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觀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12-31

佛教中觀是什麼意思

中觀,梵文中,Madhyamaka,是形容詞madhya(中、中間)加上最高級詞尾ma,所形成的單字,意思是最中,或至中。龍樹在《中觀論》中,以至中(Madhyamaka)來形容釋迦牟尼所說的中道,遠離生滅、斷常、一異、來出等二邊,又稱八不中道。以觀察中道,作為修持禪定與智慧的方法,即是中觀。

中觀思想根源於初期大乘時期流通的《般若經》,龍樹撰寫了《中觀論》來闡述正確的中觀思想與修持方法,提出二十四觀,以此來評破外道與小乘部派等其他學派的理論,在大乘佛教中極受重視。中觀的修行者,通常也會以此二十四觀為主題來進行觀想。

後世許多學派繼承龍樹的想法,並加以開展。最著名的三大學派,包括中觀派、瑜伽行唯識學派與如來藏學派,都提出自己的見解,形成大乘佛教重要的討論課題之一。

佛教的一切義理都在中觀義中,中觀義理是佛教的綱領。

以下文字,可謂概括了佛法意思的大概:

不生亦不滅 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去 能說是因緣 善滅諸戲論

我稽首禮佛 諸說中第一 而其根據,在於: 以有空義故 一切法得成

若無空義者 一切則不成 眾因緣生法 我說即是空 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

未曾有一法 不從因緣生 是故一切法 無不是空者 也就是緣起法。

佛教的四尋思觀四如實觀是什麼意思

四尋思,一、名尋思,即推求諸法的一切名字,皆悉不實。二、事尋思,即推求五陰等事,皆繫心識上變似的相分,因緣所成,離識非有,無有自性。三、自性假立尋思,即不管是名的自性,或事的自性,其獨立性,皆不可得。四、差別假立尋思,即推求諸法名或事的差別相,亦惟假立,悉皆不實。

大乘行人在三賢和十聖之間,尚須經過四加行,作為進入初地的準備,所謂四加行,即修四尋思觀,能得四如實智。行者對四尋思尋求思察,以此推求之觀為因,而生即可決定之智,不惟了知所取所緣之四尋思中的名等四法,是自心所變,假有實無,且也了知能取能緣的名等四法,亦為假有實無,謂之四如實觀,或四如實智。如實者,謂恰如真如實性,畢竟不可得。

佛教的“五停心觀”是什麼意思?

不淨觀、慈悲觀

、緣起觀、界分別觀、數息觀

佛教故事,有一個人得了癩病,全身長滿了惡瘡,潰爛流膿,苦不堪言。一天,經過一處長滿茅草蘆荻的園林,被草尖所刺,痛徹心肺,於是生起瞋恨心,對著園林破口大罵。

佛陀正好遊化經過,看到這個情景,對隨行的弟子說:「你們覺得這個人的行為是不是很愚痴可笑?」

弟子齊聲回答:「是的!佛陀!草木本無心,怎麼可以因為身體的病痛而遷怒這些花草樹木呢?」

佛陀說:「對的!這個人因為身體上的病痛而起瞋恨心,說明他不只是身體上有病,就是他的心也病得不輕啊!」

佛陀接著又說:「比丘們!有一些人見到美色,聞到香味,聽到好話,嚐到甜的滋味,心裡就起貪著;相反的,遇到不順己意的境界,就起瞋恨心,這種情形就跟身上長瘡的人一樣,可以說身心都生病了。」

弟子問:「像這樣的人,佛陀有什麼方法可以對治呢?」

佛陀於是為弟子說示對治貪瞋痴惑障的五種修行法門:以不淨觀對治貪慾,以觸悲觀對治瞋恚,以緣起觀對治愚痴,以唸佛觀對治我執,以數息觀對治散亂。以上五種修行法,稱為五停心觀。

五停心觀就是對治心理煩惱的五種方法,以五種正念來降伏五種妄念,勘破煩惱的虛妄性,對境不起迷惑,譬如長了惡瘡的人,如果能瞭解草木本自無心,就不會愚痴遷怒無情眾生

滿意,請採納!

靜心觀佛是什麼意思

靜心觀,觀靜心!佛在心中,心中有佛。

燒香 是什麼意思,佛學如何解釋?

謂於諸佛、菩薩、祖師像前燃燒各種香。又稱拈香、捻香、焚香、炷香。初於印度,以氣候酷熱,時人皆塗香去除身上之垢臭。據大智度論卷三十載,天寒時多行燒香,塗香則通於寒時、熱時。其後,以燒香用於迎請、供養佛菩薩之行事中。

諸經中多有燒香供養之記載。據長阿含卷二遊行經載,為如來起大堂舍,整治處所,並灑掃、燒香。據法華經卷四法師功德品載,受持、讀誦,或解說、書寫法華經者,當受種種供養,如供養花、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十種供養)等。據無量壽經卷下載,行者當懸繒、燃燈,及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又據宋元明三本之賢愚經卷六富那奇緣品載,富那奇與兄辦足供養,持香爐共登高樓,遙向祇洹精舍燒香,祈願歸命佛及聖僧,唯願佛明日臨顧該國,開悟愚盲之眾生。香菸即如其意,乘虛空往至世尊之頂,相結聚合成一煙蓋。據大日經卷八載,燒香,乃遍至法界之義,如天之樹王開敷時,香氣隨逆風、順風而自然遍佈。

於密教中,胎藏界三部所燒之香有別。據蘇悉地羯囉經卷上分別燒香品載,佛部燃燒沉水香,金剛部燃燒白檀香,蓮華部燃燒鬱金香。或混合三種香通用於三部,或以一種香通於三部。

諸香中,室唎吠瑟吒迦樹汁香,通用於三部,亦以之獻與諸天,安悉香獻與藥叉,薰陸香獻與諸天天女,娑折囉娑香獻與地居天,娑落翅香獻與女使者,乾陀囉娑香獻與男使者等。又龍腦、乾陀囉娑、娑折囉娑、薰陸、安悉、娑落翅、室唎吠瑟吒迦等香,稱為七膠香,為最勝上者,和合而燒之,可通用於九種(三部之息災、增益、降伏等三種法)。

另據蕤呬耶經卷中請供養品所載,於一般供養法中,應以白檀香混合瀋水香供養佛部,以尸利稗瑟多迦(室唎吠瑟吒迦)等諸樹汁香供養蓮華部,而以黑沉水、安悉香供養金剛部。

又以白檀香、沉水香、龍腦香、蘇合香、薰陸香、尸利稗瑟多迦樹汁香、薩闍羅沙香、安悉香、娑羅枳香、烏屍羅香、摩勒迦香、香附子香、甘松香、閼伽跢哩香、柏木香、天木香、鉢地夜香等,與砂糖混合,稱為普通和合,可隨意取用,以供養諸尊。

據蘇悉地羯囉經卷上分別燒香品載,因所修之法不同,而於燒香之種類亦有差異,如修扇底迦法(息災法)應焚搗丸香,修阿毗遮嚕迦法(降伏法)應焚塵末香,修補瑟徵迦法(增益法)應焚作丸香。據不空三藏之佛頂尊勝陀羅尼唸誦儀軌載,於息災法應焚沉水香,於增益法應焚白檀香,於降伏法應焚安悉香,於敬愛法應焚蘇合香。另於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卷下及金剛壽命陀羅尼經法等亦有上記之說法。

此外,密教又以燒香與閼伽、塗香、花鬘、燈明、飲食等合為六種供養。於禪林中,稱燒香為拈香,或炷香。在法會中持香盒者,稱為燒香侍者。關於燒香之作法,禪苑清規卷五堂頭煎點條中有詳明之記述。[增一阿含經卷十三、三卷本大般涅槃經卷中、觀佛三昧海經卷十、大日經卷二具緣品、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唸誦儀軌經卷上、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下、四分律行事鈔卷下之三行香咒愿法、敕修百丈清規卷四西序頭首條、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受齋軌則、大宋僧史略卷中、法苑珠林卷三十六](參閱‘上香’718、‘拈香’3265)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對“燒香”解釋如下:

【燒香】 (儀式)五種供養及六種供養之一。世諦所釋,則為拂邪氣,請神靈。第一義諦所釋,則為使所修之功德,周遍一切處。陔餘叢考三十三曰:‘李相之賢已集,因謂燒香始於佛圖澄。襄國城塹水源暴竭,石勒問澄,澄曰:今當敕龍取水。乃燒安息香,咒數百言,水大至雲。然燒香實不自此始。三國志孫策謂張津著絳帕頭燒香讀道書。又江表傳,道士于吉來吳會立精舍,燒香讀道書。則漢末道家已用之。又按漢武故事,昆邪王殺休屠王,以其眾來降。得其金人之......

佛家修的是什麼

佛教大德趙州從埝禪師圓寂時,弟子徒孫問他舍利該如何供養。老人家說,身尚是幻,舍利何為?法師的大徹大悟,一切法如幻,舍利也是幻呀。佛教中舍利的瑞相都是勸人精進修行的方便法門,執著於舍利或其他任何瑞相往生,還是沒有破我執。當知瑞相是有,卻要不求而得。南泉禪師告訴趙州禪師,昨夜夢見文殊普賢,被我一頓大棒趕了出去。佛家修的是定慧等學,定時心清淨,智慧自然生;慧時自然定,定中有大慧。

建議善知識讀誦楞嚴經,仔細體會,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或長期受持讀誦心經,深解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中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都攝六根,靜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金剛經中說知一切法無我,則見如來。見的是法身佛,是自性;是在十法界中見到的同一自性,所謂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

佛告訴諸弟子,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不可以少善根福德故,往生淨土。

祝善知識早嘗法味,法喜充滿,同發菩提,終歸極樂。

阿彌陀佛

觀佛三昧 是什麼意思,佛學如何解釋

【唸佛三昧】

禪觀之一。指以唸佛為觀想內容之一種禪定。亦即觀念佛德或稱念佛名之三昧。分為因行、果成二類。(一)因行唸佛三昧,指一心觀佛之相好,或一心觀法身之實相,二者皆為觀想念佛,反之,一心稱念佛名,即為稱名唸佛。(二)果成唸佛三昧,指上記三種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禪定,或佛身現前。因行唸佛三昧為‘修’,果成唸佛三昧為‘發得’。觀無量壽佛經(大一二·三四三中):‘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中略)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明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唸佛三昧。’大智度論卷七亦載,唸佛三昧能滅除種種煩惱及先世諸罪。

諸家所說此類三昧之相狀、功能等雖皆通稱念佛三昧,然諸佛有三世、十方之異,並有法、報、應三身之別,故‘念’於觀、稱等有種種不同。據曇鸞之略論安樂淨土義、道綽之安樂集等所說,專注且相續不斷地念‘唸佛三昧’之相狀或佛之神力, 唸佛之智慧、毫相、相好等,念其本願,稱名等,總稱為念佛三昧。

唸佛之本意在憶念、追想,由內在之思憶表現於外者即為稱念,稱念配合深入之觀想,於醒、夢、定等之際,皆念念不離佛,此亦稱般舟三昧。又於文殊般若經,以專精修唸佛一行,稱為一行三昧。於華首經,以專修唸佛之相好,稱為一相三昧。

佛教的基本理念是什麼?

佛學的基本觀點

佛法的最基本的觀點有“四法印”——佛法的四條原則:“諸法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寂靜涅磐”;“四諦”——苦、集、滅、道;因果論;緣起論;佛法強調人類要通過發慈悲心,開發智慧,提高人類對事物的認識與智能為主。其中慈悲與智慧是全部佛法的根本與核心。佛法所有的修證方法都是為悲、智兩個字服務的。

“諸法無常”的含義是指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在運動變化當中,沒有靜止不變的事物。一般的人以為人一生幾十年最後生命結束才算是“無常”,其實不然。人體內的細胞與思想意識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進行者生滅交替的運動。無論是物質或者精神,無論宏觀還是微觀世界,都逃不脫無常這條規律。恩格斯說:“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這與佛法的觀點完全一致。

“ 有漏皆苦”。“漏”是指貪慾、愚昧偏見等各種煩惱心情。這種煩惱能改變人性,使人喪失理性。“苦”是指人的精神上的壓抑與不安,痛苦失望,飢餓,疾病之類困擾人心的種種的不愉快的感受。所謂的幸福人生也都蘊涵著苦,潛伏著苦,離不開苦。世間的幸福都有不穩定性、欺騙性、增加煩惱等特點。

“諸法無我”。“法”代表一切人與事物。“我”指稱為人與事物的“獨立自性”或“物質性”。人的軀體、思想、意識、行為都不能獨立存在,因為單獨的感覺、思想、肉體、行為等,都不能看作是一個獨立的人。若軀體是人,人就不會死。因為單單是軀體人類是可以想辦法保存的。因此人好比是有各種因緣聚合而成的物體,真正的我是沒有辦法得到的。

“寂靜涅磐。”涅磐“是脫離諸種煩惱的意思。涅磐不是世俗的意義上死亡的含義,而是超越了死亡的痛苦階段,進入到安靜自在無為的快樂境界之中。涅磐是所有世間佛法的修行人渴望實現的最高境界,進入了涅磐就是脫離了生死的輪迴,斷除了一切的煩惱的根源,進入到與宇宙的存在皈依的世界之中。

苦集滅道的涵義。苦知一切世間生命所能感受到的種種苦痛。比如愛變恨、樂變苦、享樂過度帶來的苦惱、青春之樂潛藏著的衰老與疾病的危機,美味品嚐過多導致的生病,錢財帶來的殺身之禍,名利地位的變遷引起的種種麻煩等等。苦的根本的原因在佛法上解釋為右於人的貪、嗔、痴、慢、疑而導致的覆蓋心性的無明所引起。一旦人類能夠洞悉苦的根源,並在源頭上杜絕到這些思想的侵蝕,人就會獲得開悟,明心見性,獲得正知正見,遠離顛倒夢想。

集的涵義指產生以上這些痛苦的原因。滅指的是從根本上消除煩惱、苦感,得到自由自在的解脫境界。道指的是之所以要脫離痛苦獲得快樂的方法與道路。道法從根本上來講,就是能夠指導思想行為的智慧的見解。

佛法認為一切事物之間都有直接與間接的因果關係,每一事物既是前一事物的果,又是後一事物的因。事物之間有的是原因,有的是條件,有的是結果。並且有直接原因與間接原因。認為任何事物與任何生命的存在,都是處於時間線上的前後相序的運動過程。因果關係是一切實有事物的普遍邏輯關係。佛法把世界看作是一個普遍聯繫的整體,深俱現代發明的系統論與運籌學的觀點,認為各種事物與生命之間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要找到這種聯繫,就要仔細地考察事物的前因後果的關係,把握事物的本質的內在的聯繫,從而看清現象與事物發生發展的本質。所以佛法的理論是符合辯證法的原理的。佛法提倡的戒殺、戒酒(毒)、戒淫邪、戒偷盜等觀點在今天看來對改善現代人的生活質量,保持身心的平衡與健康,以及社會的安寧與人們良好的道德風尚的建立仍有著積極的現世的意義。

所謂“緣起”,就是說:世間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所謂“性空”......

能觀想到佛菩薩是什麼意思

就是在心中把佛菩薩的形象想出來。您不妨先睜眼瞻視佛菩薩的畫像,然後閉眼把那個形象在腦海中復現,過一會可能模糊了,要再看看,再閉眼想;這麼反覆練習。 如果將來睜眼閉眼都可以清清楚楚地觀想到佛菩薩,那就有功夫了。

我說了這麼多,自己也觀想不好。 我是持名唸佛。

什麼是佛家所說的空?

諸法因緣起,緣起故無我,無我故空。空不是“無”,而是“無自性”的意思。說“色是空”,不是說“色不存在”,而是說“色無自性”。

自性的含意,其實就含在“實在的、常住的、獨存的”這三項特性中,而這三項特性,正是宗教哲學上“我”的意涵。所以,無我即是無自性,無自性即是無我。以空來表示無自性,空即是無我。空的意涵,是表示緣起生出的一切法,都是非實在的、非常住的、非獨存的。

緣起性空,即有即空。諸法是當體即空的,而不是離開“有”另去別處有一個“空”!這個空是不依賴觀察者的——無論能否看見,只要是非實在的、非常住的、非獨存的,都是空的。所以“一切法空”,因為諸法因緣起,並沒有實在的、常住的、獨存的法存在。故而,“空”也是空的。

緣起故而性空,這就是“色即是空”;性空方能緣起,這就是“空即是色”。緣起與性空不二;色與空不二。

理解這一點,再來看你舉的“桌子——能量”的例子,就會覺得你所說似是而非。竊以為要小心,莫落到了“但能空於彼而不能空於此”的“彼彼空”見解中去。

相關問題答案
佛家觀是什麼意思?
佛家利是什麼意思?
奇觀成家珍是什麼意思?
佛學自觀是什麼意思?
振興家族是什麼意思?
貴族家庭是什麼意思?
雯家字是什麼意思?
體恤家庭是什麼意思?
坐如是觀是什麼意思?
一座道觀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