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債券市場歷史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1日

  債券市場是一國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中國的債券市場歷史有多久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1、萌芽階段***1982年-1986年***

  從1982年開始,少量企業開始自發地向社會或企業內部集資,這一階段的集資行為既沒有政府審批,也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制約,缺乏管理,處於萌芽自發階段。據權威部門統計,到1986年底,這種自發的債券融資共籌集了約100億元。

  2、快速發展階段***1987年-1992年***

  1987年3月,《企業債券管理暫行條例》由國務院頒佈實施。1987年,國家計委首次編制了全國企業債券發行計劃75億元,到1991、1992年其每年編制的企業債券發行規模計劃分別達到250億元和350億元,大大超過同時期的股票發行量。在品種方面,當時主管部門安排了住宅建設債券、國家/地方投資公司債券等7個品種的債券。

  3、治理整頓階段***1993年至1997年***

  1993年我國經濟處於過熱狀態,年初國家批准發行近500億元的債券規模,但由於治理通貨膨脹,使當年的國債發行非常困難。4月國務院宣佈在國債未發行完畢之前,不得發行企業債券,不久又宣佈將發行企業債券的計劃改為新增銀行貸款計劃。1994年企業債券發行計劃實際上被取消。再加上同期出現了部分到期債券不能兌付引發出一些社會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務院釋出了關於堅決制止亂集資和加強債券發行管理的通知,1993年8月,《企業債券管理條例》出臺,國家對企業債券的發行實行嚴格的管理辦法,債券品種也由原先的7個減少為中央企業債券和地方企業債券2個品種。

  4、恢復發展階段***1998年至今***

  1998年後,債券募集資金主要是為支援大型重點建設專案如三峽工程、鐵路建設及中國石油工程等。自2000年起,企業債券的額度實行國務院特批制度,每年由國家發改委將擬發行規模名單上報國務院批准,其申報的發行額度一般在10億元以上。在分工上,國家發改委成為企業債券的主管部門,負責企業債券額度的申報和債券發行的稽核;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證監會成為企業債券的會審部門,其中中國人民銀行負責企業債券的票面利率稽核,中國證監會負責企業債券的承銷機構資質稽核。

  中國債券市場的主要功能

  ***1***融資功能。債券市場作為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具有使資金從資金剩餘者流向資金需求者,為資金不足者籌集資金的功能。我國政府和企業先後發行多批債券,為彌補國家財政赤字和國家的許多重點建設專案籌集了大量資金。在“八五”期間,我國企業通過發行債券共籌資820億元,重點支援了三峽工程、上海浦東新區建設、京九鐵路、滬寧高速公路、吉林化工、北京地鐵、北京西客站等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重點建設專案以及城市公用設施建設。

  ***2***資金流動導向功能。效益好的企業發行的債券通常較受投資者歡迎,因而發行時利率低,籌資成本小;相反,效益差的企業發行的債券風險相對較大,受投資者歡迎的程度較低,籌資成本較大。因此,通過債券市場,資金得以向優勢企業集中,從而有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

  ***3***巨集觀調控功能。一國中央銀行作為國家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部門,主要依靠存款準備金、公開市場業務、再貼現和利率等政策工具進行巨集觀經濟調控。其中,公開市場業務就是中央銀行通過在證券市場上買賣債債等有價證券,從而調節貨幣供應量。實現巨集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在經濟過熱、需要減少貨幣供應時,中央銀行賣出債券、收回金融機構或公眾持有的一部分貨幣從而抑制經濟的過熱執行;當經濟蕭條、需要增加貨幣供應量時,中央銀行便買入債券。增加貨幣的投放。

  中國債券市場的特點

  1.債券市場的“大小年”明顯;

  2.中國債券已經成為世界大國;

  3.投資者風險能力在不斷強化;

  4.全球市場分化現象明顯。

中國債券的種類有哪些
中國債券市場介紹
相關知識
中國債券市場歷史
中國債券市場介紹
中國債券市場基本分析框架是什麼
中國債券市場基本框架
美國債券市場的發展歷程
芻議中國證券市場上可轉換債券的發行主體
中國與美國債券市場的區別有哪些
探究中國證券市場的論文
中美債券市場有哪些差異
中美債券市場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