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返鄉創業典型案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創業的人在春天裡容易陶醉,迷失方向,創業者多看看那些返鄉創業的案例,學習他們的方法,從故事中找回自己的方向。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退休司機養泥鰍年入百萬獲6項發明專利

  創業、創客是時下最火熱的詞彙。湖南省桂陽縣李經武從機關司機崗位退休後,根據自己的愛好轉行養起了泥鰍,憑著一股鑽勁兒,攻克了養殖泥鰍的一個個技術難題,而今不僅年收入過百萬還獲得6項國家實用型發明專利。

  他的發明專利包括泥鰍捕撈裝置、泥鰍種苗孵化池、泥鰍催產注射固定套、泥鰍產卵床、泥鰍種苗親鰍催產注射器和泥鰍專用飼料發明專利。

  談起創業8年路上的酸甜苦辣,李經武說:“創業選擇有很多,只有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業,才能苦中作樂,開心充實。”

  2007年,時年52歲的李經武在桂陽一機關單位當駕駛員,當年該縣下了一個鼓勵機關單位人員從事農業的檔案。從農村出來的李經偶然從江蘇連雲港工作的戰友那裡得知連雲港很多農戶從事泥鰍養殖,收入不錯。李經武通過調查本地市場發現,桂陽當地每天需要消耗泥鰍600餘斤,價格在22元一斤,而本地沒有一家養殖泥鰍的,市場前景廣闊。李經武說幹就幹,籌資71萬元租賃了33畝拋荒地,在桂陽縣鹿峰街道新澄村開始了創業。

  第一次前往連雲港進了100萬尾苗,坐汽車、乘飛機、再坐汽車,回到養殖基地後李經武發現只有20萬尾苗子存活。損耗太大,要長期做下去必須自己學會催產自己育苗。有了這個想法後,李經武整個人就像著了“魔怔”。“買資料、做實驗,那時做夢都是催產育苗,幾個月的時間裡足足瘦了18斤。”

  但試驗的結果不是泥鰍不排卵,就是卵孵化不出來,或者是催產藥量多了,親本被打死了;經過10多次的失敗,李經武終於掌握了泥鰍催產技術,在產床上泥鰍親本終於產出了合格的泥鰍卵。

  可是,來不及高興的李經武很快就發現卵雖然產出來了,但由於泥鰍有***的習性,如何避免卵不被吃掉成為一個很大的難題。善於學習喜歡琢磨的個性又一次發揮了作用,通過反覆觀察和實踐,李經武發明了他人生中第一個發明專利:泥鰍雙層產床,把傳統泥鰍產床由單層變為雙層,並改變了產床的材質,讓產出的泥鰍卵能通過產床掉到第二層,從而避免了產出的卵被泥鰍吃掉。

  圍繞著泥鰍生產中“催產、育苗、捕撈”等過程,李經武不斷在實踐中進行思考創新,先後發明了催產針用固定套、泥鰍幼苗捕撈器等6個實用型發明專利。目前,李經武的泥鰍育苗基地水面面積達100餘畝,實現年收入100多萬元,帶動周邊及江西省等240多戶農戶養殖泥鰍。

  二:

  80後富二代不啃老種水果建休閒農莊

  和許多做農業專案的人不同,景秀大地生態農莊的“莊主”王博,是一名“任性的”80後。套用一句時髦的話,本來可以靠老爸逍遙快活,他卻偏偏選擇了當“泥腿子”。

  從一開始踏入這一行,很多人就斷定他“玩”不了多久。如今,4年過去了,年輕的他臉龐上滿是風霜的痕跡,給了當初質疑他的人有力的迴應。

  “任性”80後不承父業單幹農業——

  種火龍果20萬學費入門買教訓

  春光明媚的4月,站在蔡甸玉賢鎮松林村的水泥路上,滿眼的蔬果和鮮花,空氣中飄蕩著甜甜的果香。一排排農莊規劃齊整、錯落有致。這是現在景秀大地生態農莊的樣子。四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湖荒地,雜草叢生。

  其實,王博背靠家族企業,父親的公司還是湖北一家行業龍頭企業,接父親的班就有比普通人高很多的起點。但是,大學畢業後,他嘗試走自己的路。賣過房子,做過網路,做過營銷,還在政府部門上過班。“後來接觸到農業採摘園,覺得這一行大有潛力,於是決定從這一行入手。”對於兒子“種地”,開明的父親選擇了默許。“有些喜好是與生俱來的,做過很多事情後,我發現自己熱愛土地,最喜歡農業。”王博對記者說。為此,他在蔡甸拿下1500畝地,開始打造自己的農莊。

  五六年前,他就發現武漢市場上火龍果賣得很好,而且與本地橘子桃子等水果相比,經濟效益高很多。他了解到,正常一畝地火龍果產量可達2000公斤。於是,王博決定種火龍果。

  2011年,他投入20多萬元試水,從山東引進紅心火龍果。“火龍果為熱帶、亞熱帶水果,我當時考慮,山東冬天的溫度比武漢要低很多,在山東能生長按理在武漢也能生長。”為了給幼苗保溫,王博在幼苗上覆蓋了4層保溫膜。但到了年末成熟之時,他發現自己花了大半年心血,卻一個火龍果都沒有結出來。

  懊惱之餘,懂行的專家告訴他,火龍果之所以在山東能生長是因為山東冬天雖冷,但日照時間長,武漢溫度略高,但一下雨就連續陰好多天,影響到植株的生長。要想在武漢種好,必須採取技術措施補充光照和控溫。

  這次挫敗後,王博開始惡補水果種植技術,並請來農業專家坐鎮。

  不僅賣水果,更要賣服務賣健康——

  四季採摘?旅遊休閒農莊具雛形

  近年來,採摘遊成為江城旅遊行業的熱門專案,而農戶採摘往往品種單一,較難形成集聚效應。“何不建設一個擁有多種果品蔬菜供採摘,集餐飲娛樂為一體的觀光休閒農莊?”順著這條思路,在農業專家的技術支援下,2012年起,王博在自己的農莊陸續引進了近百種水果,僅葡萄就有11個品種;桃子包括油蟠桃、水蜜桃、黃桃;石榴分軟籽石榴和黑籽石榴;梨有翠冠梨、圓黃梨等。並保證了每個月都有兩種以上的水果供遊客採摘。比如,11月草莓、冬棗成熟,到第二年的4月草莓下架後又有西瓜、桑葚、櫻桃等,6月份桃子成熟、7月份葡萄成熟,10月份葡萄下架後無花果和石榴也相繼成熟了。

  正如他所預想的,豐富的品種聚集效應,每年為他的農莊帶來幾萬人的客流。

  2014年,除了蔬果採摘,王博開始走觀光旅遊休閒農莊路線,增加了多項遊樂設施,以便遊客來了後能夠停留更久。2015年,農莊全年接待遊客8萬人。“目前農莊還只是一個採摘基地,未來要向景區方向發展,打造華中地區最大的觀光休閒農業採摘園是我的終極目標。”王博信心滿滿地說,“雖然一年接待遊客幾萬人,被很多人誇讚我的水果好吃,但這樣我依然是在賣水果,我要做的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不單純賣水果,還要賣服務、賣健康、賣品牌。”

農民返鄉創業典型例項
農民回村創業致富案例
相關知識
農民返鄉創業典型案例
農民返鄉創業典型事例
農民返鄉創業典型事蹟材料
農民返鄉創業典型事蹟
農民返鄉創業典型例項
返鄉創業典型案例材料有哪些
農民返鄉創業致富事例
農民返鄉創業成功事例
農民返鄉創業成功演講
農民返鄉創業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