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 (lei)是什麼意思? ?

General 更新 2025-02-02

耒 (lei)是什麼意思?

lěi

【動】

(象形。古代的一種翻土農具,形如木龔,上有曲柄,下面是犁頭,用以鬆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漢字部首之一,從“耒”的字,與原始農具或耕作有關。本義:古代的一種農具,形狀像木叉)同本義〖plough〗

耒,手耕曲木也。——《說文》

天子親載耒耜。——《禮記·月令》。注:“耒耜之上曲也。”

耒耨之所刺。——《莊子·l篋》。李注:“耜柄也,犁也。”

耜其柄,耜其刃。——《後漢書·章帝紀》

身執耒a。——《韓非子·五蠹》

又如:耒耨(耕耘用的農器。指犁鋤)。亦指耜的木曲柄。又如:耒耜

耒耜

lěisì

〖ploughsandplowshares〗古代一種像犁的翻土農具。耜用於起土。耒是耜上的彎木柄。也用做農具的統稱

耒是什麼意思?

拼音:lěi

解釋:

1.〔~耜〕古代指耕地用的農具。

2.古代稱犁上的木把。

耒字什麼意思?

這個

耒”指的是什麼?

讀音:[lěi]

〔耒耜〕古代指耕地用的農具。

古代稱犁上的木把。

耒子是什麼意思

耒子 [lěi zǐ]

基本釋義

南朝 宋 時民間模仿官錢鑄造的一種錢幣。

百科釋義

lěi zǐ ㄌㄟˇ ㄗㄧˇ 耒子 南朝 宋 時民間模仿官錢鑄造的一種錢幣。《宋書·顏竣傳》:“ 前廢帝 即位,鑄二銖錢,形式轉細。官錢每出,民間即模効之,而大小厚薄,皆不及也,無輪郭,不磨鑢,如今之翦鑿者,謂之耒子。”《通典·食貨九》作“萊子”。

耒者是什麼意思,怎麼讀

言耕者眾,執耒者寡

yán gēng zhě zhòng,zhí lěi zhě guǎ

【釋義】耒:農具。談論耕作的人很多,而親自拿起農具去耕作的人卻很少。比喻只注重理論,而不善於實踐。

【出處】 《韓非子·五蠹》:“今境內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而國愈貧,言耕者眾,執耒者寡也。”

耒部首是什麼意思

耒部首:

[拼音] [lěi]

[釋義] 1.〔~耜〕古代指耕地用的農具。 2.古代稱犁上的木把。

甲午耒是什麼意思?

生辰八字或者說八字,其實是周易術語四柱的另一種說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時間、即年、月、日、時。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別來表示年、月、日、時,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時等。每柱兩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稱“測八字”。依照天干、地支沂涵陰陽五行屬性之相生、相剋的關係,推測人的體咎禍福。不過我們在這裡要講的不是如何“測八字”,而是如何算八字。

四柱八字排立

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四柱排立是指找出一個人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進行。

排年柱

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來表示. 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線是以立春這一天的交節時刻劃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劃分. 如某人陽曆2000年2月4日22點17分生, 由於陰曆2000年交立春是陽曆2000年2月4日20點32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為2000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已卯.

排月柱

月柱, 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處的節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農曆每月初一為分界線, 而是以節令為準, 交節前為上個月的節令, 交節後為下個月的節令.

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

從立春到驚蟄 從驚蟄到清明 從清明到立夏 從立夏到芒種

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從芒種到小暑 從小暑到立秋 從立秋到白露 從白露到寒露

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

從寒露到立冬 從立冬到大雪 從大雪到小寒 從小寒到立春

節令含義:

正月立春: "立"是開始的意思, 表示萬物復甦的春天又開始了, 天氣將回暖, 萬物將更新, 是農事活動開始的標誌. 立春是公曆的2月4日或5日.

二月驚蟄: 春雷開始轟鳴, 驚醒了蟄伏在泥土裡冬眠的昆蟲和小動物, 過冬的蟲卵快要孵化了, 這個節氣表示春意漸濃, 氣溫升高. 驚蟄是公曆的3月6日或7日.

三月清明: 這個節氣表示氣溫已變暖, 草木萌動, 自然界出現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清明是公曆的4月5日或6日.

四月立夏: 這個節氣表示夏季開始, 炎熱的天氣將要來臨, 農事活動已進入夏季繁忙季節了. 立夏是公曆的5月6日或7日.

五月芒種: "芒"是指殼實尖端的細毛, 在北方是割麥種稻的時候, 也是耕種最忙的時節, 芒種是公曆的6月6日或7日.

六月小暑: 這個節氣表示已進入暑天, 炎熱逼人, 小暑是公曆的7月7日或8日.

七月立秋: 這個節氣表示炎熱的夏季將過, 天高氣爽的秋天開始. 立秋是公曆的8月8日或9日.

八月白露: 這個節氣表示天氣更涼, 空氣中的水氣夜晚常在草木等物體上凝結成白色的露珠, 白露是公曆的9月8日或9日.

九月寒露: 這個節氣表示冬季的開始, 預示氣候的寒涼程度將逐漸加劇, 寒露是公曆的10月8日或9日.

十月立冬: 這個節氣表示清爽的秋天將過, 寒冷的冬天開始, 立冬是公曆的11月7日或8日.

十一月大雪: 這個節氣表示降雪來得較大, 大雪是公曆的12月7日或8日.

十二月小寒: 這個節氣表示開始進入冬季最寒冷的季節, 會有霜凍, 小寒是公曆的1月5日或6日.

以下是年上起月表.

月/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

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六月......

"耒耜"是什麼意思?

耒耜

先秦時期的主要農耕工具。耒為木製的雙齒掘土工具,起源甚早。《周易·繫辭》說神農氏“揉木為耒”,而《世本》則以為黃帝時人■“始作耒”。現在所知,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中,已發現有保留於黃土上的耒痕。甲骨文中耒字作方,刻畫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雙齒之上有一橫木,表明使用時以腳踏之,以利於耒齒扎入土中,也即古人所說的“跖耒而耕”。耒在戰國文獻中也很常見,或和■並提,據《考工記》,耒通高為六尺六寸,合今1.4米左右。耜為木製的鏟狀耕田工具,西周時為人們普遍使用,《國語·周語》所引《周制》,其中有“民無懸耜”之語。春秋戰國時仍繼續沿用,《孟子·滕文公》:“農夫豈為出疆舍其耒耜哉”,《呂氏春秋·孟春紀》說每年之春,天子要親載“耒耜”而來到籍田。《周禮》中還談到製作木耜的情況,《地官·山虞》:“凡服耜,斬季材,以時入之”,即選擇較小的樹木以作為耜材之用。《呂氏春秋·任地》:“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畝也:其博八寸,所以成甽也。”可見耜之通高和耒相近。“其博八寸”是指其刃口的寬度,而《考工記·匠人》則說“耜廣五寸”,則耜刃的寬度似隨地而異。

戰國時耜也稱為臿,故《說文》雲:“耜,臿也。”當時將臿和耒連在一起,如《韓非子·五蠹》說:“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臿以為民先。”由於方言關係,象東齊一帶稱臿為梩,如《孟子·滕文公》:“蓋歸反虆梩而掩之。”趙岐注:“虆梩,籠臿之屬。”

在鐵器出現之後,木耒、木耜也開始套上鐵製的刃口。如《管子·海王》說到當時鐵官時,以為“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銚”,這是這類工具變為鐵製的明確證據。在出土的實物中也有這方面的材料,如湖北江陵曾出有戰國時的耒。其形制是,從柄到齒皆為木製,柄略向後屈,雙齒則略向前彎,齒端套有鐵製的刃口。戰國時臿的實物未見。長沙馬王堆僅墓出土的木臿上面也套有鐵刃。戰國時的臿與此不會有太大差別。

漢代學者以為耒耜為一物。如許慎以為耒為上部,耜為下部,但都屬於木製。而鄭玄也認為上為耒,下為耜,所不同的是,以為耜為金屬刃口的專稱。現在根據《管子·海王》等記載來看,戰國時耒、耜為兩種農具,而且也為出土的實物所證實。

請問耒拿是什麼意思?

得到的意思

相關問題答案
耒 (lei)是什麼意思? ?
耒字是什麼意思?
上耒是什麼意思?
銀行負債率是什麼意思?
陽痿是什麼意思?
摸線行情是什麼意思?
明正典刑是什麼意思?
八卦軼事是什麼意思?
深遂的眼睛是什麼意思?
生命顫慄是什麼意思?