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滯的治療方法及飲食禁忌有哪些
中醫關於氣的病證一般分為氣虛、氣滯和氣逆。氣滯指臟腑、經絡之氣阻滯不暢。可因飲食邪氣,或七情鬱結,或體弱氣虛不運所致。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氣滯?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氣滯的治療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氣滯的治療方法
1.改變飲食習慣:喜食油膩厚味、甜食,或攝入過多鹽分、飲水不足都會導致血液過分粘稠,最終導致氣血執行不暢,引發血瘀。
2.戒菸限酒:過分的吸菸,酗酒,一氧化碳會與體內的血紅蛋白結合減慢血液迴圈,尤其是血瘀體質,它會使體內累積更多的痰濁,從而使身體某處的血液堵塞,形成瘀血。
3.保持良好情緒:內心的憂慮加速人體衰老。抑鬱和心情不快的人患心臟病的機率是正常人的兩倍。
4.加強鍛鍊:生命在於運動,鍛鍊身體促進人的新陳代謝,從而加速人體內的能量迴圈,幫助人排除體內廢物。如果長期不運動,每天都以“坐”的方式工作、生活,久而久之會形成瘀血。
5.保證睡眠:成年人平均每個晚上需要7-8個小時的高質量睡眠,才能夠保證人體健康。但是很多血瘀體質者常常由於工作的壓力導致睡眠不足,免疫系統失調。
6.多喝水: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可使血液中水分減少,導致血粘度增高,血行緩慢。
7.不宜在寒冷環境逗留:除衣被保暖外,在寒冷環境的時間不宜過久。冬季室溫應不低於攝氏20度。夏季使用空調降溫,室溫也不宜過低,一般宜保持在25-26度左右。
8.泡腳:每天用熱水泡浴,有利於改善全身氣血執行,如能定期進行藥浴、按摩,則效果更好。
肝鬱氣滯按摩哪些穴位
行間穴
行間穴是肝經上的一個穴位,位於足背側,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間的位置,是刺激肝經的穴位,能幫助打通肝經。按摩行間穴對於疏肝理氣,調暢氣機很有幫助,比較適合肝鬱氣滯或肝火旺的人。臉色發黃的女性經常按摩這個穴位,有助於改善面板狀況。對於肝病患者來說,按摩行間穴雖然不能根治肝病,卻能疏通肝經,調暢氣血,改善肝功能,對於緩解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太沖穴
在人體足厥陰肝經上,太沖穴為重要穴位之一,是肝經的原穴。人生氣之時,肝也會受到影響,太沖這個肝經的原穴便會顯現出一些訊號,表現為有溫度或色澤發生變化、壓痛感,對外界更為敏感,甚至其軟組織的張力發生異常。氣走肝經,而原穴太沖往往調控著該經的總體氣血,起到控制情緒的作用。
足三裡
自古以來,足三裡穴就被醫家認為是養生大穴,為強壯及保健的要穴。足三裡穴之所以名為“三裡”,是因為它有“ 理上、理中、理下” 的作用。當肚腹部位有不適時, 不同的部位按揉足三裡穴的方法不同。如果是胃部不適, 可按住足三裡穴向上方使勁,這就是所謂的“理上”;如果腹部正中不適,則要往內按,這是“理中”;如果小腹不適則要向下使勁,就是“理下”。
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顧名思義,就是足部的三條陰經交會的穴位,是人體一個比較特殊的穴位。說它特殊是因為人體的陰經和陽經本來是各自循行的,平行分佈於人體的手足部位,但三條陰經即脾經、肝經、腎經卻在腳踝處有了一個交叉點,也就是三陰交穴。所以三陰交穴對於肝、腎、脾三條經脈的氣血調節,具有突出的作用。脾統血液,肝藏血行氣,而腎藏精,雖然三陰交穴是脾經上的穴位,但因其與其他兩條經脈的特殊關係,所以按揉三陰交穴不但能夠健脾胃,還可活肝血、益腎精。
氣滯的飲食宜忌
對於氣虛體質者,可以通過飲食的方法進行調養。
氣滯血瘀體質宜選用有行氣、活血功能的飲食,如白蘿蔔、柑橘、大蒜、生薑、茴香、桂皮、丁香、桃仁、韭菜、黃酒、紅葡萄酒、洋蔥、銀杏、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
桃仁、油菜、黑大豆具有活血祛瘀作用。黑木耳能清除血管壁上的淤積;適量的紅葡萄酒能擴張血管,改善血液迴圈;山楂或米醋,能降低血脂、血黏度。
氣滯血瘀體質宜少吃鹽和味精,避免血黏度增高,加重血瘀的程度。
不宜吃甘薯、芋艿、蠶豆、栗子等容易脹氣的食物;不宜多吃肥肉、奶油、鰻魚、蟹黃、蛋黃、魚籽、巧克力、油炸食品、甜食,防止血脂增高,阻塞血管,影響氣血執行;不宜吃冷飲,避免影響氣血執行。
1.溼熱體質有什麼表現
2.中醫教你修心養生小動作有哪些
3.調理腹脹屁多的中藥
4.按摩什麼穴位可以舒理肝氣鬱結
5.中醫氣血養生法
氣血兩虛怎麼治療及飲食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