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幹部個人先進事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5日

  身為一名先進的村幹部,要富有創新精神,思維活躍,能吃苦耐勞,心貼群眾,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當大學生村官廖闊考上公務員即將離開的訊息傳開後,寧強縣漢源鎮金家坪村立刻炸開了鍋,許多幹部群眾自發地來到廖闊那間小屋子裡,道不盡對他的依依惜別之情。 2008年9月,剛剛走出校園的廖闊毅然選擇了大學生村官之路,到寧強縣擔任漢源鎮金家坪村主任助理。兩年的“村官”生涯裡,廖闊用實際行動打消了村幹部和群眾疑慮,以卓實的工作成績,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真正成為了村兩委會的“好助手”,農村群眾的“好朋友”。

  全縣第一個檔案管理工作省級A級村由他打造 “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廖闊是一個願意把任何小事做好的有心人。一次在清理村委會庫房時,他發現村上自1952年至2008年期間檔案都裝在麻袋裡,管理和查詢起來非常不方便。許多群眾對他說,村上這些檔案資料有什麼用,乾脆賣廢紙算了。廖闊卻說檔案資料反映的是村上的歷史,是開展農村工作的第一手資料,應該好好整理一下。在村委會的大力支援下,他專程到縣檔案局學習

  了檔案管理工作。回來後就一頭撲進了檔案整理工作中,每早晨天還未亮他就趕到村委會,開始整理檔案,遇上下鄉回來很晚,他也要到村委會整理幾卷檔案,才肯回去休息。這一干就是二個多月,廖闊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老繭。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麻袋裝了50多年的檔案資料,在他的努力下變成了一盒盒目錄規範,裝訂整齊的“藝術品”,他還將檔案目錄輸入電腦,建立索引,方便了查閱和管理。20xx年3月,金家坪村被授予陝西省檔案工作目標管理認證A級單位,成為寧強縣第一家村級檔案管理獲省級A級先進單位。

  全縣第一個村級網站由他建立

  “志不強者智不達”,廖闊是一個善於將想法付諸實踐的實幹者。如何增加農民收入,是廖闊到村任職後一直思考的問題。他發揮自己電腦特長,利用網路資源,建起了全縣第一家村級網站,並將村上茶葉、香菇、苗木等供應資訊釋出至各大農產品供求資訊網,幾乎每天都能夠接到全國各地客商打來的求購***,網站的建立不僅為全村農產品打開了銷路,增加了群眾的收入,而且還引來了外地投資客商。湖北一投資商通過金家坪網站了解到該村有大量生產琉璃製品的頁岩山石,經過實地考察後,投資2000萬元開設了琉璃瓦製品廠,解決了村上100多人的就業。村上的群眾笑著說沒想到看不見的網站居然引來了湖北的金鳳凰。20xx年5月,廖闊被省農業廳和省通訊管理局評為陝西省2008年度資訊入村工程建設先進個人。

  全鎮第一家茶葉產業合作在由他號召

  “面對困難的時候,要勇敢、執著、不畏艱辛地去戰勝它。”廖闊有這樣一顆敢於迎接挑戰的心。茶葉是金家坪村群眾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但由於長期缺乏有效的技術管理,沒有產生大的經濟效益,廖闊經過實地調研,主動走訪村上茶葉種植大戶商議如何做大做強茶葉產業,在他的提議下成立了全鎮第一個茶葉合作社。在茶葉合作社的引導下,金家坪茶葉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初步實現了規範化、標準化種植,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資源、資訊、效益共享的服務體系。合作社還積極引進無性繁殖技術,為茶農統一採購農用物資,先後組織開展茶葉種植技術培訓20餘次。目前,合作社入社農戶121戶,入股資金達249萬元,全村發展茶園1500多畝,僅此一項農民人均純收入就增加了600元。

  在即將離開的日子裡,廖闊非但沒有一絲鬆懈,反而更加努力的工作,“時間不多了,好多想法都沒來得及實現,能多做點就多做點吧。”他還說:“我將永遠記得,我曾是一名大學生村官。”

  相信這個叫廖闊的年輕人,人生之路必定會像他的名字一樣遼遠寬闊。

  篇二

  趙穩志,男,26歲,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湖南邵陽人,現任鬆滋市八寶鎮龜咀村黨總支第一書記。他是一位富有創新精神,思維活躍,能吃苦耐勞,心貼群眾,深受群眾歡迎的一名優秀的大學生村官。是年輕幹部的先進典型,是大學生村官的傑出代表。短短一年時間,讓跟著他一起幹事的農民年均純收入由3000元變成了8000元。

  他於2008年8月分到鬆滋市紙廠河鎮官堰坪村,任村主任助理。期間,他憑藉紮實的工作作風,創新的工作思路,得到了幹部群眾的充分肯定。20xx年12月鬆滋市委組織部將其安排到荊州市新農村建設試點鎮——八寶鎮,並委任龜咀村黨總支第一書記。一年半以來,他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利用其自創的三大“法寶”,向我們展示: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選不出時代的偉人”。光榮的花環從來都是由荊棘編成,同樣,在三年的農村基層工作和生活中,面對艱苦的環境,趙穩志凝聚一種務實苦幹的青年精神;面對諸多的難題,堅定一種勢如破竹的勃發勇氣;面對形形色色的各種誘惑,練就一雙祛邪扶正的“火眼金睛”。端正態度、紮紮實實、不論先幹,“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在勤勤懇懇、默默耕耘中提升自我,他經常自豪地說:“這三年我沒有碌碌無為。”

  一、“三件品”——走近群眾、貼近農村的法寶

  剛到村時,他就試著慢慢改變學生之氣,夏天戴著“草帽子”,防汛穿著“膠靴子”,幹活戴著“手套子”儘量走近群眾,貼近群眾,後來他將此形成了習慣,並將這三樣東西命名為“下村三件品”。他是一名非常愛動腦子,並富有強烈的創新意識的人,往往別人感覺無從下手的一些事情,他總能找到一種特別的方法加以解決。作為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又是說著普通話的外鄉人,如何儘快融入當地群眾開展工作是擺在這名年輕大學生村官面前的首要難題?他認真思考後,寫了一封《致官堰坪村父老鄉親的一封公開信》,並印刷了1000份,在組長指引下,挨家挨戶的上門拜訪。在摸清村裡基本情況的同時,又與群眾拉近了距離。 每次經過農戶門口看到有紙屑瓜皮,他都會戴著手套隨手拾起來,久而久之,村民們也被他的行為所感染了。本村的官堰坪小區連續兩年被市、鎮評為“清潔家園”示範小區。他的“手套”總是在開溝除淤,修路鋪沙等情況為村民率先垂範,他的“靴子”走過了累計1個多月的汛期,累計下過200多次農田開展春耕;他的“草帽”陪著他開展土地平整專案協調工作,“三建一改”工作,夏收夏種工作,計劃生育工作等。他總是說,這三樣東西是他的法寶,有了它們,我們就是群眾的親人,就是群眾的朋友,就是群眾眼裡真正的人民公僕,做什麼事都得心應手。

  二、辦“村報”——倡導文明、完善管理的法寶

  “我們村裡有自己的報紙了!”2008年12月6日,趙穩志剛拿一沓《官坪百姓》就在群眾中炸開了鍋。《官坪百姓》成立於2008年12月,是由趙穩志牽頭並擔任主編、村總支書記任社長、其他村幹部和組為編委成員的內部發行的報紙。截止20xx年8月共發行了5期。欄目涵蓋了“村情動態”、“產業發展”、“百姓課堂”、“家長裡短”、“創業論壇”、“百姓之聲”、“官堰坪人在外鄉”、“你我共話新農村”等。以前村裡有大事小事老百姓都不能及時知道,現在利用報紙宣傳一些法律知識,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殯葬改革、社會治安等一些常識和知識,並及時釋出獎勵政策等,使老百姓參與爭先評優的積極性十分高。黃建平,男,官堰坪村9組村民,以前在廣東打工,因為看到報紙“創業論壇”和“官堰坪人在外鄉”後,知道家鄉正在發展特色養殖,他毅然決定回鄉投資創業,辦起了家兔兩養專案,目前已建兔舍5個,發展到800餘隻,年實現銷售收入60萬元,獲利20餘萬元。更可喜的是,報紙上經常公開村務、財務和黨務,真正體現了辦刊宗旨: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幹部一個清白,幹群關係也變得和諧共處,少了很多的上訪問題。他還在村報上專門開闢了一個收集民意的專欄,並在村部設立了意見箱和投稿箱,每期過後,老百姓都有大量的資訊反饋上來,為幹部開展工作也提供了很多的思路。他還利用這份報紙加緊與在外成功人士的聯絡,將他們的***收集起來,定期為他們寄送報紙,在他們隨時瞭解家鄉變化的同時,也增加他們返鄉創業,建設家鄉的決心。在龜咀村也開始辦《龜咀百姓》,目前正在籌備策劃當中。

  三、調結構——發展生產、促農增收的法寶

  來到龜咀村以後,發現本村的產業結構比較單一。他通過多方聯絡,從自己的家鄉湖南省邵東縣引進大棚蔬菜種植技術,並牽頭成立合作社,並依託專合組織,打破常規,創新建立了“龜咀村蔬菜專業合作社黨支部”,並擔任支部書記。他非常鑽研學習,經常利用書本,網路學習相關知識,經常請教荊州市農科院、鬆滋市農業區域性分專家,並利用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指導合作社改進完善服務機制,推進蔬菜產業向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發展,打造“蔬菜專業村”。合作社吸納全村40多戶蔬菜戶為成員,統一為他們購買優良的種子,提供辣椒、黃瓜、西紅柿等蔬菜種植技術和市場資訊,每週開展技術推廣培訓,讓他們學習到最環保、最有效的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及時為他們提供銷售資訊,確定最可靠的銷售渠道。在趙穩志帶動下,龜咀村的蔬菜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全村目前80多戶群眾大力發展蔬菜種植。截止2011年6月,全村新增蔬菜種植面積200多畝,搭建國標大棚200多個。畝平實現利潤達1.5萬元,人平年均增收5000元。

  合理定位,找準座標,發揮特長,創新工作,就是趙穩志同志這一年半以來的工作寫照,他在農村這個廣闊的天地裡大展身手,實現了自己人生的一次飛躍。他在艱辛付出的同時也收穫了累累碩果,三年來,他榮獲湖北省“十佳大學生村官”、湖北省優秀共青團員、鬆滋市優秀共產黨員、鬆滋市 “雙建致富”優秀村黨組書記等榮譽。他的先進事蹟多次被市電視臺、報紙、政府網站等媒體多次報道。

  篇三

  村官高旭彬畢業於江西井岡山大學,他放棄了去上海同濟大學工作的機會,到山西農村當村官。副書記當了一年多,被鄰村的村民全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這個村原來的兩個正職主動讓賢,一個30多,一個40多,心甘情願給他這個20多歲的後生當副手。他們說,村裡實在太落後了,靠天吃飯、“土革命”的辦法行不通了,希望能有個外面的能人帶著村民發展致富。

  高旭彬現在所在的村叫圪垛兒村,位於山西省清徐縣。這個村地處山區,人口325人,村民以種植葡果和外出打工為生。高旭彬上任時,村裡的賬本上只有25元錢。

  這個村的村民之所以“看中”高旭彬,是因為他在鄰村幹出了點名氣。2007年8月,高旭彬以綜合考試第一名的成績通過了山西省大學生村官計劃的考試,到清徐縣東馬峪村當村官助理。他把村民組織起來跑運輸,一年下來,每輛車增收了1000多元。

  去年12月28日,圪垛兒村“兩委”換屆,村民把高旭彬“挖”了過來。

  剛上任時,急村民求發展之所急,高旭彬住在老支書家,每天挨家挨戶去吃派飯。他很快摸清了村情——圪垛兒村是歷史文化和紅色之村,是傳統葡果種植和生態之村,也是偏僻和經濟落後之村。

  為了讓葡萄能賣個好價錢,高旭彬找到了當地葡果綜合廠廠長耐平:“假若將葡萄包裝上市,提高知名度,增加附加值,農民收入會不會提高?”耐平卻告訴他,“這個不行,一方面搞包裝要花錢,另一方面包裝後葡萄價格貴了,賣不出去”。

  高旭彬不氣餒。他連夜寫出成立合作社和葡萄銷售的計劃書,還在網上收集了許多合作社促進農民增收的事蹟材料。第二天,高旭彬拿著這些材料找耐平和村裡幾個年輕人談創辦合作社事宜,耐平和6戶人勉強加入合作社。

  3天后,他們製作出了第一批包裝盒1000個,還給合作社起了個名字,叫“金龍”。葡萄收回來了,銷售成了大問題,因為金龍葡萄沒產品認證,超市不讓進,保質期較短,價格又貴,他們只能提著包裝好的葡萄到企業和縣級機關推銷。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他們賣出了3000盒葡萄,加上銷售散裝葡萄,合作社實現產值28萬元,受益群眾人均增加收入1253元。

  截至現在,合作社已經吸引80多戶農戶加入,受益群眾3000多人,業務擴充套件到馬峪鄉24個村,專案涉及葡果種植、包裝、銷售、養殖、荒山綠化。今年,結合打造“集觀光采摘體驗為一體的農家樂旅遊村”的發展目標,社員們一起建設了葡萄示範園240畝,預計2010年合作社產值將達到50餘萬元。

  過去,圪垛兒村的耕地因為澆不上水荒廢多年,村民們要挑著水桶跑出四里地去挑水吃。圪垛兒村的村民為此很羨慕鄰村。鄉黨委書記多次帶著高旭彬去跑財政、電業、水利等部門,水泵、電機、輸水管陸續到位。可是變壓器、修空心壩的錢還沒著落,工程遲遲不能開工。

  高旭彬敲開了縣長辦公室的門。縣長張強了解情況後,當場表示大力支援,扶持資金很快到位。村裡的男女老少肩扛人挑,硬是把幾百斤重的裝置從山樑運到了山溝,把2000多米的鋼管鋪在了滿是荊棘的山腰上,建成了長30米、寬20米的空心壩。半個月的時間,農田水利灌溉工程建成。

  在一次縣委書記和大學生村幹部的座談會上,高旭彬向縣委書記車建華彙報了村民吃水難的問題,車建華當即拿起電話安排有關事宜。在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今年8月,村民們渴盼的自來水流進了村裡。


身邊的好人好事事蹟
村幹部感人事蹟
相關知識
村幹部個人先進事蹟
紀檢部個人先進事蹟範文
村支書個人先進事蹟
村主任個人先進事蹟
村委會個人先進事蹟
村信訪個人先進事蹟
村書記個人先進事蹟
西部計劃優秀志願者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部隊抗洪搶險戰士個人先進事蹟
部隊抗洪搶險戰士個人先進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