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武術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5日

  源遠流長,其門派繁多,內容豐富、風格獨特、技法全面、功法完整,形成了系統科學的理論和。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供您閱讀!

  

  技術體系,是我國南方一座無可復加的歷史文化寶庫。20世紀80年代初,為保護武術文化遺產,國家體委在全國開展了一場意義深遠的武術挖掘整理工作。福建省體委高度重視傳統武術的挖掘整理,由省武協組織了精兵強將,分赴閩南、閩北、閩東、閩西各地區,對福建這一歷史文化寶庫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
 

  內容簡介

  挖整組系統地整理了30多種傳統拳種、71 8套拳械,還有近30種拳待查。整理了近400萬文字資料,收集了近80冊珍貴的古籍、古拳譜、古手抄本,以及為數眾多的古兵器***其中有一部分是稀有兵器***,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一些珍貴的古籍、傳統功法、拳種、套路經過挖掘整理,或通過文字資料、圖片、實物、錄影,或通過運動員的演練和比賽、武林大會等形式,無比生動地呈現在世人面前,煥發出昔日的風采,讓人們進一步認識福建武術。據統計,在八閩大地上流行廣、影響大、歷史悠久、體系完整的傳統拳種有:五祖拳、太祖拳、達尊拳、羅漢拳、永春白鶴拳、福州鶴拳、連城拳、地術犬法、龍尊、虎尊等十大拳種。還有梅花拳、金獅拳、花拳、猴拳、五獸拳、文拳、邱鶴拳、五枚拳、相公拳、何陽拳、洪拳、畲族拳、女人拳、二郎拳、安海拳、俞家拳、雞拳、牛拳、鱘法、魚法、儒法、南佛拳、四平大鎮拳、開元拳等共30多個拳種、近千個套路。這些拳種風格鮮明、特點突出、技法完整、功法全面,普遍高馬硬技、短打實用。保持著古樸剛陽、步穩勢烈、以氣催力,發聲助勢等特點,形成了鮮明的南派武功特色,是我國武術文化遺產中的燦爛瑰寶。

  作者簡介

  林建華,男,福建漳州人。教授,碩士生導師。1953年4月出生於印度尼西亞,1954年回國,定居漳州。1973年就讀於福建師範大學體育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83年調至廈門大學體育教學部任教至今。曾擔任廈門大學體育部主任、教育部直屬綜合大學體協理事長、福建省大學體協祕書長;現任廈門大學國術與養身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全國高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武術協會裁判委員會委員、福建省武術協會副會長、國際級武術裁判、武術八段。

  1964年開始習武。大學期間師從郭鳴華、胡金煥等教授專修武術,系統地學習和掌握武術的基本理論和技術。1979年9月至1980年2月參加教育部在武漢體院舉辦的"全國高校武術師資進修班",在著名武術教育家溫敬銘教授、劉玉華教授的指導下研習形意拳、八卦掌、翻子拳等拳種和理論。後又經何福生、王景春、康紹遠、袁賢群等前輩的傳授指導,獲益匪淺。 30多年來,致力於高校體育教育、訓練和科學研究工作,尤其在武術教學、訓練與裁判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多次應邀前往美國、日本、菲律賓、印尼、卡達等國家講學和交流,受到熱烈的歡迎。 多次擔任福建省和全國武術套路錦標賽裁判長、總裁判長。2001年至2005年參與最新《武術套路競賽規則》和《國際武術套路競賽規則》的修訂工作。1985年、2001年兩次被國家體委、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優秀體育裁判員"榮譽稱號,2006年再次被中國武術協會授予"全國武術十佳裁判員"稱號。2004年被評為"廈門市優秀教師",2009年被評為"廈門大學教學名師"。 出版的主要專著,教材有《世界流行擊技術》《中國形意拳》***英文版***,《形意強身功》《大學體育》《普通高等學校武術教鋤《普通大學武術與健身教程》《現代大學體育理論教程》等。

  發表的主要論文有"發展武術運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民健身體系""閩拳的內容、特點及其發展戰略研究""福建南拳的現狀及改革發展的思路""完善和發展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理論探索""海峽兩岸體育的回顧與展望""試論高校體育教育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的培養""論中國武術文化的保護""論文化傳統對我國全民健身程序的影響"等30多篇。其中,"論文化傳統對我國全民健身程序的影響"榮獲福建省第七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創編的"形意強身功",2005年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民健身優秀健身方法一等獎",並在全國推廣。

巴蜀武術
武術中樁的作用
相關知識
八閩武術
武術名家張全亮談八卦掌吳式太極
中國傳統武術精品套路之八法大槍
滄州武術八極拳
第八屆亞洲青少年武術錦標賽
第八屆亞洲武術錦標賽
第八屆世界武術錦標賽
武術眼法練習八例
佛山武術威名震四方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題
學前武術對幼兒品德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