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創業論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對於殘疾人瞭解較少,不知如何寫關於殘疾人創業的內容?看看下面的2篇範文,或許有所幫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案例1:殘疾人網路創業就業現狀、問題及建議

  [摘要]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殘疾人網路創業就業逐漸增多,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全國19個省市殘疾人網路創業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創業現狀、遇到的各種問題,並從政策、就業服務、職業培訓等多個方面提出改進建議,以期提升殘疾人就業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殘疾人;網路創業就業;創業培訓;服務需求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4***12-0071-03

  網路創業是以網際網路及其他電子網路通訊裝置為基礎,發現和捕捉新的市場機會,通過提供新的商品或服務以創造價值的過程,它具有虛擬性、創新性、網路企業的快速成長性以及其創業者的年輕化等特徵。近些年來,電子商務的普及、創業型經濟的發展、就業形勢的嚴峻以及政府政策的鼓勵,促使殘疾人群體網路創業的觀念日益增強,網路創業人數急劇增加,創業帶動就業的效果日益明顯,成為殘疾人創業就業發展的新趨勢。

  1殘疾人網路創業就業的基本狀況

  2013年7月,中國殘聯就業服務指導中心組織在全國殘聯絡統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範圍內,開展了殘疾人網路創業就業的問卷調查,共收到19個省市有效問卷335份,其中個人網店317份,企業網店18份,基本情況分析如下:

  11殘疾人網路創業的基本背景

  被調查的殘疾人店主中,男性175人,佔578%,女性128人,佔422%,平均年齡為34歲;從殘疾型別看,肢體殘疾有219人,佔799%,聽力言語殘疾有31人,佔104%***其中聽力殘疾有27人,佔99%,言語殘疾有4人,佔15%***,視力殘疾有16人,佔58%,智力殘疾有3人,佔14%,多重殘疾有4人,佔15%;從學歷狀況看,大專及以上學歷有122人,佔387%,高中學歷有91人,佔289%,初中學歷有80人,佔254%,小學及以下有22人,佔70%,絕大多數店主學歷層次偏低;從地域分佈看,中東部發達地區所佔比重較大,有301人,佔952%,西部欠發達地區有16人,佔48%。

  12殘疾人網路創業的運營狀況

  被調查的殘疾人網店的營業額由於地理位置、經營範圍、成本的不同體現了較大的差異。被調查者中,有242人,即763%的店主在家中開網店,有184人,即58%的店主有意擴大規模,有154人,即486%的店主用個人儲蓄作為網店的啟動資金,平均投入資金為12341元,中位數為4000元。網店的平均營業額為8877元,但是中位數為1500元。說明店主的營業收入差距很大,並且有15%的店主***46人***同時進行實體店的經營。有超過一半的店主***154人,519%***在開網店的同時有其他收入來源,平均收入為2109元***中位數為1300元***。

  13殘疾人網路創業的社會保障狀況

  被調查者中,有112名參加了各類社會保險,其中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有102人,佔322%,居民養老保險有29人,佔91%,農村養老保險有38人,佔120%,職工醫療保險有89人,佔281%,居民醫療保險有41人,佔129%,公費醫療有2人,佔06%,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有43人,佔136%,失業保險有43人,佔136%,工傷保險有41人,佔129%,生育保險有36人,佔114%***見圖1***。

  圖1網路創業殘疾人蔘保情況

  被調查者中,有205人未參加社會保險,不參加社會保險的主要原因有:①不瞭解有51人,佔161%;②嫌參保費用太高有56人,佔177%;③店主不知道如何參加社會保險的有15人,佔47%;④店主不想參加社會保險的有9人,佔28%;⑤店主認為手續太複雜的有8人,佔25%;⑥有9人,即28%的店主由於社保不能連續轉移而不參加社保,此外有1人,即03%的店主由於其他原因不參加社保。此外,65%***206人***的店主不瞭解有關的殘疾人創業政策,543%***172人***的店主沒有享受任何優惠政策。

  14企業網店的基本情況

  企業網店相比個人網店具有更多的交易量***平均786筆***和更高的月營業額***平均55325元***以及更多地僱用員工***平均83人***,其中737%的企業網店僱用了殘疾人,說明殘疾人企業網店對吸納殘疾人就業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對於參加社會保險,企業負責人主要認為費用過高***556%******見圖2***。

  圖2殘疾人個人網店與企業網店對比情況

  2殘疾人網路就業創業面臨的問題

  21政府扶持不足,缺少殘疾人網路創業的專項扶持政策目前,各地殘聯出臺了一些扶持政策,如殘疾人個體開業開辦費補貼、殘疾人個體業主及其幫工社會保險費補貼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其扶持的主要物件是實體經濟,網路創業基本上還未被納入到創業扶持優惠政策體系中。

  在所調查的網路創業人群中,只有112家網店享受到了“社會保險補貼”;有206名被訪者表示“不知道”有相應的扶持政策,因此難以得到相應的扶持幫助。此外,有些國家政策落實也不到位,比如中殘聯多次號召各地開展殘疾人網路創業培訓,但是培訓效果不理想,能掌握網路創業技能的殘疾人比例不高。

  22殘疾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網路營銷技能亟待加強

  殘疾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對於網際網路的認識、瞭解和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管理經營和市場營銷能力差,開網店主要還是以個體零售為主,技術含量普遍較低,產品利潤不高。調查結果顯示,54家的網店月營業額不超過500元,105家***507%***的網店月營業額不超過1500元,月營業額在5000元以上的網店只有51家。此外,“網站推廣難度大”是被訪者反映最多的問題之一。

  23由於身體條件的限制,物流配送環節存在困難

  物流是網站經營的一個重要環節,貨物的提取、傳送、揀貨、驗貨等工作,對殘疾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調研中發現,網路創業的被調查者中,903%以上的是肢體和言語殘疾,在接收訂單後與物流公司溝通和協調方面存在不小的困難,從而導致發貨延遲,甚至無法發貨的情況,造成網上顧客給予差評的後果,最終無法正常經營下去。此外,調查結果也顯示,60%的殘疾人提到了貨物運送的困難。   24由於資金不足,限制了殘疾人網路創業的規模

  網路創業的啟動資金雖然較少,但進貨款項、庫存資金、消費者保證金、網店租金和推廣保證金等後續資金投入逐步增多,網路創業專案的穩定發展需要足夠的週轉資金加以保障。殘疾人由於收入水平偏低、醫療保健費用高、社會保障不足等多重原因導致家庭負擔較重,主要通過向家人或朋友的借貸或投資來維持網店的正常運營,大部分殘疾人開設的網店經營規模較小,能夠週轉的資金有限,不能大批量進貨就難以拿到價格低廉的產品,商品沒有價格優勢,很多網店經營困難。此外,狹窄的融資渠道嚴重地制約了網路創業專案的持續健康發展。

  25由於地區經濟條件的差異,殘疾人網路創業發展很不平衡殘疾人網路創業就業專案的發展程度與當地經濟發達程度、政策執行力度、受重視程度和就業觀念等因素密切相關,表現出明顯的地區差異。比如廣東、江蘇、浙江等沿海發達地區,由於當地經濟發展的優勢,也促進了殘疾人網路創業的較好發展;而一些偏遠和經濟欠發達地區殘疾人網路創業還存在一些困難。

  3推動殘疾人網路創業就業健康發展的建議

  3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殘疾人網路創業的社會保障體系,提供政策優惠和資金扶持中國殘聯要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財政、稅務等部門,對現有就業政策進行充實完善,將現行殘疾人實體經濟創業就業的扶持政策進一步向網路創業就業領域延伸,加大資金扶持力度,落實稅費減免、專案補貼和信貸支援等優惠政策,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政策的覆蓋範圍,為殘疾人網路創業提供公共服務保障。同時,綜合運用行政、經濟和法律手段,通過多種渠道,加大殘疾人就業政策和法規宣傳力度。改善殘疾人網路創業環境,建立統一、高效、有序的網路創業服務體系。各地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要會同當地人社、財政、稅務等部門對殘疾人自主網路創業提供資金支援,利用開辦費補貼、稅收減免、社會保險費補貼和小額擔保貸款等政策,在資金、場地、技術等方面積極扶持殘疾人網路創業。

  32進一步加強殘疾人網路創業技能培訓,提高殘疾人創業素質,彌補殘疾人網路創業的不足各地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要加大殘疾人網路創業教育培訓,提高網路創業人員素質能力。加大對殘疾人網路創業教育培訓經費投入,充分利用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加強殘疾人網路創業培訓方面的課程開發,鼓勵有條件的社會培訓機構積極參與,採取殘聯和社會組織相結合的培訓方式,舉辦各種型別的專業課程培訓班,全面提升殘疾人在企業經營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技術等方面的網路創業專業技能。

  33建立殘疾人網路創業孵化平臺,展示殘疾人優秀作品,拓展營銷渠道,擴大殘疾人網路創業規模由於殘疾人身體條件的限制,物流配送環節存在著較大困難。各級政府和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要充分發揮引導和監督的作用,建立殘疾人網路創業就業管理平臺,為網路創業者提供資訊服務、技術支援,在貨物的提取、傳送、揀貨、驗貨等物流環節提供幫助服務,引導他們拓寬銷售渠道,提高網店運營效益。同時,努力營造有利於殘疾人網路創業的輿論環境和社會環境,改變社會對殘疾人的觀念,充分利用現有電子商務平臺孵化助推殘疾人網路創業。通過新聞媒體大力宣傳殘疾人網路創業的意義和成果,樹立典型,分享經驗,加強殘疾人網路創業的信心,拓展殘疾人網路創業產品的銷路。

  總體來看,網路創業已經成為殘疾人融入社會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殘疾人網店的經營規模仍然較小,創業殘疾人的社會保障和政策落實還存在一些問題,地域的不平衡也限制了殘疾人的創業成功。因此,國家未來需要從政策、資金、培訓等多方面入手,幫助殘疾人順利開展網路創業,以提升殘疾人的生活品質和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潘洪剛,吳吉義我國網路創業的興起及發展現狀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1***11***.

  [2]潘洪剛,吳吉義中國網路創業的發展軌跡及趨勢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3***.

  [3]龔志周網路創業特徵實證研究[J].經濟視角***下***,2009***1***.

  [4]胡桂蘭,梅強,劉建一網路創業團隊的績效研究——以淘寶網為例[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9***11***.

  [5]廖蘭秋我國網路營銷的現狀及發展建議[J].商業經濟,2009***11***.

  [6]張青,曹尉社會資本對個人網路創業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0***1***.

  [基金專案]由北京資訊科技大學教改專案***2012JGYB34***、《工作分析》課程建設專案***5028023524***提供支援。

  案例2:試析殘疾人就業難的原因及建議

  【摘 要】社會是人類生活的共同體,而殘疾人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是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就業是殘疾人事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從符號互動論的角度來分析殘疾人就業中的問題,探討產生問題的原因,由此尋找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以下分別從殘疾人的兒童時期、成年時期及社會標籤三個角度來分析殘疾人就業中產生問題的原因,並從個人、家庭、社會三個方面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殘疾人;就業;符號互動

  目前,我國正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努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殘疾人是整個社會中力量相對的薄弱的群體,是被人們稱為的弱勢群體之一。改善殘疾人的生活狀況,保障殘疾人的合法權益,讓殘疾人享有各方面的平等,有利於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社會公平。就業是當今社會大部分人的生存之路,對於殘疾人就更為重要。就業不僅是殘疾人維持生活的經濟來源,更是他們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雖然近些年通過政府和一些有心人士的努力,殘疾人的就業境遇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總體來說他們的就業情況並不樂觀。

  符號互動論側重於人的主觀因素,主要研究的是人們相互作用發生的方式、機制和規律,主張從人們互動著的個體的日常自然環境去研究人類群體生活。在符號互動的理論中,符號是社會生活的基礎,人們通過各種符號進行互動,人們可以藉助於符號理解他人的行為,也可以藉此評估自己的行為及對他人的影響。運用符號互動理論可以分別從殘疾人的兒童時期、成年時期及社會標籤三個角度來分析殘疾人就業中產生問題的原因。

  首先,殘疾人對自我的認識在其以後的就業中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對自我觀念或高或低的認識在殘疾人學習、就業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存在即是被感覺,兒童時期所形成的自我觀念,產生的自卑,人際交往能力的欠缺,也是殘疾人就業難的原因之一。

  在社會學家看來,每個人都要經歷社會化的過程才能成為社會人,而社會化是伴隨著人的一生的一個過程,是從每個人的兒童時期開始的。符號互動論的早期代表人物庫利提出了“鏡中我”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初級群體思想,主要集中探討兒童時期自我觀念的形成。庫利認為,一個人的自我觀念是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個人對於自我有了某種明確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種想法――湧現在自己心中,一個人所具有的這種自我感覺是由取決於別人思想的、別人對於自己的態度所決定的”,而“個人的最早的、最完整的社會生活經驗是源於初級群體”,這裡所謂的“初級群體”指的是人們親密無間,有面對面的直接交往與合作的群體。而在兒童時期殘疾人身邊就存在符合這些特點的初級群體――家庭及學校同伴,也就是說,家庭成員和學校同學對殘疾人自我觀念的形成有密切的聯絡。家庭是每個人出生後接受社會化的第一個社會環境,家庭成員中父母是最重要的,家庭中父母對兒童的影響是在與之交往互動中進行的。“父母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將自己認可的社會規範、行為規則、價值觀念以及知識技能等有意識地通過賦予各種意義的“符號”傳遞給兒童,兒童則自覺或不自覺地將這些規範、觀念和知識技能融入自己的行為結構和認知結構之中。”對於有殘疾的孩子大多數的父母會比較憐惜,從而給予更多的保護。許多殘疾兒童的父母會對孩子或多或少的隱瞞一些事實,讓孩子認同自己父母對於“殘疾”這個符號的理解,而往往這種理解會弱化“殘疾”這個符號本身的意義,而且這種意義往往與大多數人對於“殘疾”的解釋並不相同。父母甚至出於對孩子的保護,會讓孩子避免與他人接觸,這就妨礙了殘疾兒童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但也因此,這個時期殘疾兒童對於自我的觀念與其他孩子沒有什麼不同,都有著一份驕傲,對自我有一種認同感。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孩子終究要逐漸接觸外界,接觸父母以外的人和事。據瞭解,除了一些重殘兒童外,父母都會想方設法讓孩子上學。

  學校裡的同學是殘疾人在兒童時期除了家庭以外的最為密切的群體。一些殘疾兒童進入普通學校,一些進入特殊學校。在普通學校學習的殘疾兒童大多是肢體殘疾和不太嚴重的聽力、智力殘疾,他們不可避免會遭受到其他同學的嘲笑甚至是捉弄,同學們對他們的態度讓殘疾兒童意識到自己和別人的不一樣,他們在同學這面“鏡子”中看到的自己是異類的甚至是低人一等的。這顯然會使殘疾兒童的自我觀念與原先在父母那兒產生的出現矛盾,這個時候,殘疾兒童會知道大家對“殘疾”的理解,在“殘疾”這個符號上賦予的意義。但是殘疾兒童這樣的理解還是有偏差的,再加上小時候人際交往能力培養的缺失,這會使一些殘疾兒童逐漸變得消沉,產生自卑、不如人的自我觀念,甚至會產生屈辱感。在特殊學校學習的孩子雖然不會因為殘疾被同學嘲笑,卻與普通人的交流很少,很難培養他們的人際交往的能力,而且隨著與外界的接觸增多,從別人的態度中他們同樣會形成與在普通學校學習的殘疾兒童相似的自我觀念。這種自我觀念一旦產生就會伴隨他們一生,很難徹底改變。在成年的殘疾人身上也很容易見到這種自卑感,在就業的過程中,往往覺得自不如人,人際交往能力欠缺,這和他們兒童時期就形成的自我觀念是密切相關的。

  其次,如果說兒童時期形成的有所偏差的自我觀念對殘疾人就業有所影響,那麼成年時期不適當的情景定義就是影響殘疾人就業的一個直接因素。

  雖然自我觀念有一定的延續性,但是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兒童時期形成的自我觀念會隨著社會情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而殘疾人的情景定義則影響了他們的行為。托馬斯的情景定義、情景分析的思想認為,人們相互除錯的過程是由情景造成的,是個人或群體對於所處的客觀環境的反應。情景定義是在客觀環境和行為反應之間,是人們的主觀經驗因素。“如果人們認定某種情景是真實的,那麼這種情景就具有真實的效果。所謂的“情境”可以是態度、價值觀、社會關係的狀況、制度及習俗等等。”成年時期的殘疾人已經經歷了成長的過程,也接受了一些既定的社會定義,在兒童時期形成的自我觀念會隨著時間、經歷而有所變化,這時候的情景定義對殘疾人就業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在成年殘疾人心裡認為自己在就業時是受到其他人歧視的,並且認為現在殘疾人的就業情況較差。那麼不管客觀事實是否真是如此,在他們心裡已經認定了這個“事實”,他們就會做出相應的行為反應。因此,殘疾人的就業要求普遍不高,儘管一些殘疾人本身擁有較好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但他們在擇業時還是會不自覺地降低要求;在用人單位提出不公平的條件***比如同工不同酬,不承擔應該承擔的社會保障金等***時,大部分殘疾人會考慮接受,放棄自己的一些在就業中合法的權益;甚至一些殘疾人在找工作時失敗了幾次後會選擇放棄。殘疾人成年時期在就業時偏頗的情景定義是促使他們做出讓步甚至放棄就業的直接的主觀因素,這影響了殘疾人的就業質量。   第三,殘疾人缺少就業機會,較大程度上是由於殘疾人被貼上了某種標籤,這種標籤是社會上人們對殘疾人的歧視與偏見造成的。標籤理論認為,“某種社會現象之所以成為問題就是因為社會給它貼上了這樣的標籤,這些問題或行為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社會如何評價和對待它們。”在查閱到的中外文獻中,我們不難發現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在一定的歷史時期都曾對殘疾人做出過負面、扭曲的理解。由於無知和迷信,人們往往認為殘疾是上天對一個人的懲罰,形成了宿命論的殘疾人觀。而在中國社會中,“殘”等同於“廢”的觀念嚴重地損害和歪曲了殘疾人的形象,併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念的一部分。殘疾人被貼上了“無能”的標籤,人們普遍認為,殘疾人沒有就業的能力,只要保證他們基本的生存就可以了,至於其它的根本沒有必要,甚至一些殘疾學生被拒絕入學。雖然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法律,明確了殘疾人的社會價值和合法權益,但是殘疾人身上的標籤並沒有被摘下,人們對於殘疾人的觀念並沒有得到徹底的改變,仍有意識、無意識地控制著人們的想法和行為。在普通人心目中殘疾人的工作效率低,甚至認為僱傭殘疾人會有損企業形象。其實殘疾人並非在各方面都不如正常人,也不是每一個殘疾人都是無能的,但是社會給殘疾人身上貼上了標籤,這不僅讓人們認為殘疾人沒有工作的能力,同時也讓一些殘疾人自己也接受了身上的標籤,認為自己沒有能力,繼而更加重了殘疾人就業的困難。

  正如上述所言,現今,殘疾人就業情況並不理想,以下從個人、家庭和社會三個角度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解決殘疾人就業問題的根本在於殘疾人本身。殘疾人之所以在就業過程中會遇到困難,與殘疾人自身的文化、技術等素質是脫不開關係的。作為殘疾人本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也不能忽視自己的長處,要樹立信心,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投入到社會中;並且自覺地參加一些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殘疾人在就業過程中是弱勢群體,只有掌握了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彌補自身的缺陷,且在競爭中掌握主動權。當今社會,創新是必不可少的能力。除了傳統的就業模式,殘疾人還可以尋找另外一些不同的就業途徑,比如網上經營模式、網管等一些因科技進步、社會發展而新生的職業。除此之外,在應聘時,殘疾人還可以對自己進行印象管理。

  “世界是個大舞臺,每個人都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莎士比亞***”“社會上每個人都參與了社會互動,這種互動就是演出,它包括自我的表演、感情的表達、資訊的發出,也包括周圍人對這些動作、符號的理解。在這種表演中,人們都非常關心和試圖控制自己留給他人的印象。”殘疾人是一群特殊的表演者,他們想要在就業中不再居於劣勢,就要改變其他人對他們的看法,要為別人製造有利於殘疾人就業的“情景定義”,即進行印象管理。在殘疾人就業過程中,招聘人員和同事們就是觀眾,為了實現印象管理,殘疾人就要運用一些手段、工具來裝點門面。為此,想要就業的殘疾人要提高自己的素質,可以接受一些職業培訓,增強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在面對招聘人員時要顯得落落大方,彬彬有禮;在工作是刻苦努力,兢兢業業;面對其他人的嘲笑時做到不卑不亢。以此來改變以往“表現出來的自我”即觀眾眼中的演員的“自我”。殘疾人通過印象管理來改變社會大眾對殘疾人以往一貫的看法,讓人們認識到殘疾人也有社會價值,從而使他們願意聘請殘疾人,增加殘疾人的就業機會。

  第二,家庭也是影響殘疾人就業的一個重要因素。殘疾人最初的自我觀念的形成是在家庭中。家庭是殘疾兒童早期社會化的主要場所,而父母作為家庭的主要成員之一,又是殘疾兒童的主要撫養者,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是親密無間的,父母平時的談吐、舉止和行為對孩子有相當大的影響,人在兒童時期可以說是完全依賴於父母。殘疾兒童與父母之間的互動,父母對他們的態度、看法是殘疾兒童最初自我觀念的主要來源,想要殘疾兒童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他們的父母尤為重要。父母對殘疾兒童的過度保護使他們對自我的認識有所偏差。其實,讓身患殘疾的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就應該以平常心來對待他們,讓他們多與外界接觸,培養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可以經常帶孩子去外面走走,在他們為自己的“特殊”感到困惑時儘量開導,讓他們瞭解社會普遍對“殘疾”的理解,從而能正視自己的殘疾,自己的不足。這樣即使以後在學校同學或者其他人的“鏡子”中得到自我觀念,也不會與之前的產生太大的矛盾,這麼做可以使殘疾兒童不至於產生過於強烈的自卑感或過於貶低自己,使他們在以後的學習和就業中保持一個平穩良好的心態。人對情境的主觀解釋並非完全是主觀的,實際上是他過去社會化成果的反映,在兒童時期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有益於今後殘疾人對自己就業時進行符合實際的情景定義,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正確的適當的自我觀念不僅能幫助殘疾人解決在就業過程中的問題,對殘疾人的社會生活、待人處事等方面也是有一定好處的。

  另外,來自於家庭的支援對於殘疾人是莫大的鼓勵,家人應該幫助、鼓勵殘疾人走出家庭,多與人交流溝通,積極投入社會。由於自身的缺陷或對自己缺乏信心,殘疾人對於家庭往往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家人要適時地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在他們遇到困難時,作為家人應該讓殘疾人明白,家庭會是他們的後盾而不是保護傘,殘疾人要靠自己的力量來克服。這能夠是殘疾人內心更堅強,也同樣有利於提高殘疾人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處理事務的能力,是殘疾人在就業過程中更有優勢。

  第三,在現實社會中,殘疾人身上早就被貼上了某種標籤,人們有的視殘疾人為“廢人”,是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有的把殘疾人看作是“二等公民”,只能靠社會的施捨和恩賜,現在人們普遍把殘疾人視為“弱勢群體”,需要社會的扶持和幫助。這些標籤都代表著社會上人們對殘疾人的態度,不管好聽與否,人們對殘疾人的觀念並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仍然存在著偏見與歧視,“弱勢群體”本身就是站在優勢群體的角度來看殘疾人。這些貼在殘疾人身上的標籤不僅讓殘疾人在就業時困難重重,而且還阻礙了殘疾人的自我發展,使他們安於現狀。標籤的去除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除了最重要的殘疾人自己的素質要提高以讓人們改觀外。首先,通過大眾傳媒等渠道消除人們對殘疾人的偏見和歧視。大眾傳媒對輿論的影響是強大的,許多議論的話題來自大眾傳媒,往往傳媒報道什麼,人們也就談論什麼。利用大眾傳媒可以有效地引導輿論,宣傳殘疾人自立自強、刻苦努力的形象等,有利於改變人們對殘疾人一貫的看法,會對如今較困難的殘疾人就業情況有一定的幫助。其次,政府要建立明確、權威且可操作性較高的法律制度並落實有效,在法律上明確殘疾人的社會價值和權益,讓殘疾人在就業遇到問題時有法可依。去除這些標籤,把殘疾人視為普通人,給殘疾人創造一個公平的就業環境,讓他們在工作時能夠得到公平競爭的機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殘疾人也有自己的社會價值,只要有機會,有公平的待遇,殘疾人願意也能夠自力更生,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另外,政府要加強監管力度,以保證相關法律法規得以真正實施,從而保障殘疾人在就業過程中的合法權益。

  總之,本文根據殘疾人就業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從符號互動論的角度,提出一些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來改善殘疾人就業的困境,幫助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實現就業,自力更生。

  【參考文獻】

  [1]賈春增.外國社會學史***修訂本***[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312-341.

  [2]範妮.我國殘疾人就業困境成因及解決路徑探析[D].西北大學,2010.

  [3]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88-90.

  [4]潘光莉.社會排斥理論:殘疾人就業困境成因的社會學分析[J].中國市場,2008***35***:1-4.

  [5]張楊,袁茵.試析我國殘疾人就業的主要模式[J].南京特教學院學報,2008***35***:1-2.
 

成都大學生創業園入園條件
白河縣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
相關知識
殘疾人創業論文範文
殘疾人創業論文案例
殘疾人創業扶持申請範文怎麼寫***2***
殘疾人創業模範
關於殘疾人創業勵志故事
殘疾人創業貸款支援政策又有了新優惠
殘疾人創業政策支援解讀
殘疾人創業無息貸款申請條件和申請流程
三大殘疾人創業專案
殘疾人創業專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