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黃芩是一種常見的中藥,那麼你知道是什麼嗎?下面小編給你詳細的介紹,一起來了解吧!

  是什麼?

  1.《本經逢原》:昔人以柴胡去熱不及黃芩,蓋柴胡專主少陽往來寒熱,少陽為樞,非柴胡不能宣通中外;黃芩專主陽明蒸熱,陽明居中,非黃芩不能開洩蘊著,一主風木客邪,一主溼上蘊著,詎可混論。芩雖苦寒,畢竟治標之藥,惟軀殼熱者宜之,若陰虛伏熱,虛陽發露,可輕試乎其條實者兼行衝脈,治血熱妄行,古方有一味子芩丸,治女人血熱,經水暴下不止者,最效。

  2.《本經疏證》:仲景用黃芩有三耦焉,氣分熱結者,與柴胡為耦***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柴胡桂枝湯***:血分熱結者,與芍藥為耦***桂枝柴胡湯、黃芩湯、大柴胡湯、黃連阿膠湯、鱉甲煎丸、大黃蟲丸、奔湯、王不留行散、當歸散***;溼熱阻中者,與黃連為耦***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葛根黃芩黃連湯、於薑黃芩黃連人蔘湯***。以柴胡能開氣分之結,不能洩氣分之熱,芍藥能開血分之結,不能清迫血之熱,黃連能治溼生之熱,不能治熱主之溼。譬之解鬥,但去其鬥者,未平其致鬥之怒,鬥終未已也。故黃芩協柴胡,能清氣分之熱,協芍藥,能洩迫血之熱,協黃連,能解熱生之溼也。

  3.《本經》:主諸熱黃疸,腸僻,洩利,逐水,下血閉,***治***惡瘡,疽蝕,火瘍。

  4.《別錄》:療痰熱,胃中熱,小腹絞痛,消谷,利小腸,女子血閉,淋露下血,小兒腹痛。

  5.《滇南本草》:上行瀉肺火,下行瀉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調經清熱,胎有火熱不安,清胎熱,除六經實火實熱。

  6.《綱目》:治風熱溼熱頭疼,奔豚熱痛,火咳,肺痿喉,諸失血。

  7.《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氣,定喘嗽,止失血,退往來寒熱,風熱溼熱,頭痛,解瘟疫,清咽,療肺痿肺癰,乳癰發背,尤法肌表之熱,故治斑疹、鼠瘻,瘡瘍、赤眼;實者涼下焦之熱,能除赤痢,熱蓄膀胱,五淋澀痛,大腸閉結,便血、漏血。

  8.《 科學的民間藥草》:外洗創口,有防腐作用。

  9.《本草新編》:黃芩,味苦,氣平,性寒,可升可降,陰中微陽,無毒。入肺經、大腸。退熱除煩,瀉膀胱之火,止赤痢,消赤眼,善安胎氣,解傷寒鬱蒸,潤燥,益肺氣。但可為臣使,而不可為君藥。近人最喜用之,然亦必肺與大腸、膀胱之有火者,用之始宜,否則,不可頻用也。古人云黃芩乃安胎之聖藥,亦因胎中有火,故用之於白朮、歸身、人蔘、熟地、杜仲之中,自然胎安。倘無火,而寒虛胎動,正恐得黃芩而反助其寒,雖有參、歸等藥補氣、補血、補陰,未必胎氣之能固也,況不用參、歸等藥,慾望其安胎,萬無是理矣。

  中藥黃芩的顯微鑑別:

  1、黃芩:木栓層多除去或殘存數列,細胞多呈扁平狀,偶見單個石細胞散在。栓內層狹窄。韌皮部較寬廣,約佔根直徑的1/3,有多數韌皮纖維與石細胞,石細胞的分佈於外側,韌皮纖維多分佈於內側。韌皮射線寬闊,為10-25列整齊的細胞。形成層多成環。木質部約佔根直徑的2/3,木質部束6-10,木射線寬廣耐平直,7-25列薄壁細胞,導管直徑16-60μm。老根中央有一至數個同心排列的木栓環。本品薄壁細胞含澱粉粒,圓形、橢圓形和不規則形,長徑4-32μm,短徑4-24μm,層紋不易見。臍點呈點狀或“人”字形,有的不明顯,大多數為單粒,復粒較少,由2-3分粒組成。

  2、滇黃芩:木栓層為6-9列細胞。韌皮部約佔根的1/4,有纖維散在,偶見大、小懸殊的石細胞,石細胞方形,不規則形。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束8-13,木射線8-18列薄壁細胞。導管直徑28-44μm。中央無木栓環。澱粉粒直徑2-12μm,臍點未見,無層紋。

  3、粘毛黃芩 木栓層為5-8列細胞。韌皮部約佔根直徑的1-3,級纖維散在,偶見極小石細胞。形成層明顯。木質部束7-13,木射線7-21列薄壁細胞,導管直徑40-80μm。中央有木栓層環,外側有石細胞散在。澱粉粒直徑2-12μm,臍點“一”字形、“人”字形,無層紋。

  4、麗江黃芩:木栓層為6-9列細胞。韌皮部約佔根直徑的1/3,無石細胞和纖維。木質部束9-10,木射線8-19列薄壁細胞,導管直徑20-40μm,中央無木栓環。演粉粒多數,圓形,直徑4-10μm,臍點未見,無層紋。

中藥雞內金功效與作用
鹿茸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相關知識
中藥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草藥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黃精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藥黃精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副作用
中藥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黃芩的功效和作用
中藥黃藤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黃柏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藥黃精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