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皇帝叫什麼名字?
明十三陵有哪十三個陵(具體到皇帝的名字!)
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個皇帝陵墓的總稱,這十三個陵墓是:十三陵首陵-明成祖朱棣的長陵、仁宗獻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憲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先宗慶陵、慕宗德陵、最後一個皇帝-崇禎思陵。
除十三個皇帝陵墓外,“明十三陵”陵區還有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一位太監。
北京十三陵分別是哪十三位皇帝
十三陵的建陵順序年號--姓名 1、長陵(永樂--朱棣) 2、獻陵(洪熙--朱高熾) 3、景陵(宣德--朱瞻基) 4、裕陵(正統、天順--朱祁鎮) 5、茂陵(成化--朱見深) 6、泰陵(弘治--朱祐樘chengˉ) 7、康陵(正德--朱厚照) 8、永陵(嘉靖--朱厚熜congˉ) 9、昭陵(隆慶--朱載垕houˋ) 10、定陵(萬曆--朱翊yiˋ鈞) 11、慶陵(泰昌--朱常洛) 12、德陵(天啟--朱由校) 13、思陵(宗禎--朱由檢)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之陽稱“明孝陵”。 第二個皇帝是朱允炆(年號建文),在位四年。朱允炆在“削藩”的過程中,引起了諸王的恐懼和不滿,他的四叔,當時守衛北平的燕王朱棣,遂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發兵南下,攻入南京,(史稱“靖難之役”)當時皇宮起火,建文帝不知去向。有人說出家當了和尚,總之是下落不明(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懸案),所以沒有陵墓。第七個皇帝朱祁鈺,因其兄朱祁鎮皇帝被瓦剌所俘,宮中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後朱祁鎮被放回,朱祁鈺無歸還皇位之意,而尊其兄為太上皇,加以軟禁。於是朱祁鎮在心腹黨羽的策劃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又坐了皇帝。朱祁鈺被害死,朱祁鎮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而以“王”的身分將他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後來成化年間朱見深為朱祁鈺平反,將其墓升格為帝陵,名為景泰陵。這樣,明朝十六帝有兩位葬在別處,一位下落不明,其餘十三位都葬在天壽山,所以稱“明十三陵”。 此外,明代還有生前沒有當過皇帝,死後被追尊為帝的,也營建了陵園。朱元璋為其父在安徽建皇陵,為祖父、曾祖父和高祖父在江蘇建祖陵;嘉靖皇帝為其父在湖北建顯陵。 總之:明朝十六帝,開國元帝的陵在南京,二帝無陵,七帝陵在玉泉山,昌平有十三陵。另外尊父為帝(沒有真正當過皇帝)的在安徽、江蘇、湖北建有三個陵,因此明朝十六帝,共有18陵
明朝十三陵分別叫什麼名字(如:定陵)
明十三陵是位於北京西北約40多公里處的一個著名的陵墓區。這裡青山環抱,風景美麗,在方圓約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裡,錯落有致地分佈著明代13個皇帝的陵墓,後人稱為明十三陵。 十三陵是明代皇陵,位於昌平縣天壽山下的盆地中。其中包括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共13處,統稱十三陵。 十三陵廣達40平方公里,建造用時長達200多年(1409-1644),工程極為浩大。陵區三面環山,蟒山、虎峪雄踞兩側;北京平原橫陳於前。神路長達20餘里。 十三座陵墓呈整體佈局,各陵又自成體系。一般遊人主要遊覽其中的兩個陵墓,一個是建築規格最宏偉的長陵,一個是將地下宮殿發掘出來的定陵。大宮門是十三陵的正門,大宮門左右各有龍、虎二山把門。門右側立有“下馬碑”,從前不論帝后、大臣等,到此必須下馬步行進入陵區,以體現皇祖們的崇高與尊嚴。 長陵建成於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是明朝第三帝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之一。明樓匾額上寫有“長陵”二字,碑上刻有“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字樣。高聳的明樓,是長陵的標誌。 獻陵是明仁宗朱高熾的陵墓,建於公元1426年。仁宗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不足九個月。獻陵分為前後兩組建築,前部分建陵門,稜恩殿自成一院落,後一院落則由三座門起始,由二柱門、石供案、明樓、寶城等組成。景陵是宣宗皇帝朱瞻基(1399-1435)與繼後孫氏的合葬陵,建於公元1435年。朱瞻基在位十年,三十八歲病逝。 裕陵是英宗朱祁鎮(1427-1464)的陵墓。英宗九歲即位,1449年親征瓦剌被俘,史稱“土木之變”,一年後返回北京,七年後利用“奪門”復辟,重登帝位。 茂陵是憲宗朱見深與三個皇后的合葬墓。朱見深(1447-1487)是英宗長子,在位二十二年。 定陵是萬曆皇帝朱詡鈞和他的兩皇后的陵墓。建於1584-1590年,佔地18萬平方米,耗銀800多萬兩。明樓檐下石榜刻有“定陵”二字,四角及臺階都用巨石拼砌而成。明樓內石碑上刻有“大明”和“神宗顯皇帝之陵”字樣。地宮是陵墓的主體,位於明樓的正後部。
十三陵,分別都是哪些皇帝
明朝共有16帝,但北京的明十三陵只有13位皇帝,未有入陵的因由各異。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早年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明孝陵”;繼位的朱元璋長孫建文帝朱允炆,在其叔父燕王朱棣(即後來的明成祖)發起“靖難之役”攻破南京之後下落不明,因此沒有帝陵;第七帝朱祁鈺,在其兄明英宗於土木堡之變被瓦剌所俘之後登上帝位。後來英宗復辟,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搗毀其在天壽山修建的壽陵,以親王身分將他葬於北京西郊金山。
十三陵的主陵是朱棣於1409年至1413年最早興建的長陵,他當時經“車駕臨視”,欽定山名為“天壽山”,1423年他於北征韃靼途中駕崩,後安葬於此,但長陵工程直至1427年始全部竣工。期後近200年的興建,形成長達7公里多的完整建築群。
13座陵墓中,明成祖朱棣的長陵、嘉靖帝朱厚熜的永陵和萬曆帝朱翊鈞的定陵,均是生前所建,規模亦最大,其餘陵墓則是死後才動工,大約會用半年修建。崇禎因為是亡國之君,並沒有正式建陵,現時的陵墓是以其亡妃田氏的墓穴改建。
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佈十三陵為北京市第一批重點古建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十三陵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國務院公佈八達嶺——十三陵風景區為全國44個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之一。1995年12月,“明十三陵博物館”成立。2003年7月3日,明十三陵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
風水佈局
正門入口後的明十三陵十三陵屬於太行山脈,西通居庸關,北通黃花鎮,南向昌平州,成為十三陵及京師之北面屏障。太行山起澤州,蜿蜒綿亙北走千百里山脈不斷,至居庸關。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曾指:“群山自南來,勢若蛟龍翔;東趾踞盧龍,西脊馳太行;後尻坐黃花(指黃花鎮),前面臨神京;中有萬年宅,名曰康家莊;可容百萬人,豁然開明堂。”明代視此為風水地,陵區以常綠的松柏樹為主。
明十三陵依山而建,沿襲南京孝陵的模式,即除神道共享外,各陵都是前為祭享區,後為墓冢區。陵墓規格相近,各據山頭,陵與陵之間相距500米至8000米不等。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餘均成扇面形分列於長陵左右。亦有陵仿孝陵之制,稱有一座叫“啞巴院”的建築,或更設一座琉璃照壁作為屏幕障。
每座陵墓的陵門,設有碑亭,碑文記載皇帝生前的業績,應由嗣皇帝來撰寫,但從明仁宗為其父朱棣寫了一篇3500字的紀功碑文後,再也沒有嗣皇帝續寫,所以現在除了長陵碑外,其餘各陵都成了無字碑。
以規模較大的定陵(萬曆帝墓)為例,其地面建築的總佈局,呈前方後圓,象徵“天圓地方”,地面建築佔地18萬平方米,前有寬闊院落三進,後有高大寶城一座。陵墓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監、神宮監、神馬房等附屬等建築物300多間,往後是陵園最外面的圍牆-外羅城(圍牆外的圍牆)。
其他園寢
東井
西井
萬貴妃墓
鄭貴妃墓
世宗妃太子墓
[編輯]
耗費
明十三陵雖屬皇家工程,但總體耗費並無全面的精準紀錄,但部分陵寢的紀錄仍可作參考。1584年動工的萬曆帝陵墓定陵,是十三陵中三大陵墓,1584年動工,歷時6年,當時共耗用800萬銀兩。
安葬朱載垕及三位皇后的昭陵,早年施工不周,完工後一年,建築便出現了地基沉陷的問題。1574年,昭陵神宮監官陶金等上奏說:“六月以來,陰雨二日,本陵稜恩門裡外磚石沉陷。”1575年正月,萬曆帝不得不委派工部左侍郎陳一鬆等提督再修昭陵。第一次興建地面建築,共動用庫銀390932兩,仍未計算當中木植、白城磚、大石窩等費用。後來又有戶、兵二部動用110119銀兩,總計501050銀兩。其中;營繕司又用204422銀兩,虞衡司 13145兩,都水司11......
北京十三陵各個名字的由來,如首陵為什麼叫長陵?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這裡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一位太監。
明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號永樂)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寢。在十三陵中建築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早,地面建築也保存得最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區內最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baike.baidu.com/view/8341.htm#5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十三陵埋了幾個皇帝啊
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建有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稱十三陵。
明十三陵的名稱由來
十三陵位於昌平縣北10公里天壽山南麓,歷代帝王大都十分重視選擇陵地,明成祖朱棣也一樣,他派人在北京附近尋找陵地,足足跑了兩年,才找到幾處可供他挑選的地方。據說,最先找到屠家營,因他姓朱,“朱”與“豬”同音;豬進屠家,就要被宰殺,不吉利。又找到狼兒谷,豬旁有狼,更危險。又找到燕家臺,但“燕家”和“晏駕”(皇帝死了叫晏駕)諧音,也不能用。最後找到黃土山這塊地方。這裡山間明堂廣大,群山似封若閉,中間水土深厚,加上術士們一番瞎吹,說這兒是龍頭,那兒是龍尾??明成祖就降旨圈地80裡,做陵區禁地,將它改名為天壽山。從在天壽山下建長陵(明成祖陵墓),到崇禎(明思宗)葬在田妃墓中,這裡共埋葬了十三個皇帝,因而稱為十三陵。這十三陵是: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穗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十三陵中以長陵規模最大,建築最宏偉,其次為現已發掘的地下宮殿的定陵。
明十三陵埋的都是哪些明朝皇帝?
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圖二
年號“洪武”1368年稱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鳳陽人,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於1398年,時年71歲。
惠帝朱允炆(1377-1402)
年號“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惠帝,太祖孫,皇太子朱標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時,大封王室,20多個兒子均封為親王,分駐各地,惠帝登基後,進行削藩,以統一軍事,惹惱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說被燒死,一說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
年號“永樂”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1402年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遷都北京,並下令編纂了《永樂大典》。死於1424年,時年65歲。
仁宗朱高熾(1378-1425)
年號“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長子,仁宗政治比較清明,採取一些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於1425年,時年48歲。
宣宗朱瞻基(1398-1435)
範年號“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長子,他和其父一樣,比較能傾聽臣下的意見與仁宗並稱“仁宣之治”,宣宗時君臣關係融洽,經濟也穩步發展。宣宗死於1435年,時年38歲。
英宗朱祁鎮(1427-1464)
年號“正統” “天順”(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長子,即位時才9歲,被宦官王振專權,1449年,瓦喇大舉南侵,王振愜英宗親征,英宗被俘,史稱“土木之變”,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於1464年,時年38歲。
景帝朱祁鈺(1428-1457)
年號“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後被擁立為帝,即位後,用於謙為兵部尚書,粉碎了瓦喇對北京的進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後,景帝將其軟禁,直到1457年,景帝病危時,英宗才又被擁為帝。景帝死於1457年,時年30歲。
憲宗朱見深(1447-1487)
年號“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 憲宗,英宗長子,憲宗好方術,溺於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國政”。1487年,憲宗死,時年41歲。
孝宗朱祐樘(1470-1505)
年號“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
孝宗,憲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開”,使英宗朝以來奸佞當道的局面,得以改觀。被譽為“中興之令主”。死於1505年,時年36歲。
武宗朱厚燳(1491-1521)
年號“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武宗,孝宗長子。好逸樂,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過度,死於1521年,時年31歲。
世宗朱厚熜(1507-1566)
年號“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 世宗,憲宗孫,父興獻王。世宗前期頗有一些作為,誅殺宦官,節用寬民,但後期荒淫無度,政治腐敗,多次爆發農民起義世宗因服丹藥中毒死,時年60歲。
穆宗朱載垕(1537-1572)
年號“隆慶”1566年即位,在位7年
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於1572年,時年36歲。
神宗朱翊鈞(1563-1620)
年號“萬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 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時才10歲,由皇太后陳氏及李貴妃主持政務。神宗親政後,深居宮中,荒淫享樂,政治腐敗,神宗時,北方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窺視中原。神宗死於1620年,時年58歲。
光宗朱常洛(1582-1620)
年號“泰昌”1620年......
明十三陵都是指哪些皇帝?
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稱十三陵
明朝共有16為皇帝,但是明十三陵只有13位,這是因為明太祖朱元璋陵墓在南京,到明成祖朱棣才將都城改到北京,還有明惠宗朱允炆(據說逃到海外)和明思宗朱由檢(景山自縊而亡)沒有被列入十三陵。
喜歡明史的話可以讀讀《明朝那些事兒》,我這兒有全套的,包絡PDF格式和適用於kindle格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