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名字含義?
李世民的名是什麼?
關於“李世民”這個鼎鼎大名的來歷,《舊唐書·本紀第二》記載:[[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諱世民,高祖第二子也 ……高祖之臨岐州,太宗時年四歲。有書生自言善相,謁高祖曰:“公貴人也,且有貴子。”見太宗,曰:“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矣。”高祖懼其言洩,將殺之,忽失所在,因採“濟世安民”之義以為名焉。]]
《新唐書·本紀第二》文字內容差不多:[[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諱世民,高祖次子也。母曰太穆皇后竇氏。生而不驚。方四歲,有書生謁高祖曰:“公在相法,貴人也,然必有貴子。”及見太宗,曰:“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幾冠,必能濟世安民。”書生巳辭去,高祖懼其語洩,使人追殺之,而不知其所往,因以為神。乃採其語,名之曰世民。]]
史書上對於唐太宗之父唐高祖李淵的字是有記載的,《新唐書·本紀第一》文:“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諱淵,字叔德,姓李氏,隴西成紀人也”。但為什麼找不到關於李世民的字的記載呢?
個人猜想原因如下:
古人的“名”是由父母長輩給取的,自幼便有。而“字”,則是男子滿二十歲之後,舉行“及冠”之禮,表示已經是成年人了,可以取“字”。“字”,又稱“表字”,好像是根據幼時取名的原意,引申發揮,例如諸葛亮,字“孔明”;岳飛,字“鵬舉”;趙雲,字“子龍”(取“雲從龍”之意);杜甫,字“子美”(甫,即美男子)。名和字的使用場合不同:名,一般是供父母及尊長等叫喚的,而“字”,則是成年後供平輩朋友、同窗同學、同僚等稱呼的,被稱“字”者有被當作成年人來尊重之意(有點像從前日本人稱對方為某某君的意思)。
而唐太宗李世民,早在18歲(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便隨父太原興兵直取關中,一路上勢如破竹,短短几個月便佔領長安。李淵隨即立隋煬帝孫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恭帝。恭帝進封李淵為唐王,以李建成為唐王世子;李世民為京兆尹,改封秦國公;封李元吉為齊國公。義寧二年(618)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殺死。五月,李淵稱帝,改國號為唐,是為唐高祖,立李建成為皇太子,封李世民為秦王(兼尚書令),李元吉為齊王。李世民受封秦王的時候,還不到20歲。之後,李世民奉命東征西討,忙於統一全國的戰爭,是否有空閒回家舉行“及冠”之禮就不得而知了,即使舉行了及冠之禮,取了“字”,但是,對於文武百官和下屬黎民來說,怕是沒有任何機會來稱呼他的名和“字”了,因為在當時,其地位的尊貴只有李淵、李建成在其上,可謂二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李淵、李建成可以稱呼其為“二郎”之外(《大唐創業起居注》原文有載),其他人只有稱其為“秦王殿下”的資格。所以,很可能秦王殿下沒有必要再取“字”,或者取了字沒有人能有資格用“字”來稱呼他,天長日久被人遺忘了。至於當了皇帝之後,皇帝的名字更是萬萬不可隨意稱呼,而禮法還要避諱。不過李世民在這方面還是比較開通,不怎麼追求虛榮。即位後,下詔說只要“世民”兩個字不連起來用在文字中,就不需要避諱:“令曰:“依禮,二名不偏諱。近代已來,兩字兼避,廢闕已多,率意而行,有違經典。其官號、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兩字不連續者,並不須諱。”(舊唐書·本紀第二)。古代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最早為“吏、民、禮、兵、刑、工”六個機構,其中“民部”在唐太宗時並沒有為了避諱李世民的“民”字而改稱,倒是到了唐高宗李治即位後,為了表示其孝心和尊崇,下令把“民部”改為“戶部”
而唐高祖李淵,在“及冠”取字的時候,還是一個普通地方官,被人稱呼了很多年,到他當皇帝的時候已經廣為人知,所以這個“叔德”這個字就流傳下來了。
經查閱史籍,大略的感覺是很多開國的皇帝(包......
李世民的名和字
沒有記載下來。
李世民受封秦王的時候,還不到20歲。之後,李世民奉命東征西討,忙於統一全國的戰爭,是否有空閒回家舉行“及冠”之禮就不得而知了,即使舉行了及冠之禮,取了“字”,但是,對於文武百官和下屬黎民來說,怕是沒有任何機會來稱呼他的名和“字”了,因為在當時,其地位的尊貴只有李淵、李建成在其上,可謂二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李淵、李建成可以稱呼其為“二郎”之外(《大唐創業起居注》原文有載),其他人只有稱其為“秦王殿下”的資格。所以,很可能秦王殿下沒有必要再取“字”,或者取了字沒有人能有資格用“字”來稱呼他,天長日久被人遺忘了。至於當了皇帝之後,皇帝的名字更是萬萬不可隨意稱呼,而禮法還要避諱。不過李世民在這方面還是比較開通,不怎麼追求虛榮。即位後,下詔說只要“世民”兩個字不連起來用在文字中,就不需要避諱:“令曰:“依禮,二名不偏諱。近代已來,兩字兼避,廢闕已多,率意而行,有違經典。其官號、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兩字不連續者,並不須諱。”(舊唐書·本紀第二)。古代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最早為“吏、民、禮、兵、刑、工”六個機構,其中“民部”在唐太宗時並沒有為了避諱李世民的“民”字而改稱,倒是到了唐高宗李治即位後,為了表示其孝心和尊崇,下令把“民部”改為“戶部”而唐高祖李淵,在“及冠”取字的時候,還是一個普通地方官,被人稱呼了很多年,到他當皇帝的時候已經廣為人知,所以這個“叔德”這個字就流傳下來了。
唐太宗的真實名字叫什麼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漢族,隴西成紀人,祖籍趙郡隆慶(今邢臺市隆堯縣),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即位為帝后,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有個成語叫“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就是說他的,他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李世民原名是什麼
沒有人知道
據兩唐書的太宗本紀,李世民曾經於四歲時與父親李淵郊遊時,見一識相術之士,其相士先贊李淵為貴人,又贊世民,說其“凡二十歲,必能濟世安民”。李淵後遍尋相士不獲,並將其改名為李世民(亦即李世民本名可能並非李世民)。
由此可見,李世民原來不叫這個名字,但是史書上沒記載下來叫世民之前叫什麼,大概是由於濟世安民之似天命垂成,所以應該是故意隱去真名了。大哥李建成、三弟李元霸、四弟李元吉,不知道李淵怎麼起的名字,老大老二和老三、老四不排著。
李世民兒子李恪名字的意思?不知道的別瞎解釋?
恪這個字,在唐朝是個尊貴的字眼。固然那時已有孫子兵法提到的恪盡職守,但恪字的謹慎這個含義通俗化,一直要到後世才有。另,拓跋宏(元宏)子,元恪。綜上,恪,並無鄙薄前朝的猥瑣心機。李世民打擊政敵的手段不可謂不冷血,但在對待自己女人和孩子這些事情上,還算個溫情有胸懷的男人(當然有封建時代的侷限性)。
唐太宗的名字,意思是 濟世安民,他一出生就能當皇帝?
你說的這個問題在新舊唐書中都有記載,而且都說的差不多,現在給你摘錄下來。
舊唐書:高祖之臨岐州,太宗時年四歲。有書生自言善相,謁高祖曰:“公貴人也,且有貴子。”見太宗,曰:“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矣。”高祖懼其言洩,將殺之,忽失所在,因採“濟世安民”之義以為名焉。
新唐書:方四歲,有書生謁高祖曰:“公在相法,貴人也,然必有貴子。”及見太宗,曰:“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幾冠,必能濟世安民。”書生巳辭去,高祖懼其語洩,使人追殺之,而不知其所往,因以為神。乃採其語,名之曰世民。
不過像算命的說某某將來必有大作為的事,歷代統治者的童年記載裡都有,算是統治者為了強化自己的統治編造出來的,世民這個名字應該是李淵對自己兒子的期望,不一定是帝王才配得上這個名字,其實朝廷權臣也配得上。
參考資料:《舊唐書·本紀第二》、《新唐書·本紀第二》
李世民寫的初夏是什麼意思
初叮代表著勃勃生機,而那時正逢亂世統一不久,表達他想改變著一切的偉大志向,最後一句更絕,表示了李世民當仁不讓地來締造神話的豪邁。
初夏 chūxià:夏季的第一個月。即農曆四月,又稱孟夏。農諺“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初夏代表著勃勃生機...
《初夏》唐朝·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鳥花遷。
陰陽深淺葉,曉夕重輕煙。
哢鶯猶響殿,橫絲正網天。
佩高蘭影接,綬細草紋連。
碧鱗驚棹側,玄燕舞檐前。
何必汾陽處,始復有山泉。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人,祖籍趙郡隆慶(今邢臺市隆堯縣)。唐朝建立初期,封秦王,立下赫赫戰功。即帝位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他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實現“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為什麼把李世民叫大家
dàjiā②
(1) [family of high ranking official]∶巨室,世家望族。古指卿大夫之家。
汝是大家子,仕宦於臺閣。——《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polymath]∶知識淵博者,博學的人,博古通今,有豐功偉績,蓋世功勳者。
藝苑品題有大家之目,自論詩者推李杜始。——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外編》
近代,能成大家者,少矣,孔子之後唯有秦始皇,唐太宗,毛澤東等偉人可稱為大家。
(3) [master]∶奴僕對主人的稱呼。
(4) [Your Majesty]∶宮中近臣或后妃對皇帝的稱呼。
我在想是不是以上的意思裡的一個。
唐太宗的名字是什麼?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2]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生於開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隨父親李淵進軍長安於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戰天下,為大唐統一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為秦王、天策上將。626年玄武門之變奪位登基後,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他虛心納諫,[3]厲行儉約,輕徭薄賦,使百姓休養生息,各民族融洽相處,國泰民安,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鼎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功大過微,故業不墮”,為後世明君之典範。[4]廟號太宗,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葬於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