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貧血偏方大全有哪些
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中醫治療貧血的偏方有哪些?哪些偏方能治療貧血?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中醫治療貧血偏方大全,供大家瞭解。
中醫治療貧血的偏方
人蔘阿膠治貧血
【功能主治】主治再生障礙性貧血。
【偏方組成】人蔘、甘草各10克,阿膠、鹿角膠***均烊化***、五味子、雞血藤、連翹、首烏、女貞子、旱蓮草、當歸、菟絲子、枸杞子各15克,三七粉5克***分衝***,仙鶴草、黃芪、黃精各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3次口服。
【加減】貧血甚者,人蔘易西洋參,加紫河車;白細胞低者,加炙穿山甲、補骨脂;血小板過少者,加柿霜;皮下出血甚者,加槐米、生地炭;發熱者,加大青葉、金銀花;牙眼出血甚者,加花蕊石;尿血者,加白茅根;心悸者,加棗仁;納差者,加雞內金。
黃鼠狼肉治貧血
【功能主治】主治再生障礙性貧血。
【偏方組成】黃鼠狼肉適量。
【用法用量】將黃鼠狼剝去皮、內臟及生殖器***肛門及肚門周圍的腥胞也去掉***,留肝肺,煮熟,取適量隨意吃,鹹甜均可,或作肉絲酸湯吃,每天3次。
黃芪太子參治貧血
【功能主治】益氣健脾,補腎填精,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主治再生障礙性貧血。
【處方組成】黃芪15~45克,太子參15~30克,白朮10克,山藥20~30克,當歸10~12克,杞果10~15 克,熟地15~30克,菟絲子20~30克,丹蔘10~15克,穿山甲5~10克,水蛭10克,土茯苓15~30克,白花蛇舌草15~30克,公英30 克,板藍根15~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兒童酌減。
【加減】如肝腎陰虛明顯或低熱者,酌加知母、黃柏、鱉甲、地骨皮、青蒿、天冬、玄蔘;脾腎陽虛者,酌加故紙、巴戟天、淫羊藿、鹿角膠、肉桂;熱毒熾盛者,酌加銀花、連翹、黃連、桅子、水牛角;出血明顯者,酌加旱蓮草、三七、黑地榆、烏賊骨;溼熱明顯者,酌加茵陳、敗醬草、龍膽草、桅子、滑石、大黃。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59例,隨訪1年,治癒48例,有效10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3%。
黨蔘黃芪治貧血
【功能主治】主治營養性貧血。
【偏方組成】黨蔘、仙靈脾、黃芪、丹蔘各30~35克,南沙蔘、仙鶴草、焦三仙各15~20克,甘草5~10克。
【用法用量】將上藥水煎3次後合併藥液,分2~3次口服,每日1劑。20天為1個療程。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營養性貧血患者39例,其中治癒35例,顯效4例。治癒的35例中,1個療程治癒者21例;2個療程治癒者10例;3個療程治癒者4例。
當歸首烏治貧血
【功能主治】主治缺鐵性貧血。
【偏方組成】全當歸、制首烏、黃芪各20~30克,黨蔘、五味子、烏梅、陳皮、茯苓、丹蔘各15~20克,熟地、枸杞子各10~15克,甘草10克。
【用法用量】將上藥水煎,每日1劑,分2~3次口服。1個月為1個療程。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58例,用藥1~3個療程後,其中治癒50例,顯效4例,有效4例。痊癒者隨訪2年,均未見覆發。
貧血缺血的食療方法
1、牛乳25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清水,煮至半熟時,再加牛乳,煮至粥成,調以白糖進食。有大補陰血功效,適用於虛弱勞損,形體羸瘦。滋潤補益,對脾胃虛寒洩瀉及痰溼水飲者不宜食用。
2、鮮烏賊魚肉250克,桃仁15克,黃酒、醬油、白糖各適量。烏賊魚肉沖洗乾淨,切條備用。桃仁洗淨,去皮備用。烏賊魚肉放入鍋中,加桃仁、清水,旺火燒沸後加黃酒、醬油、白糖,再用小火煮至熟爛即成。有養血調經功效,故適用於血虛兼有血滯之經閉及血虛經閉,孕婦忌食。
3、鮮桑椹1000克,糯米500克。鮮桑椹洗淨搗汁,再將藥汁,與糯米共同燒煮,做成糯米乾飯,待冷,加酒麴適量,拌勻,發酵成為酒釀。每日隨量佐餐食用。適用於肝腎陰虧消渴、便祕、耳鳴、目暗、瘰癧、關節不利等症。桑椹滋陰補血力強,輔以糯米補中益氣,提高療效。
4、羊乳250克,羊脂60克。羊乳、羊脂放入鍋中,煮作羹食。有補虛勞,益精血功效,適用於虛勞羸瘦。本方溫潤補虛,對於外感未清及痰火內盛者不宜食用。
5、豬裡脊、粳米各50克,花椒、食鹽、茴香、香油皆適量。將裡脊肉洗淨,剁成肉末,入食鹽、花椒、茴香、香油調拌,待用粳米煮粥,粥將成時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米爛,每日2次。豬裡脊即豬脊背上的瘦肉,結締組織較少,質地細嫩柔軟,無腥臊異味,入饌效佳。豬裡脊滋陰血,潤肌膚;粳米健脾益氣;花椒、茴香既可調味,又可溫中補虛。全方滋養陰血,補中益氣,常服可收肌膚滑潤光澤之效。痰溼內蘊者不宜服用。
治療老人貧血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