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禪的參是什麼意思?
佛教的“參”是什麼意思
“參”是用心深入的意思。參學,參透,參究。
參禪怎麼參?
參禪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導。
但是有一個廣義意義上的做法,就是心無所求,隨緣應事。心地單純,把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各個角色應做的事情做好、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盡好,凡事不強求,就是最大的禪法了。
參禪是什麼意思
【參禪】
禪,梵語dhyana,意譯為“靜慮”、“思維修”等。謂心專著一境,正審思慮。一般把“禪”和“定”連在一起,稱為“禪定”,或把“參禪”理解為“坐禪入定”。如老舍《二馬》第五段四:“李子榮紋絲不動的在那裡坐著,好像老和尚參禪那麼穩當。”後來,禪學之禪的含義又由禪定擴大為定慧,進而引申為禪宗之禪。禪宗之禪,強調明心見性,重視智慧。六祖慧能有偈雲:“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以立功課!”(《壇經》)可見慧能為代表的南宗並不強調傳統的坐禪。在禪宗那裡,參禪就是參悟,通過參破公案、話頭、梗關等,而頓悟真理。唐·玄覺《永嘉證道歌》謂:“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表明參禪者必須由明師指點,多方請教,不可盲參瞎修,以免誤入邪途,成為“野狐禪”。
佛教中的參禪是什麼意思
參禪是禪宗用以學人求證真心實相的一種行門。
參禪最要生死心切。和髮長遠心。若生死不切。則疑情不發。功夫做不上。若沒有長遠心。則一曝十寒。功夫不成片。只要有個長遠切心。真疑便發。真疑發時。塵勞煩惱不息而自息。時節一到。自然水到渠成。
《紅樓夢》中賈母訓寶玉黛玉“不是冤家不聚頭”,那回提到參禪。“好似參禪一般,都低頭細嚼此話的滋味”
參禪悟道是什麼意思
知苦斷集滅定修道,這是佛門四聖諦,大徹大悟的人才能叫做悟道得道,然後才是修道。大徹大悟後不是直接成佛了,而是還要過正常人的生活,他們是真正的肉身菩薩,他們的業還沒走完,涅槃以後還會再來到人間度劫,只要沒成佛以前他們都算是在修道。 禪參是佛法裡川萬四千法門之一,八萬四千種法門都是方便法,證得初果阿羅漢以後就已免墜三惡道,悟道以後的菩薩不受六道約束,來去自如。
參禪是什麼意思
參禪是禪宗用以學人求證真心實相的一種行門。 參禪最要生死心切。和髮長遠心。若生死不切。則疑情不發。功夫做不上。若沒有長遠心。則一曝十寒。功夫不成片。只要有個長遠切心。真疑便發。真疑發時。塵勞煩惱不息而自息。時節一到。自然水到渠成。極則事也。諸佛正法眼藏也。這事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非思議之所到。達摩西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若是個漢,直下承當,即為法王寵子。向去但隨緣銷舊業,更勿作新殃。娘生鼻孔,不欠分毫;自己衣珠,何曾有失。原不需參也。 參何禪?悟何道?這是禪宗專有名詞,禪與道有別。禪(梵語dhyana),又作禪那,馱衍那,持阿那。意譯作靜慮、思惟修習、棄惡、功德叢林(以禪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無量等功德)。寂靜審慮之意,指將心專注於某一對象,極寂靜以詳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狀態。禪有大乘、小乘、外道(梵語tirthaka)、凡夫所共修,然其目的及思惟對象則各異。禪及其他諸定,泛稱禪定。禪之類別頗廣,但不外乎有三種:一、世間禪。二、出世間禪。三、出世間上上禪。道(梵語marga)者其性質亦類分廣泛,譬如迷界有六道,通稱六道法界,屬三界內的世間法而言;悟界有四聖道,通稱四聖法界,屬出三界外的出世間法而言。道者,音譯作末伽。即至目的地之通路,或指踏行之道。俱舍論卷二十五雲:道即通往涅槃之路,為求涅槃果之所依。准此,道乃意謂達成佛教終極目的之修行法則。廣義而言,亦指趣向果之通路。大智度論雲:有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等四種道,人天以十善(梵語dasakusala-karmani)、佈施為道,而求人天之福樂;二乘以三十七道品(梵語bodhi-paksika)、而求涅槃;菩薩以三十七道品,六度波羅蜜為道,而求佛果。禪與道已略知一二,那麼,參禪悟道是何意呢?這是禪宗欲令人人蔘悟佛性,以達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為宗的莊嚴術語。禪就是佛心,佛心是聖心,聖心是不生不滅之涅槃妙性。
參佛是什麼意思
您好!
一切佛事活動都是表法。
一表恭敬。佛是老師,是人生導師,是圓滿智慧者,我們要尊敬、恭敬。
二教育眾生,引導眾生信佛。
三祁請佛力加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我們妙音助念團,經常參佛,舉辦眾生皈依助念法會,利益無量無邊眾生。
感恩您的提問
阿彌陀佛
參禪與參佛有何不同
唸佛一法,事雖簡易,理極圓頓,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為如來一代時教無量法門中之最上宗要。一切法門,恆沙妙義,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
是大因緣 是祕密藏
淨土事者,是大因緣。淨土理者,是祕密藏。汝能信受奉行,即是以佛莊嚴而自莊嚴
全仗佛力處甚多,更借比喻而詳言:
此如坐火輪船過海,但肯上船,即可到於彼岸,乃屬船力,非自己本事。信願唸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
有之「自力」者,有三義:
一、就信願唸佛而言,亦可權謂之自力,就往生所憑而論,則全仗佛力。如大師雲:
此是佛力,又兼自力。謂信願持名,是自力能感於佛。誓願攝受,垂慈接引,是佛力能應於我。感應道交,故得如是。
二、就餘之善行而言,亦無妨說有自力。唸佛之人,除唸佛外,所行餘善,如敦倫盡分等,則亦可謂之自力。雖有餘善(不出輪迴),往生仍憑佛力(橫超三界)。因有餘善,故說自力佛力兼而有之。
唸佛法門,根本妙諦,在淨土三經。而華嚴經中普賢行願品所示,尤為根本不可缺乏之行願。蓋善財以十信滿心。參德雲比丘,即教以唸佛法門,得入初住,分證法身。從此歷參五十餘員知識,隨聞隨證,自二住以至十地,歷四十位,最後於普賢菩薩,蒙其開示加被威神之力,所證與普賢等與諸佛等,即是等覺菩薩,然後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勸進善財,及華藏海眾,一致進行,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故知唸佛法門,始自凡夫,亦可得入,終至等覺,亦不能超出其外
淨土法門,理極宏深,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勿道博地凡夫,不能測度;即久證法身之菩薩,亦不能盡知。以故世尊說此法門時,十方恆河沙數諸佛,出廣長舌,同聲讚歎,普令眾生,同生信心,且深嘆釋迦世尊能為甚難希有之事。世尊亦自謂「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淨土法門,全體是佛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是故此法,最為難信。徹悟禪師雲:「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淨土一門,信尤為要。以持名唸佛,乃諸佛甚深行處,唯除一生所繫菩薩,可知少分。自餘一切賢聖,但當遵信而已,非其智分之所能知。況下劣凡夫乎?」是故我等,於此法門無論知之多少,皆當深信,仰憑佛力。不可以凡情妄疑佛智,彌勒菩薩尚「不敢有疑」,況我博地凡夫乎?
聰明人,均屬矜誇,暴露,尖酸,刻薄,其心絕無涵蓄。其人非坎坷終身,必少年夭折。汝宿生多幸,培此善根,當極力培植,庶可有成。聰明人,最易犯者唯色慾,當常懷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若或偶起此念,即想吾人一舉一動,天,地,鬼,神,諸佛,菩薩,無不悉知悉見。
參禪與悟道的區別參禪中的“參”和悟道中
參禪與證道,是觀與止的區別。
禪宗並不是究竟之道。有很多地方可以看得出來。
佛法本在修定,參禪本只是方便,不能把方便當究竟。、
即使是慧能,也要承認定的重要意義,是故他在壇經中說修法要念念不迷,要以無念為宗,
無念正是定之根本,第一義不動,
若要說對全世界都瞭如指掌,那也只有入定才能了知三千世界,若不知三千世界之事,並不能叫做徹悟。
悟者,了知三千世界過去未來大劫小劫,一佛無量佛,一世界千百億世界所有事,離相亦知相,知相亦離相,名之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