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靈長類研究
腦科學研究如今已是大國必爭之地
大型腦科學專案
美國、日本、歐盟相繼斥巨資啟動大型腦科學專案,中國如何在這場腦科學競賽中領先?3月11~12日,香山科學會議在深圳召開以“非人靈長類腦與認知”為主題的第588次學術討論會,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在會上表示,將成為我國引領國際腦科學發展的突破方向,並有可能成為由中國科學家主導的大型國際合作計劃。
人類腦認知
非人靈長類動物與人類在進化上接近,是理解人類腦與認知的理想動物模型。蒲慕明表示,豐富的靈長類實驗動物資源是中國腦科學研究的先天優勢,我國在靈長類腦疾病模型製作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細胞型別圖譜、神經聯接圖譜、神經元活動圖譜等還將會是近期我國最有可能有重大貢獻的方向。
蒲慕明表示,如果能在與人腦結構相近的獼猴腦同時取得並比較巨集觀與介觀神經連線資訊,並在猴腦以侵入性的手段作神經環路結構與功能準確的干擾,來解析巨集觀圖譜與特定神經環路和腦功能之間的關係,將會為人腦巨集觀結構和功能研究領域帶來突破。
腦科學研究
近年來,我國在非人靈長類視覺、自我意識、注意、抉擇等領域都取得了重要進展,作為此次香山科學會議的申請與組織方,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MIT麥戈文聯合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目前就已建成國際水準的非人靈長類腦科學研究平臺,並取得了多項重要突破,例如在國際上率先發現大腦先天的對突發威脅的“防禦系統”,以及首次發現慢性疼痛、抑鬱的大腦環路等。
與會專家還建議在非人靈長類基因編輯、視覺認知的基礎、腦研究的新技術以及類腦智慧領域加強攻關,並期望達成共識,為國家提出一個明確的關於非人靈長類腦與認知研究及疾病模型研發與應用的戰略方案。
地層考古拉長福建人類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