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麼互相稱呼?

General 更新 2024-11-27

古代人怎麼互相稱呼?

說來話長,太複雜了,不同情況稱呼截然不同,尤其古人的名號又多。不過樓主你也是不著急用的是吧——現在沒古人了。那就有時間多看點古文吧,尤其是散文、書信之類的,不過這都是書面稱呼。另外看看古代的小說(包括敘事詩、傳奇、話本等等)看看口語中是怎麼稱呼的。聽別人說來的,有什麼意思?況且都是粘貼來的。

古人怎樣稱呼別人?急!!

稱自己——敝人 在下 小弟 為兄 小人 草民

稱妻子——拙荊 內人

稱父親——家父

稱母親——家母

稱兒子——小兒 犬子

稱女兒——小女

稱他人——仁兄 賢弟

稱人父親——令尊

稱人母親——令堂

稱人妻子——令夫人 尊夫人 尊嫂 弟妹

稱人兒子——令郎

稱人女兒——令愛

謝道韞(約376年前後在世),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東晉女詩人。東晉後期打敗苻堅的百萬大軍的一代名將謝安之侄女,安西將軍謝奕之女,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兒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公元399年王凝之為孫恩起義軍所殺,她一直寡居會稽。謝道韞識知精明,聰慧能辯,叔父謝安曾問她:“《毛詩》何句最佳?”答:“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安稱讚她有“雅人深致”。一次謝安召集兒女子侄講論文義,俄而大雪驟下,安問道:“白雪紛紛何所似?”安侄謝朗答:“撒鹽空中差可擬。”道韞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安大悅。這一詠雪名句,盛為人所傳誦。今存散文《論語贊》一篇和《泰山吟》(一作《登山》、《擬嵇中散詠鬆詩》二首。《擬嵇中散詠鬆詩》借歌詠松樹以抒發人生無常的感慨。

謝道韞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蘊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後嫁給庾氏。據《晉書"烈女傳》記載,謝道韞的子女在孫恩之亂中全部遇難,所以說,她雖出身名門,卻也命運多舛。

......

參考資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0070.htm

古代人對他人的稱呼

1、祖輩

祖輩的親屬,按古代關於宗親的範圍,是從高祖開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則稱為遠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1)祖:在古代,廣義是指所有父輩以上的男性先輩,狹義則是指祖父。

(2)祖父:又稱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來稱呼祖父;如今對祖父最常見的稱呼是“爺爺”。

(3)祖母:又可以稱為“大母”、“王母”、 “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稱古今通用。

(4)婆:是古代對成年婦女的很普遍的稱呼,也可以用來稱祖母。

(5)奶奶:是今天對祖母的普遍稱呼,古代的使用較晚。作為稱謂,“奶”最早是作為乳母之稱,以後又用以稱母親,又作為對以婚婦女的較廣義的稱呼。

(6)堂祖父、從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這些是對祖父的兄弟的稱謂。

(7)堂祖母、從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這些是對祖父兄弟妻子的稱謂。

2、曾祖輩

(1)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還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稱呼,比較特殊的是稱“曾門”。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還可以稱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較常見的為“太婆

3、高祖輩

(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稱為高祖父,也有稱為“高祖王父”、“高門”。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對高祖之上的歷代遠祖也可稱為高祖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稱“高王祖母”。

4、父母

(1)父母:父母是親屬中最重要的親屬,除“父母”、“雙親”、“二老”、“爹孃”等古今通用的合稱外還有“高堂”、“嚴君”、“尊親”、“嚴親”、“兩親”、“親闈”等以及文人筆下的“所生”、“椿萱”等對父母的代稱。

(2)父、父親:是對父親古今習見的稱呼,還可以稱父親為“公”、“翁”、“尊”、“大人”、“嚴君”、“爺”、“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見的敬稱用語,稱自己的父親可稱“家尊”,稱對方的父親則稱“令尊”。

(4)爺:古代對成年男子較廣義的稱呼,宋代開始用作對祖父之稱,魏晉南北朝就用作對父親之稱,或寫作“耶”。

(5)母:是對母親最常見的稱呼。而在古代對母親的稱謂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對成年婦女或老年婦女的泛稱。其中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媽”、“慈”、“家家”和“姊姊”等。

(6)繼母:如果自己的母親去世、離異或被父輩逐出,則稱續娶之妻為繼母、繼親、後母、假母、續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親離家之後還能相見,則稱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稱自己的生身母親為“生母”或 “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則稱父親之妾為“庶母”、“少母”、“諸母”、“妾母”。

(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時期對母親的兩種特殊稱呼。

(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無論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對父親的妾都可以稱為“姨”、“姨姨”、“阿姨”。

( 12 )義父:指是在自己的父親之外再拜認某人為父,這個“義”字有外加、假、代、自願等意。

( 13 )義母:指是在自己的母親之外再拜認某人為母。

5、與父親相關的親屬

(1)諸父、諸母:是對父親的兄弟及其妻室的統稱。

(2)世父:對父親的兄弟的稱謂,現在更多的場合是稱“伯父”、“叔父”或簡稱“伯”、“叔”。古人偶爾將幾個叔父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別稱為“伯父”、“仲父......

古代文人之間怎樣相互稱呼?

不知道對方姓名時可稱呼閣下,知道姓名後一般稱呼他的字。如:曹操字孟德,那一般就叫他孟德。

古人在成年之前互相之間如何稱呼

什麼哥兒,比如魯迅,迅哥兒,明清都這樣。

古人互相之間的稱謂

男人稱男人為--君

古代怎麼稱呼自己的家,別人的家?

寒舍、舍下;貴府

古代人與人之間的稱呼(古稱)

禮貌的稱謂

令尊----尊稱對方的父親;令堂----尊稱對方的母親;令郎----尊稱對方的兒子;令嬡----尊稱對方的女兒;令親----尊稱對方的親戚;令高足----尊稱對方的學生。家父----謙辭,對人稱自己的父親;家母----謙辭,對人稱自己的母親;家兄----謙辭,對人稱自己的哥哥;小兒----謙稱自己的兒子;小女----謙稱自己的女兒。

親友間禮貌稱呼

父母同稱高堂、椿萱、雙親、膝下。

父母單稱家父、家嚴;家母、家慈。

父去世稱:先父、先嚴、先考。

母去世稱: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姐妹稱家兄、家弟、舍姐、舍妹。

兄弟代稱昆仲、手足。

夫妻稱伉儷、配偶、伴侶。

同輩去世稱: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別人父母稱:令尊、令堂。

雖人兄妹稱:令兄、令妹。

雖人兒女稱:令郎、令媛。

妻父稱:丈人、岳父、泰山。

別人家庭稱: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稱: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統稱:男稱鬚眉、女稱巾幗。

夫妻五方去世稱:喪偶。

老師稱:恩師、夫子。

學生稱:門生、受業。

學校稱:寒窗、雞窗。

同學稱:同窗。

社交用語和交友稱謂

初次見面說“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

對方來信叫“惠書”;請人幫忙說“勞駕”;

託人辦事用“拜託”;請人指點用“賜教”;

贊人見解用“高見”;求人原諒說“包涵”;

老人年齡問“高壽”;客人來到用“光臨”;

與人分別用“告辭”;看望別人用“拜訪”;

請人勿送用“留步”;麻煩別人說“打擾”;

求給方便說“借光”;請人指教說“請教”;

歡迎購買叫“光顧”;好久不見說“久違”;

中途先走用“失賠”;贈送作品用“斧正”。

相關問題答案
古人怎麼互相稱呼?
古人怎麼稱呼朋友?
古人怎麼稱呼自己?
古人怎麼介紹自己年齡?
外國人怎麼取暱稱?
古人怎麼說謝謝?
古人怎麼過七夕?
蒙古人怎麼吃羊肉?
一年古人怎麼說?
古人怎麼洗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