,教學過程生動形象,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現有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正適用專案為單位進行組織,讓學生在專案的探索中獲得新知識,同時培養自身處理資訊和獨立探索的能力。本文以“工資表資料分析”專案為例,說明專案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實施過程。

  ***一***專案引入。課堂上設定具體的工作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身份轉換,從而讓學生以專案需要的身份進行作業,達到教學的目的。如:由教師扮演專案經理,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4~6人,每個小組都以財務部身份進行作業,並推選出一名組長任財務部長。首先教師要下發專案任務書,講清楚任務內容和條件,即本公司財務部門要進行工資的發放,財務總監要對當月的工資發放情況進行了解。

  ***二***專案分析。專案分析階段,主要教學內容是引導學生討論在完成專案時所必備的知識,為專案作業做好準備工作。在本案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討論工資表資料分析中如何利用各種函式進行資料計算、如何進行資料分類彙總、高階篩選、如何製作資料透視表。在這個過程中,以學生分組討論為主,以教師引導為輔。教師收集學生討論結果,與學生共同分析整理,對專案中涉及的知識點進行必要的講解,並在工作過程中由教師指導提出問題,學生通過分析思考後回答。

  ***三***專案實施。在學生進行專案分析的基礎上,帶領學生進行具體的專案實施過程。每個小組要完成工資表資料的輸入,並進行實際工資的計算。教師在專案實施過程中,要為學生提出要求,如,對不同職稱的人員進行分類彙總,把實際工資超過5,000元的女職工的資料篩選出來,等等。最後每個小組都要製作出資料透視表。這個過程主要以學生為主體,讓每個學生都有實際操作的能力,掌握必備的資料分析的知識要點,最後由組長把製作好的工資表提交給教師。教師在整個活動中,不能袖手旁觀,要輔助學生進行專案的實施,對工作中出現的錯誤及時予以糾正,並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通過學生積極動手動腦結合教師的適時指導,使學生順利完成工作任務。

  ***四***專案評價。在專案完成後,讓各個專案組進行成果展示並自評,組織學生討論在此專案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並如何順利解決,以及小組中每個成員在專案製作過程中的表現如何。然後組織小組間進行互評,通過完成專案的質量、速度及工作態度給予評價。最後由教師根據各小組及各組員之間的評價及在整個工作過程中每個小組及各位組員的表現情況,綜合工資表資料分析專案完成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評價。以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考評分別為佔20%、30%和50%計入專案考核成績標準考核。

  ***五***專案總結。專案總結過程尤為重要,並不是由教師簡單敘述知識點。這個階段還是以學生為主導,請每個小組派出1名同學對完成的專案進行總結。通過工資表資料分析這個專案具體掌握了哪些知識技能,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還會遇到哪些具體問題並如何解決。教師在專案完成後,要進行必要的知識點以及重點難點的梳理,並對學生在完成專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知識引導,要善於發現學生的亮點並給予鼓勵。

  三、專案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效果

  採用專案教學法前,本課程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單一講授方式,學生興趣低,教師授課難,授課內容主要圍繞教材,單個任務間無聯絡。課程改革後,本課程主要採用專案教學法,專案教學法就是把課程內容設定成具體專案,每個專案的學習以“做”為中心,教和學都圍繞著做,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做到“教、學、做”一體化,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通過情境的引入,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明確,學生能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中,真正變成了學習的主體,在授課內容方面更是面向應用,以工作崗位為導向,對學生的考核以學生完成專案情況來評價,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並能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戴士弘.職教院校整體教改[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5

  [2]李鷹,張喜春.高職“專案化”課程改革實操指導[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3,4

  [3]鄭翠,芮敏娟.新形勢下的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探討[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8

  [4]陳薇.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專案驅動教學方法的探索與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4

  篇三

  《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問題及應對策略 》

  摘要:該文分析了《計算機應用基礎》重要性的意義,詳細概述了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等方面的內容,指出本課程教學改革的策略。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策略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大學為非計算機專業學生開設的通識教育必修課程,也是大學生入學後開設的第一門計算機基礎課程。其知識面涉及較廣,影響較大,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旨在培養學生使用計算機的基本技能。本文針對目前瓊臺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一點建議。

  1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學生計算機能力差別較大

  現如今計算機應用逐漸普及與應用,部分中小學生已經接觸計算機,甚至部分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也已經開始接觸計算機,並且現在很多學校在中小學階段就開設資訊科技課程,學生們對計算機的基本知識有一定的瞭解,並且具備了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但是由於發達地區和落後地區對資訊科技課程重視程度不一樣,造成踏入高職高專的學生計算機能力層次不同。大一學生中,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有來自城市的,也有來自於偏僻落後的農村,因此在計算機應用能力天壤之別。有部分學生,在中學階段就已經系統地學習了計算機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能嫻熟的操作計算機,甚至有些已經通過了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但有部分同學,來自偏僻落後的農村,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技能薄弱。目前院校都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教學,由於學生的水平能力層次有差異,統一的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在教學中無法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基礎紮實的學生,對於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已經掌握了,不需要認真聽課。基礎薄弱的學生對教師所講解的知識,聽得雲裡霧裡,逐漸失去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因此,教師非常有必要制定不同的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才能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及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

  1.2教學目標不能和各個專業的培養方案銜接

  瓊臺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除了計算機專業學生外面,其餘專業的學生都統一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該課程所涵蓋的知識模組有: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7的使用、Word2010的使用、Excel2010的使用、Powerpoint2010的使用、Internet的使用、電腦保安與維護的基礎知識等。學生普遍認為課程內容過於複雜,所涉及的知識面過於廣泛。非專業的學生本身相對薄弱,學習起來十分費勁。並且該課程知識與學生所學的專業不能很好地銜接,這樣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無法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1.3教學方式缺乏創新性

  如今,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授課方式普遍是由教師先講解基本概念和知識,接著操作演示,最後才是學生帶著任務進行實踐操作演練,教師對其進行輔導和幫助。但是在理論部分,教師在講解知識點中,學生覺得枯燥無味,甚至不樂意學或厭學,很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操作部分,E-learning教學系統陳列出詳細的操作步驟及視訊演示,所以,學生就根據操作步驟按部就班的操練,其操作結果近乎相同。這樣,學生無法開發想象力,以及拓展與延伸學生的知識點。

  1.4教學效果欠佳

  目前,擔任此課程的沒有一線的教育教學經驗,對中小學資訊科技等課程不熟悉,更不掌握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情況,這樣無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則。由於缺乏對學生的深入瞭解,教師很難準確地把握教學目標,很難準確的定位每堂課的教學重點,造成教學效果欠佳。

  2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2.1及時更新軟硬體資源

  軟、硬體教學資源是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先提條件,故為了順利開展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務必要及時更新教學軟、硬體資源。隨著資訊化的飛速發展,要求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以及及時改進教學方式,才能跟上資訊化發展的步伐。除此之外,教師要善於把現代資訊科技的基本內容融入到課堂中,體現出“立竿見影”的教學效果,力爭讓學生所學即所用。

  2.2採取分級教學

  新生入校之後,教務處組織全校計算機基礎測試,依據測試成績進行劃分班級,依據不同的班級,教師所制定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方式應略有不同。在教育教學課堂中,依據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情況,進行分層次教學。對於基礎薄弱的班級,授課進度儘量放慢些,要詳細講解知識模組,然後再讓學生實踐操練,鞏固所學知識,另外,還要騰一些時間讓學生消化所學內容。這樣日積月累,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縮短與其他學生的差距。而對於基礎紮實的班級,除了講解課程的知識點之外,還要拓展及延伸知識點。總之,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才能達到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教學課堂效果。

  2.3加強教師培訓

  針對擔任此課程的教師要定時的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是網路資訊最前沿的知識,十分有利於教師提高教學質量。除了傳統的授課方式外,在網際網路日益普及的今天,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網路教學平臺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4考核方式的改革

  瓊臺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在各個系部屬於考查課,期末總評成績由授課教師依據平時成績及期末成績按照相應的比例計算得出,目前瓊臺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雖然採用無紙化考核,但是沒有及時更新試題庫的知識,知識點比較陳舊。學校應該針對這一門課程設計開發出標準化考試系統,針對傳統紙質考試的不規範化、系統化、科學化和智慧化,設計開發基於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標準化考試系統,採用標準化考試系統,建立知識點試題庫,對試題庫進行科學、高效、經濟、靈活的管理。同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考試系統操作練習,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操作計算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結語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更新日益加快,計算機知識越來越受到青睞。大學計算機基礎是各高校面向大一新生開設的一門計算機基礎課程,目的是使學生獲得進一步學習資訊科技所必備的基本知識、基本操作技能和應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4]。

  參考文獻:

  [1]賈遂民,張玉.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鄭州師範學院資訊科學與技術學院,2014***7***:71-73.

  [2]朱鳴花,趙銘偉,趙晶,等.計算機基礎教學中計算機思維能力培養的探討[J].中國大學教學,2012***3***:33-35.

  [3]周麗華.資訊化時代高校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改革探討[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2013***4***:179-181.

  [4]善運偉,耿植林,陳蓉,等.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分析及課程改革思路[J].軟體導刊,2013***6***:13-18.

有關推薦:

計算機教育基礎研究論文
計算機及應用基礎專業論文
相關知識
淺談計算機基礎應用論文
淺談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的優化對策論文
淺談大學計算機基礎改革論文
淺談計算機資訊保安論文
淺談計算機模擬技術論文範文
淺談計算機模擬技術論文
計算機基礎課程論文
計算機基礎結課論文
淺談計算機英語教學論文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