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語文匯入藝術
語文課堂匯入是一門藝術,一段精彩的導語不僅能扣住學生的心絃,激起學生的興趣,而且能發散學生的思維,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導”即“引”,課堂匯入就是在學習新知或教師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環境的一種方式。“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成功的語文課離不開巧妙和匯入,精彩的導課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啟新課的金鑰匙,它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思緒和注意力迅速轉移到課堂上,還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作用,為整堂課的有效進行打好基礎。
記得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確實,好的開頭是課堂成功的一半。一堂課如同一首優美的散文,開頭便要漂亮,引人入勝;一堂課又恰似一支動人的樂曲,開頭就要定好基調,扣人心絃……,創設出好的課堂開頭,達到上課一開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點燃起學生求知慾望的火花,使他們能情緒飽滿地主動地去接受新知識。下面談談自己新課匯入的幾點做法。
一、質疑匯入
學貴在疑,“疑”是點燃學生思維探索的火種,巧妙的導語中如果蘊含著問題,往往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處於想要回答卻不能清楚描述的狀態,學生會急於用自己的努力來完成它,弄清楚它。當然,這裡問題的提出要遵循“跳一跳,摘個桃”的原則,問題無論是過易或過難,都不能起到激發學生探究的目的,會讓學生失去探究的慾望,例如:同學們,前面我們學過《我愛故鄉的楊梅》,文章寫故鄉楊梅的特點、形狀、顏色、味道,使我們如見其形,如品其味,非常美麗。今天,我們學習新課《杏兒熟了》這篇課文,又告訴我們什麼內容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就知道了。學生對文字有了這些質疑,我便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在課文中找出答案來,通過討論,學生明白了是因為孫晉芳不僅球技高超,而且胸懷廣闊。接下來,我和孩子們一起細細研討課文,有了剛才的基礎,一節課我們的學習很順利。
二、創設情境法
教師在上課前依據要講的內容,用生動的語言,豐富的表情等,形成一個情境,一個氛圍,以真實的環境把學生帶入文章描述的情景中去,引起學生的共鳴,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曹衝稱象》時,老師先手拿一個蘋果走進教室,學生很好奇,接著老師說:“同學們,如果我想知道這個蘋果的重量,你有什麼好的辦法嗎?”學生們馬上說:“老師,你用秤稱一下,就知道它有多少克了。”老師又說:“可是,今天有一個小男孩,他要用普通和秤來稱一頭大象的重量,你想知道他是怎樣稱的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曹衝稱象》。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進入文字,和老師一起學習曹種稱象的辦法,體會曹種的聰明。
三、溫故匯入法
溫故而知新,在講授新知識前,先溫習己學習過的相關知識,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為基礎來匯入並學習新知,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這裡的“溫故”是一種手段,匯入新課才是真正的目的,本教材篇排有許多《古詩二首》,仔細觀察的人不難發現,這裡的兩首古詩都是有相同主題的。比如北師大版語文十一冊第六單元“戰爭”主題中,就有兩首古詩,分別是《十五從軍徵》和《出塞》,前者寫的是一位從軍65年的老兵返回故里的悽慘情景,通過學習,學生己經明白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基於這樣的基礎,在學習第二首〈出塞〉時,我先和學生再一次體會了前首詩的感情,並引導學生:“戰爭帶給人們的總是苦和難,正所謂‘夫兵久而利國者,不從有也’今天我們再來看看作為邊塞的戰士,他們的生活又時怎樣的,他們是如何看待戰爭的?”這樣的溫故匯入,讓學生再一次體會到戰爭之不利,也為更好體會第二首詩打下了感情基礎。
四、音像電教匯入
音樂、錄影、幻燈片、視訊等作為多媒體教學的組成部分,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匯入方式。豐富多彩的畫面不僅能馬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生動、直觀的展示能讓學生迅速進入文字。在教學〈長江之歌〉時,我想到學生雖然常聽到長江,也知道它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是學生們沒有一人曾見過長江,對於長江的氣勢如虹更是全然不知了。所以,在課前,我先播放了一段有關長江的風光片,磅礴的氣勢,蜿蜒如巨龍般的浩浩蕩蕩,一下子彷彿將學生帶到了長江之邊,在這樣的畫面中,我們一起走進了課文《長江之歌》。
以上幾種方法,在小學高年級中比較常用,而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更喜歡一些喜聞樂見的方式進入學習狀態,對於他們應該採用一些更加適應他們年齡特點的性格特徵的匯入方法,讓他們的注意力迅速進入到課堂學習中,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五、故事匯入法
小孩子都是喜歡聽故事的,課堂上,選取一些和所學內容相適宜的故事,繪聲繪色的描述出來,也會讓學生產生興趣,例如一位老師在教學《小獅子》時,就先給學生講了一個故事:在一個大森林裡,有一隻獅子,它有滾、撲、撕、咬的本領,它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賴自己的父母,是一隻真正的、獨立的獅子。可以,在前不久,它可不是這樣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它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它改變了?在老師的故事中,孩子們靜靜地聽著,思緒也跟著老師,在後邊的學習中他們也表現得很好。
六、謎語匯入法
難度適宜的謎語也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前,先讓學生猜謎,再由此匯入新課,這樣學生不僅有積極性,還會帶著猜謎成功的成就感來學習新知,會對自己充滿信心。一位老師在教學二年級《風》一課時,課前,老師先故作神祕地說:“孩子們,今天我想讓大家來猜個謎語,誰要是猜到了,誰今天一定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接著老師出了謎語:“雲兒見它讓路,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 ”孩子們興奮地說:“老師,那是‘風’!”老師引導說:“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首詩,題目就叫《風》,剛才答對的孩子今天都能學好!”孩子們充滿信心地和老師一起進入了學習的氛圍中。
當然,還有許多的導課方式,只要我們老師用自己的一顆慧心去設計,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情認真思考,尋找最佳方案,才能設計出一個漂亮而精彩的鳳頭——開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緊緊地被我們所吸引住,很快進入角色,跟上思維,為我們順利輕鬆完成教學任務打好基礎。
篇二
一、舊知匯入法
《新課標》明確提出:要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係。在教學中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因此在教學中不管採用哪一種導語設計,都要為全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服務,與講課的內容緊密相聯,自然銜接。孔子云:“溫故而知新。”因此,複習知識也是匯入新課的常用方法。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課時,以複習舊知識匯入新課,具體匯入是這樣的: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賣火柴”這部分課文的內容,這個小女孩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在學生回答之後,我用激情的語言引出問題:是啊,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只能蜷縮街頭,又冷又餓,那麼她的命運會怎樣呢?我們接著學習課文。
二、設定懸念法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根據學生愛追根求源的心理特點,一上課就給學生創造矛盾,提出問題,設定懸念引起注意。因此在課堂教學匯入時,利用巧妙設問造成懸念,讓學生處於一種“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狀態,促使學生在高昂的求知慾望中探求知識,引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例如,我在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設定了這樣的懸念:《草船借箭》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改寫的。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和孫權各據一方,稱魏、蜀、吳三國。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攻打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抗曹,劉備派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到孫權那裡助戰,孫權手下的大將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諸葛亮是怎樣對待的呢?最後的結果怎樣呢?我們一起來讀課文。
三、創設情境法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教材中的不少課文,或敘述了生動的故事,或描寫了美妙的景色,此類課文,可選其中精彩的畫面或精彩的情節,通過具體形象的描述,聲情並茂的表述,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桂林山水》可這樣匯入新課: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而桂林則是這個大花園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那裡的山是那麼奇,那麼險,那麼秀;那裡的水是那麼清,那麼綠,那麼靜。誰到了那兒,都會被那奇特的風景所陶醉,被那美妙的景色所感染。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走一走,看一看。這樣匯入,學生就會被桂林山水的美妙所吸引,同時也對桂林山水的主要特點有了初步的瞭解,他們就會全身心進入課文描述的境界中去,投入到課文的閱讀和景色的欣賞中去。
四、故事誘導法
“故事是兒童的一大需要”,學習的最好刺激又是對所要學的教材的興趣。興趣可以孕育願望,可以滋生動力。在新課教學中就是要利用兒童喜聞樂見的事例,激發他們求知的情趣,引導他們在歡樂中進入學習。例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在讓同學們回憶自己的大年夜生活後講述了這樣的故事:有一個漂亮的小女孩,長長的金黃頭髮,大大的眼睛,有一顆善良的心,從小沒有了媽媽。天天靠賣火柴維持生活,今天是大年夜,天冷極了,還下著雪,這天沒有人買她的火柴,天已經黑了,她還在街上走著,走著……講述了與主人公命運相關的故事,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關注,從而促使學生急不可待地去讀書,去了解課文內容。
五、音樂匯入法
藉助於與課文內容聯絡緊密的歌曲作為匯入的途徑。這種方法靈活多變,利於調動學生情緒,並能克服緊張心理,活躍課堂氣氛。播放與本課有關的音樂匯入新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例如,在教學第五冊《讓我們蕩起雙槳》時,課前用錄音機播放“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曲,讓學生欣賞,然後提出問題:你們喜歡這首曲子嗎?作曲家為什麼要寫這首動聽的曲子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內容。板書《讓我們蕩起雙槳》。利用音樂匯入新課,同學們便自然而又輕鬆愉快地進入了學習新課的角色。
六、名言引入法
名言警句是人類思想、語言藝術的集中體現。教師通過引用與課題相關的名言作為引言,引導學生進入新課題。引用與本課題有關的名言名句匯入新課,既渲染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例如,在教學《晨讀》時,出示名言名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老師說:“你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應該珍惜大好時光,好好學習,記住周說過的話。現在我們就學習《晨讀》。這樣學生明確了讀書的目的,就自然而然地去學習課文。
當然,匯入的方法還遠不止這些。設計匯入時,值得注意的問題是:
1.匯入要與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相適應。
2.匯入要有趣味性。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就會表現出主動積極和自覺,學習時輕鬆愉快,學習效率自然會高。
3.匯入要有啟發性,以便激發學生的思維。
4.匯入語言要有藝術性。要使新課的開始能扣動學生的心絃,需要教師講究語言的藝術。
5.匯入新課的時間不宜過長。匯入只是課堂的一個開頭,它的作用是為教學開啟思路,不能喧賓奪主。
總之,匯入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但無論用何種形式和方法匯入新課都是為了激發學生求知的興趣,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我們要在瞄準教材的重點、難點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教學內容,靈活設計,巧妙運用,使匯入――這個教學的“第一錘”,就敲在學生心靈上,迸發出迷人的火花。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