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什麼意思?
三伏天是什麼意思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溼、燥、火”)中的暑邪。所謂的“伏天”,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三伏天是什麼意思?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溼、燥、火”)中的暑邪。所謂的“伏天”,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三伏是什麼意思
三伏
三伏是初(頭)伏、中(二)伏和末(三)伏的總稱。三伏的最早記載見於春秋時代的秦德公二年,即公元前676年。
三伏期間統稱“伏天”或“伏日”。按照我國傳統的推算法,夏至後第三個庚叮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兩個庚日之間相隔十天,初伏到中伏固定為十天,但是,由於有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規定,所以中伏到末伏就有10天和20天這兩種情況。
自入伏到出伏相當於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下旬,正是我國夏季最熱時期。
三伏天是什麼意思?
“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
據《通書》、《陰陽曆書》和《萬年曆》查考可知:今年是陽曆公元2005年,陰曆乙酉(雞)年。“三伏”是:7月15日,陰曆初十庚子日為初伏(又叫頭伏);7月25日陰曆二十庚戌日為中伏(二伏);8月14日,陰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為末伏(三伏)。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但今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即從陰曆初十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後一天(陰曆七月二十日)出伏止,前後正好四十天。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俗話說“熱在三伏”,按照我國傳統曆法,今天開始進入夏季常年相對最熱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個連續時段。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為20天,比如今年。一般說來,“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氣溫最高。當然,古人的這種推算方法並不十分科學,並不一定與當年的氣象實際緊密結合,各地全年中的極端最高氣溫也不一定出現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麼說,“三伏天”確實是盛夏酷暑的時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溫。
三伏是什麼意思?
這裡的“伏”是什麼意思?根據《史記正義》釋義:“伏者,隱伏避盛夏也。”可知是借指盛暑季節。
曆書上的“三伏”日期是怎樣決定的?
古代我國的記年、記月和記日,都採用干支記法。“三伏”的推算方法是:“夏至”節氣後的第三個“庚”日(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定為“初伏”開始;第四個“庚”日為“中伏”開始;“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定為“末伏”開始(所謂“秋後一伏”)。
例如丁2006年的“三伏”計算方法。
今年的“夏至”是農曆五月二十六日‘辛巳日’(公曆6月21日),往後數第三庚日是農曆的六月二十五日‘庚戌日’(公曆7月20日),這一天就是‘初伏’。
農曆的七月初六日‘庚申日’(公曆7月30日),這一天就是‘中伏’。
農曆的七月十六日‘庚午日’(公曆8月9日),這一天就是‘末伏’。到農曆的七月二十五日,就是‘末伏’的最後一天。今年的三伏共30天。
因為必須有秋後一伏的算法,這樣有的年份“三伏”就為40天。例如2005年的“三伏”就是40天。
“三伏”為什麼要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
兩個庚日之間是十天,初伏與“夏至”的之間的天數不一定,最少是二十一天,最多是三十天。“夏至”時節地處北半球的我國廣大地區,雖然白晝最長,但因春天剛過,地面上積累的熱量還不多,因而近地面的氣溫還不可能立即升得很高;到了“三伏”期間,儘管白晝比夏至時稍短了些,但畢竟還是日長夜短,陽光直射點仍在北半球,地面上白天接受的熱量大大多於夜晚散失的熱量,使地面積累的熱量越來越多。一般說來“三伏”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氣溫最高,它正處在“大暑”節氣期間。由於我國疆土幅員遼闊,地區之間又有一些差距,但是各地在一年中的極端最高氣溫不一定是在“中伏”,甚至不一定都在“三伏”。
“三伏”的計算方法,是按照農曆曆法推算的。假如按照公曆計算就簡單了,它有一定的規律,這裡分析了十年的“三伏”的公曆日期,請看下錶:
六月三伏天什麼意思,怎麼算的 40分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曆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個庚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初伏);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進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但是還沒過立秋,再過十天(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進入了第三伏,。這就是說,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都是很熱的,特別是中伏的十天(有時是二十天),是最熱的。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之說。
三伏天是什麼意思,能吃雪糕嗎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三伏天養生要重視養陽,而不能耗陽。建議不吃螃蟹、魚生等寒性食物,不飲冰啤酒,不吃冰淇淋,冷飲消不了暑氣,但會傷損中陽;不要怕出汗而常呆在空調屋
什麼叫做入伏啊?三伏又是什麼?
入伏,意指進入三伏天。 “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確立初伏的依據。2014年第一個庚日是6月28日,第二個庚日是7月8日,第三個庚日是7月18日,所以2014年從7月18日開始入伏,中伏為7月28日~8月16日,末伏8月17日~8月26日。
“三伏”恭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近地面的溫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多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再往後,地面吸收的熱量開始少於地面散發的熱量,溫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一般出現在夏至的“三伏”。
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