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之大學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國學經典教育不同於其他學科單純的知識教育,它是一種母語教育、人文教育。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關於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從小學四年級起,我開始接觸了四書五經裡的《大學》,在第一次接觸《大學》時,只能說自己是無知的,什麼也看不懂,什麼也聽不懂,只是在那裡死記硬背,雖然背下來了,但只是在腦子裡輕輕劃了一道淺淺的痕跡。在經過一遍又一遍地回味之後,慢慢地我覺得《大學》已經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腦海裡。《大學》是我的第一位文言文老師。

  《大學》一直在教給我們”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詳細地講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雖然我不大瞭解那些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但我知道做人要有誠意,這樣別人才會相信自己,我們還要修養自己的品性,不至於出去不講禮貌,讓人覺得自己是個沒有好習慣,家庭教育也不好的壞孩子,讓別人說自己的壞話,看不起自己,所以我們要講禮節,要修身。

  古人說道:”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雖然只是短短几個字,但字裡行間表達的意思卻是那麼深厚的道理,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己的品性;想要修養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大學》裡面講的道理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和我們的成長是分不開的。像小孩子的根本和大人的根本都是要修養品性,其次才是學習和工作,如果孩子沒有良好的品性,小則影響自己的人生,長大對社會也會有不好的影響,所以我們要修好身,正好心,然後做事也就簡單了。

  《大學》——我的第一位文言文老師,第一本接觸的四書五經裡的一本書,現在已經牢牢地裝在我的腦海中,永遠也抹不去。

  篇二

  朱熹在大學章句序中的第一句寫到:“《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意思是《大學》這部書,是古代大學教書育人的綱要和準繩。為什麼呢?帶著這個疑問,我閱讀了《四書章句集註》《四書》中的《大學》。

  《大學》被朱熹分為了經篇和傳篇。經一章向人們展示的是儒家的“三綱八目”的要義,邏輯分明,層層推進。“三綱”指的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目”指的是“格物、致知、成一、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十篇的傳的文則是引經據典地闡釋“三綱八目”,其內容言簡義豐。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的宗旨在於顯明本有的清明德行,在於把這種修養取得的成就恩澤人間百姓,從而使人人都達到至善的境界。解釋“在明明德”的傳一章引用了《康誥》《大甲》《堯典》主要是“為了說明弘揚人性中美好善良的品質從三皇五帝時期就開始了,並不是我們標新立異的產物。”我認為它包涵了“性本善”的意味。《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中的“天之明命”就是指上天平等賦予每個人的德性。它強調了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但是可能由於後天的環境和教育的不同才導致了人們在品行和德性方面的差異。因此“皆自明也”,即要我們自己加強自身的修養。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也“在親民”。《四書章句集註》中“程子曰:‘親,當作新。’”朱熹說“新者,革其舊之謂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當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汙也。”《新民與親民——作為中國古代政治哲學的一個問題》一文提到“新民”指使民眾提高覺悟,實現精神、思想的更新;而“親民”則指使民眾富足、安頓而獲得必要的生存基礎,進而親善於政權結構,易於統治,服從管理。“如果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認為”親民“適合古代社會而”新民“更適合現代的社會。因為”新民“更強調了一種自我的革新,社會的革新。正如朱熹所說的,首先要自己”去其舊染之汙“,對自己的舊觀念,舊思想進行改造和更新,然後再”推以及人“,那麼領導者就不擔心人民不歸順他。對於個人來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一種非常好的提升自我的辦法:通過不停歇地隨時反思自我、改過自新從而”得道“。如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

  通過”明明德“、”親民“然後”止於至善“。”止於至善“的意思是人人都達到至善的境界。朱熹說:”言明明德、新民,皆當止於至善之地而不遷。蓋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在我看來,這是通過”明明德“、”親民“後達到的一種效果,是一種理想的狀態。但是這似乎太理想化了,不管從古代社會還是現今社會來講都有點脫離了實際。然而,我們首先要”知其所止“然後才能談論”止於至善“。書中所描述的”止“是從精神層面上來講的止於仁、敬、孝、慈、信。不可否認,這對於現在來講仍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我理解的”知其所止“更強調了自己應該找準自己的人生位置,然後才能為之奮鬥。

  經篇勾勒出”三綱八目“的要義,然後傳篇對其展開闡釋。其中”八目“又包含著”內修“和”外治“兩大方面:”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內修,而”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

  在內修方面,先是格物致知,然後是誠其意,正其心。”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為窮,故其知有不盡也。“由於我還不太懂朱熹這番話,於是我通過查詢一些資料來加深對格物致知的瞭解。”格物指努力窮就事物之理,當人民通曉事物之理後,人的知識也就完備徹底了;致知完全是作為認識過程找能夠的格物在人所得知識的一個自然結果;所以朱熹認為,若沒有格物談致知是無法辦到的。知悉用“格物所以致知”來說格物和致知的關係,一方面說格物以致知為目的,另一方面致知是在格物的過程中實現的。“人的知識在認真研究外界事物中獲取,日積月累就能達到”知之至“的境界。這裡我思考了一個問題:對於教師,該怎麼樣幫助學生”格物致知“呢?過去的教師”填鴨子“的形式顯然已經不符合現今教育的要求了。再聯絡”格物“,我認為它更強調了是自己對事物的思考,而不僅僅是借用別人的知識,從而達到”致知“。從知識儲備方面,內修要求”格物致知“,那麼從精神修養方面呢,就要求”誠其意,正其心“了。意誠則必須從慎獨開始,正心則要求保持平和的心態。我覺得無需哆嗦這兩者,因為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在不斷的自我改善中達到的。

  在外修方面,”齊家,治國,平天下“著眼於處理人際關係。這讓我想起安葬於西敏寺的英國國教主教的墓誌銘:我年少時,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當時曾夢想要改變世界,但當我年事漸長,閱歷增多,我發覺自己無力改變世界,於是我縮小了範圍,決定改變我的國家。但這個目標還是太大了。接著我步入了中年,無奈之餘,我將試圖改變的物件鎖定在最親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從人願,他們個個還是維持原樣。當我垂垂老矣,我終於頓悟了一些事:我應該先改變自己,用以身作則的方式影響家人。若我能先當家人的榜樣,也許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國家,再後來我甚至可能改造整個世界,誰知道呢?這也讓我想起了自身,自問我沒有這麼大的抱負要平天下,或改變世界,但我希望以後受過我教育的學生都能成為能”平天下“,能改變世界的人,那麼我也算是成功的老師了!

  總的來說,《大學》言簡義豐,讓我領略到中華經典的強大。

  篇三

  讀過《大學》,印象最深的是《大學》中經一章裡面的一段,”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思就是說《大學》的根本,在於使人們的美德得以彰顯,使天下的人革舊圖新,使人們達到最好的理想境界。這是它的宗旨,也就是《大學》的宗旨,但更深一步來講大學的宗旨在於彰明人類天賦的美好的純潔的心靈,以及光明正大的德行,以身作則,樹立能夠帶領大家從善的榜樣,啟發人們的自覺性,去除人本身對外界事物的佔有慾,歷經各種困苦,最後才達到”至善“的完美境界。

  其實只要看過簡介,就知道《大學》其實是《四書五經》之中最短的一篇,不過2000字左右,可是正是這麼短的一篇文章,卻揭示了人生的真理,一個人由凡人轉為聖人的必要途徑,要是我們能按照《大學》中所說的去做的話,一定能有所作為,受益無窮。只覺得慚愧的是,《四書五經》買回來這麼久,碰都沒有碰,要是早些看的話,就可以早些領悟其中的意義了。

  我想說,每個人出生時都沒有善惡之分的,只是因為家庭環境的不同,所以受到的教育也不同,造成每個人的文化程度也不同,再加上走進社會時受到的薰染,才變成了各種各樣的人。如今的學校已經不實行教《四書五經》的教育了,所以現在的人們也接觸不到這種叫人修身養性,意義深刻的書了。一個人要是不會做人,即使有再多的學問也沒有用,因為他心胸狹窄。教育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讓我們這些年輕一輩擁有良好的品德、悲天憫人的情懷。教育不只是教我們知識,更是為了叫我們做一個合格的人。

  現在的社會裡,人與人之間的隔膜越來越深,牴觸與不信任越來越多,在外面的每個人幾乎都戴著面具在生活著,同時也保持著自己的外在形象。我想問,這樣生活不累嗎?造成這樣的原因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我們雖然不能改變社會的這種現狀,但可以改變自己,試著去相信別人,讓浮躁的心平靜下來,靜而後能安,這一點在經文章裡面也提過。我相信,只要嚴格按照《大學》中所說的去做,這個社會會改變的,變得溫馨而不是險惡。

  《大學》是一本光輝璀璨的人生之書,只是讀,我便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想說自己所做的還遠遠不夠。需要努力的去學習,革舊圖新,才能更加深刻的去了解《大學》這本書。

  《大學》就是這樣一本經受過時間淘洗的經典之書。
 

國學啟蒙經典讀後感
國學經典書籍的讀後感
相關知識
國學經典之大學讀後感
國學經典書籍的讀後感
國學經典弟子規讀後感
國學經典著作寫讀後感
國學經典千字文讀後感
關於國學經典散文的讀後感
國學經典小名士觀後感
畢淑敏經典散文集讀後感3篇
汪曾祺經典散文選讀後感
汪曾祺經典散文選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