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學常規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11-18

幼兒園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內容?

有問題,有需求,請關注蓮山課件微信公眾號,

關注方法:打開微信 >>點擊右側+ >>添加朋友 >>輸入“LSKJ66”或者掃描二維碼

幼兒園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作者:未知 資料來源:網絡 點擊數:

幼兒園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幼兒園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一、備課管理制度

1.每學期初年級組長召開本年級例會,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備課安排。

2.任課教師必須認真完成活動設計、課堂教學、教學反思。

(1)活動設計中要確立活動目標,制定活動方式,突出幼兒活動。

(2)課堂教學以幼兒活動為主,注重幼兒學習方式的培養及綜合能力提高。

3.教師備課突出重點,遵循針對性、實用性、創造性相結合原則。

4.教師每月集中進行一次集體備課,備教材、備教法,集體研討資源共享。

5.教研組長每週對教師備課進行檢查指導、檢查,監控備課質量。

6.教研組長、園長對教師備課提出改進措施,教師應及時解決存在問題。

二、課堂教學管理制度

1.園長、教研組長負責課堂教學管理和評價工作。

2.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動用現代教育技術,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有效利用幼兒園課程資源開展教學活動。

3.教師應嚴格按照計劃組織教學,在課堂教學中要遵照園本課程方案實施教學。

4.以遊戲為主要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發揮主動性。

5.教學應面向集體注重個別差異,注意觀察幼兒表現,根據幼兒實際做相應調整。

6.教師語言生動規範,富有感染力。課堂教學組織有序、手段合理、方法有效。

7.教具準備恰當、充足,能起到為教學服務的作用。

8.教師教態親切,尊重幼兒,發揮教師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作用。

9.將動與靜、室內與室外、教師組織與幼兒自主活動等有機結合、交替進行。

10.教研組長組織教師定期開展教研活動,討論研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交流經驗,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常規包括什麼內容呢?

教學常規包括備課、上課、作業佈置與批改、課外輔導、考試與評價、課後反思等基本內容。

建立並落實教學常規是穩定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推行素質海育的重要保證。

幼兒園教育方面的總結包括哪些內容

本學期我們幼兒園的教科研工作,以“科研興園”為抓手,以加強教學常規管理、促進保教質量為重點,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營造學習氛圍,加強教學研究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繼續認真學習《幼兒園指導綱要》,深入領會《綱要》精神,認真鑽研《綜合活動叢書》,分析、領悟教材內涵,逐步培養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在園內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定時定點開展業務學習和教科研學習,遵循互動式原則,鼓勵教師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由原來的旁聽式學習變為互動式學習,鼓勵老師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就討論的主題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交流看法,最後形成共識;鼓勵教師認真鑽研《綜合活動叢書》,分析、領悟教材內涵,綜合考慮教學內容在各個活動環節中的合理呈現。除此之外,我們積極為每一位教師創造各種培訓的機會,雖然外出參觀學習的機會不是人人均等,但外出學習的教師必須及時反饋所學經驗,利用介紹、照片、錄像等方法,讓教師們從中受到啟發,獲得感性和理性的認識。

二.開展園本化培訓,以教研活動為手段,積極探索素質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徑. 1.優化備課方式。由教研組長組織,利用每週二下午集體備課,鼓勵教師分析教材,挖掘教材,根據幼兒的不同發展水平,設計不同的教學形式。針對不明確的,有異議的地方,分析教材,改變教學策略。 2.以“抓骨幹,帶一片”的工作策略,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 ,積極創新,以榜樣、模範的教學行為帶動幼兒園整體業務水平的提高。3.園長深入教學一線,帶教促教,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本學期,我兼小班音樂、美術兩節活動。屠綱兼中班、大班四節美術活動。在課堂中,通過和老師相互觀摩的形式,虛心聽取一線教師的評析、深刻解剖自己的教學行為,以優質的教學質量帶動全園的教學水平,幫助教師理清思路,學會聽課評課,學會歸納總結。

三 、提高家長學校工作的質量,增強良好社會效應。如:新學期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形式與方法,向家長介紹、彙報孩子在幼兒園的成長過程及先進的育兒經驗。大部分家長能在百忙中抽空前來參加,每次活動均受到了家長們的好評,並希望以後多舉辦類似活動。而且,通過家長學校活動也規範教師教學行為,強化幼兒一日生活常規,提高幼兒在園活動質量,贏得了家長的讚譽。為開展順利,教師必須與家長有更密切的溝通;教師在整個過程中不僅是合作者、支持者、引導者還是欣賞者等等。

一學期緊張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實,幼兒園的各項保教工作,在教師們的辛勤努力、勤懇工作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還有不足之處,我們一定在今後工作中,不斷探索,不斷提高,不斷進取,爭取在工作中再創輝煌。

篇二: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時間過地好快呀,隨著四季的不斷變化,轉眼間,我和孩子們又一起走過了一學期。這一學期中,我們都不得不慨嘆歲月流逝的疾速,同時我們也驚喜的發現,每一點一滴的付出,所得到的回報也是令自己驕傲的。現在我將對本學期的工作作一總結:

一、 班級工作方面

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要想完成教書育人的責任,首先必須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這一年中我認真參加每次的業務學習。今年我擔任了小三班的教育教學工作,我們班有33名幼兒,因為是小班的幼兒,所以在各方面都要從新的東西開始學,一學期下來,孩子們的進步都很大,看到他們的進步,作為老師的我們心裡也很開心。根據期初的班務計劃,我們開展了很多的活動,有“小班組自理能力比賽”、“冬季運動會”等活動,活動的開展鍛鍊了孩子們各方面的發展,同時也增進了和家長之間的情感。在平時的各項教學活動中......

小班常規教育有哪些

一、 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規管理

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習慣,逐步引導幼兒學會自我的簡單的管理。眾所周之,現在的家庭幾乎都是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小孩轉,有的甚至還有保姆,所以,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有的可以說是一點也不會。因此,盥洗、解便、進餐、午睡等環節就成為我們工作的難點,同時也是我們生活常規建立的關鍵環節。突破這些難點我們採取以下的幾種方法:

1. 示範、模仿法。在運用這一方法時,改變以往單一說教的形式,以及“不準這樣”、“不準那樣”的戒律,採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讓幼兒在看看做做中主動、自覺地學習。如在學習折衣服的常規時,我們採用“變魔術”的形式,先教幼兒將外套脫下,再將衣服的兩個袖子往中間折,最後將衣服上下對摺成小長方形。請幼兒模仿我們的做法,經過多次的練習幼兒就學會了折衣服。又如,開學初,在進行點名這一常規上,請能力比較強的幼兒和老師配合作示範,其他幼兒模仿他的做法,既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又培養了幼兒互相幫助的精神。這樣,幼兒在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就很容易掌握一些生活常規。

2. 兒歌的妙用。在生活常規中,洗手、穿脫衣褲是較重要的環節。在培養和訓練中,孩子們不是把先後順序弄錯,就是細節達不到要求。為了建立良好的常規,我們把這些要領編成兒歌,這樣既可讓孩子熟練地掌握要領,又可把握動作的先後順序。如在穿脫衣服這一常規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和孩子們一起編了《穿衣》、《扣鈕釦》這兩首兒歌。為培養孩子不挑食,喜歡吃各種食物的好習慣,我們也和孩子們一起編了幾首蔬菜兒歌,如《紅蘿蔔、綠青菜》:“紅蘿蔔,綠青菜,紅紅綠綠真可愛。吃紅蘿蔔,吃青菜,身體健康人人愛。”幼兒對這些兒歌很感興趣,很快就學會了。特別是在洗手這一環節中,有的孩子忘記了動作的先後順序。但只要在老師的點撥下,背一背兒歌,動作要領就掌握了,小手也洗得很乾淨。

3. 誇張的比喻。在生活常規中,有時運用一定的誇張比喻是非常有作用的,它是促進常規管理的有效方法。就拿吃飯這一環節來說吧,吃飯慢是小班幼兒常見的現象,因此,老師在這方面費了較多的精力。大家都知道小班幼兒年齡小,思維仍帶有很大的直覺性,另外,小班幼兒還喜歡誇大想象,根據這一特點,我們採用了誇張比喻的方法使我班幼兒在進餐方面有較大的進步。在幼兒吃飯時,經過我們的仔細觀察,瞭解到多數孩子是咀嚼慢、不肯吞,有的是不喝湯。於是,我們就誇張地比喻說自己是大老虎的嘴巴,獅子王的嘴巴,能嚼得快吃得快,自己一邊說一邊做。在巡視中,我們還提醒幼兒說“怎麼看不到老虎的嘴巴在動”、“看看哪隻大象把水吸乾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孩子們吃飯的速度大大提高了,剩飯的現象減少了。

4. 個別教育。在常規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研究影響遵守常規的原因和幼兒生理、心理上存在的差異,而情緒、經驗、疲勞或環境則是構成破壞常規的因素。教師要根據不同孩子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午睡中,小班的孩子較容易尿床,如不及時提醒尿床的孩子解小便,孩子尿床後很容易感冒,也給我們帶來工作的不便。經過我們的及時提醒,現在孩子尿床的現象減少了。

二、 小班幼兒的學習活動常規管理

1. 運用貼切的比喻方式,促進教學活動中的常規管理。由於小班幼兒年齡小、控制力差,思維的發展是以直覺行禒思維為主,因此,幼兒理解能力往往是很表面的,具體形象的。在引導幼兒坐姿上,我們就採取了很貼切的比喻,幼兒就容易理解,也容易做到。

在美術活動中,常規管理顯得更為重要,尤其是拿放筆盒的方法。我們就把油畫棒比喻成筆娃娃,告訴幼兒筆娃娃睡醒了,請拿......

幼兒園中班常規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多媒體活動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要獨立進餐。

2、 懂得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幼兒園都要自己用筷子,自己吃飯。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2、多媒體設備。 【幼兒園PPT課件製作】

3、筷子、各種小點心。

設計意圖:

進餐對幼兒的生命和健康有著直接的關係。但幼兒家庭環境的不同、個體成長的變化,他們的飲食習慣都有差別,在我們班級普遍存在的就是在幼兒園是獨立進餐,但是到了家裡卻是家長喂。

中班的孩子是練習使用筷子獨立進餐的時期,雖然在自己學習獨立進餐時速度會很慢,但是我們還是要尊重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設計“一歲到4歲成長過程”這個環節,是為了能讓孩子更感性地感受到自己在長大,能做許多事情,要學會在家裡和幼兒園都是自己使用筷子獨立進餐,這才真正長大了,是一箇中班小朋友。

活動流程:

一、童年的回憶1、以“大風車俱樂部”節目形式展開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導入活動:讓我們看看你們小時候是用什麼吃飯的?

3、播放多媒體,幼兒觀看多媒體中的圖象。

4、教師有意識引導幼兒講講不同的年齡時期分別是怎樣進餐的。

二、自己吃飯真能幹1、利用點心時間開個“大風車餐廳”,準備各種食物和餐具。

2、餐前,請幼兒講講:文明用餐的常規和禮儀。

3、在遊戲中學會一首簡單的兒歌《自己吃飯真能幹》

小朋友,來吃飯,坐端正,手扶碗,小筷子,本領大,吃飯夾菜全靠它。

不剩飯,不挑菜,自己吃飯真能幹。

相關問題答案
幼兒園教學常規有哪些?
幼兒園生活常規有哪些?
幼兒園教學特色有哪些?
幼兒園辦學特色有哪些?
幼兒園教育方法有哪些?
幼兒園教育資源有哪些?
幼兒園教學用具有什麼?
幼兒園固定資產有哪些?
幼兒園危險物品有哪些?
幼兒園招生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