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菇高產栽培技術
楊樹菇又名柱狀田頭菇、柳菌,其菇蓋肥厚、柄脆嫩,味道鮮美,口感佳,經常食用具有抗衰老、降低膽固醇、防癌等保健功效。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楊樹菇的栽培技術,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季節安排
選擇溫度在20~25°;C的季節安排生產。一般北方地區,春季3~4月份製作菌袋,5~6月份出菇;秋季7~8月份製作菌袋,9月份起開始出菇。
二、場地選擇
通風良好、環境清潔、近水源的空房或大棚均可作栽培場所。
三、栽培原料
配方:①闊葉樹木屑78%,麥款20%,石膏1%,煎糖1%;②棉子殼80%,麥款或稻糠18%,石膏1%,白糖1%;③玉米芯75%,麥款15%,玉米麵8%,石膏1%,白糖1%。
四、菌袋製作
按常規方法拌料,控制含水量在60%~65%。裝袋、滅菌按常規操作。滅菌結束後趁熱取出菌袋放入元菌室內,待冷卻至30°;C左右按元菌操作接種,每袋接種量為15%~20%。接種完畢,將栽培袋置於潔淨的培菌室或準備出菇的大棚裡培養,控制溫度在20~25°;C,空氣相對溼度60%,每天定時通風2~3次,每次通風30分鐘左右,避光培養60~70天菌絲髮滿整個菌袋。
五、出菇管理
***一***搔菌將袋口拉直,挖去老菌種塊,並沿料表面輕輕扒去一層菌皮。搔菌完畢後將菌袋立於床架上,袋口蓋報紙***或無紡布***,噴水保溼。
***二***降溫通過早、晚揭膜通風,將出菇棚內溫度逐步降至15~18°;C並維持5小時,再控溫至20°;C左右,以5~8°;C溫差剌激菇蕾產生。
***三***通風換氣每天掀膜通風1~3次,每次30~40分鐘,溫度高時適當加大通風量,但忌大風直接吹人,可在通風口懸掛草簾等遮擋物。
***四〉增加尤照通過適當減少菇棚遮陽物來增加光照,忌強光直接照射菌袋。
***五***加溼用噴霧器在菌袋口及菇棚內空間噴霧狀水,使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85%~90%。
經過4~6天催蕾,袋口表面出現黃水珠,隨即菇蕾產生。此時先將菌袋口翻卷2釐米,等幼菇出齊後,再拉直提高袋口,並蓋上報紙噴水保溼。當子實體長至5~10釐米時,增加空氣相對溫度至90%~95%,同時加強通風換氣。採收前1~2天要停止噴水。
六、採收
以菇體菌膜未破時為適宜採收期,標準為菇蓋顏色暗紅、肉質肥厚、大小均勻,菌柄粗壯近白色、長短整齊一致。採收時注意一手按住料面,一於輕輕起下子實體,不要將培養料大塊帶下。採收結束後及時清理料面,去除殘留菇根及死菇、爛菇,待菌絲恢復生長後進行二潮出菇管理。
楊樹菇地理分佈
生態 楊樹菇是中溫性菌類,其出菇適溫範圍較廣,一般春、秋兩季自然發生於楊、柳、楓、榕、小葉榕等闊葉樹的枯死樹幹和腐朽的樹樁及埋於土內的樹根上。楊樹菇是一種世界性食用菌,廣泛分佈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溫帶地區,我國主產於新疆、江蘇、浙江、福建、廣東、貴州、雲南、四川、西藏、山西、海南、臺灣等省區。
楊樹菇藥用價值
楊樹菇成熟時,食物纖維在子實體中的含量以菌柄為最高,因而楊樹菇的菌蓋和菌柄能給人以不同的風味和質感,蓋肥柄脆,口感極佳,營養豐富。據資料,菇體含還原糖29.96%,總糖54.36%,粗蛋白27.51%,氨基酸含量豐富,人體八種必需氨基酸齊全,其中賴氨酸含量高達1.75%。因此,楊樹菇是一種食用價值很高的傘菌。
另據日本高馬、佐佐木等***1978***在《楊樹菇香味的組分》一文中指出,用氣相色譜法和質譜分析法對楊樹菇的揮發性香味組分分析,已鑑定出其中含二種酯***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九種醇***乙醇,2甲基二丁醇,3甲基二丁醇,1—乙醇,3—辛醇,1—辛烯三醇,1—辛醇,苯甲醇和2苯基乙醇***,四種羰基化合物***3—辛酮,苯甲醛,苯乙醛和2—甲基玉桂醛***,二種酸***醋酸和苯乙酸***,三種化合物***甲苯,異丙基苯和氧芴***以及二種不穩定的化合物***n—丁基甲酯和2,3丁二醇***。文中指出楊樹菇的主要香味組分是1—辛烯三醇;而苯甲醛則具有類似杏花的香味,苯乙醛也是已知的重要香味成分。口味純正,味道極佳。
楊樹菇又具有一定藥用價值,性甘、淡,味平。功能利尿滲溼,健脾止瀉,清肺熱,平肝明目。據清吳林《吳蕈譜》記載,可治“肺熱面腫”;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記載,可治“心痛”***胃炎、胃潰瘍***。在福建的閩西北地區,民間有用風乾儲存的楊樹菇治胃冷、胃炎水腫的傳統,療效甚佳。陳士瑜等在《蕈菌醫方整合》***2000年***中記錄了許多用楊樹菇治病的民間單驗方和食療方。福建師大生物工程學院許旭萍等***1998***對楊樹菇的深層發酵產物進行分析,發現其中含有皁苷、三萜皁苷和多糖等化學成分。多糖的含量是香菇的11.5倍,具抗腫瘤活性,其熱水提取物對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分別為90%和80%。因此,楊樹菇是一種兼有食、藥用價值的菇菌。
大球蓋菇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