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釣魚魚兒不咬鉤的原因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1日

  釣魚是人們十分喜歡的休閒活動,夏季也有許多人外出垂釣,夏季釣魚,我們會遇見魚兒不開口咬鉤的情況,我們需要想到一個解決的方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夏季釣魚魚兒不咬鉤的原因:天氣悶熱

  魚兒不吃食比較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天氣悶熱,因為天氣比較悶熱,水溫升高,氣壓就會變低,水中溶氧量少了,魚兒在水下就會十分難受。此時的魚就像人一樣,如果缺氧頭痛,哪裡會想著去吃東西,因此在夏天天氣悶熱的情況下,最好是不要出釣。

  所以夏季出釣,在悶熱的天氣,最好要使用浮釣的方法釣魚,這要比釣底的上魚機會更大一些,但也僅僅是上魚機會大一些而已,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魚不咬鉤的問題。

  夏季釣魚魚兒不咬鉤的原因:不缺食

  夏天魚不愛咬鉤還有一個願意就是魚不缺吃的,因為夏天氣溫高,水中浮游生物和藻類急劇生長,魚兒有著裝滿食物的寶山,怎麼會咬你的鉤呢?此時最好就是改變餌料的狀態和適口性,用清淡的餌料去誘引水下的魚兒,能增加不少上魚的機會。

  如果水質太肥,可見度太低,那麼還要改靜態釣魚為動態釣魚,讓餌料“活”起來,這樣才能增加被魚兒發現的機會,提高上魚機會。

  夏季釣魚魚兒不咬鉤的原因:天氣即將變化

  魚不肯咬鉤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天氣即將發生變化,或是大幅度升溫或是大幅度降溫,或是暴風雨即將來臨,在人還沒感受的時候,魚已經感受到了,因此水下的魚兒煩躁不安,停止攝食,對眼前的鉤餌自然就不感興趣。此時釣友們可以改變餌料的狀態和味道來刺激魚兒開口。

  當然,現在對天氣的預報已經很準,釣友們可以根據氣候的變化來準備好合適的釣法,即便是夏天魚不咬鉤的情況,只要行之有方自然能釣的魚簍滿框。

  夏天難釣魚的原因以及應對策略

  一、高溫影響

  入夏後,特別是每年的6月中旬至9月中旬之間,江淮地區氣溫很高,早晚氣溫都達到25℃以上,中午高溫時段甚至超過35℃以上。我們要釣魚,首先就要了解所釣魚種對溫度、含氧量及溫差的耐受力,尋找最佳天氣、時段、釣場予以應對。

  就我們常釣的魚類如:鯽魚、鯉魚、翹嘴、草魚、鯿魚都屬於喜暖怕高溫的魚類,我查閱了有關專業的魚類養殖資料發現,當水溫達到32℃時就到了以上幾種魚類覓食溫度的上限。當水溫達到或超過這個數值時,魚類就會基本停止覓食,儘管你的餌料再好、技術再全面也是枉然。難怪有很多釣友感嘆“神仙難釣午時魚”。

  自然界我們無法改變,但我們在瞭解了魚類的這些習性、需求後,就應該趨利避害地去尋找對策,去“服務”魚類,以尋求收穫的最大化。在應對高溫對垂釣的影響時主要對策有。

  1、釣早晚

  夏季烈日炎炎酷熱難耐,但早晚的溫度還是比較涼爽的。此時段氣溫一般在20—25℃居多,這是多數魚類覓食的最佳溫度。特別是天剛亮晨風習習涼爽怡人,水生植物開始光合作用而向水體釋放氧氣,此時氣壓較高,魚兒食慾旺盛,會紛紛游到岸邊覓食。到傍晚時段,氣溫、水溫逐步下降,魚兒紛紛從深水區逐步遊向岸邊來“晚餐”。此時在近岸淺水區下竿,會有較好收穫。

  2、釣深釣蔭

  夏季白天儘管溫度很高,但在不同深度的水體裡其水溫是不同的,水溫會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呈遞減狀態。此時,老釣手也正是瞭解了魚類的這個習性而常將窩子打在深水區,實踐證明其效果確實比淺水區好。

  夏季水溫高主要是受陽光輻射熱的影響,在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如:橋洞旁、樹蔭下、水草的背蔭處,其水溫都要明顯低於陽光輻射區,魚類在長期的生存過程中也感受到了這些,於是,但凡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也多成為它們樂於逗留“避暑”的地方,我們如在此下竿,定不會令你失望。

  3、釣降溫

  夏季天氣並不是一直高溫酷熱,如遇連續幾天陰雨,或梅雨季節或連刮北風、西北風,或下大雨,或雷陣雨過後,氣溫水溫會發生較大幅度的下降,含氧量增加,我們應搶佔這樣涼爽的天氣。因為雨水的作用會將岸邊的天然食物帶入水中而成為魚類的美餐,所以,魚類活性增加覓食積極,因而釣獲量會有顯著增加。

  4、夜釣

  “夏釣夏釣,夜間比白天好。”這是釣友們長期垂釣實踐的經驗總結,對於我們夏季垂釣有著指導意義。常釣的魚類生理上有幾個共性:喜溫怕熱、趨弱光怕強光、喜靜怕嘈聲。我們選擇夜釣正是為了滿足魚類的這些喜好。

  夜晚溫度適宜、環境安靜、沒有白天強烈的光照,魚類有安全感,所以敢大膽到近岸覓食,更由於水溫涼爽含氧量高,所以,魚類會胃口大開,這正是我們所希望的。此時釣者也可免受白天酷熱的折磨,因而廣受釣友們的喜愛。

  二、高溼影響

  在影響夏季釣效的因素中,除了高溫影響外,空氣溼度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指標。空氣溼度直接作用於水體,影響著水體的溫度變化,影響水體與大氣之間的空氣交換,對水體的含氧量產生影響,最終影響魚類的活動及覓食。

  當空氣乾燥、水體與空氣置換狀況良好時,水體的溫度降低含氧量就高,魚類的行為就活躍覓食就積極,反之,魚類就會停口。釣魚人往往多注意、重視溫度的變化對魚類的影響而忽視空氣溼度的變化,當魚不吃鉤時常常是一頭霧水。

  就夏季來講,當出現空氣溼度超過70%以上時,多會出現輕霧的天氣,尤其是山區更明顯。由此民間就有“冬霧雨,夏霧熱”的說法。實踐證明,夏季如果出現上霧多無風的天氣時,魚類是基本停口的,常常要等到大霧散去後,魚類才會陸續開口覓食。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水體裡生長著大量的藻類、水草,它們在太陽的照射下才會產生光合作用釋放氧氣,當出現空氣溼度較大時,阻擋或削弱了陽光的照射,使其不能或減少了光合作用,不能補充水體魚類所需要的氧氣,使魚類的正常生存條件受到了破壞,從而導致魚類食慾下降或停口,所以,我們在選擇出釣天氣時,要避開這樣的天氣或等霧散後再下竿。夏季如遇到高溼的梅雨季或下霧的天氣時,建議採取以下對策。

  1、找地勢開闊水面較大的水域

  由於地勢開闊水面較大的水域一般風力較大有風浪,能夠加速水體與空氣的接觸面,促進空氣與水體的置換,增加水體含氧量,所以魚類的食慾要強一些。

  2、找活水的地方下竿

  魚類活動和覓食很多情況下是受水體含氧量影響的。活動的水體比死水的含氧量要高,又因為活水比死水溫度要低,活水中餌料來源也要比死水豐富,所以,活水中的魚類食慾要強很多。

  3、選迎風處打窩

  其實,找迎風處做釣點,主要也是考慮水體含氧量及溫度的影響。在相對較小的水域裡,周邊多有遮擋物影響空氣的流通,這樣,背風處水體與空氣交換就受限制,水溫較高含氧量偏低,而迎風處這樣的局面就不同,有風、有浪、水體就會有緩流,從而使含氧量增加,當魚類感覺舒適了就會有一定的覓食願望。

  4、看風行事

  夏季的不同風向也影響著空氣溼度及溫度。一般刮東南、南、西南風空氣溼度大溫度高,不怪有“東南風雨祖宗”的民謠,說明刮以上風向時空氣溼度大,下雨概率大,而刮西、西北、北、及東風空氣溼度較小,釣友要注意當地風向變化的規律,選擇合適的風向出行。

  夏天雨天釣魚的技巧

  1、夏季受熱帶高壓的影響有5-7天的時間特別悶熱。當熱帶高壓減弱後冷空氣也會隨之南下而形成降雨。雨水蒸發帶走了大量熱量造成暑氣頓消。雨後天晴清風徐來沁人心脾,找一片屬於自己的綠蔭拋鉤入手,時常能釣獲意想不到的大草魚。

  2、夏季的連陰雨天,光照弱而氣壓低,天氣悶熱並且雨量小,多有雷雨和陣雨,是魚塘最容易泛塘死魚的時間,想釣魚更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即使雨過天晴,也要等上一天半天魚才開口取食。

  3、一般來說夏季下雨時氣壓低,是不利於釣魚的。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中大雨轉小雨時,總要斷斷續續地下上一到兩天。這時候天氣涼爽,仿若秋天,是雨天雨中釣魚的最佳時間。

  4、中大雨停歇後飄起的毛毛細雨,風向東轉西,釣魚的效果是最好的。這是因為天氣已經趨於穩定,氣壓已經不知不覺中由低變高的原因。

  5、有的雨情是不利於釣魚的。夏季的午後,經常悶熱異常,突然會有一塊烏雲滾滾而來,電閃雷鳴。一會兒,雷聲遠去才會雨過天晴。這種時間短促而範圍較的降雨,無論雨前雨中和雨後都難釣魚。

  6、夏雨,對夏雨要作具體分析,夏雨以陣雨較多,夏季天氣較熱,雨前氣壓很低,水中容氧量減少,魚兒缺氧難受,無心覓食。所以在夏季下雨特別是雷雨前垂釣,是很難釣到魚的。

  7、在夏季,只要不是雷雨,暴雨,下雨時,上層水溫迅速降低,密度增大,而下層水的密度較小,形成上層水與下層水的對流流動,水中容氧充足,魚兒食慾旺盛,正是垂釣的好時機。

  8、“夏釣深”、“夏釣潭”,這是夏季在水庫釣魚時的一般選位原則。這是因為,夏季絕大部分時間氣溫都比較高,水庫的近岸淺水部位的水溫也就相應較高,基本達到了魚兒們生存和生活的上限,於是魚兒們便大規模地躲到遠方深水去避暑納涼。於是,此時釣魚,非將釣竿伸向三四米、五六米乃至七八米的深水區不可。

  9、夏季的雨天,水庫近岸七八米的範圍之內,水深不超過1.5米的周邊淺水區域,都是魚兒聚集、洄游、覓食的最佳場所,在這裡伸竿,定有平時所料想不到的收穫。

  10、“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這是一年四季於自然水域選位的一般規律,夏季晴熱天氣裡於水庫釣魚時,深水部位的稠密水草間的草洞、草間通道都是人們搶佔的熱點地帶,這裡有可食的生物和微生物,有豐富的氧氣,有陰涼,又是魚兒藏身的理想場所,在這裡釣魚收穫一般都比較可觀。


看過的人會看:

夏季氣壓低時如何釣魚的方法
夏季肥水釣魚有哪些技巧掌握
相關知識
夏季釣魚魚兒不咬鉤的原因是什麼
嬰兒晚上不睡覺的原因是什麼
膝上型電腦光碟機不讀盤的原因是什麼
路由器重啟後連不上網的原因是什麼
不出汗的原因是什麼
男人不懷孕的原因是什麼
大便幹不成形的原因是什麼
大便不成形的原因是什麼怎麼辦
男人四十不結婚的原因是什麼
不孕不育症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